不銹鋼皮卡車斗圖解
❶ 最近皮卡車貨箱磨損很嚴重,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防止
可以加不銹鋼車廂,嚴絲合縫的,既防腐蝕又保護車斗和車漆,希望我可以幫到你
❷ 試駕新晉網紅長城炮:顛覆皮卡形象,樂趣超出想像
車型:長城炮四驅運動型
駕駛道路:省道100公里、泥濘越野路面
駕仕指數:75%
我們試駕長城炮的地方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村鎮,位於群山之中,沒有什麼公共交通。這里的鄉民出行大多數是靠著鎮口的常見的五菱宏光或者一些緊湊型尺寸的7座SUV。但是這里的道路環境卻出奇的好,非常寬闊,遠不是十年前只能通行五菱之光的村村通道路。
這里的人們主要營生是開農家樂、做旅遊接待,因而他們的需求大致相同——能夠幫他們下山運菜拉貨,可是又要能夠足夠的體面。不過7座麵包車應該不會是他們的主要選擇了,SUV可能更受歡迎,可是也太過「精緻」了。這時候,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長城炮能夠在這里被圍觀——滿足他們拉人運貨的需求,同時這款車看上去也更像是「幾十萬的豪車」。
長城炮的體面
在很多人理解里,皮卡是一種很純粹的生產工具,盡管價格也不便宜,但是給人的印象就是那種不修邊幅、平台老舊的產品。
不過現在看這款長城炮,你會覺得它低端或者廉價嗎?明顯不會,瞧瞧這前臉的鍍鉻飾條,整就是個國產版本的F-150。而龐大的車身尺寸配合超過1.8米的車高,停在哪裡都顯得氣質昂揚。
作為一款乘用化定位的皮卡,長城炮的很多設計特徵都更貼近於SUV車型,大量的細節處理都靠攏乘用車。比如昂揚的車身姿態之下,前臉外圍一圈粗壯的鍍鉻飾條,加上三道鍍鉻飾條、圓形的新LOGO,閃耀著代表高級的光芒。
盡管長城炮的車身沒有特別復雜的線條,但勝在規整。車身沒有腰線,主要是通過具有張力的曲面來表現皮卡的強壯感,抹平了傳統皮卡上那種廉價的直線條感,特別是你對比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五花八門的車身設計其實都不如長城炮。試駕車的後鬥上沒有龍門架,不過長城炮的車廂龍門架可以選裝不銹鋼管材,看上去就為耀眼了。
試駕車是次頂配車型,所以車身周圍的包圍和輪拱都是車身同色,而如果是頂配車型會有銀色塑料包圍——不是傳統的黑色——這看上更有越野感,也更有層次。
長城的設計師在細節上也極盡所能的貼著乘用車的風格。前大燈的造型相對普通,但燈腔內設計了一個C型LED燈,裡面還有兩個L型隔斷來隔開兩個LED燈組。尾燈也做了兩組C型剎車燈來進行呼應,豎狀設計也和F-150看著很像。還有18寸輪轂也設計得很有力量感,不再是最普通的鋼圈。此外,「P」字型元素也出現諸多地方,比如前翼子板的徽標、車身側踏板等等,而高配車型尾廂的開啟開關也鍍鉻了。
更需要關注的是,長城炮的車身尺寸很有優勢,長寬高分別達到5410/1934/1886mm,軸距為3230mm,最小離地間隙都有232mm。從數據來看,長城炮的這個尺寸在同價位的乘用型皮卡中是最占優勢的。
其中,後斗廂的尺寸為1520/1520/538mm,後鬥成一個正方形。而由於長城炮採用多連桿整體橋式非獨立後懸掛,車斗也就沒有做成純平,不過日常裝載沒有任何問題。
長城炮的尾門帶有氣壓桿,開啟後會緩慢下降,安全性和質感都有了保障。車輛底部也有一個踏板幫助用戶輕松上下車,此外頂配尾門還有一個可以折疊的小梯子,這樣上下特別方便。這個小梯子的設計顯然借鑒了海外高端皮卡的樣式,可以說長城的目光已經看齊了海外大皮卡。
長城炮的質感
長城炮的內飾確實顛覆了很多人對皮卡的認知,甚至比海外的皮卡都要做得精緻,非常接近一般的硬派SUV車型了。
