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越野千里跋山涉水

越野千里跋山涉水

發布時間: 2021-08-07 23:49:34

A. 古代誠信典故,越多越好

1.曾子殺豬
是講古時一個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騙孩子說在媽媽集市回來後殺豬給兒子吃,曾子得知後真的將豬殺了。故事告訴我們為人要誠信,答應的事一定要做到。

2.郭汲守信:
郭汲,東漢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貫注重恩德,在當時聲譽很好。
郭汲在並州任職時,一次下去考察,途經美稷縣,當地的孩子們聞訊後,自發地聚集到一起夾道歡迎他。郭汲不知情,就問:「小朋友,你們這是在干什麼呀?」孩子們回答說:「聽說您要來,我們特來歡迎!」郭汲聞言趕忙下馬,一一答謝。在美稷縣辦完事後,孩子們又聞訊趕來送郭汲,並問他什麼時候返回。郭汲立即讓隨從計算返程的日期,告訴了他們。
由於事情辦得十分順利,返回美稷縣的日子比預期早了一天,但為了不失信於孩子們,郭汲下令在縣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3.尾生抱柱,又稱柱下期信:
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與一女子相愛,情深意切。一日,兩人相約在某橋下相會。後來,恰遇泛潮,江水上漲,那女子還沒有到來。尾生卻始終堅守諾言,死守在橋下,抱著橋柱不放,最後被江水淹沒而死。後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為守信的代詞。

B. 線上攢局雲聚會,哈弗H9如何從「破圈」到「造」圈

古有俠客仗劍天涯、對酒當歌的不羈灑脫;今有越野人跋山涉水、丈量世界的壯志豪情。印象中的越野車友們業余休閑都是越野豁沙、戶外轟趴,愛車為伴甚是瀟灑。不過當以車會友的一群人線上攢局、隔空連麥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5月19日這一天,既是中國旅遊日,又是5·19首屆哈弗H9英雄大會的日子。英雄大會自然匯聚天下英雄,由中國越野旗艦哈弗H9牽頭,聯合改裝品牌羅倫士、戶外運動專家三夫戶外、中國越野改裝品牌運良改裝以及鳳凰網,以「雲上露營節 英雄故事會」為主題,在鳳凰平台用直播間及分會場遠程連線嘉賓、車主,發起5?19首屆哈弗H9英雄大會的線上特別版。
西起賀蘭山山麓,東至秦皇島海灘,從龍城太原到山城重慶,跨越地獄隔閡,天南海北車迷車友以「9」為號,線上集結,在5月19日這天完成上線露營雲聚會。
良辰吉日為何選在「519」?
「519」諧音「我要9」,哈弗H9順水推舟,使其成為為車友打造的專屬節日,這樣的諧音梗也扣合H9車友群愛玩、愛野、愛聚的特點。長城汽車用戶運營中心總監顧華軍表示:「今後每年的這一天,哈弗H9都會以不同的主題向所有車友發出邀請,以『9』之名赴友之約。 」
「破圈」不易,「造」圈更難
時下一個流行詞就是「破圈」,「破圈」代表著勇氣,寓意著突圍與向上。但相比於「破圈」的擺脫桎梏,「造」圈所反映的開拓與創造性尤為珍貴,體現出事物存在的開創意義,以及所折射出的進取精神。哈弗H9就是這樣一個現象級造圈IP。哈弗H9車型本身俘獲了熱愛生活、崇尚戶外、熱愛越野的大批擁躉,並孵化出獨具特色的哈弗H9文化,「5·19哈弗H9英雄大會」正是因這樣一群人而誕生。
相隔千里,雲端把「9」共此時
首屆英雄大會以「雲上露營節 英雄故事會」為主題,參與車主就地各為主場,線下就近集結露營。線下狂歡,線上暢聊,以直播連麥的方式,實現相聚。
正如每一位H9車主多姿多彩的用車生活一樣,他們滑雪、潛水、健身,海釣、荒野求生、極地穿越……不斷挑戰未知,也和雲上露營節所融合的明星、音樂、跑酷、美食、越野文化、改裝文化等多重元素如此契合。
已成文化標簽,H9無愧中國越野圖騰。「轟九大隊」聲名遠揚,對於「中式越野」的象徵意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阿拉善到塞罕壩,從西雙版納到黃河灘,從戈壁沙漠到藏區高原,哈弗H9跨過的不僅是高山、河谷、草原和無人區,更是一條「中式越野」的開拓之路。
自去年8月哈弗H9-2020款上市以來,車系推陳出新,不僅攜手國際改裝品牌羅倫士推出哈弗H9羅倫士極星版、強勢征戰阿拉善英雄會、也發起一鍵挑戰越野地標,凸顯車型實力。包括此前「九段越野王挑戰」活動,也讓更多越野車友領略了哈弗H9的風采。
哈弗H9車友的俠肝義膽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此前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疫」攻堅的關鍵時期,在武漢封城後的危急時刻,哈弗H9湖北大隊的「疫情志願運輸車隊」主動承運醫療物資,緩解湖北慈善總會轉運壓力。忙碌在一線時的捨身忘我,是哈弗H9車友留給大家最為驕傲的背影。
哈弗H9湖北車友運輸車隊臨時搭班卻體現出高度的凝聚力,與轟九大隊以及越野互幫互助精神密不可分。走過五周年的轟九大隊全國車友會湖北分隊成為馳援武漢的民間組織中最富特點、最有效率的隊伍之一。
歲月靜好時,哈弗H9陪你越野撒歡、豁沙玩雪;特殊危急時刻,哈弗H9是你最堅實的堡壘、最可靠的夥伴。春風得意時,它陪你瀟灑仗劍走天涯;臨危受命時,它責任重擔一肩扛,陪車主共渡難關,給車主帶來希望。最好的越野產品就要配最堅韌不拔的人生強者。
一呼百應的雲上露營,線下集會的車友熱鬧狂歡。首屆線上露營節的成功舉辦,對於哈弗H9而言,意味著從硬核實力引領向SUV文化、越野文化、戶外文化引領的新征程的開始。新陳代謝的客觀自然規律下,「5·19」英雄大會的給養,也將帶動和引領中國SUV品牌和泛戶外生態蓬勃向上,構建中國車友群中更多元更豐富的泛戶外文化的同時,也將轉化為品牌向上的終極力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奧巴馬跟著貝爾去冒險的真人秀叫什麼名字

