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電池充放電實驗分析
㈠ 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哪些設備可以檢測電池的充放電性能
電池的充放電性能關繫到整車的性能。使用WT系列功率分析儀可以判斷電池的充放電狀態,測量充放電電流的有效值,並通過對電流的積分,得到充電的電量和放電的電量,以及充放電時間。請採納!
㈡ 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存在自放電現象
是的,電池都存在的,三元鋰電池的充放電循環次數是800左右,使用不當有爆燃的可行性。磷酸鐵鋰電池的充放電循環次數是2000左右,安全可靠,沒有安全隱患。磷酸鐵鋰電池儲存溫度-10~35℃,磷酸鐵鋰電池放電工作溫度-20~65℃。
㈢ 新能源汽車電池壽命是多久
新能源汽車電池壽命是10-20年。
磷酸鐵鋰電池充放電循環壽命普遍可達2000次以上;而三元鋰電池充放電循環壽命一般能達到500-2000次,其充放電循環壽命主要還是受材料、技術的影響較大,隨著三元鋰電池技術的越來越成熟,部分三元鋰電池也可達到2000次以上的充放電循環壽命。
在濕擱置使用壽命方面,目前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的濕擱置使用壽命基本都能達到10年以上。如換裝之前的榮威E50採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可達10年的使用壽命、北汽新能源EU260採用的三元鋰電池甚至可達20年使用壽命。
(3)純電動汽車電池充放電實驗分析擴展閱讀:
平時純電動車,盡量少用快充。當然,選擇電池的好壞並不能光靠電池壽命一個因素來決定,能量密度、低溫性、安全性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長時間大電流充放電,會降低電池的使用壽命,同時電池儲存期間也會有容量衰退。這就需要平時在使用純電動車過程中,盡量少用快充,若純電動汽車長時間停放,盡量保持滿電狀態,避免電池長時間暴曬。
㈣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磷酸鐵鋰電池冬季掉電快,用到多少電就開始充電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磷酸鐵鋰電池冬季掉電快,用到電池還剩三分之一時候就開始充電。磷酸鐵鋰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率小、無記憶效應的優點。
充電過程中,磷酸鐵鋰中的部分鋰離子脫出,經電解質傳遞到負極,嵌入負極碳材料;同時從正極釋放出電子,自外電路到達負極,維持化學反應的平衡。放電過程中,鋰離子自負極脫出,經電解質到達正極,同時負極釋放電子,自外電路到達正極,為外界提供能量。
磷酸鐵鋰電池充放電原理
磷酸鐵鋰電池的充放電反應是在LiFePO4和FePO4兩相之間進行。在充電過程中LiFePO4逐漸脫離出鋰離子形成FePO4,在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嵌入FePO4形成LiFePO4。電池充電時鋰離子從磷酸鐵鋰晶體遷移到晶體表面,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進入電解液然後穿過隔膜。
再經電解液遷移到石墨晶體的表面,而後嵌入石墨晶格中。與此同時電子經導電體流向正極的鋁箔集電極,經極耳、電池正極柱、外電路、負極極柱、負極極耳流向電池負極的銅箔集流體,再經導電體流到石墨負極,使負極的電荷達至平衡。
㈤ 充電慢充的多聊一聊純電動車型充電那些事
隨著純電動車型續航里程的大幅增漲,曾經那些「跑不遠」、「短續航」等問題漸漸變成了「充電難」、「充電慢」。所以,如果你要購買一台純電動車型,除了了解續航外,還應該知道這些充電的問題。
從上表可以看到,部分車型在充電時溫度都是逐步升高的,這些溫度的上升依靠的正是充電樁補能的電量,所以除了充入車輛電池中的電量外,純電動車型在充電時熱管理系統也會消耗電量。不同的車型消耗的電量不同,之前在測試北汽EX3時,北汽新能源的工程師就表示:「EX3熱管理系統冬季低溫下的功率大約是3.5kW,也就是相當於工作一小時大約要消耗3.5kWh的電量」,所以如果你充電一小時可能就要耗費3.5kWh電量在熱管理上。