長城炮車內採用的典型高IP台的設計,橫向的延展和寬闊設計讓布局足夠規整和一目瞭然,加上高坐姿帶給駕駛者很好的視野感和安全感。方正的9寸中控顯示屏和中央操控台並沒有過於特立獨行的設計,位於中間的空調面板和多媒體控制區也都是傳統按鍵或旋鈕,便於操作,這大概也是考慮到用戶群體和皮卡的使用特性。
最值得一提的是長城炮在材質上做得非常用心,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飾板,比如舒適版採用的是普通的高光飾板,運動版則是木紋飾板,而尊享版就是皮革覆蓋。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長城炮的方向盤Logo還用的是傳統長城的標識而不是新的P字徽標。
以試駕的運動版為例,前IP台頂部是軟搪塑+雙縫線,副駕駛前面的立面是帶有實木手感的飾板,而座椅則是菱形格的皮質座椅,盡管不是真皮材質,可是手感也足夠細膩了。而基本上車內手肘能夠碰到的地方都是軟搪塑材質,扶手側也是用菱格紋的皮革包裹。再比如這個出風口的風向調整開關,採用鍍鉻條和旋鈕設計,都是做得十足精細,有點像WEY上的設計。
當然,長城炮的內飾也並非完美,比如車內的下半部分都是硬塑料件,給人的感覺是檔次感一下就降下去了——可是副駕駛手套箱竟然還保持了開關阻尼,這個成本倒是沒有節省。
其實長城炮的乘用化也體現在配置上,比如你能想像在一輛國產皮卡上你竟然可以語音喚醒車載主機嗎?另外車輛還帶有遠程啟動、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全景影像等等科技配置,甚至在頂配車型上你還可以買到L2級輔助駕駛系統,和開一輛哈弗H9估計差不多了。
超乎想像的多功能空間
關於長城炮後斗廂的空間我們不多說,比起一般的輕客運貨來講更加自由,同樣更是吊打一般的7座SUV車型。而僅僅看前艙空間,長城炮也完全不輸於中型SUV的乘坐空間。
由於長城炮車身高大,所以往往需要把坐姿調得比較高,可即便如此,頭部空間也至少有一拳以上,非常充裕。還有縱置發動機的布局和高車身,會讓駕駛者的雙腿都有充裕的空間,完全不會覺得憋屈。
來到後排,3230mm的軸距空間盡管後斗會佔去一部分,可是由於沒有傳動軸的佔用,能夠形成一個很規整的後排空間。在前排保持不動的情況下,後排空間膝部至少有兩拳半左右,唯一的不足就是座椅靠背偏直立,當然這也是所有皮卡的通病。
同時因為車身寬度的優勢,第二排可以很輕易的容納三位乘客,並且中央地台也沒有凸起,足夠寬敞。只是第二排座椅沒有中央扶手,中間座位也沒有的頭枕。此外,座椅靠背柔軟度很高,幾乎像海綿一樣軟,改善了後排乘坐的舒適性。
同樣,長城炮的第二排座椅是懸空布置的,第二排下面可以放置儲物盒。並且可以進行4/6分收納,是把座墊往上折疊,放下時僅需要拉動兩邊的拉繩即可,非常便捷。而一旦把後排收納起來,那麼後排就可以形成一個新的長方體規整空間,擁有更高的功能性。
懸掛硬中帶韌,節油效率優先
長城炮採用的是非承載式車身,車重達到兩噸,而前懸掛用的是雙叉臂,後懸則是多連桿整體橋式非獨立懸掛。單從結構上來說,多連桿結構相比鋼板彈簧——商用版或者一般生產工具類皮卡常用——能更好的照顧到舒適性,因為更多的連桿能夠讓整體駕乘感受更為舒適一些。
當然這個舒適也是相對而言的,整體來說長城炮乘用版的乘坐感受並不是完全硬橋硬馬,在城市道路或者高速上會得益於多連桿的優勢和座椅的柔軟度,過濾掉那些諸如密集減速帶傳遞來上的振動感。這樣會讓人覺得長城炮的底盤調的還是很有韌勁,只是比長城的SUV車型更偏硬朗些。
假如真的是遇到省道上的那些大的坑窪,那麼高速碾過去還是會讓後排乘客感覺明顯顛簸,整車會一起跳一下。對長城炮來說大概最困難的路面就是鄉鎮上那些一截一截的水泥路面,後懸掛來不及吸收上一個接縫帶來的彈跳,下一個接縫又來了,這會讓後排乘客頗為煩躁,好在對駕駛者的影響不大。
