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越野行走競賽規則

越野行走競賽規則

發布時間: 2021-08-08 05:35:31

越野行走時人體多少的肌肉同時參與運動

全身肌肉

⑵ 什麼叫越野走

你好:

越野行走,又名北歐式行走,起源於芬蘭,最早源於滑雪運動,是運動員夏季訓練的方法。1997年芬蘭EXEL公司,芬蘭體育科學研究所和芬蘭索目拉途戶外運動協會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製成適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開創了越野行走的先河。比散步更有效,比長跑更安全,如今在健身場上又出現了一種介乎於走與跑之間有氧運動方法———越野行走,藉助兩支越野手杖的威力,讓您體會健步如飛的感覺——— 四月的北京草長鶯飛,在春意盎然的龍潭湖畔,幾位洋教練手舉兩支色彩鮮艷的手杖,引來了許多好奇的人群。芬蘭越野行走創始人、國際越野行走協會主席阿迪等專家與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的有關人員,正在這里進行現場教學,我國的第一批越野行走教練員,就在這個美麗的春天誕生了。

洋教練進京教行走

阿迪主席曾經於去年來過北京,那次他的表演「撐桿騰越」就讓大家驚訝不已,此次他率領一個技術小組,專程為中國越野行走教練員培訓班而來。

越野行走,在中國已經不是個陌生名詞。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成立了中國第一支越野行走隊,開始嘗試這項運動。迄今為止,隊員們每周末組織一次到郊外登山,每天上班前在天壇公園進行一個小時的晨練。但是對我國大多數健身者而言,越野行走運動遠遠還沒達到普及的程度。

阿迪說,芬蘭健身運動協會從1997年開始在全國推廣越野行走運動。在短短幾年裡,越野行走已風靡整個芬蘭。據調查,在過去一年裡,占芬蘭全國520萬人口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嘗試過這種健身形式,而長期堅持以這種方式進行鍛煉,每周至少越野行走健身一次的人數已達到8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近15%。2000年,國際越野行走聯合會(簡稱INWA)在赫爾辛基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官方性的越野行走協會。目前,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丹麥、法國、美國、英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成立了越野行走協會。

在北京龍潭湖公園,阿迪先生被這里練武術、抖空竹、打柔力球的健身者所吸引,他深為感慨地說:「走過世界很多國家,還沒有見過有這么多的健身人群,能夠在中國這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國家推廣越野行走運動,使我感到非常榮幸。」

「神奇手杖」不可替代

正如洋教練看到中國的空竹、柔力球十分新奇一樣,中國百姓看到洋教練手中那兩根纖細輕巧的手杖也是同樣的新鮮。剛開始,他們遠遠地看著,後來便湊上前去詢問:「這是什麼呀?很像登山手杖呀?」「可比我用的輕多了,是進口的吧?什麼材料製成的?」「是碳素鋼的?那價格肯定貴了,用竹質木質的不行嗎?」。當教練用力將越野手杖彎成弧形,又以兩根越野手杖為支撐,在地面上做各種力量訓練時,大家都被越野手杖特有的韌性和強力所折服。

專家說,越野行走手杖,是無法用登山杖或其他手杖來代替的。越野行走手杖必須用兩支,才能使全身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得到均衡鍛煉。

越野行走手杖是用碳纖維、玻璃鋼纖維等復合材料製成,除了具備足夠的支撐力度(兩支手杖要能夠支撐全身的重量),又要求很輕(每支150克重),有很好的彈性。另外,越野行走手杖具有特製的護手,更便於上肢的發力,同時又有效地保護了腕關節,使人在長時間行走和攀登時感到舒適。專設的防滑頭,可保證在土地、冰雪路面、石板、水泥馬路上行走都不打滑。再加上它所附帶的護腕和防滑墊,都是其他手杖所不可取代的。
執杖行走提高效率