所以充電快慢更多的是因為不同的電池溫度、不同的電池電量、不同的充電設備以及不同的電池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充的多則是因為在使用直流充電樁時除了充電電池裡的電量外,還會產生充電損耗以及車輛的熱管理系統的電量損耗。
編輯總結?/
隨著純電動車型續航的增漲,純電動車型充電的問題逐漸被放大。充的慢、充的多等問題讓那些第一次使用純電動車型的用戶有一種被騙的感覺,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純電動車型在充電方面所受到的外在因素影響太多,我們也希望車企和銷售在介紹時給消費者更全面的介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滿充滿放,隨用隨充純電動車怎麼充電比較好
電動汽車怎麼充電比較好?我想這是很大電動汽車主都關心的問題,也是很多車主都不大明白的問題。電動汽車的使用是離不開充電的。正確科學的充電方法是維持動力電池使用壽命和最佳工作狀態的重要環節。下面就來說一說關於電動汽車如何充電的哪些事兒:第一:不趕時間要盡量慢充,長期快充會損耗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分為快充和慢充。快充一般半小時能補充80%的電量。慢充需要6到8個小時充滿。這兩種充電方式的時間差距是很大的。所以很多車主在充電的時候,總是希望越快越好,不管有沒有時間,都直接使用快充。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使用快充雖能時間快,但由於快充的時候電壓很大,長期使用對於動力電池是會損傷的,並容易導致動力電池出現虛電的現象。慢充雖然充電時間久,但充電電壓小。不會對動力電池造成損害,也不會出現虛電的情況。所以,我們在充電的時候,有時間的話,最好還是盡量使用慢充比較好。第二:滿充可以,滿放要不得在使用電動汽車的時候,很多車主往往會根據以前使用的其它充電產品的習慣來使用純電動汽車。比如我們使用剛買的手機,前兩次充電時,都要盡量做到滿充滿放,這樣才能確保手機電池在以後發揮出最佳性能。但這樣使用電動汽車就錯了,純電動汽車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其中的一個特性就是電池的記憶性很小。不會因為第一次充電的記憶狀態而導致電池後期性能的正常發揮。所以滿充是可以的,但滿放就要不得了,會使動力電池出現饋電現象,不僅會損害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還容易因為沒電而半路拋錨。第三:最好不要在低溫環境下充電在低溫環境,動力電池會存在嚴重的衰減現象。這時候如果在室外低溫環境中給汽車充電,不僅充電效率低,還可能會對動力電池帶來嚴重的損傷。應當盡可能的在室內或溫度高的時候給車輛充電,因為室內溫度要比外界高很多,動力電池的衰減影響會減少。總結:以上幾點,就是電動汽車在充電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在平常用車的時候要多注意一點。 其實對於現在的很多新能源汽車來說,有一部分用戶由於認知的不足,對於純電動汽車的充放電要求並不是太了解,其實我們從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原理來看,其實滿充滿放才是最為健康的使用方法。眾所周知,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一般現在市面上的主流是鋰元素電池組。這種電池組的最大特性就是安全性能和電能反應速度比較高,但是由於電流對於動力電池組內部的化學元素反應刺激比較大,一般只有滿充才能使得電池內部的化學元素反應最為活潑,這樣儲電能力才能發揮到最強。而且本身動力電池內部的鋰元素自身也有衰減性,而過強過頻的電流對於鋰元素的刺激更加的大。所以如果隨用隨充的話,一方面對於電池內部的化學元素來說,長時間處於虧電狀態,是會影響到電池內部的化學元素反應速度,另一方面,對於電池本身也是比較有傷害的。