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羅伯特g皮卡德媒介經濟學

羅伯特g皮卡德媒介經濟學

發布時間: 2021-08-08 10:59:41

1. 媒介經濟學名詞解釋

傳媒經濟學概述
傳媒經濟學構建於不同的經濟學理論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於研究經濟和金融力量如何影響傳媒體系和傳媒組織。過去的三十多年中,傳媒經濟學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廣泛開展並迅速發展,其研究領域和相關議題超出了許多對該學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像的深度和廣度。

從技術意義上講,並不存在特定的傳媒經濟學這一概念,因為這將意味著傳媒領域的經濟規律和理論有別於其他領域。然而,從實踐來看,將經濟規律和理論具體應用於傳媒產業和公司卻意義深遠。因為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有助於解析經濟影響力如何指導或限制傳媒活動,以及它如何對傳媒市場的具體動態產生宏觀影響。

傳媒產品和服務有著獨一無二的特徵和屬性,這與人們對其它產品和服務的理解迥然不同。一個基本的區別就是:傳媒產品和服務具有雙重性,它同時服務於受眾和廣告商。由於受眾市場和廣告市場對傳媒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同,因此經常會產生不均衡的經濟影響力。傳媒產品和服務有別於其他產品的另一個特徵是傳媒產品可以被多次重復利用,能夠產生比初次使用更高和更持久的價值。基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電影、錄音錄像節目以及信息等能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其經濟價值。還有必要認識到的是,對於傳媒企業和組織來說,傳媒產品的生產過程是藝術性的創造過程,這與一般性的工業化生產有著極大的區別。

經濟力量影響所有的媒體,而這種影響力也應因市場和社會體制而異。傳媒經濟學分析不僅適用於理解自由和開放的市場,它也為許多不同市場條件下的傳媒活動提供觀點和分析方法,包括在一些較為封閉或是具有很強管制及國家干預的市場,傳媒經濟學研究都能為其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議。

傳媒經濟學研究的歷史
初期的傳媒學研究主要關注傳媒的作用與功能,傳媒學者大部分來自於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歷史學和文學批評等領域。20世紀後半葉,隨著廣告業的發展,媒體的經濟力量增強,報紙雜志日漸繁榮,商業廣播電視不斷獲利,甚至公共廣播電視也開始將廣告作為其增加收入的一種手段。這些變化加上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商業和經濟問題。

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最早開展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學者主要致力於研究報業競爭和廣播電視結構及管制。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傳媒學者開始運用政治經濟學方法探討傳媒問題,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影響傳媒的權力結構上。

從70年代開始,特別在有線電視的發展和報紙行業諸多問題出現之後,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和工商學者開始探究傳媒。法國的Desmoulins從經濟學角度具體分析了傳媒產業;Nieto在西班牙推出了關於雜志出版的早期著作,並在 1985年完成了西班牙語的傳媒經濟學術著作Lopez。在美國,Owen,Beebe和Manning的作品對於研究電視中的經濟學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Ovcen,etal,1974)。

到80年代,越來越多的傳媒經濟學研究著作開始涌現。這條新的研究路線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來那種忽視傳媒企業作為商業和經濟機構的狀況。從80年代開始,很多研究為傳媒企業的組織運營、傳媒企業之間的競爭、傳媒產品的消費以及一系列經濟和金融問題提供了參考,特別是為集中和壟斷等議題提供了理解和認識的基礎。這一時期的重要成果包括:探討傳媒行業的經濟結構和組織問題(Picard,1989;Albarran,1996),關注世界范圍內傳媒的經濟問題(Al-barran and Chan-Olmsted,1998)和具體傳媒領域內的經濟問題(Owen and Wildman,1992;Picard,etal,1988;Collins,Garnham and Locksley,1989;Dunnett,Lacy and Simon,1993,etc)等。

盡管對傳媒經濟學的研究興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在增加,但是在該領域活躍的學者數量仍然十分有限,他們散落於世界各地,分布在不同的學術項目中,包括新聞學、廣播學、傳播學、經濟學、工商學以及政治學等。近二三十年來,世界各地的傳媒經濟學者開始融合。每年舉行的電信政策研究會議、廣播電視教育協會年會、新聞學大眾傳播教育協會年會以及每兩年召開的世界傳媒經濟大會使學者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為頻繁和便利。

同時,這一領域的學術刊物也開始創建。1987年,在羅伯特·皮卡特(Robert.G.Picard)等人的倡導下,Journal of MediaEconomics(《傳媒經濟學學刊》)在美國創立。這一刊物在1988年春出版了它的第一期,從此成為傳媒經濟學領域的核心刊物。1999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 edia Management(《國際傳媒管理學刊》)在瑞士聖加倫面世並更明確地集中研究管理問題。2004年,隨著Journal of Media Business Studies(《傳媒管理研究學刊》)在瑞典延雪平的創刊,這一領域的研究再一次得以加強。這些刊物所涵蓋的研究方法、研究議題和趨勢為傳媒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指標。 80年代以後,研究傳媒經濟學的著作往往以介紹基本概念和方法為主,例如探討傳媒支出(Wood,1986)、研究傳媒的財務績效(Litman&Bridges ,1986)、研究預報收入(Ad-alTIS,1987)、研究福利經濟學與傳媒關系(Bustema,1988)、衡量集中化(Picard,1988)、通過傳媒公司支出衡量質量 (Lacy,1992)、分析消費行為(McCombs&Nolan,1992)以及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解析傳媒(Gandy,1992)等。

到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初,無線和有線媒體中的結構變革問題成為關注焦點。學者們利用研究行業組織與競爭的方法,解釋和探討了有線電視行業中的融合問題(Chan-Olrrmted&Litman,1988)、多樣化問題(Albarran&Porto,1990)、電視辛迪加市場問題(Chan- Olmsted ,1991)廣電入行壁壘的市場影響問題(Berry&Waldfogel,1999)、信息分布的垂直融合(W aterman,1993)以及集中化(Sparks,1995: barran&Dimmick,1996)等。

