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車創意布置
Ⅰ 2+3+2布局,能開又能躺,豐田漢蘭達!
如果拋開兩年一驗車,「加價銷售」這些因素,日系品牌豐田漢蘭達7座車型,的確是一款居家旅行的「好夥伴」。不僅是外觀比較壯實,內部空間同級別還有不錯的優勢。出色的保值率加上皮實耐用的品質,都為它贏得了較高的市場口碑。
其實,漢蘭達整體看上去,走得還是中規中矩的路線,優勢在於體量感。4890x1925x1720mm的整車外觀尺寸,也給這種視覺效果「增色不少」。
由於漢蘭達並非傳統的「硬派越野車型」,所以不具備大梁結構,承載式車身,也帶來了更多的乘坐舒適性。懸掛結構為:前麥弗遜/厚雙叉臂式的四輪獨立形式。底盤高度尚可,應對一般爛路的通過性也沒什麼大的問題。此外,四驅版本採用了多片離合式中央差速器的適時四驅系統,基本也是應對冰雪路面,強度越野建議還是不要嘗試為好。
不難發現,其實漢蘭達主要想傳遞的信息就是:大空間,7座布局,高離地間隙,以及皮實耐用的機械素質。這些因素也成為了它的有利「賣點」,通過保值率方面,也能反映出漢蘭達的優勢。比如在購車後的第五年來看,漢蘭達為67.02%,可以說,同級車型中優勢較為明顯,這也是更多人願意選擇它的一大理由。通過分析,個人覺得可以關注一下2.0T兩驅豪華版7座國VI這款車型。不到30萬的官方指導價,相比低配的兩款車型多了不小實用、舒適及安全方面的配置,可謂性價比突出。相信看到這里,不用太多贅述,大家對這款漢蘭達也有所了解了,如果有入手7座SUV的剛需,可以考慮漢蘭達這款日系合資SUV車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汽車的總體分幾種布置形式
通常有以下幾種布置,
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
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
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
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
發動機前置全輪驅動
Ⅲ 汽車的布置方式有哪些
汽車總體布置形式有哪些
按照發動機相對於變速器、底盤和車身等的位置不同,現代汽車的布置形式通常有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全輪驅動五種。
發動機幾種布置形式特點介紹
(1)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FF)
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是在汽車上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結構緊湊、減小汽車質量、降低車身地板高度、改善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動力傳遞效率高等特點。現在大多數的緊湊汽車大多以這種形式來布置,但也有部分中高級汽車為獲得更大的車內空間而採用這種布置,如大眾邁騰、豐田凱美瑞和奧迪A3等。
全輪驅動布置形式
Ⅳ 越野車排行榜前十名圖片
越野車排行榜前十名及圖片如下:第一名:路虎攬勝,採用了最頂級配置和超高級性能的5.0t巔峰創世版。
Ⅳ 電動車也能玩越野看看賓士的魔改EQC,氣場一點都不輸大G
在越野車領域中,4×4隻是基本要求,要想真正入門,必須開上4×4?的越野車。在這方面,賓士應該最有發言權,因為賓士打造過兩款專業的4×4?越野車,而且在越野領域不斷的探索,如今又推出了旗下第三款4×4?越野車。這次的越野車也與眾不同,因為它是在電動車的基礎上打造的,和傳統的燃油越野車不同。經過賓士的魔改,EQC也擁有了越野的性能,讓電動車在越野領域嶄露頭角。
經過了這樣的改裝後,一台看似普通的電動SUV,變成了可以媲美賓士大G的硬派越野車,具備強悍的越野性能。這款車的亮相,也是賓士展現技術實力的表現,畢竟在未來的汽車領域,新能源是主流,如果賓士的電動車可以玩轉越野,那麼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為什麼很多的越野車身後,都會背著一個輪胎
現在我們常見的SUV,其實是從純正越野車經過駕乘轎車化和造型時尚化後的產物,但基本上保留了越野車高大威兩廂掀背式的體格,要說SUV為什麼長成這樣,先就要探究一下越野車的造型由來。
越野車的設計初衷是功能性需求,就是要能夠越野,能夠適應野外復雜路況,能夠非常tough的在野外壞路上長時間馳騁。那就要求有兩個基本性能:一是底盤要高,通過性要好;二是油箱要大,確保走的夠遠。當然身處壞路隨身帶一條保命備胎是必不可少的。於是汽車開發中的矛盾論就來了。
Ⅶ 請問 ff rr fr mr 等 這些布局各有什麼優缺點 謝謝
FR: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
FF: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
MR:中置發動機後輪驅動
RR:後置發動機後輪驅動
4WD:四輪驅動
FR
FR是'Front Engine,Rear Drive'的簡寫,是用來描述一輛汽 車的機械結構布局的最基本資料之一.意思是'前置引擎, 後輪驅動',即所謂'前偈後驅'.顧名思義,車的引擎放在車 頭,透過一條傳動軸將動力傳到尾部車輪,再經尾部車輪將 動力轉到地面.車的前輪是沒有動力的,只作轉向之用.在現存汽車布局中,它可算是較舊的一種,多用於大車或跑車.優 點是結構簡單可靠,愛生活,愛飈車控敏捷.缺點是轉動軸占據車箱空間( 一般的計程車後排中座凸起的位置就是傳動軸所在)和帶來額外重量.此外,FR雖愛生活,愛飈車控敏捷,於轉彎速度過高失控時卻 不如FF(前偈前驅)和4WD(四輪驅動)般 易修正.