而滿充滿放,一方面是十分符合新能源車企所規定的使用要求的,畢竟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使用壽命是由電池的完整充放電循環次數所決定的,而滿充滿放就是一個完整的充放電循環,所以這樣一方面對於電池的動能轉換能夠更加效率,另一方面還使得電池內部的化學元素反應更加靈敏,鋰元素的衰減過程大大延長,從而增加了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所以現在對於很多純電動汽車用戶來說,一定要謹記在使用汽車的過程中做到滿充滿放,畢竟動力電池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能多用段時間還是給自己省錢。 滿充滿放,隨用隨充?: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數據說話,以下是針對特斯拉電池系統給出的不同放電深度和循環使用壽命的關系曲線。從該曲線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如果是滿充滿放,即(0-100%),則電池在深度循壞900次之後,容量將衰減至50%。而在隨用隨充,即淺充淺放的情況下(如75%-25%),則電池循環使用壽命達到了2500次。所以,從這個實驗結果來看,我還是建議隨用隨充或者淺充淺放。 那麼純電動車怎麼充電比較好?:如上面論述的,對於純電動汽車的充電,肯定是隨用隨充比較好,不僅是對電池循環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於使用便利性和用車體驗上來講,也是有很大提升作用的。隨用隨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電池電量,從而保證在用車時,有充足的電量,最大限度的提升續航里程。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主都是具備隨用隨充條件的。畢竟能夠安裝私人充電樁的條件相對還是挺高的,尤其時對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別得不說,想要有一個私人停車位,就挺困難的。那麼對於這部分車主而言,平時充電,怎麼充比較好呢?如果單位附近或者工作單位有充電樁的話,則每次上下班,如果有充電需求,都是可以考慮區進行充電的。回到家之後,如果沒有充電樁,其實也是可以通過歲策劃配送的充電槍進行充電。 小結:純電動汽車,不論是對於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還是用車體驗,我們都建議隨用隨充,淺充淺放比較好。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樓主問題。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環保治理刻不容緩,而此時,新能源汽車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中。隨著國家的政策以及各車企的大力發展,如今新能源汽車已經越來越普遍了,不過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新能源汽車還是比較陌生的,即使越來越多的人准備為新能源汽車買單,但也未必真正地了解它。比如:新能源汽車該如何充電比較好?是滿充滿放,還是隨用隨充?怎麼充電才科學?辣么今天,就由氫雲鏈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對於是滿充滿放,還是隨用隨充?氫雲鏈可以告訴你,肯定是隨用隨充,如果用完了再充,這樣做很容易損傷電池,給電池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氫雲鏈建議,在日常行駛的情況下,若當前剩餘電量無法滿足後續目的地里程時應當就近尋找充電樁進行充電。於此同時,如果在時間足夠寬裕的情況下,應盡量選擇慢充模式;若時間緊急亦可選擇快充模式,但這里要注意了,一定要在車輛熄火的情況下進行充電,先把充電槍插入汽車充電口,再啟動充電樁,充電完畢後請先關閉充電樁,再拔掉充電槍。氫雲鏈總結:對於汽車,一輛汽車上的電池動輒價值數萬元,更換及維修費用較高,因此建議購買了新能源汽車的朋友在充電模式的選擇中優先選擇慢充,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電動汽車充電的時候到底應該滿放滿充還是隨用隨充?