到了90年代,學術重點從基本的市場導向研究轉移開了,新的概念和方法被引入到這個領域中來。新的議題包括戰略分析(Barett,1996;Chan-Olmsted,1997)、對傳媒公司價值的探討(Bat ,1995;Miller,1997)以及定價問題(Shav-er,1995)等。同時,國際化問題也成為一個研究中心(Gets-hon,1993;Holtz-Bacha,1997)。世界范圍內的傳媒經濟分析包括了圖畫藝術行業的生產力問題(Paasio,Picard,&Toivonen,1994)、變化中的歐洲電視市場的競爭(Powers,Kristjarksdotti,&Sutton,1995)、雜志全球化(Hafstrand,1995)以及公共服務廣播如何受到政策和市場變化的影響 (Boardrnan and Vining,1996)等。

90年代後期到新世紀之初,宏觀經濟問題,譬如經濟蕭條對傳媒的影響(Picard,2001)以及全球經濟中的傳媒制約 (Picard&Rimmer,1999)開始被關注。學者們更加強調分析傳媒公司的市場環境和行為而不是單論市場,這一時期開始涌現了對傳媒帝國的研究(Picard,1996)、對公司繼承的研究(Wolfe&Katx~r,1998)、對兼並收購的研究(Chan-Olmsted ,1998),對公司比較戰略的研究(Shrikhande,2001)、對公司選擇的研究(Picard,2002b)以及對公司經濟學和財務學的研究(Picard,2002a)等。對於互動電視收入流和商業模式(Pagani,2000)、網上內容(Picard,2000)及免費報紙 (Ba kker,2002)的探討也開始出現。

隨著傳媒經濟學研究的發展,傳媒經濟教育也開始興起。課程教育的內容囊括了90年代的全日制學習,美國西北大學、美國Fordham大學、瑞士St.Gallen大學的MBA項目、芬蘭圖庫大學高級經理MBA項目等。碩士專業項目也在西班牙Navarra大學、南加州大學和蘇格蘭Stirling大學開設。傳媒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博士課程在印第安那大學、延雪平國際工商學院、密西根大學、科隆大學、Dortmund大學、Navarra大學、佛羅里達大學、St.GalIen大學、南加州大學等開設。

傳媒經濟學方面的非英語教科書在90年代迅速發展。Picard的書作被翻譯成中文、韓語和西班牙語;原版教科書以法語、德語、波蘭語、俄語和匈牙利語出版。很多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和教材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許多過去媒體市場沒有完全開放的國家也紛紛引入其他國家的經驗,希望為本國的傳媒市場改革和體制轉型提供參考。

傳媒經濟學術研究中的方法
綜觀西方傳媒經濟學的發展,其主要研究範例有三種:理論型範例,應用型範例和批評型範例(見表1)。理論型和應用型範例在研究中常常相互胞生,但批評型範例卻往往與其他兩個獨立開來。這些範例基於不同的學術基礎,關注著不同的研究議題和研究重心。

理論型範例最早由經濟學家所創導,始於一些對傳媒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以及對其選擇的研究。這種範例基於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主要用來探討制約和推動傳媒體系的媒體力量。它常見於對傳媒發展的前景和影響力進行預測的研究,對傳媒經營人決策的研究,或是對政策優化選擇的研究。

應用型範例主要來自於大學里的企業經濟管理系以及傳播行業協會。它目前是傳媒經濟學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範例常常探究傳播行業及其市場結構,強調對趨勢和變化的認識和理解。它的研究目的是應用型的,旨在為公司或政府制定戰略和政策,以便對經濟和消費者行為中的變化進行控制並作出快速反應。運用這種範例,學者們研究了傳媒消費行為者和廣告業趨勢、媒體公司、單一或是整體的傳媒產業等。

批評型的範例始於政治經濟學家和社會批評家,它集中應用在傳播學研究領域,主要關注福利經濟學等問題。應用批評型範例的學者一般都有強烈的文化和社會背景,這使他們能專注於諸如傳播的集中化和壟斷、文化影響、工業經濟轉向信息經濟所帶來的問題的研究。這一範例受到了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和新馬克思主義學者的影響。

理論型範例和應用型範例都使用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方法來探討傳播機構與互動的問題。宏觀經濟學方法常常被用來分析國家層面的經濟制度運行。然而,隨著傳媒市場中民族和國家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這種方法也更加趨向在區域或全球的層面上探討問題。微觀經濟學方法往往側重特定市場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市場活動。它主要對諸如購買決策、價格行為、財務流程、成本結構以及財務績效等問題進行研究。它的基本觀點是,媒體是一個經濟機構,如果不認識到媒體的這種必須在市場上運營的特性就無法正確理解和認識媒體。媒體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內容產品和服務,同時也為廣告商提供與消費者交流的平台。而相對來說,宏觀經濟學的方法則更多研究廣泛的行業問題和市場結構。它們探討的是競爭與壟斷、經濟變化以及政府政策對於傳播行業的影響等。

批評型範例的學者則持有更寬泛的觀點,他們研究傳播制度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基礎、整體影響以及制度的制約性等。他們探究制度或是政策性制約的終端結果,考察由此引發的問題,尋求通過公共政策來克服效率低下的辦法。

上述三種研究範例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之間經常存在很多爭論,但是沖突既無必要,也於事無補;因為實際上每種範例都貢獻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方法,而且這幾種範例之間也存在著互補,它們的共存使彼此更具說服力,並為彼此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盡管研究傳統存在著差異,隨著傳媒經濟學的發展,一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研究方法也已形成。它們被歸納為:行業市場研究、公司研究和影響力研究。這些方法大多運用了常見於經濟和企業研究的理論和技巧,為行業中的經濟行為的分析提供了基本的途徑。

2. 求羅伯特·C·芬斯特拉的《國際宏觀經濟學》的中文版 pdf, 最好是原版第三版的翻譯 謝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劉詩白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劉詩白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 《政治經濟學》 逢錦聚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西方經濟學》第三版(上、下冊)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微觀經濟學》 吳開超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宏觀經濟學》 曾志遠、劉書祥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以上是初試參考書

3. 打算考2015年暨大的新聞傳播學院博士,求指導參考書目!