《越野千里》

D. 我國英勇探險家的事跡

劉雨田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探險家劉雨田,1942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長葛縣,原是新疆烏魯木齊鐵路局機關的一名幹部。面對外國人的挑戰,1984年5月,他毅然舍棄一切,開始徒步萬里長城。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跋涉完成壯舉,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萬里長城的人。之後,他又徒步走完絲綢之路、黃土高原、新疆羅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侖雪山、考察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絨布冰川上、沿喜馬拉雅和雅魯藏布江旅行、試登珠穆朗瑪、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物等中國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經完成四十三個考察旅行探險項目。足跡遍及祖國大陸的山山水水,世界數百家報刊、雜志、電視能報道了他的探險事跡,人稱他為「二十世紀世界罕見的旅行家、探險家
余純順
有「中國的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余純順是一位罕見的傳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開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銅像」在羅布泊遇難。8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成了59個探險項目,總行程已達8.4萬華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9萬余華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著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
鄧廷良
男,藏族,青海果洛人,1943年生於重慶,著名歷史學家、人文學家、探險家。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協會創始人之一。中科院研究員,主要致力於人類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宗教與歷史方面的考察與研究。著作等身。
鄧廷良教授為研究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各部族的歷史與文化,自六十年代起,每年都有不少時間隻身耗在雪山草地之間,在曠野、叢林、河谷、山麓拜訪獷悍或和藹的部族居民。他先後在民族地區度過了十幾個春節,有時甚至整年不歸,人稱「氂牛」教授。他還是我國徒步全程考察西南絲綢之路的第一人。是研究「南絲路」、「茶馬古道」、「蒙軍入滇」、「橫斷山民族走廊」、「華夏文明起源」等領域的權威。
鄧廷良教授詩、書、畫、散文具佳,且有著康巴漢子特有的豪爽、率真、與剛毅,極富人格魅力。他的「關注地球,關注生命」的人文關懷思想影響甚廣。三十年來,他用堅實的雙腳不斷書寫、記錄著人類發展艱辛歷程的史書,他告訴我們在現代都市以外,人原來可以與自然和諧地共生,質朴簡單的生活也展現著五彩繽紛的人生。作為現代中國探險家的典範,鄧廷良教授主持策劃了協會的「西南絲綢之路電視片拍攝」,「炎黃子孫大型系列畫冊」、「黑竹溝科學探險」等多項主題活動。如今,年過六旬的他依然活躍在協會活動的最前沿。
鄧廷良先生除了探險外,剩餘的時間大部分都在高校里任教。作為歷史學、民俗學的資深專家,同時作為有深厚藝術造詣的書法家、雕塑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師范大學、重慶美院、四川音樂學院等多所大學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以其淵博的知識,認真、翔實的考察經歷,幽默的談吐,經常贏得學生的滿堂喝彩。
李樂詩
李樂詩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謂"白色力量"指南極與北極。李樂詩3次去過北極,第三次,李樂詩才如願以償到達北極點,將五星紅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1987年,李樂詩登上世界最高極的喜馬拉雅山。從那以後,李樂詩的生活開始了大的轉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遊攝影轉到地球生態環境的科考上來

金飛豹、金飛彪兄弟
金飛豹
生於1963年11月23日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海拔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8年攀登昆明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昆明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3年攀登昆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5年9月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8201米 )
金飛彪
生於1960年10月18日
1980年春季獨自徒步探訪珠江源頭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4年騎自行車環游貴州省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6年攀登玉龍雪山(麗江境內處女峰)海拔490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5年首登雲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1996年參加梅里雪山中日聯合登山隊(未登頂)
1998年攀登雲南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雲南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0年穿越嗊嘎山脈
2001年 5 月組織並參加雲南曲靖大天坑的探洞
12月第八次攀登玉龍雪山,到達海拔5200米
2002年 5 月攀登四川西嶺主峰大雪塘
2003年 3月參加貴州盤縣洞穴考察考察
5月攀登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到達海拔6000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m)
黃效文
2002年,被《時代雜志》選為「二十五位亞洲英雄」之一,並被譽為「中國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險家」,專門從事中國偏遠地區之探險、研究、保護及教育工作,為保護中國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奮鬥了20年 。
他曾先後六次為《國家地理雜志》率領大型之探險旅程,其中一次更發現長江的新源頭。本書為黃效文最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他花費十幾年時間對中國黑頸鶴的觀察與研究。
廖佳
旅行作家,汽車旅行探險家。 廖佳從1996年開始自駕車旅行,至今已駕車走遍中國大陸所有的省市自治區,行程18萬公里。 ·2001年7月到12月,廖佳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單人、單車環繞歐亞大陸的旅行。
古代旅行家--徐霞客
徐宏祖生於1586-1641,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他一生鍾情於神州山水。在"學而優則仕"的舊封建時代,他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探析大自然的奧秘。遠足34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考察並記載了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 19多個省市的山川地形,嘔心瀝血凝成《徐霞客游記》。他因此被譽為"千古奇人"。
馬中欣
祖籍浙江東陽,生於蘭州,長於台灣。作過工程師、當過珠寶商、環游世界20載,著有三本著作有《天涯歷險》、《三毛真相》、《冰裸南極》馬中欣走過127個國家和地區。最為人爭議的是他的撒哈拉之旅。他沿著作家三毛的足跡一路尋訪,發現三毛在當地人眼裡是個怪異的老處女,其筆下的至親愛人荷西根本是子虛烏有。馬中欣的一系列關於三毛真面目的文章刊載後,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罵他嘩眾取寵,有人則對他大加激賞。
傅慶勝
傅慶勝在6年多時間里,風餐露宿,歷盡艱辛,走遍了30個省、市、自治區,行程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先後訪問了41個少數民族的500多個村寨、800多個風景名勝和建設工程;結識了幾百位當今名人;拍攝了8000多張少數民族的風情照片;寫下了100多萬字的游記,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將他的游記編輯出版,定名為《中華十萬里記游》。 另外,他還有《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傅慶勝歷險記》的兩部文字著作及一本《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的攝影集需在世界內尋找出版商合作出版。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長江從上海開始逆流而上 ,現已走過8個省到達西藏。1998年春季開始長江上游萬里沖刺 。她將面臨青藏高原的沼澤雪山、野獸出沒、氣候無常,還有通天河800里無人區、沱沱河400里無人區,最後到達6720米海拔的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賈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電視台、雲南省電視台、昆明市電視台已作了7集專題報道。
魏順德
他的《西部野生動物世界》專題電視片已正在拍攝完成,引起媒體極大的關注。采風團踏上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喚起了魏順德老師的興趣。豐田麵包車剛一停下,他提著三角架和兩部相機就跳下了車,健步如飛,轉瞬之間,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讓我們汗顏,一個66歲的老人
劉立
男,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秘書長,中科院成都分院高級工程師。中科院成都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任,中科院成都分院外事辦主任。
劉立多次組織參加西部地質、地貌、植物、植被等科學考察和科學探險活動。主 要從事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景觀資源開發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及文章。
劉立豁達樂觀,爽朗的笑聲極富感染力,作為我們國家極難尋覓的跨學科復合型 科考專家,極少有人象他那樣對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生態環境有著如此全面的了解,他在青藏高原從事科考探險活動近20年,作風膽大心細,冷靜沉穩,臨危不亂,他率領的隊伍總能既圓滿完成任務又毫發無損、全身而退,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高原之狐」。