P.S.現今最新推出的FR己經不再需要大型的傳動軸,因此車 箱空間可以更寬敞了.
FF
FF是'Front Engine,Front Drive'的簡寫,意思是'前置引擎, 前輪驅動',即所謂'前偈前驅'.引擎放在車頭,波箱緊貼引擎,動力由前輪送到地面.前輪兼負動力轉送和轉向的功 能.優點就是省卻通往後輪的傳動軸,車箱有更大的空間, 車身也自然輕.雖然一般而言它不及FR 般靈活,但勝在愛生活,愛飈車控容易,高速失控時也較易救車,所以在飛車圈子也普遍受落.本來FF另有缺點,就是前輪傳動軸的萬 向接頭(俗稱'和尚頭' 容易耗損,不宜大動力傳送,但隨著汽 車工藝與科技的進步,這問題得以漸漸減少.所以,FF成為今天轎車的主流,更愈來愈多大型車採用.
MR
MR是'Mid Engine,Rear Drive'的簡寫,即中置引擎,後輪推動.引擎安裝 在駕駛位後的位置,車輛重心變成在車的中間,車輛的重量分布比大約是40:60,重心偏後,造漂移時便容易得多,因此MR車往往在轉彎時反應 特別敏銳(可能會趨於反應過敏而導致轉向過度,但MR的情況總比重量 完全集中在車尾的RR好).
MR的引擎安裝的位置較低,因此中置引擎的車有低重心的特性,由於重 心偏低,所以車輛在加速時車胎不易打滑;還有,由於引擎在中間,傳動軸 縮短的關系,MR的加速力也比FR好,所以一級方程或也是MR規格的.
Ⅷ 簡述現代汽車五種布置形式的憂缺點和代表車型
汽車的傳動系統布置可以分為五類: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FR)、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FF)、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MR)、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RR)和四輪驅動(4WD)。 一、前置後驅(FR) 最早期的汽車絕大部分採用FR布局,現在則主要應用在中、高級轎車中。FR的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即整車的前後重量比較平衡,操控穩定性較好。缺點是:傳動部件多、傳動系統質量大,貫穿乘坐艙的傳動軸占據了艙內的地台空間。 二、前置前驅(FF) FF是現代小、中型轎車普遍採用的布置方案。FF的優點是:降低了車廂地台,操控性有明顯的轉向不足特性,另外其抗側滑的能力也比FR強。缺點是:上坡時驅動輪附著力會減小;前輪由於驅動兼轉向,導致結構復雜、工作條件惡劣。 三、中置後驅(MR) 發動機放置在前、後軸之間,同時採用後輪驅動,類似F1賽車的布置形式。還有一種「前中置發動機」,即發動機置於前軸之後、乘員之前,類似於FR,但能達到與MR一樣的理想軸荷分配,從而提高操控性。MR的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點是:發動機佔去了座艙的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率和實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現的跑車。 四、後置後驅(RR) 早期廣泛應用在微型車上,現在多應用在大客車上,轎車上已很少用,但保時捷911的「甩尾」則是因RR出名的。RR的優點是:結構緊湊,沒有沉重的傳動軸,也沒有復雜的前輪轉向兼驅動結構。缺點是:後軸荷較大,在操控性方面會產生與FF相反的轉向過度傾向。 五、四輪驅動(4WD) 無論上面的哪種布局,都可以採用四輪驅動,以前越野車上應用的最多,但隨著限滑差速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四驅系統已能精確地調配扭矩在各輪之間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車出於提高操控性考慮也越來越多採用四輪驅動。4WD的優點是:四個車輪均有動力,地面附著率最大,通過性和動力性好。
Ⅸ 照亮黑夜的眼睛:越野車燈光改裝注意事項(下)
輔助燈造成的風阻噪音
輔助燈外形的選擇和安裝位置都很重要;否則很容易產生大量的噪音,尤其是安裝在車頂的時候,如果配上不合理的燈架-行李架,那麼除了會引起巨大的噪音外,還有可能引起車頂共振,這就會對行車安全直接帶來負面影響。
LED的優點
LED特性與氙氣基本相同,但是更加小巧,因此安裝方式和外觀造型會讓它的布置和安裝更加方便;它的壽命也更長,並且不存在氙氣的啟動延遲點亮問題。
LED條形輔助燈
LED的優點是可以做成任意長度以容納更多LED發光體,它的亮度更高、可同時設計兼顧到射程與寬度的反光碗;缺點是耗電量比較大,同時整個條燈的發熱量也大,需要用很大面積的散熱片進行輔助散熱。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普通家庭小轎車,載貨汽車,大客車,越野車分別採用哪種布置形式
普通家庭汽車一般以發動機前置前驅,發動機橫置的(奧迪的發動機是縱置)。
越野車發動機前置四驅。貨車發動機是前置的。
現在的大客車一般都是後置發動機,以前很老舊的客車是前置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