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越野車技巧
㈠ 越野摩托車的高度可以調節嗎
可以調節。方法如下:
1、改座墊
有很多摩托車為了舒適度更高,一般座墊裡面的填充物就比較多,這個時候可以選擇犧牲舒適度來降低一點坐高,用工具把座墊的填充物打磨薄一點,甚至可以全部給它取掉,只留一個座墊表面,不過這樣騎車相當痛苦。
2、調節減震
大多數摩托車的後減震都可以調節高度,可以調節減震高度來降低車高,調節高度的時候不能只單單調節後減震的高度,對前減震也要做一定的調節,不然會影響到車的重心,看起來也別扭,只是細微的表現,也可以調節減震的軟硬程度,在坐上車以後會把它下壓的更厲害,不過調節減震會讓車的通過性降低。
3、換輪轂
不同的摩托車輪轂的大小都是不一樣的,可以換一個小一號的輪轂,不過看起來可能有點怪異,就和汽車換上小一號的備胎一樣別扭,對車的性能和操控上也有影響,輪胎的也有各種不同規格的輪胎,可以換一個更加扁平一些的輪胎。
4、穿增高鞋
還可以在自身上想辦法,多吃飯長個子很明顯在成年人的身上是行不通的,那麼就只能穿以上稍微厚一點的鞋子,或者給鞋子裡面加一個增高墊,給自己長個一兩厘米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可以讓腳離地更近一點。
5、提升騎行技術
可以提升自己對摩托車的駕駛技術,只要一邊的腳著地,能在啟動的時候把摩托車撐住就可以了。
(1)摩托車越野車技巧擴展閱讀:
越野摩托車的一些技巧:
1、姿勢技巧
在越野路面騎行時騎手應該讓自己的下肢盡量自然的貼緊車輛,全身關節自然放鬆。在減震系統受到障礙沖擊時應採用站力駕駛姿態,腿部微微彎曲。
手腕、肘關節、肩、胯部、膝蓋、腳踝、應和全車減震同步進行運動,其目的在於分散和緩解車輛減震系統所承受的沖擊。在高級的技巧中可以採用坐姿,但是背部脊椎必須完全配合減震系統吸收來自地面的沖擊力,並且分散到手腕、肘關節和肩部。坐姿較站姿節省體力但是不適用於全地形。
2、騎行搓板路
連續的起伏路面,我們稱之為搓板路,是最難行走的。通過正確方法進行練習,你也可以快速而安全的通過。在進入搓板路之前,挑到最高檔,檔位越高,你的懸掛系統工作越好。
3、彎道技巧
越野車輛的彎道技巧可以說是變化多端,如果想完成一個漂亮的彎道技術必須學會根據彎道傾斜幅度的不同,配合速度進行同向側壓或反向側壓來調整與地面的夾角及垂直度;
根據彎道角度不同又分前壓及後壓,以此來分配、調整過彎過程中所需要的重心。在進彎前須含胸收腹,自然放出平衡腿並同步壓車。
4、硬土急彎過法
對於任何一個越野摩托車場地的任何一個轉彎,都有一些不同的技巧,但是也有絕大部分相似的技術。當一個轉彎是那種滑滑的又乾乾的地面的時候,正確的技術就變的異常的重要。這種彎彎往往是區分高手當中頂尖高手的地方。
㈡ 求越野摩托車的技巧,高手指導!
您好,首先請您注意安全,首先您要尋找適合聯系的場地,不要危害他人安全;
在練習之前把摩托車不必要的零件,如風擋、泥瓦什麼的卸掉,避免摔壞。
具體有兩種方式。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和利用離合器抬前輪。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時,首先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身體盡量前傾,使前*因受重而收縮;最後身體重心迅速後移,同時利用前*伸展時的反彈力提起車把,適當地加大油門,前輪就會抬起。利用離合器抬前輪時,首先也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提捏緊離合器手把,加在一些油門,使發動機的轉速數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內,最後迅速松開離合器手把,前輪就會因後輪的驅動力自然抬起。練習中,實際的問題很多,譬如車輛功率大小,身體與油門、離合器的控制的協調程度,心理素質等等,都可能影響練習的成功與否。當然技術高的人自行車都能獨輪騎行,不要說有一定驅動力的越野摩托車了。所以初學者練習首選有較大加速度的車型。前輪抬起後,應妥善控制好油門和剎車,以調整適當的高度,保持良好的平衡。在前輪下落時,稍加油門;前輪抬得過高時,適時踩後剎車,這時摩托車就會維持前輪抬起的姿態,向前行駛。
2。
2檔拉前輪
學會座在座位上提前輪,2擋就比座在座位上提的遠,速度也快。提把的時候車速保持在15邁左右,腳蹬在後腳蹬上,給大油門的時候壓壓摩托利用摩托減震彈力把離合放開,提起來的摩托高度掌握70度左右,摩托前輪底與70度左右瞬間給油保持一定的高度,慢慢就走的遠了,我最好走了500米。經常的練習了,時間長了也走不遠。
祝您順利!安全第一!
