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grandtour測試皮卡
『壹』 豐田坦途百公里測試
外觀前面豐田坦途皮卡是豐田針對北美市場開發的全尺寸皮卡,極富侵略感的整體外觀設計配合超過2迷的車高給人以威嚴、霸氣的感官體驗,發動機蓋微微隆起的線條凸現出車頭的肌肉感,巨大的鍍鉻進氣格柵更是完美的詮釋了霸氣這個詞,而酷似牛角的車燈以及位於C住上的5.7L V8標識無時無刻的向世人表示出這是一台十足的性能機器。後面這款車型是豐田坦途的4門5坐版,整體看上去更為修長,而長度也確實達到了令人敬畏的5809mm,不過隨之帶來的好處就是看上去更加協調,少了幾分笨重,多了些許輕盈。相比較車頭的兇悍,車尾則更多的是內鏈與實用。正如同全系標配的拖掛設備所顯示的一樣,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個大塊頭同樣也是一位居家好男人,但是罕見的側出排氣則更多的展示著其強悍的一面。剛柔並進則是對坦途的最好評價。 內飾強悍的外觀背後,精細舒適的乘坐空間,仍然保持了豐田做工考究的的轎車工藝,為駕乘者帶來了皮卡和轎車的雙重感受。筒狀的儀表盤充滿了深邃的意境,又凸顯運動色彩。 駕駛者的位置可以很容易的控制所有按鈕。很大的車門把手即使帶著厚厚的工作手套也可以輕易的使用。在副駕駛位置的面板上方有一個3.4升大小的手套箱,下部有一個更大的9.5升容積的手套箱。 動力性能動力方面豐田坦途配備了5.7L V8全鋁發動機,作為豐田旗下旗艦車型的御用發動機除坦途之外只有售價超過百萬的紅杉、雷克薩斯LX570、陸地巡洋艦5700等車型才有資格使用這台性能強大的V8引擎。這台5.7升i-Force V8引擎在5000rpm時輸出最大功率381馬力,3600rpm時輸出最大扭矩544Nm,在DOHC雙頂置凸輪軸的布局與豐田VVT-I可變氣門正時系統作用下配合ACIS諧波進氣增壓系統以及可變長度進氣歧管,使得這款發動機在全部轉速區間都有優秀的動力表現,可以說這款發動機已經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進氣技術開發到了極致。同時車尾的FLEX FUEL標識也預示著可以使用乙醇濃度最高達到85%的乙醇汽油,節能環保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對燃油的適應性。 豐田坦途採用了前雙杈臂,後鋼板彈簧的懸掛系統,在保證前排乘客的舒適度以及整車操控的前提下,後車斗還擁有強大的裝載能力與可靠性,同時強勁的動力也保證了其高達4.5噸的拖拽能力。 作為高端越野全尺寸皮卡,坦途採用剛性更強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配合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以及帶有鎖止和超低速擋功能的四驅系統,結合齒輪論條式的轉向助力,營造了強悍的越野性能。
『貳』 the grand tour 第一季超清資源,不知道有沒有誰想要的
早上上課前第一時間開Prime看了片頭,都有點淚目了。德亞首頁的標語是逗Endlich hat das Warten ein Ende地 (Finally the waiting has come to an end),恰如其分。
晚上終於回來看完,不知道該評論什麼又很想強答。。亞馬遜爸爸真有錢,JC嘲諷美國人的老梗根本看不膩,丹布那段逗修飾過地的翻譯簡直笑尿哈哈哈
最大的感想都寫在開頭曲子的詞里了
(JC從大英的陰雨中走出來,駕著mustang rocket駛在明媚的美利堅大道上)
*I can see clearly now the rain has gone
Gone are the dark clouds that had me blind
It's gonna be a bright
sunshiney day ...*
相信還是會有很多懷念老TG的車迷,但我是樂觀其變的。不破不立,BBC的三賤客已經有套路化的趨勢了。此番折騰,倒是讓我對一切重新開始的新節目產生了久違的新鮮和滿足感。(至少你看,一季有12集啊!12集!)
