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電池用匯流排市場規模
1. 未來新能源鋰電池市場如何
特斯拉電動汽車、智能手環………這些名字你可能並不陌生。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鋰電池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中國已成為全球鋰電池發展最活躍的地區。2016年,中國鋰電池市場規模約為1115億元,動力鋰電池需求605億元,同比增長65.8%。2020年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2015年的5倍。
不過由於鋰電池的特殊性,即使容量消耗殆盡最後也能變廢為寶。鋰電池的使用壽命有限,梯次利用廢舊電池可促進循環經濟。對於使用過的低容量鋰電池,可應用於低速車與儲能,待容量耗盡後可進行破碎分解,提取出有效物質,如錳、鋰等。而這些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可以起到循環經濟的作用。
作者簡介:狸小貓。義大利傳媒碩士。微博讀書簽約作者、簡書簽約作者。
2. 汽車動力鋰電池回收行業前景怎麼樣
動力鋰電池回收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我國主要的動力鋰電池回收上市公司包括贛鋒鋰業(002460)、格林美(002340)、光華科技(002741)、寧德時代(300750)、天奇股份(002009)、駱駝股份(601311)、中偉股份(300919)、華友鈷業(603799)、杉杉股份(600884)、超越科技(301049)、迪生力(603335)等。
本文核心數據:企業數量、退役電池規模、市場規模、回收網點情況
具備合格資質的企業數量較少
按照《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要求,依據《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工信部從2018年至今共公示了三批具備合格資質的企業名單,三批共計57家企業,代表我國目前具有工信部認定的具備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合格資質的企業僅有47家。而根據企查查的數據,我國在業/存續的企業中經營范圍包含動力電池回收的注冊資金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共有3091家。由此看出,我國大部分動力鋰電池回收企業並不具備相應的資質。
註:數據截止日期為2022年1月12日。全國相關經驗范圍企業指全國在業/存續企業中經驗范圍包含動力電池回收的注冊資本2000萬元以上企業。合法資質企業指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錄公示企業,擁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資質。
全國回收網點布局已初見規模
工信部根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和《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整合並在網站公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的信息情況,每季度更新一次。截止2022年1月11日,工信部認定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共有14899個。其中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汽車企業的官方回收渠道,一般為品牌4S店和部分經銷平台的合作網點,品牌包括吉利、比亞迪、北汽等。第二類為汽車企業下屬或者專業的拆車公司。第三類是具備《再生資源經營許可證》、《危險品道路運輸許可證》等各種資質的新能源企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江蘇、山東是2021年我國動力鋰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分布最多的三個地區,網點數量分別為1504個、1088個和1080個,佔比為10.09%,7.3%和7.25%。從回收企業來看,廣汽、吉利和一汽是2021年我國動力鋰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分布最多的三個企業,網點數量分別為1675個、1364個和993個,佔比為11.24%,9.15%和6.66%。
註:上述企業數據合計統計所有旗下子品牌、控股子公司數據。
退役電池數量大幅增長帶動回收需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提升,動力電池裝機量的逐漸增長,我國將面臨大規模動力電池逐步退役。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的在未來幾年將面臨需求井噴。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公布數據,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約20萬噸,2025年累計退役量約為78萬噸。
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根據中國能源報的數據,2014年投產上市的動力電池在2019年開始進入批量報廢期,2019年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約為50億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
年國內累計退役的動力電池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前瞻根據市場行業測算,在價格並不存在波動的情況下,2021年我國動力鋰電池回收市場規模超過170億元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動力鋰電池回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3. 國內新能源車保有量達381萬台,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應該如何規范
關於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抓起?對於這個即將達到百億級的市場,你有什麼創業的想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深度:2020年動力電池技術進化引發新能源市場變革
今天,通過各大動力電池廠及少數整車製造商的持續努力,在未來的兩年之中,電動汽車不論是在續航里程還是在充電效率、亦或是冬季低溫環境下性能保持等方面,將有發生非常巨大的變化。而在這些性能短板全部補齊之後,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全面競爭的時代也將正式的拉開序幕。
至此,電動汽車目前的售價遠比同級別的燃油汽車價格貴很多,憑什麼跟燃油汽車直接競爭?關於這一點,筆者想說的是,全面競爭的開始一定是從高品牌附加值(比如說保時捷Taycan、特斯拉、賓士、寶馬、奧迪等等高溢價產品開始)開始與燃油汽車直接競爭,至於低價格的普及型產品要麼集中在營運性質車型上,要麼需要等到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足夠大,整體成本能夠與燃油汽車抗衡的時候才會出現大面積替代的發生。
文/新能源情報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新能源汽車現在市場怎麼樣了,我看著路上有很多了,現在電池還可以不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於中國的汽車市場來說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新能源公交、混合動力計程車、新能源私家車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但與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相對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人才的培養卻較為落後。截至2017年,我國汽車後服務人才缺口達300萬之眾,新能源人才在此基礎上仍有近百萬缺口,所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就業前景是非常不錯的