㈢ 怎麼才能讓摩托車前輪離地
抬前輪是駕駛越野摩托車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可以這樣認為:如果不會抬前輪,說明還未跨入會玩越野摩托車的門檻。也許這種說法不科學,但事實上很多人都這么認為。所以這項技巧的掌握對於愛好者來說,至關重要。不應抱著吸引人們的目光而掌握它,而應知道掌握它對實際駕駛有多少的用途。它是,橫跨溝坎、岩石、台階、橫木等障礙的技巧。
具體有兩種方式。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和利用離合器抬前輪。
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時,首先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身體盡量前傾,使前*因受重而收縮;最後身體重心迅速後移,同時利用前*伸展時的反彈力提起車把,適當地加大油門,前輪就會抬起。
利用離合器抬前輪時,首先也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提捏緊離合器手把,加在一些油門,使發動機的轉速數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內,最後迅速松開離合器手把,前輪就會因後輪的驅動力自然抬起。
練習中,實際的問題很多,譬如車輛功率大小,身體與油門、離合器的控制的協調程度,心理素質等等,都可能影響練習的成功與否。當然技術高的人自行車都能獨輪騎行,不要說有一定驅動力的越野摩托車了。所以初學者練習首選有較大加速度的車型。
前輪抬起後,應妥善控制好油門和剎車,以調整適當的高度,保持良好的平衡。在前輪下落時,稍加油門;前輪抬得過高時,適時踩後剎車,這時摩托車就會維持前輪抬起的姿態,向前行駛。
抬後輪
抬後輪與抬前輪一樣,也是駕駛越野摩托車的基本技巧之一,不過較易掌握。抬後輪在表演方面的作用恐怕是獨一無二的,其他方面的作用本人一時還無法考證,望各位摩友多多指教。
抬後輪的動作最好是選在摩擦力很大的瀝青路面上完成,其次是塑膠跑道路面,最次是水泥路面。其他路面上除非有了一定技術之後,否則最好不要練習。
初習者對摩托車的要求是前制動應是液壓盤式,否則很難一下將前輪鎖死。技術熟練後則可以是鼓式前制動。值得注意的是:前輪鎖死,危險性很大,最恰當的運用制動是不將車輪鎖死。
抬後輪前,應使摩托車保持一定的車速,並保持直線行駛,雙膝夾緊車身,使人車一體,抓前制動手把,使前輪鎖死,雙手用力握住手把,身體前傾,重心前移。摩托車就會因慣性、前避震的收縮和人身體的配合多重作用而將後輪抬起。
抬起後,應審時度勢松開前制動,這樣不會因車速過快而整車前翻。
特別注意是的路面的選擇和保持直線行駛
㈣ 越野摩托車換擋怎麼操作是正確的
越野車一般是國際檔,國際檔加檔是一檔踩,二,三,四,五檔往上挑。空檔在一檔和二檔之間。減檔反過來操作就行了。
凱琳摩托車行
㈤ 越野摩托車怎麼開。
你好。越野摩托車是這樣駕駛的。摩托車啟動後。一熱1~2分鍾。怠速穩定後。坐到摩托車上面。左手捏住離合器。然後用腳掛到一檔。右手握住油門後緩慢的加油。在加油的同時,左手慢慢的松開離合器。這樣摩托車就可以往前面行駛了。當摩托車行駛到時速大約七八公里的時候。左手捏住離合器。右手把油門送回去。也就是把油門關閉。同時用腳掛到二檔。然後松開離合器右手緩慢的加油。摩托車又可以往前面行駛了。以後的崗位也是這樣操作的。當你要停車的時候。左手握住離合器。右腳踩住剎車。摩托車就可以停在你要停的位置了。摩托車的駕駛技巧不是很難很容易掌握。你多練習幾次,慢慢的就會輕車熟路了。
㈥ 越野摩托車在公路和荒野這兩個不同的地方應該怎樣駕駛
公路:
1,越野胎在較為光滑的路面抓地力較差,導致急加速或是剎車都有一點打滑的現象(視發動機的功率和剎車力度)
2,越野車一般強調扭力,而極速不好。在寬闊筆直的道路上會覺得沒有速度。
3,越野車在公路高速行駛,因為車輛空氣動力布局和配重不是為高速設計的,車身偏輕。導致感覺高速不穩定,略微發飄。
4,越野車在公路高速行駛時,因為發動機調教問題,會覺得車輛在發動機高轉時震動大,噪音大。
5,越野車方向把一般設計的阻尼較小,適合中低速靈活轉向,在公路高速行駛時會覺得方向輕,較為危險。
越野:
1,符合車輛設計的道路有助於車輛性能的完全發揮
2,選擇合適的道路輪胎有助於車輛穩定性和操控性提升
3,選擇合適的檔位有助於發動機扭力有效的使用
㈦ 越野摩托車換擋教學
越野摩托一般是國際五檔 即:踩一檔 勾二檔 勾三檔 勾四檔 勾五檔。若一檔以上檔位,踩踏為退檔,踩至一檔後,輕挑即為空檔。 具體越野過程中檔位技巧方法(如過彎,跳平台等),可以到摩托吧里看,有相關的教學。
㈧ 越野摩托車抬頭翹尾技巧
你幹嘛問這個,不準你學。。。。。。不可以
㈨ 如何騎越野摩托車.