楊勇 ---- 中國著名的探險家和環境地質學家
楊勇 ---- 中國著名的探險家和環境地質學家,他有許多輝煌的探險經歷和學術成就。曾成功地進行了1986年長江漂流,中國百慕大至黑竹溝揭秘、駕車深入藏北無人區等活動。他主張理性探險,他所開辟的路線和所提供的服務保障,適合大眾參與體驗,並使之達到探索自然,關注環保、創造生命新意境的崇高目標。他期待著朋友們走進充滿誘惑的旅程。

他徒步考察萬余公里,自設立數十個江河生態環境觀察點,進行年度觀察對比,取得上萬個數據,完成了數十篇長江上游流域科考報告和專著。他放棄名利,甘願默默無聞,他以「草根科學家」的身份遊走於長江上游的高山峽谷之間。他曾為國家水電開發項目獻言獻策節約投資數億,自己卻時常身無分文、忍飢挨餓。二十年來,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與長江融為一體,以為母親河請命為己任。
簡歷:

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地質系,著名職業探險家,環境地質高級工師程師,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西藏林芝地區旅遊發展,生態建設顧問、西藏昌都地區地質災害和旅遊發展顧問。橫斷山研究會首席科學家、西藏自治區自然保護與生態建設基金會科學顧問。

1985年考察長江上游,對長江漂流探險進行科學論證。

1986年發起籌備長江科考漂流探險,並全程參加長江全程科考漂流活動.長漂核心隊員。

1988年徒步考察金沙江,寫出《金沙江河谷地質地貌特徵及地質生態機制》一文,參加世界科技大會,並獲一等獎。《長江上游自然生態問題的調查》,並提出長江上游自然生態保護和水土整治的一系列建議,受到國務院重視。

1991年徒步考察雅礱江全程,考察河谷地質災害及水電站壩址,1500餘公里,歷時4個月。獲部、省、市科技成果獎.

1992年開始從事西部特種旅遊,自費獨立考察、研究、探險至今,其間去拉美、亞洲國家考察特種旅遊、生態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

1993年率7個國家科學家考察滇西北和西藏

1994年考察長江源地區沙化情況,赴美國考察

1995年率隊進入黑竹溝,完成首次穿越,同年赴馬來西亞、菲律賓熱帶雨林考察

1996年「長漂」十周年率隊回訪考察長江上游生態狀況,赴美國參加國際探險博覽會。當年受從《國家地理》雜志之聘,考察通天河、金沙江地質災害與生存狀況;同年赴南美、非洲考察。

1997年駕車橫穿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和青藏公路

1993—1997年組織多個歐美科考團隊去青藏高原科學考察。並一直對長江上游和江源地區進行追蹤定位研究。其間赴美國參加世界探險博覽會並去哈佛、麻省大學和美國地理委員會交流訪問

1998年赴雅魯藏布江預考察,同年率隊進行雅魯藏布江漂流探險和科學考察,並徒步穿越大峽谷。

1999年赴可可西里考察沙塵暴

2000年與美國峽谷專家考察雅江大峽谷,並赴可可西里、新疆考察.參與西藏易貢特大型山體滑坡現場救災搶險技術方案。

2001年念青唐古拉考察,主持雅安地區蘆山縣白堊紀地質公園地質調查及論證。參加一系列西部大開發科研規劃、國家戰略項目的課題論證工作。

2002年川西、滇西北、藏東南三江流域生態考察、提出建立中國香格里拉國家公園構想。被聘為西藏自治區政府旅遊發展顧問.

2002—2004年主持籌建雲南省香格里拉和麗江生態旅遊開發項目和麗江虎跳峽國家峽谷博物館。其間對南水北調中西線工程進行了一系列獨立考察工作。

2005年參與國家「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生態環境和地質災害可行性評估。

2006年,帶隊三江源考察.