剛開始進行越野行走訓練時,大家原以為拿兩根手杖走路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但一上手才發現,也並非那麼容易。有的人習慣性地像老年人拄拐棍似的雙手交替「拄」著走,但沒幾步就走成了一順邊兒,惹得觀者不禁哈哈大笑,後來經過教練的分解訓練才逐漸學會如何行走。首先肩部放鬆,手執手杖緊貼於身體,上下肢大幅度交替運動,手杖始終向後支撐。

步行鍛煉是大家公認的一種老少皆宜、最安全,最有效的鍛煉方式,但是許多步行鍛煉的人並沒有達到應有的鍛煉效果,為什麼呢,走得太慢,即使加上手臂的擺動,運動強度還是太小。因為要提高心肺功能,必須進行較長時間的中等運動強度的鍛煉。使用手杖以後,不用走得很快,運動強度就可以以達到中等,還可以增強頸部、肩部,手臂和胸背肌的力量,有效地消耗腰、腹、臀部的多餘脂肪,預防和治療肩周炎。所以說,越野行走是比健步行走更有效的健身方法。

阿迪先生在講課時談到專家測算的一組數字:普通行走時人的心率為每分鍾130次,熱量消耗為每小時280卡,而使用手杖後心率上升為每分鍾147次,熱量消耗也驟增至每小時400卡。相當於每天用同樣的步速,走同樣的一條路,卻輕輕鬆鬆取得了比平時多出13%甚至30%的效果。

「越野行走」的三大功能

芬蘭專家除了教授執越野手杖行走和登山外,還專門教了幾組「越野手杖熱身操」,並特別指出,休閑、健身和專業運動輔助訓練是越野行走三大功能。

在鍛煉前,熱身活動必不可少,而我們許多人卻重視不夠,准備活動有三大好處。其一,使肌肉、韌帶得到拉伸,劇烈運動時不易受傷受關節得到充分活動後,關節液增多,可減少關節的磨損。其二,可使我們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使心臟逐步從人安靜時的狀態變為運動時的狀態,以便於充分發揮它的功能。因為人的內臟器官是有一定惰性的,沒有準備活動,它只能發揮自己的部分功能。例如爬山或跑步,當肌肉中的能量不夠用時,需要內臟器官及時供應能量,沒有熱身活動,內臟無法發揮全部功能,只能靠加快呼吸和心跳的頻率來解決,這時,人會感到氣喘吁吁、心跳加快,非常難受,這就是生理學中的「極點」。熱身活動,可使人體的內臟盡快的發揮全部功能,克服或減少出現「極點」的反映,避免心肺功能出現超「負荷」的現象。其三,活動關節,拉伸肌肉、韌帶,可以保持我們關節活動的幅度和范圍,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若不活動,就越來越動不了。這對中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越野行走:提高40%健身效果

有效保護膝關節,使更多的人享受登山健身的樂趣。這就是越野行走。它藉助兩支手杖,使人在行走過程中實現四肢同時參與運動。這種健身方式大大提升了普通行走和徒手登山的健身作用,健身效果可提高40%。

據國際越野行走聯合會的專家測試,與普通行走相比,越野行走至少可使行走者心率提高13%,多熱量消耗30%-46%。同時,可使頸部、肩部得到放鬆,增強手臂、胸背肌的力量,並有效的消除腰、腹、臀部的多餘脂肪,達到減肥的目的。

越野行走根據不同的運動方式劃分為不同的運動強度,因此,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同時,越野行走還可幫助上肢鍛煉機會較少,以及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女性塑造完美體形。

三種行走方式:塑造完美體形

越野行走有很多優勢,比如可以減少關節磨損,預防骨關節病;促進鈣的吸收,預防骨質疏鬆;預防和治療肩周炎;還能減肥,尤其是減掉內臟脂肪效果顯著。

當然,不同的人應選擇適合自己的行走方式。

平路行走:解決了步行鍛煉上肢不易參與運動,運動強度低的問題。

山路行走:減輕膝關節的壓力,延緩骨骼的衰老,避免了傳統登山對膝關節的傷害。

手杖健身操和力量練習:動作更加到位,活動更加充分,把熱身活動和整理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裝備:越野手杖

越野手杖由碳纖維合成物製成,每支150 克左右,既有很好的彈性又具備足夠的支撐力,是重量、彈性、支撐力的完美結合。在腕帶、手柄、尖頭等方面是登山杖或其他手杖無法替代的。

越野行走手杖有可調節和固定長度兩種。固定長度從105公分至130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長度規格,可根據身高選用。可調節長度縮短後只有65公分,便於旅行健身使用。

祝你健康每一天!