『叄』 top gear 豐田皮卡 哪一集
Top Gear 2003年12月7日(第5期)-Jeremy測試Mazda RX8並讓Stig做單圈-Richard測試VolksWagen Corrado VR6、Mercedes-Benz 190E2.5-16-TG用敞篷車測試「開多快能吹掉假發」-James測試Fiat Panda-TG三人試圖毀壞一輛Toyota Hilux
Top Gear 2003年12月14日(第6期)-Jeremy測試Citroen C2-TG把上一集的豐田皮卡停到了一座要爆破大樓的頂層試圖繼續毀滅它-Richard測試Renault Megane CC和Peugeot 307 CC-James測試1974年Aston Martin Vantage-Jeremy測試Vauxhall Monaro VXR並讓Stig做單圈
『肆』 如何評價 The Grand Tour
一個孤獨又有些駝背的老人孤獨地走著,走向一輛他一直以來討厭的野馬,很明顯,這輛車是租來的。車子緩慢地開車,從城市走向荒漠,突然兩輛野馬出現在屏幕中,是老人的兩個好友,老人剛剛丟了工作,為了一頓熱飯老人出手把他的同事給打了,單位里早就覺得老人是個刺兒頭,又不好意思開除他最後決定不和他續約了。那兩輛野馬正是老人在單位里的老搭檔,他們辭職了,決定和老人在一起再創輝煌。三個人相視一笑,藍色,紅色,白色,英國的顏色,也是野馬的故鄉,美國國旗的顏色。突然野馬發出了怒吼,車子也開始狂暴了,起來。三人本性慢慢顯露出來,Grand Tour如同它的名字一樣,註定是一場偉大的旅行。野馬開進荒漠,緊接著各種車輛慢慢聚集,原來老朋友們聽說了他們的相聚,不約而同地與他們通行,我們一直沒有離開,一直期待你們東山再起,走向新的未來。
說實話以上這一段真的很做作,尤其是對比他們之前的那些逗逼行為,但是相信如果Top Gear忠實粉絲都會為這個鏡頭感到感動。
簡單聊聊觀後感:
三人如同像搖滾明星一樣登台,有趣的是James May和Richard Hammond都有被炒魷魚的經歷,唯獨Jeremy Clarkson沒有,嗯,合約期滿BBC沒跟他續約而已。
作為全球巡演的第一站,帳篷被支在了美國。主要也是因為亞馬遜是美國公司吧。開場黑美式英語太搞了。大家也很配合地跟他們開玩笑。場面實在是熱鬧。有點脫口秀的感覺了。
第一集的主線是三輛終極跑車的決戰,彌補之前Top Gear留下的遺憾,順理成章。有沒有發現法拉利沒有來工作人員?鏡頭剪輯依然出色,P1擴散器撞擊的火花融合動畫效果一下子被驚到了。拉法的排氣放炮聲我很喜歡。
Top Gear的明星開車環節被三個明星之死代替。也基本交代了以後不太會有明星開車這個環節了吧。
客觀來說第一集比較平淡,主要還是和以前的Top Gear劃清界限,希望看到接下來更精彩的The Grand Tour。
『伍』 如何評價第一季的《The Grand Tour》
時間、地點、方式、節目名字什麼的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還有這三竿老炮兒一起侃大山,三個老男孩還能使勁兒折騰車、惡搞人。就像集齊七顆龍珠就能召喚神龍實現願望,集齊三賤客就能碰撞出世界上最舉世無雙的汽車娛樂節目。(是的,我無比同意YYP的觀點,三賤客做的不是汽車評測節目,而是以汽車為載體的娛樂節目)
TGT僅僅用了第一集,就把自己的口碑刷爆了(當然,這一集的製作經費也是最土豪的),後三賤客時代的《Top Gear》秒變反面教材。而這第一集,也僅僅用了前面的五分鍾,就抓住了我的心。
陰雨綿綿的英國,隱喻著JC在陰霾里出走BBC。不列顛的陰霾越不過大西洋,乘上飛往大西洋彼岸的飛機,落地。這個方向盤裝錯位置的國度,陽光燦爛,亞馬遜用上揚的嘴角迎來大猩猩。
不知道哪裡來的野馬,盡情地飛馳在美國加州那一望無垠的路上。沒有壓抑,只有歡脫,身後再現出兩輛野馬,是誰在開車,你我已經心中有數。
互相揮手問好,一個略賤的笑容,一個意味深長的點頭,三個患難諍友,共同進退,心照不宣。「哥倆好啊,對不起害你們跟我一起逃亡到美國來了。」「來啊,互相傷害啊」「請繼續多多指教,除了我的衣著品味」。
卧槽,走心走得如此猝不及防。想起大學那些年一起追TG的基友們,你們看到這一幕,有沒有想到兄弟我?