20年來走遍青藏高原,並深入到各自然絕地、生態敏感區和科考空白區。通曉越野駕駛,水上漂流,野外生存技巧,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編寫出版了《自駕雲南牛皮書》、《天堂隔壁是西藏》、《江河訴說》、《長江上游科學論文集》等書籍,發表了大量科考論文及科普探險游記文章。

滿意望採納

E. 蘇軾所有詞以及翻譯和賞析

江城子密州出獵/ 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浣溪紗山下蘭芽短浸溪/滿庭芳蝸角虛名/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臨江仙送錢穆父/臨江仙送王緘/望江南超然台作/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沁園春孤館燈青/定風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江城子

密州出獵①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②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③親射虎,看孫郎。④酒酣胸膽尚開張。⑤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⑥會挽雕弓如滿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釋】

①密州:今山東諸城。 ②黃:黃犬。蒼:蒼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 ③漢羽林軍戴錦蒙帽,穿貂鼠裘。這里與下句「千騎」均指蘇軾的隨從。 ④報:告、語。傾城:指全城觀獵的士兵。 ⑤孫權曾親自射虎於凌亭,這里藉以自指。 ⑥節:符節。漢時馮唐曾奉文帝之命持節復用魏尚為雲中太守。這里以馮唐自比,有不服老與赴邊的兩屋意思。 ⑦會:當。如滿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時以天狼星主侵掠,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評1】
出獵對於蘇軾這樣的文人來說,或許是偶然的一時豪興,但他平素報國立功的信念卻因這次小試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場彎弓殺敵了。蘇軾任密州知州剛四十歲。他是四年前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願請求外任,自杭州來至這北方邊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於地方政績外,一直要求大用於世。當時西北邊事緊張。熙寧三年(1070),西夏大舉進攻環、慶二州。四年,陷撫寧諸城。「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與西夏的戰事。這首詞上片出獵,下片請戰,不但場面熱烈,音節嘹亮,而且情豪志壯,顧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蘇軾其他豪放詞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
壯的壯詞。把詞中歷來軟媚無骨的兒女情換成有膽有識、孔武剛建的英雄氣了。蘇軾對此也頗為自負,他在密州寫給好友鮮於侁的信中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是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就是指的這首詞。

【品評2】

宋神宗熙寧八年,東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於鐵溝,寫了這首出獵詞。作者在詞中抒發了為國效力疆場、抗擊侵略的雄心壯志和豪邁氣概。
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賓士,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為報全城士民盛意,詞人也要象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在「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過片一句,言詞人酒酣之後,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此句以對內心世界的直抒,總結了上片對外觀景象的描述。接下來,作者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發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象漢文帝派馮唐持節赫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
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擾。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為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水調歌頭①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③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⑤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⑥

【注釋】
①大麴《水調歌》的首段,故曰「歌頭」。雙調,九十五字,平韻。 ②丙辰:熙寧九年(1076)。蘇轍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問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紀》:「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馬光《溫公詩話》記石曼卿詩:「月如無恨月長圓。」⑦嬋娟:月色美好。

【品評】
賞月詩詞往往清逸孤寒,東坡這首詞直如縹緲於雲端,掩映於清輝之間。抒酒問月,有李太白酒仙遺風,一片奇趣橫生。
明月皎皎照徹天上人間,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間是相思無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圓缺,此事古難全」,已是豁達,但「但願人長久,千里其嬋娟」更至樂觀誠摯,種種感情交融於月光之下,頓成千古絕唱。胡仔評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出,余詞盡廢。」

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開頭四句接連問月問年,一似屈原《天問》,起得奇逸。唐人稱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已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風歸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出世和入世,兩方面同時吸引著他。相比之下,他還是立足現實,熱戀人世,覺得有兄弟親朋的人間生活來得溫暖親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絕的人生境界勝似月地雲階、廣寒清虛的天上宮闕。雖在塵凡而胸次超曠,一片光明。

下片懷人。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歡離合即為其一。蘇軾兄弟情誼甚篤。他與蘇轍熙寧四年(1071)潁州分別後已有六年不見了。蘇軾原任杭州通判,因蘇轍在濟南掌書記,特地請求北徙。到了密州還是無緣相會。「咫尺天不相見,實與千里同,人生無離別,誰知恩愛重」(潁州初別子由),但蘇軾認為,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須傷感。終於以理遣情,從共同賞月中互致慰籍,離別這個人生憾事就從友愛的感情中得到了補償。人生不求長聚,兩心相照,明月與共,未嘗不是一個美好的境界。

這首詞上片執著人生,下片善處人生,表現了蘇軾熱愛生活、情懷曠達的一面。詞中境界高潔,說理通達,情味深厚,並出以瀟灑之筆,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胡仔《苕溪漁隱業話後集》卷三九)。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 清露下, 滿襟雪。」《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

念奴嬌①

赤壁懷古②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③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④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⑤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⑥

【注釋】
①又名《百字令》。雙調,一百字,仄韻,多用入聲。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縣,蘇軾所游為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 ③千堆雪:流花千疊。④周瑜二十四歲為東吳中郎將,人稱周郎。小喬為喬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為赤壁之戰十年前事。 ⑤「笑應我多情早生華發」的倒裝。 ⑥酹:以酒灑地,用以敬月。

【品評】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後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筆高唱入雲,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湧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

「亂石崩雲」 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 驚心駭目。陸游《入蜀記》說赤鼻磯「亦茆岡爾,略無草木」。范成大《吳船錄》亦雲:「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見所謂『亂石穿空』及『蒙茸峻岩』之境,東坡詞賦微誇焉。」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聲勢。對於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小喬初嫁」看似閑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前十年。特意插入這一句,更顯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風得意。詞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風情,剛中有柔,與篇首「風流人物」相應。

「羽扇綸巾」三句寫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周瑜身為主將卻並非兵戎相見,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寫戰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爭氣氛,只著筆於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激起蘇軾爽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東坡題跋》卷一記李邦語:「周瑜二十四經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飯,賢愚相遠如此。」蘇軾對此頗有同感。故從懷古歸到傷己,自嘆「人間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

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詞中寫江山形勝和英雄偉業,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因此這首《念奴嬌》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無前,而且大聲鏗鏘,需要銅琵琶、鐵綽板來伴唱。對於原來只宜紅牙拍板、女兒歌喉的傳統詞壇來說,確實是個重大突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賞析1:

宋神宗熙寧八年,即乙卯1075年,三十九歲的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本詞是蘇軾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王弗十六歲嫁於蘇軾,天資聰穎、溫良賢淑,見識廣博,夫妻感情一向篤厚。但是,在她二十七歲時不幸於汴京(今開封)去世。次年歸葬於故鄉四川眉州。經過了十年宦海浮沉的蘇軾,在這首詞中表達了對亡妻深摯的懷念之情。
首句「十年生死兩茫茫」是從夫妻十年生死相隔、音容渺茫寫起。十年來,陰陽兩隔的夫妻,互相遙念,卻各無消息。「兩茫茫」表面看是寫自己也寫故去的妻子,實際上是寫自己無邊的惆悵和空虛的情懷。作為首句,為全文奠定下了傷悼的感情基調。作者無日無夜不在想念自己的妻子,即便是「不思量」,亡妻的形象卻時時地在腦際閃現,難怪詞人說「自難忘」。由此可見夫妻感情之深摯。如果說這是寫生死分割時間之久的話,那麼接下來的兩句「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則是寫分處兩地,相距之遙了。當時的蘇軾在密州(山東諸城),亡妻則葬在四川故鄉,故曰「千里」,妻子孑然一身埋於墳塋,所以說「孤」。遙遠又孤單,滿腔的凄苦無法向親人訴說。夫妻無法共話,不僅是因為千里相隔,更主要的是生死別離,無法超越。這是何等的無奈?!接下來筆鋒一轉,「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意思是:即使生死可以溝通,夫妻得以重見,又能如何呢?作者用假設的語言逼進一步:縱使相逢,大概妻子也不認得我了。在這妻子離開的十年裡,蘇軾與變法派的政見不合,被當權派排擠出京,先是任杭州通判,再移知密州。仕途的失意與生活的顛沛流離使他過早地容顏衰老,「塵滿面,鬢如霜。」是作者對自己外貌的簡括而有特徵的勾勒。其中又暗含了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感。
詞的上片寫夢前,抒發了對妻子綿綿不絕的相思之苦。感情真摯,催人淚下!下片則是寫自己的夢中所見和所感。
下片首句「夜來幽夢忽還鄉」中,一個「忽」字,點出了夢境的恍惚迷離之情狀。「小軒窗,正梳妝。」是說:夢中看到妻子還像往常一樣在窗前對鏡梳妝打扮。這是虛中帶實的寫作手法,再現了夫妻青年時期的生活情景。闊別已久的夫妻,一旦相見,定然有著千言萬語要相互傾訴。然而思緒如麻,又從何說起呢?「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一有淚無聲的細節描寫,符合生活的真實情況,同時又取得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最後三句:「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則是抒寫夢醒後的感慨。作者想像著千里之外的故鄉,在荒郊野外,那長滿小松林的山岡上,孤寂的妻子一定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因思念丈夫而傷悲!這里作者表面是寫妻子因懷念丈夫而悲傷欲絕、柔腸寸斷,實際上則是表現了自己對亡妻的無限悼念之情。作者將真摯而深沉的懷念之情,附註於夢中的景物,更讓讀者潸然淚下。
作者用虛實結合、敘述白描的寫作手法來表達對亡妻的懷念之情,對妻子的悼念之中又有對自己身世的無限感慨,故而將夫妻之情表達的深沉而執著,感人至深。
用詞寫悼亡,蘇軾是中國詞壇的首創。

唐五代及北宋描寫婦女的詞篇,多數境界狹窄,詞語塵下。蘇軾此詞境界開闊,感情純真,品格高尚,讀來使人耳目一新。用詞來悼亡,是蘇軾首創。在擴大詞的題材,在豐富詞的表現力方面,本篇應佔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詩》,元稹的《遣悲懷》以及南宋吳文英的《鶯啼序》前後輝映,相互媲美.

賞析2:

題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其時蘇東坡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這天夜裡,他夢見愛妻王弗,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陳師道語)的悼亡詞。
蘇東坡的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實際上,詞中記夢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摯樸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十年生死兩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呢,不也同樣嗎?恩愛夫妻,一朝永
訣,轉瞬十年了。「不思量,自難忘」人雖雲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當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東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說,更難得她蕙質蘭心,明事理。
這十年間,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頗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後,又忙於處理政務,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呢。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並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
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雖然不是經常懸念,但也時刻未曾忘卻!或許正是出於對愛妻王弗的深切思念,東坡續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據說此女頗有其堂姐風韻。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裡,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
以遏止。「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說沉痛。其實即便墳墓近在身邊,隔著生死,就能話凄涼了嗎?這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痴語,情語,格外感人。「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
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後的個人憂憤,包括在蒼老衰敗之中,這時他才四十歲,已經「鬢如霜」了。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了,「縱使相逢」恐怕也認「我」不出了。這個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深沉悲痛,表現了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如夢如幻,似真非真,其間真情恐怕不是僅僅依從父命,感於身世吧。蘇東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銘》記述了「婦從汝於艱難,不可忘也」的父訓。作者索於心,托於夢的實在是一份「不思量,自難忘」的患難深情啊。
下片的頭五句,才入了題開始「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是記敘,寫自己在夢中忽然回到了時在念中的故鄉,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小軒窗,正梳妝」那小室,親切而又熟悉,她情態容貌,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夫妻相見,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昵,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無言」,包括了千言萬語,表現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沉痛,別後種種從何說起?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把現實的感受溶入夢中,使這個夢令人感到無限凄涼。「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
松岡。」作者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為了眷戀人世、難舍親人,該是柔腸寸斷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凄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這番痴情苦心實可感天動地。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賞析:

煙雨之中,坦坦盪盪一峭勁身影落落而行,何在等曠達灑脫!東坡好竹,字字句句便如峭撥修竹般一片疏影斑駁,不染俗塵,風起風住處,透出逍遙情致。

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它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朴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 ",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 ,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竹杖芒鞋輕勝馬 ",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 ",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結拍"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於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在讀者面前 。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在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