①1001英語或1002日語
②2011新聞傳播理論與歷史
③3023新聞傳播業務
2011新聞傳播理論與歷史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復旦/蔡銘澤新聞傳播學,暨南版
董天策新聞傳播學論稿,福建版
丁柏銓中國當代理論新聞學,復旦
劉家林中國新聞通史,武大版/丁淦林中國新聞事業史,高教
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通史,人大版/中國近代報刊史,山西版
李彬全球新聞傳播史,清華版
3023新聞傳播業務
艾豐新聞采訪方法論,人民版
艾豐新聞寫作方法論,人民版
劉海貴中國現當代新聞業務史導論,復旦版
蔡雯新聞傳播的策劃與組織,人大版
李良榮西方新聞事業概論,復旦版
吳文虎新聞事業經營管理,高教版
羅伯特·G·皮卡德,媒介經濟學:概念與問題,人大版

4. 羅伯特·索洛是怎樣學習經濟學的

索洛對經濟學的系統學習純屬偶然。雖然孩提時代對經濟蕭條現象的觀察使他對社會問題產生了一些興趣,但他於1940年進入哈佛大學時還是打算學習生物學和植物學。但是不久他就發現,這些學科並不合他的心意。在他最後確定學習計劃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1942年,他加入美國軍隊,服役於南非、西西里島和義大利的信號隊。他自始至終參加了在義大利的戰爭,一直到1945年8月退役為止。

三年兵役生活鍛煉了索洛成熟的性格。「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嚴密團體的一部分,應該熟練而互相忠誠地做艱苦工作,領導我的是我所知的最優秀人物之一,他從不喪失幽默和禮貌。」從他身上,索洛學到了很多。

1945年重返哈佛大學後,索洛仍無法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這時他已經與那個「在戰時互通信件的讀信人和寫信人」結婚。最後,在他那剛剛獲取了經濟學學位的妻子的建議下,開始涉足於經濟專業,並發現自己喜歡它。他的運氣很好,華西里·列昂惕夫成了他的老師、向導和朋友。從他那裡,索洛學到了現代經濟理論的精神實質。索洛在列昂惕夫的指導下做實際的工作。作為列昂惕夫的研究助理,索洛計算出了投入產出模型的第一組資本系數。