長城炮有一個大直徑的方向盤,並且握手也很細,給人很「卡車」的感覺。由於長城炮乘用版搭載的是長城最新一代的GW4C20B發動機,這部發動機同樣搭載於長城旗下包括哈弗F7、WEY VV6等SUV車型上,技術性能都是一線水平,只是最大輸出功率140kW、最大扭矩360N·m相對調低了些。而變速箱則是長城炮的一個亮點——搭載采埃孚的8AT變速箱,空載百公里加速可以達到9秒左右。
整體動力輸出上,在標准模式下明顯是傾向於燃油經濟性,基本上除了起步那一下會有點沖之外,其餘時候都隨時保持了升擋態勢,積極往高擋位跳,並不會刻意的保持高扭力輸出,完全是非常平穩的輸出感受。這也使得在尋常巡航的時候,轉速會保持在1500-1700轉上下,所以甚至突然深踩想要提速就會感覺到大眾車型那種拖擋感。
這樣調校的目的顯然是為了燃油經濟性,對於兩噸車重,還要動輒拖五百斤載重的皮卡來說,慢一點問題不大,重要是給車主們省錢,畢竟鄉鎮上的司機都是用「一公里幾毛錢」來衡量油耗的。如果你願意,還可以調到節能模式,輸出更為克制,也避免一不小心就踩大油門的駕駛者。
如果你實在要動力,比如拉了很重的貨物,你也可以切換到運動模式。在運動模式下轉速會被維持在2000轉以上,這基本就是隨時保持扭矩全力輸出的狀態,升擋也不再那麼積極,當然燃油經濟性會有所犧牲。另外就是長城炮對發動機噪音的控制還是沒有一般的SUV那麼好,低於2000轉時也能聽到發動機的運轉聲,猛踩油門時就更明顯了。
轉向上,長城炮提供了三種轉向模式:輕便、舒適、運動。只不過即便是舒適模式也會覺得開起來轉向太過模糊,虛位比較大,這可能是考慮到容錯度,而一般開慣乘用車的人還是更願意設置到運動模式。
適時四驅很貼心,低速四驅很強悍
作為一款硬派皮卡車型,長城炮乘用版也少不了四驅系統。乘用版炮除了最低配,都搭載了「TOD智能四驅系統」,也就是「扭矩隨選四驅」,是一種適時四驅系統。
當你設定在自動模式下,平時為後輪驅動,一旦系統偵測到後輪打滑之後,就會通過中央多片離合器式的差速鎖的鎖止來給前軸輸出動力,幫助脫困。適時四驅最大的好處是「自動」,不用像分時四驅那樣需要駕駛者判斷路況去手動切換四驅系統,對於一般駕駛者更加友好,更不用說新手了。
運動版已經具備了中央差速器鎖止的功能,通過普通的碎石泥濘路面完全沒有問題。如果遇到都陡坡或者更為艱難的道路,你可以通過「4L」按鍵啟動低速四驅模式,不過需要在N擋模式下進行,當分動箱切換的時候會讓車身「為之一振」。長城炮的低速四驅扭矩放大倍數為2.48倍,也就是可以提供上千牛米的扭矩輸出,爬坡時如果說不開4L模式就必須深踩保持油門,那麼打開4L後則只需要輕點油門,爬坡就如履平地了。
有了這一套硬體,駕駛長城炮在泥巴地裡面可以玩得不亦樂乎,如果是選擇頂配版本還有後橋電控差速鎖,帶來的越野能力還要再上一個台階,更不用說還有一個帶三把鎖的越野版了。
駕駛總結:
駕駛長城炮一整天,它確實給人非常多的驚喜:整車乘用化明顯、質感相比傳統皮卡大幅提升、駕駛質感接近硬派越野車、越野能力遠強於一般SUV車型。還不用說我們對於皮卡的大空間、多功能性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價位也就是中型7座SUV的價格。
事實上,雖然這款皮卡還有一些有待改進的細節,比如內飾下半部分材質還可以提升、動力總成還可以調得更精緻,但兼具功能性和高性價比的長城炮乘用版一直是國內三線到五線市場期盼已久的一類產品。
對比美國市場,皮卡是既是美國農村的生產工具,也可以是中產階級的身份象徵,一輛大皮卡起步價和凱美瑞差不多,最高價格甚至能夠接近寶馬7系。然而過去國內城市禁止皮卡入城,車企不願意投入資源研發乘用化皮卡,所以在此之前,皮卡在中國市場過於極端—— 一端是作為純粹的生產工具,十年不換代,另一端則是進更多用於炫富的進口皮卡。
現在隨著皮卡的逐步解禁,這個品類的潛力無疑是巨大的。你想想有多少五菱宏光行駛在廣袤的農村市場,這些微客車型在安全性和使用場景上越來越受到局限,而現在國內的交通基礎設施又是在快速升級,皮卡越來越有希望替代宏光,成為中國廣大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回本利器。