浣溪紗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賞析:
蘄水,今湖北浠水,在黃州(今湖北黃岡)東。蘄水的清泉寺,下臨蘭溪。蘭溪水出於箬竹山,溪旁多蘭花,故名曰:蘭溪。此詞是元豐五年(1082年)三月,46歲的蘇軾貶官黃州期間所作。
上片寫暮春三月蘭溪的雨後景色。首句點名了蘭溪 得名的緣由——山下溪邊多蘭。同時又點明了游蘭溪的時令。蘭剛發芽,芽雖短,但是生機勃勃長勢很快,一個「浸」字寫盡春蘭的活力。次句寫漫步溪邊,「松間沙路凈無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潤無泥」。蘇軾將「潤」改為「凈」,更加突出了蘭溪的潔凈和一塵不染。「瀟瀟暮雨子規啼」點出了凈無泥的原因,同時又烘托出自己貶官黃州期間的凄涼環境和悲涼心情。暮雨瀟瀟、子規哀鳴都是寫實。暮春三月,春色正濃,可寫之景可謂數不勝數。但是作者獨取此景,這顯然和他當時的處境和心情有著直接的關系。
但是,蘇軾畢竟是一個「奮厲有當世志」的傑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難道人生就再無少了嗎?何必自傷白發,哀嘆衰老呢?集中體現了他雖然身處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將白發唱黃雞」中的「白發」和「黃雞」都出自於白居易的《醉歌》(「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時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里朱顏看已失。」)白居易感嘆黃雞催曉、白日催年、朱顏易逝,調子低沉。蘇軾在這首詞中是說不要傷悲嘆白發,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這就一掃白詩的低沉調子,也沖淡了上片「瀟瀟暮雨子規啼」的悲涼氣氛。
此詞,上片寫景,景色如畫,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奮人心。近千年來,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煥發出生活下去的勇氣和繼續前進的信心!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詞如同一首意氣風發的生命交響樂,一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宣言書,流露出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讀之令人奮發自強。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彷彿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異常潔凈。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作者選取幾種富有特徵的景物,描繪出一幅明麗、清新的風景畫,令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表現出詞人愛悅自然、執著人生的情懷。
下闋迸發出使人感奮的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有關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結尾兩句以溪水西流的個別現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懷,自我勉勵,表達出詞人雖處困境而老
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F. 荒野求生中有姚明的是哪一集

截止2019年11月,姚明參加《荒野求生(越野千里)》是第六期(2017年3月10日)。

節目錄制開始後,他們來到美國加利福尼亞隱秘峽灣中的一個偏僻山谷,沿途中懸崖陡峭,道路崎嶇,山谷下方是乾涸的河床,稍有不慎便會摔落。

原本姚明在球場上得以所向披靡的巨大優勢——體型,這次不僅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幫助,反而成為了他攀山越嶺的障礙。貝爾開解道,「人們並不能真正地理解,像你這樣身高的人」。 一番跋山涉水之後,貝爾成為了大姚的「知心哥哥」。

(6)越野千里跋山涉水擴展閱讀

《荒野求生(越野千里)》是第六期嘉賓介紹

1、姚明

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80年9月12日出生於上海市徐匯區,祖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前中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現任亞洲籃球聯合會主席、中國籃球協會主席、中職聯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

2、曾寶儀

1973年2月21日生於香港,節目主持人、歌手、演員。1996年,因出演電影《四個32A和一個香蕉少年》而出道。1998年主持台灣電視節目《超級星期天》。2001年獲得第1屆MTV封神榜音樂獎:最佳音樂錄像帶獎。2004年拍攝電視劇《名揚花鼓》。

G. 中國探險家的故事

劉雨田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探險家劉雨田,1942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長葛縣,原是新疆烏魯木齊鐵路局機關的一名幹部。面對外國人的挑戰,1984年5月,他毅然舍棄一切,開始徒步萬里長城。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跋涉完成壯舉,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萬里長城的人。之後,他又徒步走完絲綢之路、黃土高原、新疆羅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侖雪山、考察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絨布冰川上、沿喜馬拉雅和雅魯藏布江旅行、試登珠穆朗瑪、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物等中國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經完成四十三個考察旅行探險項目。足跡遍及祖國大陸的山山水水,世界數百家報刊、雜志、電視能報道了他的探險事跡,人稱他為「二十世紀世界罕見的旅行家、探險家
余純順
有「中國的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余純順是一位罕見的傳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開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銅像」在羅布泊遇難。8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成了59個探險項目,總行程已達8.4萬華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9萬余華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著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
鄧廷良
男,藏族,青海果洛人,1943年生於重慶,著名歷史學家、人文學家、探險家。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協會創始人之一。中科院研究員,主要致力於人類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宗教與歷史方面的考察與研究。著作等身。
鄧廷良教授為研究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各部族的歷史與文化,自六十年代起,每年都有不少時間隻身耗在雪山草地之間,在曠野、叢林、河谷、山麓拜訪獷悍或和藹的部族居民。他先後在民族地區度過了十幾個春節,有時甚至整年不歸,人稱「氂牛」教授。他還是我國徒步全程考察西南絲綢之路的第一人。是研究「南絲路」、「茶馬古道」、「蒙軍入滇」、「橫斷山民族走廊」、「華夏文明起源」等領域的權威。
鄧廷良教授詩、書、畫、散文具佳,且有著康巴漢子特有的豪爽、率真、與剛毅,極富人格魅力。他的「關注地球,關注生命」的人文關懷思想影響甚廣。三十年來,他用堅實的雙腳不斷書寫、記錄著人類發展艱辛歷程的史書,他告訴我們在現代都市以外,人原來可以與自然和諧地共生,質朴簡單的生活也展現著五彩繽紛的人生。作為現代中國探險家的典範,鄧廷良教授主持策劃了協會的「西南絲綢之路電視片拍攝」,「炎黃子孫大型系列畫冊」、「黑竹溝科學探險」等多項主題活動。如今,年過六旬的他依然活躍在協會活動的最前沿。
鄧廷良先生除了探險外,剩餘的時間大部分都在高校里任教。作為歷史學、民俗學的資深專家,同時作為有深厚藝術造詣的書法家、雕塑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師范大學、重慶美院、四川音樂學院等多所大學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以其淵博的知識,認真、翔實的考察經歷,幽默的談吐,經常贏得學生的滿堂喝彩。
李樂詩
李樂詩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謂"白色力量"指南極與北極。李樂詩3次去過北極,第三次,李樂詩才如願以償到達北極點,將五星紅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1987年,李樂詩登上世界最高極的喜馬拉雅山。從那以後,李樂詩的生活開始了大的轉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遊攝影轉到地球生態環境的科考上來