5. 求國際宏觀經濟學羅伯特芬斯特拉的課後習題的解答

去 我愛讀電子書 那 搜索下 一般都會有的

6. 請新聞系高手們推薦幾本書

學院推薦給我們看的一些書,你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吧?
這些書涉及理論方面和業務方面,從報紙到廣播電視到網路都有。
1.中央文獻研究室和新華社,《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新華出版社,1983
2.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獻匯編》,新華出版社,1980
3.余家宏、寧樹藩、徐培汀、譚啟泰,《新聞文存》,中國新聞出版社,1987
4.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5.童兵,《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史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6.成美、童兵,《新聞理論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
7.陳崇山、孫五三,《媒介•人•現代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8.徐耀魁,《西方新聞理論評析》,新華出版社,1998
9.張國良,《現代大眾傳播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0.黃瑚,《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1.劉迪,《現代西方新聞法制概述》,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
12.何梓華,《新聞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魏永征,《中國新聞傳播法綱要》,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14.李良榮,《新聞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外國新聞傳播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16.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17.卜衛,《媒介與性別》,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18.劉曉紅、卜衛,《大眾傳播心理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19.卜衛,《大眾媒介對兒童的影響》,新華出版社,2002
20.柯惠新、祝建華、孫江華,《傳播統計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21.張國良,《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2.趙玉明,《中國廣播電視通史》,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23.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三聯書店,1955
24.[英]密爾頓,《論出版自由》,商務印書館,1958
25.[英]約翰•密爾,《論自由》,商務印書館,1959
26.[美]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三聯書店,1979
27.[美]威爾伯•施拉姆 等,《報刊的四種理論》,新華出版社,1980
28.《多種聲音,一個世界》,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1
29.[美]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傳播學概論》,新華出版社,1981
30.[美]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31.[美] 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華夏出版社,1990
32.[美]巴頓•卡特 等,《大眾傳播法概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33.[美]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
34.[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又譯《媒介通論》),商務印書館,2000
35.[美]埃默里 父子,展江譯,《美國新聞史》,新華出版社,2001
36.[美]E•M•羅傑斯,《傳播學史》,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37.[新加坡]卓南生,《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38.[美]沃爾特•李普曼,《公共輿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9.[美]希倫•A•洛厄里 等,《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0.[美]巴格迪坎,林珊等譯,《傳播媒介的壟斷》,新華出版社,1983
41.Bruce D. Itule, Douglas A.Anderson:《當代媒體新聞寫作與報道》(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2.Ken Metzler,《創造性的采訪》(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3.Brian S.Brooks,《編輯的藝術》(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4.Kelly Leiter,Julian Harriss,Stanly Johnson,《全能記者必備》(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5.William C.Gaines,《調查性報道》(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6.Dorothy A.Bowles,Diane L.Borden,《創造性的編輯》(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7.Carole Rich,《新聞寫作與報道訓練教程》(英文原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施拉姆等,《傳播學概論》,新華出版社1988
《傳播學論文選萃》,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文森特•莫斯可,《傳播政治經濟學》,華夏出版社2000
張文俊編著,《當代傳媒新技術》,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桂敬一編,《多媒體時代與大眾傳播》,新華出版社2000
黃升民、丁俊傑,《國際化北京下的中國媒介產業化透視》,企業管理出版社2000
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著,《媒體倫理學》,華夏出版社2000
蔡騏等著,《美國傳媒與大眾文化》,新華出版社2000
邁克爾•埃默里等著,《美國新聞史》,新華出版社2001
羅傑•菲德勒,《認識新媒介:媒介形態變化》,華夏出版社1999
李天鐸、劉現成編著,《亞太媒介圖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0
陳培愛,《中外廣告史》,中國物價出版社1999
尹鴻、李彬主編,《全球化與大眾傳媒》,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新聞鍵盤 ¥28 陳家輝 廣州出版社
權力的聲音:美國的媒體和戰爭 ¥26 張巨岩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電視媒介經營管理叢書——視聽率分析:受眾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第二版) ¥38 [美]詹姆斯 G•韋伯斯特等 華夏出版社
2004中國電視收視年鑒 ¥78 王蘭柱主編 華夏出版社
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新聞學概論新編(第二版) ¥23 蔡銘澤 暨南大學出版社
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叢書——電視節目創作與編導 ¥20 張靜民 暨南大學出版社
新聞傳播學文庫——中國網路新聞事業管理 ¥28 杜駿飛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聞傳播文庫——新聞報道策劃與新聞資源開發 ¥25 蔡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銳期刊勢力(圖文本) ¥69 逸飛媒體編著 江蘇美術出版社
中國營銷攻略叢書——文化營銷 ¥26 潦寒編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鳳凰私家相冊(圖文本) ¥39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出版社
《大公報》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 ¥30 方漢奇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華新聞傳播書系——描述世界-國際新聞采訪與寫作 ¥30 馬勝榮等 新華出版社
新華新聞傳播書系——西方新聞寫作概論 ¥25 程道才 新華出版社
高度決定影響力 ¥66 楊興鋒 南方日報出版社
新華新聞傳播書系——隱性采訪記 ¥22 顧理平 新華出版社
見證《焦點訪談》(含1VCD) ¥28 梁建增/關海鷹(主編) 文津出版社
新經典文庫(048)•借箭叢書(09)——CCTV對話(1):走出危機 ¥20 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對話》欄目組 南海出版公司
媒介管理譯叢——美國報紙產業 ¥29.8 [美]羅伯特•G•皮卡德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經典文庫(050)•借箭叢書(011)——CCTV對話(3):直面變革 ¥29.8 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對話》欄目組 南海出版公司
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國外經典教材系列——大眾傳播動力學:數字時代的媒介(第7版•中文版) ¥69.8 [美]約瑟夫•R•多米尼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創刊號剪影 ¥35 謝其章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媒介管理譯叢——《新時代》:打造專業化報紙 ¥59.8 [斯洛伐克]塔特安娜•瑞普科瓦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外經典教材系列•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文版第三版) ¥39.8 [美]希倫•A•洛厄里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讀者傳奇:一本與時代互動的雜志 ¥38師永剛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世界2003-2004電視媒體指南 ¥160 香港CMM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編譯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讓世界了解天津:《中國•天津》欄目對外報道600期精粹 ¥32 沈寧主編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大眾媒介導論 ¥23王宇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新聞報道與寫作 ¥85 [美]梅爾文•門徹 melvin mencher 華夏出版社