⑶ 越野行走杖

隨著「越野行走」運動在我國的推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持兩支很細的手杖在行走或是登山。他們使用的手杖就是「越野行走」手杖。
許多參加戶外運動的朋友已經擁有了一根自己的登山杖,那麼,登山杖可否替代越野行走手杖,登山杖和越野行走手杖又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分析不同點,可從功能、材質和設計、使用方法三個方面來區別。
一、功能:
登山杖也稱雪山杖,基本是為攀登3500米以上的高山而設計的,更多的是保護的功能。在高海拔缺氧、低溫冰雪、各種堅硬的岩石和石礫的山地挑戰生命的極限,不能沒有登山杖。此外,在當日不能返回的登山過程中,由於野外宿營的需要,登山者需背負一個較重的行囊。當人直立時,由於行囊的壓力,使人的重心後仰,為保持平衡,身體需前傾,為防止前傾過度,就需要使用一根登山杖以保持身體平衡。由於只為登山使用,平路用不上,為便於攜帶,登山杖都做成輕便的可伸縮的樣式,不用時,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隻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下肢的壓力。
越野行走手杖則主要是為健身而設計的,兼具健身和保護的功能。與登山杖不同之處在於必須同時使用兩支手杖。主要適用於海拔3500米以下的,可以當天返回的登山活動和平路的快步行走。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動的同時,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時得到鍛煉,同樣的速度,熱量可多消耗20—46%,達到事半功倍的鍛煉效果。在登山時,有了兩支手杖的支撐,實現了手腳並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擔了下肢的運動負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負荷。而更重要的,是減輕了膝關節和腰椎的壓力,保護了膝關節和腰椎,解決了登山健身對膝關節磨損過大的難題,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鍛煉價值。使用兩只越野行走手杖,即使背負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還可以藉助手臂的力量推動身體前行,以節省體力。由於越野行走手杖既適合山地也適合平地,到了戶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攜帶問題,因此,設計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調手杖,為適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長度從105公分到125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為有了便於出門旅遊,也設計有三節可調手杖。
越野行走的特殊功能,使之成為最優秀的的有氧運動並受到健身、醫學專家的關注。國家體育總局,已經把它作為優秀健身項目向全國推廣。
二、材質和設計
登山杖以支撐為主要功能,因此多以金屬合金做桿體。目的是加強支撐力。「把手」設計以手掌抓握為主,腕帶是簡單的環形帶子。減震採用桿體內加減震彈簧,桿的底部只有金屬尖頭在防滑,不考慮在光滑、堅硬的石板及馬路上使用的功能問題。
越野行走手杖功能多樣,為此,採用碳纖維合成物做桿體,腕帶特殊設計,類似簡易手套,底部除金屬尖頭外還配有小靴子樣的減震頭。它的桿體,很輕(三兩重),除具備足夠的支撐力,還有很好的彈性,可以彎曲,彈直的反作用力使使用者得到借力。特殊設計的腕帶除了方便抓握手柄還可以改變手的用力方向。此外,不是靠抓握手柄,而是利用腕帶來支撐和推動手杖,也是減少手部震動的獨特設計。底部的金屬尖頭可方便地在冰雪和泥土等地面行走,而小靴子防滑頭可保證在石板、水泥等光滑的地面行走不打滑。
三、使用方法
登山杖的使用以抓握手柄為主,除了上山時,上臂基本與上身貼緊,肩關節基本不動,以手臂肘關節為軸,通過改變手杖支撐點來保持身體平衡。登山杖不具備平路行走的功能,使用兩只也不行。
越野行走手杖的使用則要求肩關節能夠前後擺動,加大擺臂的幅度,以增強健身效果和防護作用。平路行走,在正常走路的基礎上,後腿登直,前腿後腳跟著地,雙臂擺開,手杖的支撐點在身體兩側稍靠後的的地方,桿體斜著推動身體大步前行。登山時,要充分發揮腕帶的作用。上山時手杖先放在前面,利用腕帶拉著身體向上,上去後手臂彎曲,利用腕帶推著身後的手杖使身體繼續上行。下山時,手杖在前面支撐,手臂應同手杖成一條直線,起到延長手杖長度的作用。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登山杖的功能比較單一,而越野行走手杖除平路行走的作用外,不僅可以替代登山杖,還大大提升了健身登山的鍛煉價值,開創了健身登山的新潮流。