有些消費者一直在糾結於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淺放淺充、隨用隨充才是電動汽車正確的充電方式。1.隨用隨充不會損壞電池。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是鋰電池。和前幾年手機普遍使用的鎳鎘電池不同,鋰電池不具有記憶效應,也就是說,隨用隨充的方式,並不會讓電池的容量變小,也不會使電池內部出現任何損傷。在充電過程中,鋰電池最怕的就是過充過放和低溫,那會使電池內部出現永久性損傷,使電池容量變小,甚至造成熱失控。滿放滿充的充電方式,非常容易使電池出現過放,給電池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甚至熱失控。另外,如果採取滿放滿充的話,勢必要以直流快充為主,否則,漫長的充電時間根本無法讓消費者淡定。直流快充充電,電流輸入過大,電池內部鋰離子的移動速度也非常大,對電池的損傷也會較大,影響電池使用壽命。隨用隨充的充電方式可讓消費者盡量避免使用直流快充,減少電池損壞的幾率與衰減程度。2.隨用隨充節省充電時間。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決定了充電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按照目前的技術,電動汽車使用直流快充,最快需要30分鍾才能充滿80%電量,完全充滿需要1小時左右。在電池材料、充電電流和環境溫度一定的情況下,決定充電時間的因素主要是電池容量。淺放淺充的充電方式,相當於把電池的充電容量變小了,可縮短消費者每次充電時等待的時間,增強用車感受。3.隨用隨充方便車主用車。隨用隨充能確保動力電池時刻保持較高的電量,在需要緊急用車時,不至於因為電量不足而浪費時間。4.隨用隨充能增加電動汽車充電量。低溫條件下,鋰電池的充電量會下降,充電時間也相應延長,甚至使電池內部出現損壞。因此,電動汽車冬季採取隨用隨充的方式充電,可利用電池放電時的余溫,讓電池活性增加,使充電量相應增加。當然,夏季充電的話,可以在停車後讓電池讓電池溫度稍微降下一點再充電為宜。5.隨用隨充能減少用車費用。對於家庭充電條件較好的消費者而言,隨用隨充的充電方式,讓隨車贈送的攜帶型充電器和壁掛式充電盒有了用武之地。居民生活用電便宜的價格,讓電動汽車的出行成本能低至幾分錢一公里。鋰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充電次數是沒有關系的,消費者大可不必擔心隨用隨充會縮短電池壽命。事實上,採取淺放淺充的方式,還能相應延長鋰電池的使用壽命。因此,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應以淺放淺充、隨用隨充為主。 現在純電動汽車越來越受消費者們的歡迎,然而在電動汽車的使用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充電,每一台電動車根據電池容量不同,充電的頻率和時間也不同,那到底怎樣充電比較好?目前電動車大部分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大部分的電動車廠家也都是建議電量省20%左右的時候進行充電。這個是出於安全考慮的,這20%的電量一般可以保證車輛開到附近的充電站去充電,另外也是避免高頻率充電對電池帶來損害。三元鋰電池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不會因為滿充滿放而使電池內部發生變化,但是一定不能長時間虧電。當車輛長時間停放不開時,電池也會慢慢放電,如果長時間虧電就會導致電池容量下降,時間越長電池損壞就會越嚴重,所以如果車輛長時間不開,也要記得定期給車充電來保持電池活性。第二,充電的時候盡量選擇慢充,慢充對電池的壽命有益,非緊急情況最好不要使用快充。雖說電動車的電池設計可以應對快充,但是畢竟快充時電流和電壓都比較大,偶爾快充沒什麼事兒,但是經常快充就有可能對電池壽命造成影響了。另外充電的時候盡量要選擇溫度適宜的地方,溫度過低電池活性會下降,電池充不滿;溫度過高又可能讓電池內化學反應更激烈,對壽命產生影響不說,甚至還有可能引發自燃。所以掌握正確的充電方式非常重要。 題主你好,我是答主「汽車迷」的車妹,下面是我的回答。用數據來說話。下面是網上查詢到的特斯拉電池系統不同放電深度/循環使用壽命的測量曲線。