華章文化•《紐約時報》暢銷書——暢銷書 ¥38 [美]奧利維亞•戈德史密斯 機械工業出版社
徘徊於民本與民主之間:《大公報》政治改良言論述評(1927-1937) ¥18 任桐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激活傳媒:傳媒競爭力發掘與執行策略 ¥29.8 陸小華 中信出版社
動CCTV的乳酪:區域性傳媒的品牌經營之道 ¥28 畢玉強 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大崩潰 ¥20 [日]小林一博 上海三聯書店
新聞的創意時代:新聞操作92條札記 ¥42 張建星 文匯出版社
高校經典教材譯叢•傳播學——媒介公正:道德倫理問題真的不證自明嗎? ¥38 [美]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 華夏出版社
美聯社體育新聞報道手冊 ¥23 [美]史蒂夫•威爾斯坦 中央編譯出版社
媒介經營管理叢書——媒介營銷案例分析 ¥44.8 張志安 華夏出版社
世界新聞傳播100年 ¥36 方漢奇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聞監督與司法獨立關系研究 ¥25王艷 中國物資出版社
文化傳播學 ¥20 吳格言 中國物資出版社
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文庫——全球電視和電影:產業經濟學導論 ¥20 考林•霍斯金斯等 新華出版社
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文庫——網路研究:數字化時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 ¥38 [英]戴維•岡特利特(主編) 新華出版社
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文庫——至關重要的新聞:電視與美國民意 ¥26. [美]仙托•艾英戈等 新華出版社
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文庫——尷尬的接近權:網路社會的敏感話題 ¥50 [英]埃爾德里奇主編 新華出版社
新聞傳播書系——實用新聞寫作(第2版) ¥27康文久(主編) 新華出版社
21年春節聯歡晚會內部消息 ¥32 泥子,善良,偶然 新華出版社
經典原版書庫——現代信息檢索(英文版) ¥49 Ricardo Baeza-Yates等 機械工業出版社
電視品牌戰:中國第一本電視營銷戰略專著 ¥39.8 張雲/方世彤 廣東經濟出版社
大主意叢書——媒體 ¥9 [英]貝林達•霍利爾 中國宇航出版社
媒體的擴張——大眾媒體的產業化、集約化和全球化 ¥32 曾華國 南方日報出版社
華章經管——鑄造CNN ¥38 [美]里斯•舍恩菲爾德 機械工業出版社
國際關系書系——國際傳播與媒體研究 ¥45 蔡幗芬(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新聞記者視點叢書——心態新聞學 ¥18 吳繼善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電視播音與主持 ¥18 陳京生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3中國電視收視年鑒 ¥68 王蘭柱(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電視現場製作與編輯 ¥56 [美]羅納德J.康姆潘西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實用播音教程•第1冊——普通話語音和播音發聲 ¥48 吳弘毅(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實用播音教程•第2冊——語言表達 ¥45 5 付程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實用播音教程•第3冊——廣播播音與主持 ¥45 陳雅麗(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實用播音教程•第4冊——電視播音與主持(第2版) ¥45 羅莉(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播音學簡明教程(修訂版) ¥25 吳郁(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圖像聲音運動:實用媒體美學 ¥128 [美]赫伯特•澤特爾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國際關系學書系——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國際關系的新視角 ¥49 劉繼南等著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明星主持與名牌節目 ¥28蔡幗芬(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系列之一——中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 ¥22 胡正榮(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電視製作300問:實用應試手冊 ¥19 任遠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系列之三——媒介市場與資本運營 ¥25胡正榮(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新聞與傳播系列教材•英文原版系列——新聞報道與寫作(第九版) ¥59.8 [美]梅爾文•孟徹 清華大學出版社
中國傳媒巿場大變局 ¥38 黃升民/周艷(主編) 中信出版社
《中國傳播學者訪談》書系——傾聽:傳媒論語 ¥30 王永亮/成思行(主編) 新世界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一——傳媒經濟導論 ¥35周鴻鐸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二——報業經濟 ¥38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三——廣播電視經濟 ¥30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六——傳媒產業機構模式 ¥32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七——傳媒產業資本運營 ¥30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傳媒經濟叢書之八——傳媒產業市場策劃 ¥35 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媒體集團的經營與管理——新加坡報業控股的成功之道 ¥38 [新加坡]袁舟 汕頭大學出版社
長江新聞傳播系列叢書——最佳方案:公平報道的美國經驗 ¥20 [美]羅伯特•海曼/埃夫•韋斯廷 汕頭大學出版社
長江新聞傳播叢書•史論篇——方漢奇文集 ¥68 方漢奇 汕頭大學出版社
長江新聞傳播叢書•史論篇——寧樹潘文集 ¥58 寧樹潘 汕頭大學出版社
媒介經營管理叢書——媒介經濟學案例分析 ¥29 趙曙光 華夏出版社
媒介經營管理叢書——媒介戰略管理案例分析 ¥39 禹建強 華夏出版社
傳媒產業經營與管理 ¥40周鴻鐸等 經濟管理出版社
新聞傳播學 ¥18 蔡銘澤 暨南大學出版社
大公報一百周年報慶叢書——大公報一百年新聞案例選 ¥16 《大公報一百周年報慶叢書》編委會(編)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九州傳媒叢書(第1輯)——傳媒MBA運作實務系列:全球著名媒體經典案例剖析 ¥25 高振強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比較新聞學:方法與考證 ¥32張威 南方日報出版社
新經典文庫(049)•借箭叢書(010)——CCTV對話(2):你是人才嗎?(含1VCD) ¥29.8 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對話》欄目組 南海出版公司
新經典文庫(051)•借箭叢書(012)——CCTV對話(4):未來99種•影響未來若干年最後有價值的理念 ¥20 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對話》欄目組 南海出版公司
《開心辭典》完全手冊 ¥17 冷丁 接力出版社
主持人的語言藝術 ¥29.8 吳郁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現代新聞編輯學 16.00
正在發生的歷史(上、下) 50.00
實用新聞采訪 29.00
新聞報道策劃與新聞資源開發 25.00
新聞傳播精品導讀——廣電卷 27.00
新聞傳播精品導讀——新聞(消息)卷 20.00
走向媒體 16.00
英美媒體文萃 23.00
隱性采訪論 22.00
新聞學核心 26.00
西方傳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 29.00
中國網路新聞事業管理 28.00
美國新聞史 89.00
新聞輿論研究 25.00
互聯網新聞編輯實務 22.00
2001美國最佳新聞作品集 28.00
中外網路新聞業比較 28.00
體育新聞報道 45.00
新聞心理學原理 32.00
網路新聞實務 45.00
新聞寫作創新智慧 50.00
新聞寫作與報道訓練教程 66.00
新千年新聞文體即用即套 20.00
現代新聞寫作教程 38.00
新聞寫作即用即查 36.00
新聞采訪與寫作 31.90
金玉良言 24.00
調查性報道采訪與寫作 22.00
描述世界 30.00
中國新聞教育論文集 9.90
外國新聞史教程 28.00
網路傳播學 22.00
當代新聞理論 38.00
網路新聞學原理與應用 26.80
中國新聞政策體系研究 22.00
大眾傳播心理研究 22.00
中國新聞教育史論 28.00
新聞監督學 16.00
傳播學基礎理論 26.00
媒體的力量 20.00
新聞倫理學 19.00
新聞傳播學 24.00
新聞美學 19.00
電視新聞學 18.00
媒介戰略管理案例分析 39.00
報紙編輯學教程 30.00
應用電視學 52.00
中國電視產業評估體系與方法 32.80
製片創作大全 36.00
中國電視市場報告 98.00
現代寫作教程 22.90
應用文寫作實訓教程 28.00
寫作基礎與應用 21.00
寫作學教程 26.00
公文寫作技法與賞析 28.00
電視攝像藝術 18.00
借我一生 42.00
中國電影名片快讀 25.00
中國文學名著快讀 24.00
外國演講辭名篇快讀 25.00
外國電影名片快讀 25.00
符號學 31.00
視覺文化 29.80
中國當代詩歌史 28.00
榮譽 38.00
電影藝術詞典 38.00
媒介春秋 24.00
電影創作類型論 22.00
虛構的自由 35.00
鏡像與文化 34.00
蒙太奇論 28.00
戲劇理論與戲劇分析 28.00
笑的藝術 17.00
2003年中國報告文學精選 26.00
2003年中國網路文學精選 16.00
解密國際傳媒集團 48.00
世界新聞傳播100年 36.00
媒介效果研究概論 28.00
中國傳媒資本市場運營 38.00
中國傳媒市場大變局 38.00
新媒體革命 24.00
如何成為頂級記者 29.90
高度決定影響力 66.00
揭開真相 22.00
傳媒影響力 48.00
激活傳媒 29.80
媒體的擴張 32.00
中國高級記者成名作透視 88.00
美國報紙產業 29.80
中國名記者傳略與名篇賞析 50.00
交流的無奈 36.00
意義的輸出 35.00
大眾傳媒經濟學 28.00
符號透視 19.80
媒介市場評價研究 22.00
傳媒產業發展的系統理論分析 20.00
媒介市場與資本運營 25.00
外國媒介集團研究 20.00
全球傳播 29.00
傳媒與文化領導權 14.50
大眾媒介導論 23.00
超越傳媒 16.00
媒體文化與消費時代 21.50
電視媒體廣告經營 34.00
香港內地傳媒比較 32.00
雜志學 23.00
整合傳媒 28.00