⑷ 越野行走標准動作中對整體協調性的要求

越野在行走的時候需要我們保持比較均勻的速度,而且步速的快慢步伐的大小,還有我們手臂擺動的幅度也要有一定的標准,但是如果自己有更舒適的方式就沒有辦,必要遵循這些標准。

越野行走徒步賽事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專業組的持杖競速項目,有5公里、10公里、21公里比賽;另一部分是群眾徒步,可以持杖,也可以不持杖,專業組也可以參加,在風景秀美的大自然環境進行15公里左右的徒步。

(4)越野行走競賽規則擴展閱讀:

越野行走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它帶來的益處多種多樣,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步態和目標。它滿足不同身體素質和不同年齡人們的需要。越野行走有效、簡便易學(十分鍾既會)、廉價(買一副終身可用)而且四季皆宜。

它可在市區(社區,公園等),郊外和山地進行。越野行走使人快樂,因為不會感到很疲勞,就可以達到健身效果,(科學研究證明在最大攝氧量和心率有顯著變化時,而疲勞評價指數卻沒有明顯變化。

越野行走達到一定的負荷時,自我疲勞感覺度RPE下降)。它使人們更多地接觸自然,減小工作的壓力,充滿自信和活力。

⑸ 越野行走運動對身體有那些好處

你好:

越野行走,又名北歐式行走,起源於芬蘭,最早源於滑雪運動,是運動員夏季訓練的方法。1997年芬蘭EXEL公司,芬蘭體育科學研究所和芬蘭索目拉途戶外運動協會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製成適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開創了越野行走的先河。比散步更有效,比長跑更安全,如今在健身場上又出現了一種介乎於走與跑之間有氧運動方法———越野行走,藉助兩支越野手杖的威力,讓您體會健步如飛的感覺——— 四月的北京草長鶯飛,在春意盎然的龍潭湖畔,幾位洋教練手舉兩支色彩鮮艷的手杖,引來了許多好奇的人群。芬蘭越野行走創始人、國際越野行走協會主席阿迪等專家與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的有關人員,正在這里進行現場教學,我國的第一批越野行走教練員,就在這個美麗的春天誕生了。
「越野行走」的三大功能

芬蘭專家除了教授執越野手杖行走和登山外,還專門教了幾組「越野手杖熱身操」,並特別指出,休閑、健身和專業運動輔助訓練是越野行走三大功能。

在鍛煉前,熱身活動必不可少,而我們許多人卻重視不夠,准備活動有三大好處。其一,使肌肉、韌帶得到拉伸,劇烈運動時不易受傷受關節得到充分活動後,關節液增多,可減少關節的磨損。其二,可使我們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使心臟逐步從人安靜時的狀態變為運動時的狀態,以便於充分發揮它的功能。因為人的內臟器官是有一定惰性的,沒有準備活動,它只能發揮自己的部分功能。例如爬山或跑步,當肌肉中的能量不夠用時,需要內臟器官及時供應能量,沒有熱身活動,內臟無法發揮全部功能,只能靠加快呼吸和心跳的頻率來解決,這時,人會感到氣喘吁吁、心跳加快,非常難受,這就是生理學中的「極點」。熱身活動,可使人體的內臟盡快的發揮全部功能,克服或減少出現「極點」的反映,避免心肺功能出現超「負荷」的現象。其三,活動關節,拉伸肌肉、韌帶,可以保持我們關節活動的幅度和范圍,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若不活動,就越來越動不了。這對中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越野行走:提高40%健身效果