長城炮的爆紅不是沒有理由的,可以說它代表著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根本利益。
文|JackieLXX
圖|JackieLXX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域虎9,對標長城炮的國產高端皮卡,2.0T+8AT還配電子檔
自主品牌這幾年發展迅速,尤其是在沖擊高端車型和價格天花板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僅推出了許多高端品牌,也在車型上面有著長足的進步。但是在皮卡領域一直走的是低端路線,而且在國內皮卡也是工具車的代名詞,而高端皮卡、乘用級皮卡只有進口皮卡才能達到標准,但是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如今中國皮卡也走向了高端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電影版《變形金剛》中狂派人物有哪些
威震天/麥加登(Megatron):狂派霸天虎們的冷酷領導,《變形金剛》裡面的大反派,能變成噴射飛船、坦克,但通常變形後是一把槍。在賽伯頓星球上威震天領導的狂派和擎天柱領導的博派展開了一場內戰,這場大戰耗盡了星球上的大部分能源,雙方都開始前往其它星球尋找能源。期間威震天帶著他的精銳部隊跟蹤並襲擊了汽車人的宇宙方舟,結果致使兩派的飛船墜落在地球上,多年以後火山爆發喚醒了「一號瞭望器」電腦,方舟上的威震天和霸天虎機器人被一一修復。
紅蜘蛛/星星叫/星星劍(STARSCREAM):紅蜘蛛的聰明和技能使他成為霸天虎的第二號人物,狡猾、冷酷但是能力很強的他毫不掩飾自己對威震天領導地位的覬覦。當年「一號瞭望器」修復霸天虎機器人後,紅蜘蛛很不明智的向汽車人方舟開火,使擎天柱軀體摔落到「一號瞭望器」修復光線下,也被重新激活了。
路障(Barricade):霸天虎中的獵手和偵察兵,化身成警車的外形隱蔽在人群中,把我們騙入他的圈套。他長在輪子上的手還能變成槍和釘子,當他變成汽車後伸出來威脅敵人。
點擊查看原始尺寸
船頭浪/碎骨魔(Bonecrusher):建築派機器人之一,和其它建築派機器人可組合成巨型機器人「挖地虎」(Devastator)。威震天的最有用的部下之一,他變形後是一輛鏟車。
點擊查看原始尺寸
吵鬧/喧嘩/轟天雷(Brawl):戰車派機器人之一,和其它戰車派機器人可組合成巨型機器人「Bruticus」。身體強壯而威力驚人,變形後是一輛坦克。
點擊查看原始尺寸
眩暈(Blackout):霸天虎中體形最大的機器人,變形後是一架直升飛機,負責運送霸天虎成員。他擁有通過電磁脈沖干擾機器設備的能力。據說,在眩暈里有一個籠子,籠子里裝著「撒克巨人」,在電影里眩暈和撒克巨人聯手襲擊了美軍駐卡達特別行動中央司令部基地。
撒克巨人/巨蠍怪(Scorponok):歸眩暈調用,變形後是一隻蠍子。能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在堅硬的地底穿行,從而不被人察覺的偷偷行動。還能發射火箭。
迷亂(Frenzy):能變形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機器,所以極不易被人發覺,是霸天虎派往人類世界的間諜。在電影《變形金剛》中,迷亂最初被叫做「Soundbyte」,它能變形成為車載CD播放器或者立體聲音響。
❺ 巴雷特公司的產品簡介
