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發電機接線圖
『壹』 發電機線路接法圖解
連接方法:
發電機是三相四線(三火一零),配電櫃是三相五線(三火一零一地),火對火零對零後,配電櫃的地線直接接地線。
如果配電櫃和發電機很近,配電櫃和發電機應該是共用地線,即發電機外殼,配電櫃外殼、發電機零線(中性線)都是連在一起的,配電櫃的地線在零線上取、配電櫃金屬外殼上取都是一樣的,不用到發電機哪兒取。
如果配電櫃離發電機很遠,配電櫃必須要做符合規定的接地體,和配電櫃地線,配電櫃金屬外殼接在一起。
380V/220V低壓配電系統按保護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為:IT系統、TT系統和TN系統。
IT系統的電源中性點是對地絕緣的或經高阻抗接地,而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直接接地。即:過去稱三相三線制供電系統的保護接地。
TT系統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亦直接接地,且與電源中性點的接地無關。即過去的三相四線制供電系統中的保護接地。
TN系統,在變壓器或發電機中性點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線低壓電網中,將正常運行時不帶電的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經公共的保護線與電源的中性點直接電氣連接。即過去的三相四線制供電系統中的保護接零。
TN系統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並有中性線引出。按其保護線形式,TN系統又分為:TN-C系統、TN-S系統和TN-C-S系統等三種。
TN-C系統(三相四線制),該系統的中性線(N)和保護線(PE)是合一的,該線又稱為保護中性線(PEN)線。它的優點是節省了一條導線,缺點是三相負載不平衡或保護中性線斷開時會使所有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都帶上危險電壓。
TN-S系統就是三相五線制,該系統的N線和PE線是分開的,從變壓器起就用五線供電。它的優點是PE線在正常情況下沒有電流通過,因此不會對接在PE線上的其他設備產生電磁干擾。此外,由於N線與PE線分開,N線斷開也不會影響PE線的保護作用。
TN-C-S系統(三相四線與三相五線混合系統),該系統從變壓器到用戶配電箱式四線制,中性線和保護地線是合一的;從配電箱到用戶中性線和保護地線是分開的,所以它兼有TN-C系統和TN-S系統的特點,常用於配電系統末端環境較差或有對電磁抗干擾要求較嚴的場所。
『貳』 汽車發電機是怎麼接線的有幾個端子是怎麼接線的。
乙電樞,發電輸出,(D)+連接充電指示燈的W發生器的一個輸出,以提供一個信號,轉速表
『叄』 皮卡發電機黑線各接哪裡
顏色不一定把 只要粗的那根是發電機的正極,直接接到蓄電池的正極上去。至於另外兩條細的就難說了,你要看那兩條細的線在發電機後端蓋的連接的地方標沒有標有字母,一般會標有N(表示發電機的中性點)、F(發電機勵磁繞組的正極)等。標N的那根接到起動復合繼電器的中性點接腳,標F的那根接去電壓調節器的F接腳。
『肆』 汽車發電機接線方法
1
發電機+接電流表+
電流表-接電瓶+
電瓶-接機體
2
電流表-接電鎖的1
電鎖的2接調節器+
調節器F接發電機F
3
調節器-發電機-接機體
4
電鎖的3接馬達
停機要關電鎖
汽車發電機是汽車的主要電源,其功用是在發動機正常運轉時(怠速以上),向所有用電設備(起動機除外)供電,同時向蓄電池充電。
汽車用發電機可分為直流發電機和交流發電機,由於交流發電機在許多方面優於直流發電機,直流發電機已被淘汰,交流發電機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分為以下幾類:
(1)普通交流發電機
又稱為「硅整流發電機」(使用時需要配裝電壓調節器的發電機)
。例JF132
(EQ140用)
。
見插圖
(2)整體式交流發電機