7. 經濟學領域有小羅伯特盧卡斯和大羅伯特盧卡斯嗎各自的研究領域是什麼呢

小羅伯特·盧卡斯
來自 維客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小羅伯特·埃默生·盧卡斯(Robert Emerson Lucas, Jr., 1937年9月15日- ),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約翰·德維傑出服務教授(John Dewey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盧卡斯出生在華盛頓州亞奇馬。他很可能是20世紀1970年代以來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他改變了此前由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一統天下的宏觀經濟學理論的基礎,提出宏觀經濟模型應該具有微觀基礎。

他最為人熟知的是他對「理性預期」含義的探索。他開發了有關經濟政策制度的「盧卡斯批判」,認為對於那些在一個經濟中表現出的關系,例如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很明顯的關系,會隨著經濟政策的變化而變化。

羅伯特·盧卡斯
1995年 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Lucas)
1937年,盧卡斯生於華盛頓的雅奇馬。
1955年,盧卡斯從西雅圖的羅斯福公立學校高中畢業。芝加哥給予他獎學金,但芝加哥沒有工學院,從而終止了他做工程師的夢。
在那個時候,熱門專業是學物理,但盧卡斯對此沒有興趣。真正令他激動的是芝加哥學院的人文科學,如西方文明史和知識的組織、方法及原理。這些課程中的一切對他都是新的。他選修古代史序列,並且變成主修歷史。盧卡斯由於獲得了一項伍德羅·威爾遜博士獎學金,而進入加州大學攻讀歷史專業研究生。
在芝加哥,盧卡斯讀到了比利時歷史學家亨利·皮倫尼,他記述了羅馬時代的終結,並強調面對政治大破壞時,人民的經濟生活的連續性。對此,盧卡斯印像深刻。在伯克萊,他選修了經濟史課程,並旁聽經濟理論課。從那時起,他開始對經濟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他決定改學經濟學,並因此回到了芝加哥。
1963年,卡內基工學院(現在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工業管理研究生院提供給盧卡斯一個教職。
盧卡斯在卡內基工學院的第一年,花了不少時間學習動態系統和在時間過程中優化的數學,並設法看一看這些方法如何可以最好地用於經濟問題。那幾年,卡內基——梅隆有一群傑出的經濟學家對動力學和預期的形成有興趣,盧卡斯也是其中之一。他在那時與雷納德·萊普英合作進行項目研究,他還與愛德華·普里斯科特合作完成了一個不完全競爭產業的動力學的理論項目。並寫了一篇《不確定下的投資》的文章。在此期間,盧卡斯的經濟動力學的全部觀點逐漸成形。
以後,盧卡斯又對薩繆爾森的一個貨幣經濟的交叉各代模型產生興趣。他的觀點集中反映在1970年完成、1972年發表的《預期和貨幣中性》的文章中。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貨幣中性是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演講主題之一。1995年5月,在明尼亞波列斯聯邦准備銀行的贊助下,還為此文專門組織了一個25周年的紀念會。
1974年盧卡斯回芝加哥教書。1980年成為芝加哥的約翰·杜威有優異貢獻教授。
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把該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羅伯特·盧卡斯,以表彰他對「理性預期他假說的應用和發展」所作的貢獻。他的研究,「改變了宏觀經濟的分析,加深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為各國政府制訂經濟政策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盧卡斯從70年代初起,率先將理性預期假說成功地運用於宏觀經濟分析,開創並領導一個新的宏觀經濟學派——理性預期學派,或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直到獲獎前,盧卡斯在宏觀經濟模型構造、計量方法、動態經濟分析以及國際資本流動分析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理性預期,是指經濟當事人為了避免損失和謀取最大利益,設法利用一切可以取得的信息,來對所關心的經濟變數在未來的變動狀況作出盡可能准確的預計。
羅伯特·盧卡斯的著作主要包括:《理性預期與經濟計量實踐》(合作,1981年)、《經濟周期理論研究》(1981年)、《經濟周期模式》(1987年)、《經濟動態學中的遞歸法》(1989年)。他的論文比較多,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之外,主要還包括:《1929——1958年美國製造業中勞動力與資本的相互替代》(1964年)、《最優投資政策與靈活加速器》(1967年)、《調整費用與供應理論》(1967年)、《實際工資、就業與通貨膨脹》(1969年)、《投資與不確定性》(合作,1974年)、《經濟計理政策評估:一項評論》(1975年)、《論商業企業的規模分布》(1981年)、《純粹貨幣經濟中的均衡》(1980年)、《托賓與貨幣主義:評論文章》(1981年)、《優化投資與理性預期》(1981年)、《資本缺乏經濟中的最優財政與貨幣政策》(合作,1983年)、《金融理論中的貨幣》(1984年)、《流動性與利息率》(1990年)、《論效率與分配》(1992年)、《有效就業保障簡化模式中的效率與均等》(1995年)等。