第一次騎摩托-摩托車新手駕駛教程 1、從第一次騎摩托車開始,你就必須掌握好正確的駕駛姿勢。當然,剛剛開始,姿勢難免不對,但是不及時糾正,時間長了形成怪癖,想改也改不過來了。所謂駕駛技巧,並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技術,而是一種最基本的操作技巧。但是要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毫不改樣地保持正確而輕松的駕駛姿態和操作技巧,就不象想的那麼容易了。你想做到這一點吧?就請你仔細閱讀下面講的內容吧。 採取什麼樣的騎車姿勢,這是個人的自由。何況每個人的身高不同,騎車姿勢也就會各種各樣。另外,摩托車的結構、款式多種多樣,如果大家都是一種姿勢,反倒是不正常的了。 第一,保持身體的平衡。因為身體坐得不穩,就不能得心應手地操縱。當然,還必須保持摩托車的平衡和穩定。 第二,即使都平衡穩定了,也不要用力死死地按住車把。因為用力過大,難以輕松地操縱,不能充分發揮摩托車轉向機構的固有性能。 第三,能夠使身體自如地活動。即能根據操作的需要改變身體的姿態,或是把體重加到踏板或車座上。或是改變姿勢減輕對踏板、車座的重量,以獲得不同狀態下的車體平衡。雖然摩托車的性能各有差異,但是正確的,駕駛姿勢的要領是一樣的。只要真正做到以上三點,以正確的姿勢,輕松自如地駕駛摩托車的騎手,才是最棒、最瀟灑的。也只有在正確的駕駛姿態下,才會更好地發揮出摩托車的應有性能。 騎手的駕駛技術是高還是低,只要看他的姿勢就明白了。因為只有姿勢正確,才能有上乘的駕駛技術。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象大賽騎手那樣,把屁股用力壓向彎道內側在大街上開摩托車,反倒有些出洋相了。正確的方法,是看他們如何根據需要,不時地改變姿勢,什麼時候放鬆,什麼情況下把體重壓向哪個方向,這樣的觀察和模仿是很在益處的。但是不要注意表面,而應掌握它的實質。另外,通過自己親自駕駛摩托車試一下,如果不適合你的自身條件,那麼再好的姿勢,也是不可取的。 綜上所述,所謂騎車姿勢,就是以怎樣的姿態控制操縱摩托車這種行為的外在表現。因此,只靠姿勢的模仿來操縱摩托車,將會事與願違。反過來說,那些只以能開動摩托車為目的的騎手,他的姿勢也一定是很難看的。而無視摩托車性能,只憑渾身力氣來操縱摩托車的人,也一定是很粗笨的。因為有一定自重的摩托車,是在一定速度下奔跑的,而決不是取決於你臂力的大小。當然,合理地利用你的力量和體重,更有利發揮摩托車的性能,這就是安全、快速。 上車方法:①站在車體兩側的上車踏板上;②同時彎曲雙膝,直到坐在車座上;③使你的體重仍在雙側的踏板上,上身向前傾斜,兩手自然放在摩托車兩側的手把上。至此,上車的動作全部完成。 不要認為這很簡單,要著重注意兩點,即臀部「接觸」到車座上,然後將雙手扶在手把上。否則,當臀部還沒有坐在車座上,胳膊也沒有負擔體重時,就開車,哪怕只跑上一小時,你也會精疲力盡。除了把臀部坐在車座上,還必須調整臂部的位置,絕對不許將車把握得太緊,防止體重落在手腕上。 只有採取這種基本的騎車姿勢,才能使體重恰到好處地落在車座——手把——踏板這三個部位上。也只有這樣,才能根據情況,調整各部位的用力程度。 「負荷控制」這句話很對,要掌握好左右方向的負荷分布。可以通過前後左右的移動,在身體得到瞬間活動的同時,消除對摩托車附加上不必要的力。這樣,就能慢慢地減少兩條腿的力量,使體重自然地落在車座上,從而養成正確的騎車姿勢。 即使臀部坐在車座上,手臂和腕部也應處在一種「游離」狀態。這樣,你才能敏感到車把的動作。在摩托車直行時,車把會自然地左右振擺,保持正常運行。如果雙手死死地握住車把,反而影響了車把和轉向機構的固有功能,使摩托車發生搖晃。甚至導致翻車事故。 下半身是通過車座和腳踏板來支撐的,而前傾的上半身是由下半身支撐的。為了不使上身向前倒下,就要利用背部肌肉的力量,即下腹回收,腰部放鬆,使脊背呈現「弓形」。這種姿勢,不僅能使上半身平穩,還可以保持身體的柔軟性。 