經過海灣戰爭一役,大口徑狙擊步槍引起了各國軍隊的重視,同時也在世界輕武器生產商中掀起了一聲持久的大口徑狙擊步槍開發熱潮。巴雷特公司也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開發出一系列的狙擊步槍,大多數是發射.50BMG彈。同時也開發出一些相關的產品,如架座、攜槍袋等,以下是巴雷特公司代表性產品,
M82A1
M82A1是半自動狙擊步槍,也是巴雷特公司的開山之作,採用槍管短後坐原理,半自動發射方式。槍管短後座原理是著名槍械設計師勃朗寧(John M. Browning)開發的,而巴雷特將這種原理改進使之適合作為肩射武器的自動原理
M82是槍管短後坐式半自動槍械,射擊時槍管將後座約一英寸(25毫米)這時槍膛依然由回轉式槍機安全閉鎖的。經過短暫的後坐,槍機開鎖突筍被推入機匣上的曲線開鎖槽內,槍機回轉把槍管開鎖。當槍機開鎖的同時,槍機加速臂瞬間後壓,將槍管的一部分後座能量傳遞給槍機使其完成動作循環之後槍管後座到位並被固定 槍機繼續後座,彈出彈殼在槍機復進行程,槍機從彈匣推出一顆子彈並送進槍膛,最終回轉式槍機跟槍管閉鎖擊針重新回到待擊位置。此槍的彈匣一次可裝10發,雖然也有12發彈匣的,但是第一次波灣戰爭後就沒有生產了
M82A2
M82A2是巴雷特公司的第二代產品,於1987年研製,是M82A1的無托結構型,採用短管後座原理。 m82a2 顯然是被設計為一種廉價的反直升機的武器,適合用於對付高速移動的目標,扛肩膀上射擊,解決了普通狙擊步槍因只能用俯卧式姿勢射擊而無法對付直升機等目標的缺點。此槍較重,故沒有成功,並很快從生產線上下來了護木前部有小握把,通常會配用光點瞄準鏡,以便捕捉運動目標,
M82A3
M82A3狙擊步槍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M82A1M,最新版本為美國陸軍所開發。
由於M82A2「小鬥犬」的好評不高,致使生產產量下降。美國陸軍開始采購M82A1的衍生品M82A1M命名為M82A3。它與M82A1的外觀不同就在於,原鏡橋位置改成一條伸長到槍身前端的M1913皮卡汀尼導軌(皮軌)
可安裝更多的種類的瞄準器械和其他器械來提高在各種情況下的精準度
M90
90年代初,為尋求更多的國外訂單,巴雷特公司開發出不同於M82A1的產品,首先推出的新型號大口徑狙擊步槍就是M90。M90為無托結構旋轉後拉式槍機,其重量和長度在當時都算相當小的便於攜帶,,
M90和M82一樣,保留其雙膛直角箭頭形(V形)制動器、可折疊式兩腳架和機匣頂部的戰術導軌。但機匣被分成上下兩個部分,彈匣減少至5發,並且沒有準星(機械瞄具)必須利用戰術導軌上安裝瞄準鏡。
M90狙擊步槍主要是為狙擊和遠射程上殺傷有生目標而研製的,也可作為輕型艦艇的防衛武器,還可供部隊使用瑞典和瑞士已購買這種步槍用以處理爆炸物和反器材裝備。至今,該槍在世界上的銷售總量已超過1500支
繼M82A1式狙擊步槍以後,巴雷特公司又推出了和M90式狙擊步槍,現已進入生產階段。M82A2式狙擊步槍在希望大量購買的幾個國家進行了試驗。美國陸軍已小批量采購了M90式狙擊步槍。
與同類武器相比,高精度是M90式狙擊步槍的最大亮點。全槍重量輕、後坐力小,抵肩與貼腮高度可調,尾部支撐高度也可調,與兩腳架配合,支持全槍重量,以提高射擊時全槍的穩定性與射擊精度。再加上先進的白光瞄準鏡,全槍的射擊精度大幅提高。在100米處,M99的Rso(50%的槍彈散布范圍)密集度小於2.2厘米,和M82處於同一水平。在風速為4米/秒時,用M90對1000米處目標射擊能命中半徑為0.5米的圓;對1500米處目標能命中半徑為2.5米的圓;射擊2500米處的目標,能命中半徑為5米的圓
M95
M95是對M90的進一步改進,外形尺寸上分別不大,准確分辯M90和M95,除了看槍身上的標記外,比較明顯的外形特徵就是拋殼口的形狀。M95的重量更輕,但據說主要的改進是在提高精度方面。美國「哈里斯」12.7毫米M95反器材槍不但能夠有效對付兩公里射程內的堅硬目標,而且能保證在900米距離精確命中目標,