8.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在經濟學領域有著哪些重要的理論

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對於後來人口理論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以至於人們一提起馬爾薩斯,便會想到《人口原理》。實際上,馬爾薩斯在經濟學其他領域也提出了許多重要理論,如價值理論、有效需求理論、分配理論等。

9. 媒介經濟學的經濟學概述

初期的傳媒學研究主要關注傳媒的作用與功能,傳媒學者大部分來自於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歷史學和文學批評等領域。20世紀後半葉,隨著廣告業的發展,媒體的經濟力量增強,報紙雜志日漸繁榮,商業廣播電視不斷獲利,甚至公共廣播電視也開始將廣告作為其增加收入的一種手段。這些變化加上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商業和經濟問題。
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最早開展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學者主要致力於研究報業競爭和廣播電視結構及管制。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傳媒學者開始運用政治經濟學方法探討傳媒問題,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影響傳媒的權力結構上。
從70年代開始,特別在有線電視的發展和報紙行業諸多問題出現之後,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和工商學者開始探究傳媒。法國的Desmoulins從經濟學角度具體分析了傳媒產業;Nieto在西班牙推出了關於雜志出版的早期著作,並在 1985年完成了西班牙語的傳媒經濟學術著作Lopez。在美國,Owen,Beebe和Manning的作品對於研究電視中的經濟學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Ovcen,etal,1974)。
到80年代,越來越多的傳媒經濟學研究著作開始涌現。這條新的研究路線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來那種忽視傳媒企業作為商業和經濟機構的狀況。從80年代開始,很多研究為傳媒企業的組織運營、傳媒企業之間的競爭、傳媒產品的消費以及一系列經濟和金融問題提供了參考,特別是為集中和壟斷等議題提供了理解和認識的基礎。這一時期的重要成果包括:探討傳媒行業的經濟結構和組織問題(Picard,1989;Albarran,1996),關注世界范圍內傳媒的經濟問題(Al-barran and Chan-Olmsted,1998)和具體傳媒領域內的經濟問題(Owen and Wildman,1992;Picard,etal,1988;Collins,Garnham and Locksley,1989;Dunnett,Lacy and Simon,1993,etc)等。
盡管對傳媒經濟學的研究興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在增加,但是在該領域活躍的學者數量仍然十分有限,他們散落於世界各地,分布在不同的學術項目中,包括新聞學、廣播學、傳播學、經濟學、工商學以及政治學等。近二三十年來,世界各地的傳媒經濟學者開始融合。每年舉行的電信政策研究會議、廣播電視教育協會年會、新聞學大眾傳播教育協會年會以及每兩年召開的世界傳媒經濟大會使學者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為頻繁和便利。
同時,這一領域的學術刊物也開始創建。1987年,在羅伯特·皮卡特(Robert.G.Picard)等人的倡導下,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傳媒經濟學學刊》)在美國創立。這一刊物在1988年春出版了它的第一期,從此成為傳媒經濟學領域的核心刊物。1999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 edia Management(《國際傳媒管理學刊》)在瑞士聖加倫面世並更明確地集中研究管理問題。2004年,隨著Journal of Media Business Studies(《傳媒管理研究學刊》)在瑞典延雪平的創刊,這一領域的研究再一次得以加強。這些刊物所涵蓋的研究方法、研究議題和趨勢為傳媒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指標。 80年代以後,研究傳媒經濟學的著作往往以介紹基本概念和方法為主,例如探討傳媒支出(Wood,1986)、研究傳媒的財務績效(Litman& Bridges ,1986)、研究預報收入(Ad-alTIS,1987)、研究福利經濟學與傳媒關系(Bustema,1988)、衡量集中化(Picard,1988)、通過傳媒公司支出衡量質量 (Lacy,1992)、分析消費行為(McCombs& Nolan,1992)以及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解析傳媒(Gandy,1992)等。
到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初,無線和有線媒體中的結構變革問題成為關注焦點。學者們利用研究行業組織與競爭的方法,解釋和探討了有線電視行業中的融合問題(Chan-Olrrmted & Litman,1988)、多樣化問題(Albarran & Porto,1990)、電視辛迪加市場問題(Chan- Olmsted ,1991)廣電入行壁壘的市場影響問題(Berry& Waldfogel,1999)、信息分布的垂直融合(W aterman,1993)以及集中化(Sparks,1995: barran& Dimmick,1996)等。
到了90年代,學術重點從基本的市場導向研究轉移開了,新的概念和方法被引入到這個領域中來。新的議題包括戰略分析(Barett,1996;Chan-Olmsted,1997)、對傳媒公司價值的探討(Bat ,1995;Miller,1997)以及定價問題(Shav-er,1995)等。同時,國際化問題也成為一個研究中心(Gets-hon,1993;Holtz-Bacha,1997)。世界范圍內的傳媒經濟分析包括了圖畫藝術行業的生產力問題(Paasio,Picard,& Toivonen,1994)、變化中的歐洲電視市場的競爭(Powers,Kristjarksdotti,& Sutton,1995)、雜志全球化(Hafstrand,1995)以及公共服務廣播如何受到政策和市場變化的影響 (Boardrnan and Vining,1996)等。