肘部為半曲伸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使腕部始終保持一種輕松的「游離」狀態,達到柔軟性、自由性。下顎微微抬起,但決不是向前伸出,否則就會使手腕和肩部受力,而影響操縱的自如性。 無論是直行,還是轉彎,都不要有意識地扭動身體對車體「加力」。這樣不僅影響微細自如的操縱動作,還會增加你的疲勞感。越是摩托車高手,他的姿勢越輕松,長時間或高速駕駛也不感到疲勞,原因就在於全身放鬆。當然,漫不經心也是不對的,關鍵是能及時放鬆。因為摩托車本身就具有抗左右振擺的性能,當然這也是你的下半身起了作用,這就是再三強調的「雙膝夾緊」作用。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了「雙膝夾緊」的重要性,在駕駛員培訓班也反復強調這個問題。除了雙膝外,也可以使大腿內側靠住燃油箱。並用腿肚子貼在側罩上,但重要的是用腳跟靠緊車體。這些技巧,只要反復練習,就會運用自如,但是動作不能僵硬,不能用力過大。
㈩ 摩托車怎樣抬起前輪
抬前輪是駕駛越野摩托車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可以這樣認為:如果你不會抬前輪,說明你還未跨入會玩越野摩托車的門檻。也許這種說法不科學,但事實上很多人都這么認為。所以這項技巧的掌握對於愛好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們不應抱著吸引人們的目光而掌握它,而應知道掌握它對我們的實際駕駛有多少的用途。它是,橫跨溝坎、岩石、台階、橫木等障礙的技巧。 具體有兩種方式。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和利用離合器抬前輪。 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時,首先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身體盡量前傾,使前*因受重而收縮;最後身體重心迅速後移,同時利用前*伸展時的反彈力提起車把,適當地加大油門,前輪就會抬起。 利用離合器抬前輪時,首先也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提捏緊離合器手把,加在一些油門,使發動機的轉速數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內,最後迅速松開離合器手把,前輪就會因後輪的驅動力自然抬起。 練習中,實際的問題很多,譬如車輛功率大小,身體與油門、離合器的控制的協調程度,心理素質等等,都可能影響練習的成功與否。當然技術高的人自行車都能獨輪騎行,不要說有一定驅動力的越野摩托車了。所以初學者練習首選有較大加速度的車型。 前輪抬起後,應妥善控制好油門和剎車,以調整適當的高度,保持良好的平衡。在前輪下落時,稍加油門;前輪抬得過高時,適時踩後剎車,這時摩托車就會維持前輪抬起的姿態,向前行駛。 抬後輪 抬後輪與抬前輪一樣,也是駕駛越野摩托車的基本技巧之一,不過較易掌握。抬後輪在表演方面的作用恐怕是獨一無二的,其他方面的作用本人一時還無法考證,望各位摩友多多指教。 抬後輪的動作最好是選在摩擦力很大的瀝青路面上完成,其次是塑膠跑道路面,最次是水泥路面。其他路面上除非有了一定技術之後,否則最好不要練習。 初習者對摩托車的要求是前制動應是液壓盤式,否則很難一下將前輪鎖死。技術熟練後則可以是鼓式前制動。值得注意的是:前輪鎖死,危險性很大,最恰當的運用制動是不將車輪鎖死。 抬後輪前,應使摩托車保持一定的車速,並保持直線行駛,雙膝夾緊車身,使人車一體,抓前制動手把,使前輪鎖死,雙手用力握住手把,身體前傾,重心前移。摩托車就會因慣性、前避震的收縮和人身體的配合多重作用而將後輪抬起。 抬起後,應審時度勢松開前制動,這樣不會因車速過快而整車前翻。 特別注意是的路面的選擇和保持直線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