M95式狙擊步槍是美國第一種專門研製的狙擊武器系統,它採用旋轉後拉式槍機,閉鎖穩定性好,結構簡單槍體與槍機配合緊密,因而精度較好。
M95式狙擊步槍採用不銹鋼制重型槍管,機匣為圓柱形,機匣上和槍管上裝有基座,以便安裝機械瞄準具。
5發裝彈倉配有鉸折式底板,便於快速再裝彈。所有金屬件表面都呈黑色,不反光,和槍托顏色相匹配。
槍托用凱夫拉-石墨合成材料製成,前托粗大,槍托上有一鋁合金制襯板和可調托底板。襯板可從槍托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為3個背帶環座(前托上2個,後托上1個)、彈倉底板和扳機護圈提供了牢固的支點托底板伸縮范圍為68.55mm。槍托上還有較窄的小握把和安裝瞄準鏡的連接座,
M99
M99是巴雷特公司於1999年推出的新產品,別名BIG SHOT,取英文「威力巨大,一槍斃命」之意
M99的槍機和槍管是重新設計的。以往設計的.50槍管是600mm左右,但它的槍管增加到838mm
我們沒有設計彈匣,我公司製造這支只能單發的槍,是為了提供一支前所未有的高精度.50狙擊步槍
為了提高精度,我們沒有在槍管表面刻槽。機匣頂部有RIS導軌,用以安裝各類瞄準鏡
為了盡量減少機件運動對射擊精度的影響,我們採用了多齒剛性閉鎖結構及手動方式
優點是閉鎖牢靠、結構簡單、運動件少(僅擊針為運動件)扳機力小,將機件運動對射擊精度的影響減到最小
缺點是大口徑槍彈的能量較小口徑槍彈的量大幾十倍,所以對槍機壽命以及構件的破損也有較大的影響
鑒於此,該槍的閉鎖結構由以前M82A1的三齒閉鎖改為多齒閉鎖(6齒)增大槍機與節套的有效接觸面積使後坐力有效地分散在槍機的受力面上避免槍機及機匣受損,彌補了由於採用剛性閉鎖所帶來後坐力較大的缺點,
M107
美國陸軍今年開始裝備一種新型狙擊步槍,也就是M107式12.7毫米遠程狙擊步槍。首先列裝的部隊包括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部隊。美陸軍預計M107列裝計劃已經完成。
2003年9月,美國巴雷特輕武器製造公司贏得了M107項目生產合同由位於新澤西州匹卡汀尼兵工廠負責生產。M107是在美海軍陸戰隊使用的M82A3式狙擊步槍的基礎上發展的。它能夠在1.5~2公里射程內精確打擊有生力量,可用於遠距離有效攻擊和摧毀停放的飛機、 雷達站、彈葯庫、輕型裝甲車和通信設備等。M107通過了嚴格的試驗和評估。它具有可靠性高和適於操作使用的特點。與M24式7.62毫米狙擊步槍相比,M107式狙擊步槍配有更大倍率的光學瞄準具,且能夠發射多種12.7毫米彈葯。M107將要改進的內容主要是加裝可顯著減小槍口噴焰、噪音和槍口沖擊波特徵的消焰器,
新型的M107是一種商業研發產品,M107CQ是一種特別設計的.50狙擊步槍,用以解決過重問題。M107CQ槍管縮短了9吋(228.6mm),也比M107輕5磅(2.3kg),設計者稱M107CQ適合用於直升機和船艦防衛、戰術偵查車輛、都市近戰等方面。但亦有異說為是巴雷特M82A1CQ,
M109
12.7mm口徑狙擊步槍的先驅,現設計和製造一種25mmXM109型狙擊炮,威力驚人,如果改稱為「肩射炮」可能是一個更形象的稱法。已經生產出十支武器原型用於測試。不過M109用的彈葯實際上是給XM307自動榴彈發射器開發的25mm高壓榴彈,也許歸入榴彈發射器應比較合適。但是,榴彈發射器既不屬於槍也不屬於炮,而是另一種發射機構的武器所以M109不是屬於槍,也不屬於炮,而是一種能單兵攜帶的榴彈發射器,
REC7
M4A1仿製品
M240LW
M240輕機槍版本
MRAD
M98升級版
❻ 皮卡車車斗加固一般多少錢
不銹鋼201板足1.6左右2400一30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