有效保護膝關節,使更多的人享受登山健身的樂趣。這就是越野行走。它藉助兩支手杖,使人在行走過程中實現四肢同時參與運動。這種健身方式大大提升了普通行走和徒手登山的健身作用,健身效果可提高40%。

據國際越野行走聯合會的專家測試,與普通行走相比,越野行走至少可使行走者心率提高13%,多熱量消耗30%-46%。同時,可使頸部、肩部得到放鬆,增強手臂、胸背肌的力量,並有效的消除腰、腹、臀部的多餘脂肪,達到減肥的目的。

越野行走根據不同的運動方式劃分為不同的運動強度,因此,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同時,越野行走還可幫助上肢鍛煉機會較少,以及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女性塑造完美體形。

三種行走方式:塑造完美體形

越野行走有很多優勢,比如可以減少關節磨損,預防骨關節病;促進鈣的吸收,預防骨質疏鬆;預防和治療肩周炎;還能減肥,尤其是減掉內臟脂肪效果顯著。

當然,不同的人應選擇適合自己的行走方式。

平路行走:解決了步行鍛煉上肢不易參與運動,運動強度低的問題。

山路行走:減輕膝關節的壓力,延緩骨骼的衰老,避免了傳統登山對膝關節的傷害。

手杖健身操和力量練習:動作更加到位,活動更加充分,把熱身活動和整理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裝備:越野手杖

越野手杖由碳纖維合成物製成,每支150 克左右,既有很好的彈性又具備足夠的支撐力,是重量、彈性、支撐力的完美結合。在腕帶、手柄、尖頭等方面是登山杖或其他手杖無法替代的。

越野行走手杖有可調節和固定長度兩種。固定長度從105公分至130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長度規格,可根據身高選用。可調節長度縮短後只有65公分,便於旅行健身使用。

祝你健康每一天!

⑹ 吉大運動會100米體育常識問答是什麼

校內各單位:
一、競賽日期和地點
2013年5月15-16日在中心校區體育場舉行。
二、參加單位
1.學生組以學院為單位
2.教工組以分工會為單位
三、競賽項目
1.學男(18項)

100米、200米、400米、1500米、5000米、110米欄、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8×100米迎面接力(決賽)、100米體育
常識問答、跳高、跳遠、鉛球、膠球擲遠、1分鍾跳繩、立定三級跳遠、400米時代列車、4×400米越野行走接力。
2.學女(18項)
100米、200米、400米、1500米、3000米、100米欄、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8×100米迎面接力(決賽)、100米體育常識問答、跳高、跳遠、鉛球、膠球擲遠、1分鍾跳繩、立定三級跳遠、400米時代列車、4×400米越野行走接力。
3.學生組集體項目
三路長拳團體賽、太極拳團體賽、廣播操團體賽
4.教職工
(1)甲男、甲女(35歲以下,1979年1月1日以後出生)(8項)
膠球擲遠、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遠、鉛球。
(2)乙男、乙女(36~45歲,1969年1月1日~1978年12月31日)(5項)
4×100米迎面接力、200米、800米、跳遠、鉛球。
(3)丙男、丙女(46~55歲,1959年1月1日~1968年12月31日)(3項)
4×100米迎面接力、50米托球、800米。
(4)丁男、丁女(56歲以上,195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2項)
4×100米迎面接力、膠球擲遠。
5.師生共同參與項目
800米師生異程接力:
第一棒100米,學院領導;第二棒100米,女教授;第三棒100米,男教師;第四棒100米,輔導員;第五棒200米,男學生;第六棒200米,女學生。
四、運動員資格及競賽辦法
1.參賽資格:

(1)學生組:我校在籍的國家計劃內統招的全日制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必須是身體健康者。所有研究生單獨組隊代表研究生院參加比賽。國際交流
學院單獨組隊參賽。體育學院學生的比賽總成績與其他學院並列、單項成績與普通學生成績並列,前三名給予同名次獎勵。高水平田徑運動員單項成績與普通學生成
績並列,前三名給予同名次獎勵。
(2)教工組:凡本校正式工會會員並且身體健康者均可報名。有心臟病、高血壓和其他重病的會員禁止參賽。體育學院教工單獨組隊參賽(由體育學院工會負責組隊),體育學院教工的比賽總成績(與其它學院並列)、單項成績與普通教工成績並列,前三名給予同名次獎勵。
2.參賽人數:每隊報領隊1人,教練2人,男女不限。參加學生組膠球擲遠、1分鍾跳繩、立定三級跳遠、時代列車、8×100米迎面接力、越野行走接力項目比賽,每隊分別報名4人、4人、4人、10人、10人、4人;每人參加兩個項目,不能兼報其它田徑項目。
3.參加學生組武術和廣播操集體項目比賽,每項基礎分20分,單項比賽按一、二、三等獎錄取,並按9、5、3雙倍積分。
4.個人項目每項限報2人,每人限報2項(接力除外)。

5.報名辦法:報名單必須按報名單格式填寫,要認真審查,加蓋公章並由所在學院主管學生工作副書記簽字,務必在4月29日下午15:00前報到大會組委會
競賽組(體育學院)2樓223室國語歌老師,同時按報名單格式交電子表格一份。逾期報名不予受理。電話:85167837;郵
箱:[email protected]
6.罰則:在賽中或者賽後發現有違紀者,取消比賽資格和精神文明獎、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資格,取消獲獎名次並追回獎品,大會點名批評並扣除該單位總分10分。
7.比賽參照執行中國田徑協會審定的最新田徑競賽規則。
五、錄取名次和獎勵辦法
1.各單項(包括接力)均按成績錄取並獎勵前八名,按9、7、6、5、4、3、2、1計分,接力雙倍計分,打破校紀錄者加9分,在本次比賽中,一人在同一項目中無論幾次打破紀錄,只加9分。學生組前三名頒發獎牌,1~8名頒發證書及紀念品。
2.參加人數等於或者不足8名時,名次減一錄取,以實際參加人數為准。

3.學生組各學院參加2013年吉林大學第五十二屆田徑運動會後到2014年吉林大學第五十三屆田徑運動會前,即
2013年至2014年度全校群體活動A級賽事的,每項(次)加入團體總分20分;參加C級賽事的每項(次)加入團體總分5分;並且按名次錄取前八名記入
運動會團體總分;參加E級培訓活動,合格學生所在學院加入團體總分10分。
4.學生組按各學院運動員得分總和分別排列男女團體總分名次,各獎勵總分前八名;教工組獎勵團體總分前八名。如遇積分相等,以破紀錄項(次)多數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以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以此類推。
5.觀眾設精神文明獎,具體辦法另行公布。
6.文藝表演設文藝表演獎,具體辦法另行公布。
7.運動員、裁判員設體育道德風尚獎,具體辦法另行公布。
六、裁判員
技術代表、技術官員、裁判員由體育學院選派。
七、其他
1.領隊會時間另行通知。
2.號碼布使用五十三屆運動會新號碼布(領隊會時發)。
3.檢錄時學生必須帶學生證,教職工必須帶工作證。
4.有關申訴,必須在事情發生後30分鍾之內書面提交大會。
5.本章程的解釋、修改和補充屬於大會組委會,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聯系人:國語歌老師:18975116985
附件:報名單。