金飛豹、金飛彪兄弟
金飛豹
生於1963年11月23日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海拔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8年攀登昆明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昆明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3年攀登昆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5年9月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8201米 )
金飛彪
生於1960年10月18日
1980年春季獨自徒步探訪珠江源頭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4年騎自行車環游貴州省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6年攀登玉龍雪山(麗江境內處女峰)海拔490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5年首登雲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1996年參加梅里雪山中日聯合登山隊(未登頂)
1998年攀登雲南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雲南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0年穿越嗊嘎山脈
2001年 5 月組織並參加雲南曲靖大天坑的探洞
12月第八次攀登玉龍雪山,到達海拔5200米
2002年 5 月攀登四川西嶺主峰大雪塘
2003年 3月參加貴州盤縣洞穴考察考察
5月攀登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到達海拔6000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m)
黃效文
2002年,被《時代雜志》選為「二十五位亞洲英雄」之一,並被譽為「中國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險家」,專門從事中國偏遠地區之探險、研究、保護及教育工作,為保護中國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奮鬥了20年 。
他曾先後六次為《國家地理雜志》率領大型之探險旅程,其中一次更發現長江的新源頭。本書為黃效文最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他花費十幾年時間對中國黑頸鶴的觀察與研究。
廖佳
旅行作家,汽車旅行探險家。 廖佳從1996年開始自駕車旅行,至今已駕車走遍中國大陸所有的省市自治區,行程18萬公里。 ·2001年7月到12月,廖佳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單人、單車環繞歐亞大陸的旅行。
古代旅行家--徐霞客
徐宏祖生於1586-1641,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他一生鍾情於神州山水。在"學而優則仕"的舊封建時代,他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探析大自然的奧秘。遠足34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考察並記載了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 19多個省市的山川地形,嘔心瀝血凝成《徐霞客游記》。他因此被譽為"千古奇人"。
馬中欣
祖籍浙江東陽,生於蘭州,長於台灣。作過工程師、當過珠寶商、環游世界20載,著有三本著作有《天涯歷險》、《三毛真相》、《冰裸南極》馬中欣走過127個國家和地區。最為人爭議的是他的撒哈拉之旅。他沿著作家三毛的足跡一路尋訪,發現三毛在當地人眼裡是個怪異的老處女,其筆下的至親愛人荷西根本是子虛烏有。馬中欣的一系列關於三毛真面目的文章刊載後,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罵他嘩眾取寵,有人則對他大加激賞。
傅慶勝
傅慶勝在6年多時間里,風餐露宿,歷盡艱辛,走遍了30個省、市、自治區,行程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先後訪問了41個少數民族的500多個村寨、800多個風景名勝和建設工程;結識了幾百位當今名人;拍攝了8000多張少數民族的風情照片;寫下了100多萬字的游記,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將他的游記編輯出版,定名為《中華十萬里記游》。 另外,他還有《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傅慶勝歷險記》的兩部文字著作及一本《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的攝影集需在世界內尋找出版商合作出版。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長江從上海開始逆流而上 ,現已走過8個省到達西藏。1998年春季開始長江上游萬里沖刺 。她將面臨青藏高原的沼澤雪山、野獸出沒、氣候無常,還有通天河800里無人區、沱沱河400里無人區,最後到達6720米海拔的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賈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電視台、雲南省電視台、昆明市電視台已作了7集專題報道。
魏順德
他的《西部野生動物世界》專題電視片已正在拍攝完成,引起媒體極大的關注。采風團踏上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喚起了魏順德老師的興趣。豐田麵包車剛一停下,他提著三角架和兩部相機就跳下了車,健步如飛,轉瞬之間,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讓我們汗顏,一個66歲的老人
劉立
男,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秘書長,中科院成都分院高級工程師。中科院成都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任,中科院成都分院外事辦主任。
劉立多次組織參加西部地質、地貌、植物、植被等科學考察和科學探險活動。主 要從事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景觀資源開發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及文章。
劉立豁達樂觀,爽朗的笑聲極富感染力,作為我們國家極難尋覓的跨學科復合型 科考專家,極少有人象他那樣對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生態環境有著如此全面的了解,他在青藏高原從事科考探險活動近20年,作風膽大心細,冷靜沉穩,臨危不亂,他率領的隊伍總能既圓滿完成任務又毫發無損、全身而退,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高原之狐」。

楊勇 ---- 中國著名的探險家和環境地質學家
楊勇 ---- 中國著名的探險家和環境地質學家,他有許多輝煌的探險經歷和學術成就。曾成功地進行了1986年長江漂流,中國百慕大至黑竹溝揭秘、駕車深入藏北無人區等活動。他主張理性探險,他所開辟的路線和所提供的服務保障,適合大眾參與體驗,並使之達到探索自然,關注環保、創造生命新意境的崇高目標。他期待著朋友們走進充滿誘惑的旅程。

他徒步考察萬余公里,自設立數十個江河生態環境觀察點,進行年度觀察對比,取得上萬個數據,完成了數十篇長江上游流域科考報告和專著。他放棄名利,甘願默默無聞,他以「草根科學家」的身份遊走於長江上游的高山峽谷之間。他曾為國家水電開發項目獻言獻策節約投資數億,自己卻時常身無分文、忍飢挨餓。二十年來,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與長江融為一體,以為母親河請命為己任。
簡歷:

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地質系,著名職業探險家,環境地質高級工師程師,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西藏林芝地區旅遊發展,生態建設顧問、西藏昌都地區地質災害和旅遊發展顧問。橫斷山研究會首席科學家、西藏自治區自然保護與生態建設基金會科學顧問。

1985年考察長江上游,對長江漂流探險進行科學論證。

1986年發起籌備長江科考漂流探險,並全程參加長江全程科考漂流活動.長漂核心隊員。

1988年徒步考察金沙江,寫出《金沙江河谷地質地貌特徵及地質生態機制》一文,參加世界科技大會,並獲一等獎。《長江上游自然生態問題的調查》,並提出長江上游自然生態保護和水土整治的一系列建議,受到國務院重視。

1991年徒步考察雅礱江全程,考察河谷地質災害及水電站壩址,1500餘公里,歷時4個月。獲部、省、市科技成果獎.

1992年開始從事西部特種旅遊,自費獨立考察、研究、探險至今,其間去拉美、亞洲國家考察特種旅遊、生態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

1993年率7個國家科學家考察滇西北和西藏

1994年考察長江源地區沙化情況,赴美國考察

1995年率隊進入黑竹溝,完成首次穿越,同年赴馬來西亞、菲律賓熱帶雨林考察

1996年「長漂」十周年率隊回訪考察長江上游生態狀況,赴美國參加國際探險博覽會。當年受從《國家地理》雜志之聘,考察通天河、金沙江地質災害與生存狀況;同年赴南美、非洲考察。

1997年駕車橫穿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和青藏公路

1993—1997年組織多個歐美科考團隊去青藏高原科學考察。並一直對長江上游和江源地區進行追蹤定位研究。其間赴美國參加世界探險博覽會並去哈佛、麻省大學和美國地理委員會交流訪問

1998年赴雅魯藏布江預考察,同年率隊進行雅魯藏布江漂流探險和科學考察,並徒步穿越大峽谷。

1999年赴可可西里考察沙塵暴

2000年與美國峽谷專家考察雅江大峽谷,並赴可可西里、新疆考察.參與西藏易貢特大型山體滑坡現場救災搶險技術方案。

2001年念青唐古拉考察,主持雅安地區蘆山縣白堊紀地質公園地質調查及論證。參加一系列西部大開發科研規劃、國家戰略項目的課題論證工作。

2002年川西、滇西北、藏東南三江流域生態考察、提出建立中國香格里拉國家公園構想。被聘為西藏自治區政府旅遊發展顧問.

2002—2004年主持籌建雲南省香格里拉和麗江生態旅遊開發項目和麗江虎跳峽國家峽谷博物館。其間對南水北調中西線工程進行了一系列獨立考察工作。

2005年參與國家「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生態環境和地質災害可行性評估。

2006年,帶隊三江源考察.

20年來走遍青藏高原,並深入到各自然絕地、生態敏感區和科考空白區。通曉越野駕駛,水上漂流,野外生存技巧,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編寫出版了《自駕雲南牛皮書》、《天堂隔壁是西藏》、《江河訴說》、《長江上游科學論文集》等書籍,發表了大量科考論文及科普探險游記文章。

H. 貝爺和美國總統拍了荒野求生,真的假的

真的。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在當地時間本周一宣布,奧巴馬將參加《荒野求生》節目,在阿拉斯加州荒野跋山涉水,並向吃蟲的英國冒險家貝爾·格瑞斯(Bear
Grylls)討教求生技巧。

貝爺在微博里表示:「非常感謝能與貝拉克·奧巴馬先生通了電話,這是一種榮譽,我會盡我所能保證安全的同時也會讓這場戶外冒險更佳別有風趣!等會兒我們地面見。」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一,奧巴馬啟程前往阿拉斯加,將抽空參加《越野千里》這檔著名的野外生存節目。白宮發言人說,負責保護總統的特工處對這一拍攝計劃多少有些擔心,貝爺方面提出的一些拍攝建議也遭到特工處否決,但雙方最後還是「找到了一些總統可以參與的有趣活動」。

I. 蘇軾的詩[要意思]

飲糊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湖面上波光粼粼,十分好看。
山色空濛雨亦奇。——被霧籠罩的山顯現出奇妙的色彩。
欲把西湖比西子,——這西湖就像西施一般美麗。
淡妝濃抹總相宜。——無論晴或雨都煞是好看。

J. 百變硬派越野—途達欣賞會

對於追求越野情懷、跋山涉水、自駕出行的車友們來說,擁有一款百變改裝途達,可謂是「千里遇知音」。在硬派越野車領域,日產汽車是很有發言權的,在專業玩家的眼中,日產途樂絕對是一款值得下手的硬派越野SUV。

最後酷車Zone提醒各位改裝愛好者,改裝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規,並通過正規的改裝渠道進行科學的改裝。改裝後,應該及時到交管部門進行備案,變更《行駛證》後方能上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安徽省8月份免門票的旅遊地方 發布:2025-05-25 17:20:11 瀏覽:212
江鈴特斯拉房車 發布:2025-05-25 17:17:42 瀏覽:624
皮卡堂郵件怎麼裝箱 發布:2025-05-25 17:08:02 瀏覽:637
皮卡車備用胎怎麼打開 發布:2025-05-25 17:07:25 瀏覽:873
最貴的七座車商務車 發布:2025-05-25 17:04:44 瀏覽:738
皮卡丘第七個徽章 發布:2025-05-25 16:59:58 瀏覽:24
國六貨車價格及圖片4x26米8 發布:2025-05-25 16:59:58 瀏覽:334
長城皮卡4wd一直亮 發布:2025-05-25 16:59:11 瀏覽:979
江鈴寶典皮卡打著火靜止抖 發布:2025-05-25 16:53:45 瀏覽:421
汽車碳纖維內飾板可以焊接嗎 發布:2025-05-25 16:47:07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