6. 做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新能源汽車電池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這些家
(1)002091江蘇國泰: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產生產鋰電池電解液和硅烷偶聯劑,鋰電池電解液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占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的30%,公司有望憑借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00839中信國安: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和錳酸鋰的生產廠家,同時也是國內唯一大規模生產動力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廠家。奧運期間以盟固利公司錳酸鋰產品作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裝配於50輛純電動大客車。
(3)000973佛塑股份:鋰電池隔膜。生產鋰電池隔膜產品。
(4)600884杉杉股份: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5)000100TCL集團: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目前無汽車鋰電池項目。
(6)000049德賽電池: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目前無汽車鋰電池項目。
(7)600478科力遠:鎳氫電池。正謀求從豐田HEV鎳氫電池材料供應商向鎳氫動力電池組的成品供應商的轉變。目前科力遠與它們的合作僅處於談判階段。與科力遠有初步合作的僅是日本豐田和南車集團,其中南車集團的純電動客車項目已對科力遠鎳氫電池組方案較為認可。
(9)600846同濟科技:燃料電池。參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該公司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包括具有創新化學結構的質子交換樹脂和質子交換膜的研製。
(10)600196復星醫葯:燃料電池。參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權。該公司是專門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的高科技民營企業,目前開發了5個系列的燃料電池產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與大功率(30kW-150kW)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其動力系統、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製造技術及批量生產的能力與設施。
(11)600104上海汽車:燃料電池。大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國家認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先生帶領下主要研究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新源動力的第一大股東,長城電工參股11%,新大洲A參股3.42%。
(12)600192長城電工: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同上。
(13)000571新大洲A: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2%,同上。
(14)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涉及動力電池行業,其與國家高技術綠色材料發展中心共同設立的中炬森萊高技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從事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鋰電電池、動力電池、手機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在十五期間一直承擔國家863項目——動力電池產業化開發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公司已向多家汽車生產廠家提供動力電池樣品,未來在國家政策及汽車企業動力電車實現量產的推動下,該業務有望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15)中國寶安:
(1)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上擁有絕對的行業話語權。(2)控股75%的天驕公司主營的三元正極材料08年銷量居國內第一,市佔率30-40%,08年三元正極材料產量805噸,銷量665噸;09年保守產能是1400噸,負極材料鈦酸鋰180噸,正極材料磷酸鐵鋰09年6月達產,年產能是150噸。(3)控股55%的貝特瑞公司是鋰電池碳負極材料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龍頭,前者國內第一,市佔率80%,全球第二;後者國內第一。貝特瑞公司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碳負極材料標准制定者;也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標准制定者。貝特瑞09年碳負極材料產能是6000噸/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是1500噸/年。(4)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採用固相法、火熱合成法,每噸成本降低到13萬,大幅下降後成本只有國際上的一半。毛利率在60%以上。(5)通過哈爾濱寶安公司貝特瑞擁有近10億噸適合於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優質石墨礦產資源,可確保原料的穩定供給。
(16)金瑞科技(600390)
公司未來發展主要集中在錳資源、電解錳、四氧化三錳的錳系列和鎳氫電池的球形氫氧化亞鎳、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源材料系列。
央企整合或將在2009 年完成。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是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長沙礦冶研究院,作為在國資委排名靠後的長沙礦冶研究院而言,或許
並購成了其更好的選擇。
公司球形氫氧化鎳是鎳氫電池的關鍵原材料,技術優勢突出。公司是鎳氫電池正極材料球形氫氧化亞鎳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其強大的研發實力保證了公司產品的一致性和性能穩定性居於國內前列,產品主要銷售及給比亞迪和日本湯淺,其中日本湯淺用於生產鎳氫動力電池。
公司子公司長遠鋰科生產鋰離子電池材料。長遠鋰科有限公司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高新技術企業。長遠鋰科有限公司為金瑞科技大股東長沙礦冶研究院持股84%,金瑞科技持股16%,不排除金瑞科技公司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進一步擴展的可能。錳資源優勢明顯,錳產業鏈完善。公司在貴州省銅仁地區的兩座錳礦的建成投產,正在進行銷售許可證的申請,一旦得到銷售許可將滿足公司電解錳所需原料的50%左右。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四氧化三錳供應商,公司還是國內主要的電解金屬錳生產基地之一,預計2009 年公司電解錳產能將達到3.5 萬噸,錳產業鏈完善。
(17)尖峰集團600668