該實驗總共分四種情況情況進行測定:1、 0%-100%,即滿充滿放;2、 50%-100%,即充滿之後使用一半電量之後再充電;3、25%-75%,即充滿到75%之後,停止充電,再使用到25%之後,開始充電;4、0%-50%,從0%開始充,充到50%之後,停止充電,繼續使用到0%。經過以上四種實驗,可以發現,在0%-50%充放條件下,動力電池的循環使用壽命是最長的,充了3000次之後,基本都沒怎麼衰減;而在深度循環模式下,900次循環後,容量就衰減到50%上下了。所以,滿充滿放並不能提高電池使用壽命。相對的,用到0%以下再充電基本也不現實。所以, 按照特斯拉的實驗結果發現,25%-75%的充放,還是較為合理的。:這里難免會有人質疑,一輛車的特性並不能代表全部,的確,特斯拉存在本身的個體性。那麼,通過分析數據做出下面圖表:從圖表中,我們也發現, 多數用戶電量低於20%才會選擇補電,這符合實際的用車場景,這也是大多數廠家的建議。:目前主流的純電動汽車基本上都是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不會由於充電量過度,或者是說過度的放電導致電池內部發生變化,也就是說三元鋰電池相對於其它電池而言,內部還是非常穩定的。所以, 按照標准來進行充電的話,有利於活化電池,並且也可以稍微的提升電池的容量。:當然, 大多數的廠家規定20%充電,其實對於車輛而言也是從安全形度進行考慮的,剩餘20%的電量既可以可以保證車輛能夠開到附近的充電站,也可以避免高頻次充電給電池帶來的損傷。:要知道,鋰電池最怕的是過充過放。過放就是虧電,那會對電池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過充則會造成電池熱失控,引發燃燒。此外,在充滿電後需要注意的是,車輛一旦長時間不開,一定不要將電量充滿停放,建議車主在車輛閑置不用的情況下,最好也每星期充一次電,讓電池保持良好的活性狀態。 @2019
㈦ 充電慢,充的多,聊聊純電動車充電那些事兒
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充電是重要的能量補充方式。目前充電樁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快速充電樁,一種是普通充電樁。採用快速充電樁進行充電,時間相對較短,可以有效的提升用車便捷性,而使用普通充電樁進行充電時間則相對較長。不過就目前來看,我國公共充電樁數量依然較少,多數還是以普通充電樁,也就是私人充電樁為主。
除了充電樁數量較少,以及採用快速充電會造成安全威脅之外,目前我國的充電樁依然存在布局不完善狀況。比如說,現在很多充電樁都布局在一二線城市,對於一些三四線城市或者小縣城,甚至壓根就見不到充電樁的身影。而且充電樁需要定期的進行維護,目前很多充電樁由於維護不到位,導致並不能達到充電目的。而且由於布局不完善,導致充電樁利用預較低,這些都制約著我國純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不知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電動汽車中,快速充電和慢速充電的原理是什麼
原理就是在單位時間內電流的速度不同。所謂家用交流電慢充,就是在現有居民供電體系的基礎上(採用單相220V或三相380V),使用5-10kW功率量級的充電器(其實就是一個交流轉直流,輸出電壓未必低),轉換成直流,對汽車內電池充電。這裡面,關鍵在於:
1、盡可能利用用電低谷,可以降低對電網沖擊,也可以通過峰谷電價的優惠降低用戶的花費:這個可以通過定時器解決。
2、功率不能過大,充電速度不用快。以5-8小時能充足就夠了。要考慮居民區線路的承受能力。這個充電器,一般在用戶這里,可以放在車上,也可以安裝在用戶家中。
所謂快速充電樁,往往安裝在公共場合,其目的是讓待充電車輛在較短時間(1-2H)內,補充50-60%以上的電能(當然最理想是1分鍾補充80%以上,但是電池技術(含電池組均衡技術)、輸配電技術尤其是散熱技術做不到!
現在大部分是在公用停車場固定的380V充電器,用專門的線路,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例如20kW以上)的較大電流充電
也有是集中的高壓(10kV)引入,轉換成直流電,接入大型蓄電池組(可以採用鈉硫電池釩電池等)。這樣可以提供更高的充電電流,並防止接入時對電網的沖擊(當然,需要充電介面的支持)。
拓展資料:
電動汽車現在是汽車市場上很常見的,尤其是在微型和小型車方面,在SUV和一些其他的車型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普及的。現在使用電動的消費者人數在不斷的增加,電動汽車也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
目前,電動汽車絕大部分採用鋰電池,採用串並聯達到指定的容量。電池製造過程中的離散,使用時的偏差,讓每個電池單元指標不一。長久以往,電池工作狀態偏離嚴重,少部分電池容量衰退更快,電池組容量跟隨「最短的木板」而急劇下降,最終報廢。
實際使用中,很有可能電路控制,在正常情況下,讓每節單體電池工作在20%-80%的容量范圍里,以達到更高的循環次數。(甚至有可能是一節20AH的電池當作12AH的電池單元計算容量)
在這個容量區間,單體電池可以承受很高的充電電流(例如2C),就保證了可以使用大電流的恆流充電快速恢復電池電量。
快充是一種應急充電方式,用的是直流充電,這個直流充電的電壓一般都是大於電池電壓的,需要通過整流裝置將交流電變換為直流電,對動力電池組的耐壓性和保護提出更高要求;充電電流大,是常規充電電流的十倍甚至幾十倍。
優點:半小時可以充滿電池80%容量。超過80%後,為保護電池安全,充電電流變小,充到100%的時間將較長。缺點:由於充電電壓高,電流大的特點,以減少電池充放電循環次數為代價,對電池造成一定的損壞,降低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㈨ 要做電動汽車電池soc估計需要怎麼開始
正確估計蓄電池的SOC,就能夠在實現整車能量管理時,避免對電動汽車蓄電池造成損害,合理利用蓄電池提供的電能,提高電池的利用率,延長電池組的使用壽命。SOC估計有其特殊性,溫度不同、倍率不同、SOC點不同,充放電效率也不同;電池放電倍率越大,放出電量越少;電池工作的溫度過高或過低,可用容量降低;由於有老化和自放電因素的存在,SOC值需要不斷修正。 1.放電實驗法 放電實驗法是最可靠的SOC估計方法,採用恆定電流進行連續放電,放電電流與時間的乘積即為剩餘電量。放電實驗法在實驗室中經常使用,適用於所有電池。但它有兩個顯著缺點:一是需要大量時間;二是電池進行的工作要被迫中斷。放電實驗法不適合行駛中的電動汽車,可用於電動汽車電池的檢修。 2.安時計量法 安時計量法是最常用的SOC估計方法。如果充放電起始狀態為SOCO,那麼當前狀態的SOC為
(5-3) 式中,CN為額定容量;I為電池電流;η為充放電效率,不是常數。 安時計量法應用中的問題:電流測量不準,將造成SOC計算誤差,長期積累,誤差越來越大;要考慮電池充放電效率;在高溫狀態和電流波動劇烈的情況下,誤差較大。電流測量可通過使用高性能電流感測器解決,但成本增加。解決電池充放電效率要通過事前大量實驗,建立電池充放電效率經驗公式。安時計量法可用於所有電動汽車電池,若電流測量准確,有足夠的估計起始狀態的數據.則它就是一種簡單、可靠的SOC估計方法。 3.開路電壓法 電池的開路電壓在數值上接近電池電動勢。電池電動勢是電解液濃度的函數,電解液密度隨電池放電成比例降低,用開路電壓可估計SOC。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開路電壓與SOC關系的線性度不如鉛蓄電池好,但根據其對應關系也可以估計SOC,尤其在充電初期和末期效果較好。 開路電壓法的顯著缺點是需要電池長時靜置,以達到電壓穩定。電池狀態從工作恢復到穩定,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這給測量造成困難;靜置時間如何確定也是一個問題,所以該方法單獨使用只適於電動汽車駐車狀態。開路電壓法在充電初期和末期SOC估計效果好,常與安時計量法結合使用。 4.負載電壓法 電池放電開始瞬間,電壓迅速從開路電壓狀態進入負載電壓狀態,在電池負載電流保持不變時,負載電壓隨SOC變化的規律與開路電壓隨SOC的變化規律相似。 負載電壓法的優點:能夠實時估計電池組的SOC,尤其在恆流放電時,具有較好的效果。在實際應用中,劇烈波動的電池電壓給負載電壓法應用帶來困難。解決該問題,要儲存大量電壓數據,建立動態負載電壓和SOC的數學模型。負載電壓法很少應用到實車上,但常用來作為電池充放電截止的判據。 5.內阻法 電池內阻有交流內阻(impedance,常稱交流阻抗)和直流內阻(resistance)之分,它們都與SOC有密切關系。