(發電機和調節器製成一個整體的發電機)
例別克轎車的發動機上裝配的是CS型發電機(包括CS—121、CS—130和CS—144三種不同的型號)。
(3)帶泵交流發電機。(帶泵交流發電機安的泵是真空泵不是真空助力泵,真空助力泵是汽車制動系統上的)。
(4)無刷交流發電機(不需要電刷的發電機)
例JFW1913。
(5)永磁交流發電機。磁極為永磁鐵製成的發電機)。
『伍』 12V汽車發電機怎麼接線呀
交流發電機上一般有3個或4個接線柱,上面分別標有「十」(或電樞)、F(或磁場)、「一」(或搭鐵)、N..(或中性點)字樣。
直接識別直徑最粗的接線柱為「+」接線柱;為識別其餘3個接線柱,可用蓄電池電源線對其分別刮火。火花最強者為「一」接線柱;火花弱者為「F接線柱;無火花者為「N」接線柱。
用萬用表測量把萬用表撥到Rxl檔,用兩個測試棒分別測量各接線柱與機殼之間的電阻,然後再將測試棒交換位置進行測量。
若兩次測量中電阻均為零,則為「一」接線柱;電阻均為5一6SZ (12V交流發電機)或19.5一21St (24V交流發電機),則為「F接線柱;電阻一次為40一50St,另一次為ion時,則為「一」接線柱;電阻一次為8-ion,另一次為10kf時,則為「N」接線柱。
(5)皮卡發電機接線圖擴展閱讀:
E接線柱是發電機的搭鐵柱,也是發電機的負極。
F接線柱是發電機轉子線圈的供電柱,用於使發電機的轉子線圈產生磁場,繼而感應定子線圈實現磁生電。
N接線柱是發電機的中性點,來自於定子線圈三組繞組的接點,老款車上此柱用於控制充電指示燈,現在車上沒有此柱,因此中性點在發電機內部直接參與了發電輸出。
『陸』 12v發電機接線圖。
12V發電機接線圖如下:
『柒』 汽車發電機接線圖
汽車發電機接線:
這里就假定為:粗紅、粗黑、細粗紅兩端分別接電機輸出(B+) 和電瓶+極,粗黑兩端分別接發電機殼體和電瓶,極細線兩端分別接發電機IG和電瓶+極這樣發電機轉到後就可以為電瓶充電了。
(7)皮卡發電機接線圖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整體交流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1、當外電路通過電刷使勵磁繞組通電時,便產生磁場,使爪極被磁化為N極和S極。當轉子旋轉時,磁通交替地在定子繞組中變化,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可知,定子的三相繞組中便產生交變的感應電動勢。這就是交流發電機的發電原理。
2、由原動機(即發動機)拖動直流勵磁的同步發電機轉子,以轉速n(rpm)旋轉,三相定子繞阻便感應交流電勢。定子繞阻若接入用電負載,電機就有交流電能輸出,經過發電機內部的整流橋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從輸出端子輸出。
3、交流發電機分為定子繞組和轉子繞組兩部分,三相定子繞組按照彼此相差120度電角度分布在殼體上,轉子繞組由兩塊極爪組成。當轉子繞組接通直流電時即被勵磁,兩塊極爪形成N極和S極。
4、磁力線由N極出發,透過空氣間隙進入定子鐵心再回到相鄰的S極。轉子一旦旋轉,轉子繞組就會切割磁力線,在定子繞組中產生互差120度電度角的正弦電動勢,即三相交流電,再經由二極體組成的整流元件變為直流電輸出。
當開關閉合後,首先由蓄電池提供電流。電路為:
1、蓄電池正極→充電指示燈→調節器觸點→勵磁繞阻→搭鐵→蓄電池負極。此時,充電指示燈由於有電流通過,所以燈會亮。
2、但發動機起動後,隨著發電機轉速提高,發電機的端電壓也不斷升高。當發電機的輸出電壓與蓄電池電壓相等時,發電機「B」端和「D」端的電位相等,此時,充電指示燈由於兩端電位差為零而熄滅。
3、示發電機已經正常工作,勵磁電流由發電機自己供給。發電機中三相繞阻所產生的三相交流電動勢經二極體整流後,輸出直流電,向負載供電,並向蓄電池充電。
『捌』 發電機接線圖
你沒有說清楚是哪一種發電機,一般大家經常常接觸的的發電機是汽車發電機和拖拉機發電機,它們都是硅整流發電機。這種發電機屬於無刷發電機,發電機所發出的電為交流電,然後通過硅整流二極體橋式整流為直流電。電路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