吉林大學體育運動委員會
2014年4月8日

⑺ 越野行走的心得體會

大二的這個學期,體育課我選擇了定向運動,這也是我第一次有機會體會到定向運動的魅力。定向運動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是一項挑戰智能和體能的運動,是集智力與體力為一體的健康型體育運動,它既考驗我們的奔跑能力,也檢驗了我們的思維判斷能力。 
定向運動好像是一場尋寶游戲,與通常的體育活動相比,不會讓我們因單調、枯燥而感到疲勞,從而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定向運動對於我們來說不是純粹的耐力跑運動,它要求我們在跑的同時要動腦筋分析,判斷目標點的方位並選擇最佳的路線,培養了我們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及識圖能力。在奔跑中,我們暫時忘記了因身體極限而產生的疲勞,在興奮和愉快中達到預定的運動強度。這不僅使我們擁有了健康的身體,還讓我們學會了堅持不懈,戰勝困難的精神。  
如果說這一學期的課有什麼不理想的話,那就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好幾次的定向越野都取消了,這是最大的遺憾了。這學期的定向運動課程讓我的生活變得充實了很多,雖然每次課只有大概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但這一個半小時能給我帶來很多的沖勁,在繁雜的課程之外。雖然不能說這學期的定向課給自己帶來特別大的影響,但它讓我對運動有了主動的情緒,感受到了一般形式體育課里不曾給我的運動的快樂!下個學期我還繼續上定向越野課,希望天氣會暖和、晴朗起來,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參加到定向越野這項運動中了。 

⑻ 跪求! 越野行走手杖操的音樂 。視頻鏈接http://v.ku6.com/show/NBytbVS-930KHUjDXgteGA...html

這里為大家推薦一款小工具 - 「QQ無損音樂的下載工具」,其免費使用QQ綠鑽特權音樂下載高品質的音樂和無損音樂。使用方法很簡單,打開「QQ無損音樂的下載工具」QQ音樂的音樂庫功能,可以直接搜索和下載音樂。
QQ音樂免費下載無損音樂的方法是如此簡單,我相信我們能夠學習,哦,我的朋友們誰願意試試效果。

⑼ 越野行走的介紹

野行走(又名北歐式行走),英文名為Nordic Walking。越野行走起源於芬蘭,最早源於滑雪運動,是運動員夏季訓練的方法。1997年芬蘭EXEL公司,芬蘭體育科學研究所和芬蘭索目拉途戶外運動協會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製成適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開創了越野行走的先河。

⑽ 魯濱遜登山杖尖與 exel越野行走手杖尖大小一樣嗎

隨著「越野行走」運動在我國的推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持兩支很細的手杖在行走或是登山。他們使用的手杖就是「越野行走」手杖。

許多參加戶外運動的朋友已經擁有了一根自己的登山杖,那麼,登山杖可否替代越野行走手杖,登山杖和越野行走手杖又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分析不同點,可從功能、材質和設計、使用方法三個方面來區別。

一、功能:

登山杖也稱雪山杖,基本是為攀登3500米以上的高山而設計的,更多的是保護的功能。在高海拔缺氧、低溫冰雪、各種堅硬的岩石和石礫的山地挑戰生命的極限,不能沒有登山杖。此外,在當日不能返回的登山過程中,由於野外宿營的需要,登山者需背負一個較重的行囊。當人直立時,由於行囊的壓力,使人的重心後仰,為保持平衡,身體需前傾,為防止前傾過度,就需要使用一根登山杖以保持身體平衡。由於只為登山使用,平路用不上,為便於攜帶,登山杖都做成輕便的可伸縮的樣式,不用時,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隻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下肢的壓力。