公司投資2000萬元持有博信電池(上海)有限公司15%的股份,成為介入動力電池的潛力品種。2008年9月4日,科學技術委員會信息報道,上海鋅空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承擔的鋅空氣電池替代車用燃料產業化項目獲得國際財團認可,正式進入融資盡職調查階段。上海博信鋅空電池有限公司研發的鋅空氣燃料電池技術能得到浦東區政府的支持,屬國家鼓勵類產業,其技術性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博信電池(上海)有限公司目前為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等生產商提供高性能、無污染的 DQFC 鋅空氣燃料電池,同時為DQFC 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換電服務。
(18)南方匯通
(000920)南方匯通,公司控股56.43%的子公司貴州航天電源科技公司是從事鋰二次電池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是貴州省西部開發的重點工程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名品「標志工程」,公司依託我國航天電源開發技術,採用新設備、新工藝生產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鋰離子二次電池,具有容量大、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一致性好等優點,產品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目前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為日產10萬只水平,規格多達數十種公司與梅嶺化工廠共同組建的「貴州航天電源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電源研究開發與檢測設備。一支實力雄厚的設計開發隊伍是公司保持技術領先與快速發展的堅強後盾。目前鋰聚合物電池、大容量離電子電池和錳酸鋰電池已成功開發,並將逐步實現產業化。
7. 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數據顯示誰和誰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 主戰場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年產量逐年上升,突破200萬輛。從銷量來看,2020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約324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歐洲市場佔比第一,為43.06%;中國市場約佔41.27%,排名第二。分產品來看,純電動和插混動力汽車為新能源汽車主要產品,佔比合計在99%以上。
1、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升級時期,全球產量呈上升趨勢
新能源汽車早在19世紀就已經登上了世界歷史舞台,它曾大獲成功,但是好景不長,到19世紀20年代,由於大油田的不斷發現降低了汽油的價格,以及內燃機的技術進展,汽油車逐漸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
而當時的電動車速度低、續航里程短又價格昂貴,遭到了淘汰。此後數十年間,盡管仍有一些電動車問世,但受制於居高不下的成本和續航能力的短板,電動車一直未能達到商用規模。
直到20世紀末期,石油資源日趨枯竭和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日益加深,人們才再次將目光轉向節能環保的電動車。進入21世紀發展電動汽車己經成為世界眾多國家、主要汽車製造商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的戰略重點,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全面升級時期。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舉報/反饋
發表評論
發表
8. 新能源電池發展前景怎麼樣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關鍵組成部分。其中動力電池是最關鍵的一環,可以說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電池的壽命、性能、成本和安全性都無一不深刻地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在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上,整車廠商更傾向於製造商,難以獲得高額利潤。由於動力電池在產業鏈上的重要地位,動力電池生產商無疑將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獲得豐厚的利潤。這也是電池行業備受關注的根本原因。
自鋰離子電池大規模商用化以來,憑借其優異的性能,不斷攻城略地,現已牢牢占據二次電池的高端市場。而正、負極材料百花齊放的發展局面和優異的性能也使鋰離子電池成為當前最有發展前景的綠色二次電池。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技術進步很快,電池組循環壽命已超過1000次,每千瓦時電池的成本已低於3000元。如果電動轎車安裝24千瓦時電池組,一次充電續駛里程大於200公里,鋰電汽車在10年內用電成本約為1萬元。傳統燃油車在10年內的加油費用至少8萬元。而使用鋰離子電池,即使10年內更換一次電池,使用成本多花7.2萬元,總共8.2萬元。兩種車的使用成本基本相同,而且,換下來的電池組還有初始容量的70%~80%,可以作為靜態儲能使用。這也是目前和鋰電池概念沾邊的股票都被熱炒的主要原因。
技術進步使鋰電池製造成本大幅降低,目前已接近鎳氫,大容量成為可能;國發展鋰電汽車既有可與發達國家相競爭的技術優勢,又有發達國家所沒有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我國小功率鋰離子電池早已產業化,形成上下游結合的完整產業鏈,電池產品超過世界市場的 1/3,中日韓三國已成三足鼎立之勢。鋰離子動力電池在技術上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化條件也已基本成熟,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鋰離子電池的原材料在我國來源極為廣泛。我國是世界鋰資源大國,特別是青海和西藏的鹽湖有大量鋰資源,鹽湖的開發不僅為低成本鋰離子電池提供原材料,也有利於西部地區的發展。永磁同步電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和效率高的特點,是鋰電汽車的主要關鍵部件,而我國是稀土永磁材料大國,為鋰電汽車提供了材料保證。
鋰電池的產業鏈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上游鋰礦資源、鋰電池原材料以及電池的製造與封裝。另外,生產電控系統的公司以及具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的整車企業都將從中受益。
以鋰離子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汽車是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難得的一次歷史機遇。被人類給予厚望的鋰離子電池,或許將開辟一個「鋰資源時代」。
9. 以鋰電池為首的新能源車真的能減少碳排放嗎還是資本的一場騙局
鋰電池新能源車確實能夠減少碳排放。說是資本的騙局卻是不一定的,隨著我們的發展,新能源確實能夠代替一些舊的東西。
10. 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為何會被看好
近日,工信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等七部門印發通知,強調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的回收利用。通知提出,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後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
通知還提出,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產業基金,研究探索動力蓄電池殘值交易等市場化模式。專家指出,動力電池的使用年限一般為5到8年,這意味著我國前些年投入市場的新能源電池基本處於淘汰臨界點。預計今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可達50億元規模,2020年預計增長至100億元規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