他們用我們熟悉的方式重聚,彷彿他們的節目沒有斷檔過一樣;然而相比起上一次三賤客同台作秀,三個人臉上歲月的痕跡卻也分明了許多。一面是人設無縫對接,一面是歲月神偷犯案,竟給我這三個人一夜白頭的錯覺。
這一段的節奏和情節把握都非常棒,向過去揮手,去新單位報到,再向美國汽車文化致敬。
接下來的三神PK太極拳,也揮得相當溜。加速測試,三台車互有勝負,最後強行甩鍋給鞋子。(鞋子梗在第13集又重溫了一遍)不要以為三賤客在玩玄學,互有勝負,一方面避免了一場公關浩劫,另外看似荒誕喜劇的結論,又滿足了觀眾。看似玩世不恭的三個大男孩,實則對節目把控的能力是很高深的。車壇真正的「三神」,不是三神車,而是三賤客。
在某種程度上,即便是BBC時代的《Top Gear》,即便那時候JC已經口無遮攔,但BBC畢竟是國家級的電視台,三賤客只能是在一個框架內「相對自由地」打嘴炮,例如JC大嘴巴涉嫌發表歧視卡車司機的言論,就要吃BBC的行政處罰。可是來到完全由自己主導的TGT,三位的觀點、選題的角度,又更加辛辣和犀利了。
例如三個人假裝自己是環保人士,各自打造一輛環保汽車那一集。
最後的結果,植物車自燃、牛肉車長蛆,船長「磚」車散架,就為了證明對環境友好的汽車,是打保護環境之名,行破壞環境之實。
環保車瞎扯淡,這么政治不正確的選題,讓我們這些「Petrol head」們看得很爽。再如噴限速、噴新能源車的免稅政策,無處不黑,到處惹火,放在BBC時代能做得這么露骨?打個問號。
究竟《Top Gear》的成功是由於BBC的精良製作和包裝,還是三賤客的碰撞?看完上一個季度的新世代TG和第一季的TGT,我想所有人都知道答案了。
TGT之於TG,似乎變了,又似乎什麼都沒變,只是將三賤客時代的TG換了一個名字,換了一個東家,節目的框架、形式、橋段、日常吐槽,都有濃烈的TG影子。就連「埃博拉病毒賽道」的最後兩個彎,也都是直角彎,沖線時還是能找到TG跑賽道沖線時的神韻,我個人覺得這是節目組故意保留的一種來自老TG的「儀式感」。
不少人對此的看法是「三賤客已經很難有所創新了,都是新瓶裝老酒」,有點審美疲勞了。不過我對此倒是沒什麼意見。畢竟對於三賤客的粉絲來說,三賤客互相鬥嘴、互黑、捉弄對方,就是三賤客的魅力所在。產生出來的化學反應,有時候火星四濺,有時候七葷八素,就算玩一千年,都還是很有看點。這就像一個歌手,就算換了一家唱片公司,包裝、歌路也許會調整一下,還會接拍些電影、MTV什麼的,但唱歌這個老本行是不會丟的。別人成不了三賤客,也許換一個角度,三賤客也成不了別人。
《Grand Tour》好不好看?挺好看的。TGT是不是老套路?是挺老套路的。TGT有沒有創意?如果你覺得保持一種慣有的節目形式就是沒有創意,那TGT確實沒有創意;如果你覺得能在慣有的框架裡面,還能不斷頭腦風暴出一些新點子讓人看著有新鮮感,可以叫做有創意,那TGT就有創意。
好了,最後,我想對TGT說的是:好久不見,想死我了,你們還真是一點都沒變呢。
『陸』 the grand tour 第三集鼴鼠開地獄貓出廠時的喇叭是怎麼改的。
迴音構造,改了方向,和聲波
『柒』 可能是世界上最快的皮卡 外媒盛贊2021款RAM 1500 TRX
2021款RAM1500TRX採用了6.2T?V8發動機,最大馬力702Ps,採用了8AT變速箱。外媒表示,2021款RAM1500TRX的操控性能極好,好的完全不像是一輛皮卡,或者說它只擁有一般的皮卡靈魂,而另一半靈魂是GT跑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The Grand Tour,「大猩猩」傑里米·克拉克森,試駕的阿爾法羅密歐,武漢
他試駕的車和在中國的車型完全不一樣!!!
『玖』 "大游學" (the Grand Tour)什麼意思
the grand tour
英 [ðə ɡrænd tʊə(r)] 美 [ðə ɡrænd tʊr]
偉大的旅程;大旅行;教育旅行;大陸游學;大周遊。
Every traveller on the Grand Tour had to visit Florence.
每位游學旅行者都必得造訪佛羅倫薩。
Can I get the grand tour some other time?
沒准兒我們能另安排一個時間。
The grand tour involves two different routes.
這次旅遊主要涉及到兩條不同的路線。
Dad and I got the grand tour.
我和爸爸開始了一次豪華盛大的旅行。
『拾』 the grand tour試車手是誰
mike skinner 前職業nascar賽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