90年代後期到新世紀之初,宏觀經濟問題,譬如經濟蕭條對傳媒的影響(Picard,2001)以及全球經濟中的傳媒制約 (Picard& Rimmer,1999)開始被關注。學者們更加強調分析傳媒公司的市場環境和行為而不是單論市場,這一時期開始涌現了對傳媒帝國的研究(Picard,1996)、對公司繼承的研究(Wolfe& Katx~r,1998)、對兼並收購的研究(Chan-Olmsted ,1998),對公司比較戰略的研究(Shrikhande,2001)、對公司選擇的研究(Picard,2002b)以及對公司經濟學和財務學的研究(Picard,2002a)等。對於互動電視收入流和商業模式(Pagani,2000)、網上內容(Picard,2000)及免費報紙 (Ba kker,2002)的探討也開始出現。
隨著傳媒經濟學研究的發展,傳媒經濟教育也開始興起。課程教育的內容囊括了90年代的全日制學習,美國西北大學、美國Fordham大學、瑞士St.Gallen大學的MBA項目、芬蘭圖庫大學高級經理MBA項目等。碩士專業項目也在西班牙Navarra大學、南加州大學和蘇格蘭Stirling大學開設。傳媒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博士課程在印第安那大學、延雪平國際工商學院、密西根大學、科隆大學、Dortmund大學、Navarra大學、佛羅里達大學、St.GalIen大學、南加州大學等開設。
傳媒經濟學方面的非英語教科書在90年代迅速發展。Picard的書作被翻譯成中文、韓語和西班牙語;原版教科書以法語、德語、波蘭語、俄語和匈牙利語出版。很多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和教材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許多過去媒體市場沒有完全開放的國家也紛紛引入其他國家的經驗,希望為本國的傳媒市場改革和體制轉型提供參考。 綜觀西方傳媒經濟學的發展,其主要研究範例有三種:理論型範例,應用型範例和批評型範例(見表1)。理論型和應用型範例在研究中常常相互胞生,但批評型範例卻往往與其他兩個獨立開來。這些範例基於不同的學術基礎,關注著不同的研究議題和研究重心。
理論型範例最早由經濟學家所創導,始於一些對傳媒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以及對其選擇的研究。這種範例基於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主要用來探討制約和推動傳媒體系的媒體力量。它常見於對傳媒發展的前景和影響力進行預測的研究,對傳媒經營人決策的研究,或是對政策優化選擇的研究。
應用型範例主要來自於大學里的企業經濟管理系以及傳播行業協會。它目前是傳媒經濟學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範例常常探究傳播行業及其市場結構,強調對趨勢和變化的認識和理解。它的研究目的是應用型的,旨在為公司或政府制定戰略和政策,以便對經濟和消費者行為中的變化進行控制並作出快速反應。運用這種範例,學者們研究了傳媒消費行為者和廣告業趨勢、媒體公司、單一或是整體的傳媒產業等。
批評型的範例始於政治經濟學家和社會批評家,它集中應用在傳播學研究領域,主要關注福利經濟學等問題。應用批評型範例的學者一般都有強烈的文化和社會背景,這使他們能專注於諸如傳播的集中化和壟斷、文化影響、工業經濟轉向信息經濟所帶來的問題的研究。這一範例受到了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和新馬克思主義學者的影響。
理論型範例和應用型範例都使用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方法來探討傳播機構與互動的問題。宏觀經濟學方法常常被用來分析國家層面的經濟制度運行。然而,隨著傳媒市場中民族和國家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這種方法也更加趨向在區域或全球的層面上探討問題。微觀經濟學方法往往側重特定市場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市場活動。它主要對諸如購買決策、價格行為、財務流程、成本結構以及財務績效等問題進行研究。它的基本觀點是,媒體是一個經濟機構,如果不認識到媒體的這種必須在市場上運營的特性就無法正確理解和認識媒體。媒體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內容產品和服務,同時也為廣告商提供與消費者交流的平台。而相對來說,宏觀經濟學的方法則更多研究廣泛的行業問題和市場結構。它們探討的是競爭與壟斷、經濟變化以及政府政策對於傳播行業的影響等。
批評型範例的學者則持有更寬泛的觀點,他們研究傳播制度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基礎、整體影響以及制度的制約性等。他們探究制度或是政策性制約的終端結果,考察由此引發的問題,尋求通過公共政策來克服效率低下的辦法。
上述三種研究範例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之間經常存在很多爭論,但是沖突既無必要,也於事無補;因為實際上每種範例都貢獻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方法,而且這幾種範例之間也存在著互補,它們的共存使彼此更具說服力,並為彼此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盡管研究傳統存在著差異,隨著傳媒經濟學的發展,一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研究方法也已形成。它們被歸納為:行業市場研究、公司研究和影響力研究(見表2)。這些方法大多運用了常見於經濟和企業研究的理論和技巧,為行業中的經濟行為的分析提供了基本的途徑。

熱點內容
哈弗h6裸車價只要8萬了嗎 發布:2025-05-25 03:08:18 瀏覽:996
武漢到海南房車自駕 發布:2025-05-25 03:03:51 瀏覽:581
越野摩托車不著火 發布:2025-05-25 03:03:05 瀏覽:611
曲江房車什麼時間 發布:2025-05-25 03:01:06 瀏覽:927
南京房車露營 發布:2025-05-25 02:57:58 瀏覽:618
特斯拉有沒有商務車 發布:2025-05-25 02:49:57 瀏覽:359
漳州房車停放 發布:2025-05-25 02:44:20 瀏覽:270
庄河三輪車價格 發布:2025-05-25 02:37:49 瀏覽:58
國外房車高清圖片大全集 發布:2025-05-25 02:32:53 瀏覽:946
改裝房車車載空調品牌排行 發布:2025-05-25 02:19:23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