越野行走手杖則主要是為健身而設計的,兼具健身和保護的功能。與登山杖不同之處在於必須同時使用兩支手杖。主要適用於海拔3500米以下的,可以當天返回的登山活動和平路的快步行走。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動的同時,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時得到鍛煉,同樣的速度,熱量可多消耗20—46%,達到事半功倍的鍛煉效果。在登山時,有了兩支手杖的支撐,實現了手腳並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擔了下肢的運動負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負荷。而更重要的,是減輕了膝關節和腰椎的壓力,保護了膝關節和腰椎,解決了登山健身對膝關節磨損過大的難題,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鍛煉價值。使用兩只越野行走手杖,即使背負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還可以藉助手臂的力量推動身體前行,以節省體力。由於越野行走手杖既適合山地也適合平地,到了戶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攜帶問題,因此,設計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調手杖,為適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長度從105公分到125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為有了便於出門旅遊,也設計有三節可調手杖。

越野行走的特殊功能,使之成為最優秀的的有氧運動並受到健身、醫學專家的關注。國家體育總局,已經把它作為優秀健身項目向全國推廣。

二、材質和設計

登山杖以支撐為主要功能,因此多以金屬合金做桿體。目的是加強支撐力。「把手」設計以手掌抓握為主,腕帶是簡單的環形帶子。減震採用桿體內加減震彈簧,桿的底部只有金屬尖頭在防滑,不考慮在光滑、堅硬的石板及馬路上使用的功能問題。

越野行走手杖功能多樣,為此,採用碳纖維合成物做桿體,腕帶特殊設計,類似簡易手套,底部除金屬尖頭外還配有小靴子樣的減震頭。它的桿體,很輕(三兩重),除具備足夠的支撐力,還有很好的彈性,可以彎曲,彈直的反作用力使使用者得到借力。特殊設計的腕帶除了方便抓握手柄還可以改變手的用力方向。此外,不是靠抓握手柄,而是利用腕帶來支撐和推動手杖,也是減少手部震動的獨特設計。底部的金屬尖頭可方便地在冰雪和泥土等地面行走,而小靴子防滑頭可保證在石板、水泥等光滑的地面行走不打滑。

三、使用方法

登山杖的使用以抓握手柄為主,除了上山時,上臂基本與上身貼緊,肩關節基本不動,以手臂肘關節為軸,通過改變手杖支撐點來保持身體平衡。登山杖不具備平路行走的功能,使用兩只也不行。

越野行走手杖的使用則要求肩關節能夠前後擺動,加大擺臂的幅度,以增強健身效果和防護作用。平路行走,在正常走路的基礎上,後腿登直,前腿後腳跟著地,雙臂擺開,手杖的支撐點在身體兩側稍靠後的的地方,桿體斜著推動身體大步前行。登山時,要充分發揮腕帶的作用。上山時手杖先放在前面,利用腕帶拉著身體向上,上去後手臂彎曲,利用腕帶推著身後的手杖使身體繼續上行。下山時,手杖在前面支撐,手臂應同手杖成一條直線,起到延長手杖長度的作用。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登山杖的功能比較單一,而越野行走手杖除平路行走的作用外,不僅可以替代登山杖,還大大提升了健身登山的鍛煉價值,開創了健身登山的新潮流。

越野行走1997年由起源於芬蘭,由滑雪運動演變而來。芬蘭的EXEL越野行走手杖是國際越野行走協會的指定產品,也是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的產品。

熱點內容
東營二手兩廂汽車價格 發布:2025-05-25 11:09:13 瀏覽:189
房車淋浴用水 發布:2025-05-25 11:07:02 瀏覽:732
房車門三點鎖 發布:2025-05-25 10:57:47 瀏覽:628
江鈴寶典皮卡輪胎換225 發布:2025-05-25 10:35:00 瀏覽:548
皮卡t8 發布:2025-05-25 10:08:25 瀏覽:197
大型貨運車價格及圖片 發布:2025-05-25 09:21:15 瀏覽:88
C本可以拖掛多重的房車 發布:2025-05-25 09:01:22 瀏覽:846
甪直房車 發布:2025-05-25 08:46:25 瀏覽:530
皮卡的教練檔 發布:2025-05-25 08:27:10 瀏覽:164
考斯特怎麼改房車 發布:2025-05-25 08:25:44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