電池交流阻抗是電池電壓與電流之間的傳遞函數,是一個復數變數,表示電池對交流電的反抗能力,要用交流阻抗儀來測量。電池交流阻抗受溫度影響大,是在電池處於靜置後的開路狀態還是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進行交流阻抗測量,存在爭議,所以很少用於實車上。直流內阻表示電池對直流電的反抗能力,等於在同一很短的時間段內,電池電壓變化量與電流變化量的比值。在實際測量中,將電池從開路狀態開始恆流充電或放電,相同時間內負載電壓和開路電壓的差值除以電流值就是直流內阻。鉛蓄電池在放電後期,直流內阻明顯增大,可用來估計電池SOC;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直流內阻變化規律與鉛蓄電池不同,應用較少。直流內阻的大小受計算時間段影響,若時間段短於10ms,只有歐姆內阻能夠檢測到;若時間段較長,內阻將變得復雜。准確測量單體電池內阻比較困難,這是直流內阻法的缺點。內阻法適用於放電後期電動汽車電池SOC的估計,可與安時計量法組合使用。 6.線性模型法 C.Ehret等人提出用線性模型法估計電池SOC,該方法是根據SOC變化量、電流、電壓和上一個時間點SOC值計算,建立的線性方程為 (5-4) (5-5) 式中,SOC(i)為當前時刻的SOC值;SOC(i-1)為當前一時刻的SOC值;△SOC(i)為SOC的變化量;U和I為當前時刻的電壓與電流。β0、β1、β2、β3為根據參考數據,利用最小二乘法擬合得到的系數,沒有具體的物理含義。上述模型適用於低電流、SOC緩變的情況,對測量誤差和錯誤的初始條件,有很高的魯棒性。線性模型理論上可應用於各種類型和在不同老化階段的電池,目前只查到在鉛蓄電池上的應用,在其他電池上的適用性及變電流情況的估計效果要進一步研究。 7.神經網路法 電池是高度非線性的系統,在它充放電過程中很難建立准確的數學模型。神經網路具有非線性的基本特性,具有並行結構和學習能力,對於外部激勵,能給出相應的輸出,能夠模擬電池動態特性,來估計SOC。估計電池SOC常採用三層典型神經網路率:輸入、輸出層神經元個數由實際問題的需要來確定,一般為線性函數;中間層神經元個數取決於問題的復雜程度及分析精度。估計電動汽車電池SOC,常用的輸入變數有電壓、電流、累積放出電量、溫度、內阻、環境溫度等。神經網路輸入變數的選擇是否合適,變數數量是否恰當,直接影響模型的准確性和計算量。神經網路法適用於各種電池,缺點是需要大量的參考數據進行訓練,估計誤差受訓練數據和訓練方法的影響很大。 8.卡爾曼濾波法 卡爾曼濾波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對動力系統的狀態做出最小方差意義上的最優估計。應用於電池SOC估計,電池被看成動力系統,SOC是系統的一個內部狀態。估計SOC演算法的核心,是一套包括SOC估計值和反映估計誤差的、協方差矩陣的遞歸方程,協方差矩陣用來給出估計誤差范圍。該方法 適用於各種電池,與其他方法相比,尤SOC於電流波動比較劇烈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電池SOC的估計,它不僅給出了SOC的估計值,還給出了SOC的估計誤差。 對各種估算方法的優缺點、適用場合進行比較分析,比較分析結果見表5-5。
㈩ 電動汽車三元鋰電池該如何正確充放電
1.在欠壓保護電路工作之前,禁止對鋰電動車的電池進行充電。完全放電後再充電的概念是不正確的。放電深度越大,電動車在掉電的情況下使用次數越多,鋰電池的使用壽命越短。
2.嚴禁閑置時間過長,嚴禁無電存放。鋰電動車電池不要長時間閑置不用,不充電,這樣電池會硫酸鹽化,電池容量會大大降低。
3.如果發現連續充電10小時後燈還沒亮,立即停止充電,檢查電池溫度是否發熱。如果鋰電動車電池發熱,應盡快修復。如果不能立即修復,總充電時間應控制在8小時以內,否則電池會因膨脹變形而損壞。
4.該鋰電動車電池能夠防止鋰電池在高溫環境下被過度充電。高溫環境下,充電時反應速度快,盡量不要在陽光直射等高溫環境下充電。
5.下雨天騎電動車或者把車停在露天,電動車很容易進水,從而導致電機和控制器失靈,降低電池壽命。
6.鋰電動汽車的電池應緩慢加速,以減少大電流對電池、控制器和電機的沖擊。車友要懂得愛惜電池,上坡行走或腳踏輔助,不要頻繁放電,起步慢不要猛踩開關,這樣會有效延長電池的壽命。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