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能源汽車上險量排行榜
A. 純電轎車銷量排行榜出爐!15萬左右純電家轎,誰最暢銷
一款車型到底值不值得推薦,銷量肯定是一個非常好的量化指標,畢竟銷量好的車型肯定是有其暢銷的道理。下圖是基於終端交強險數據給出的2019年純電動轎車銷量TOP10排行榜,排名前十的純電動轎車分別是:北汽EU5,比亞迪e5,特斯拉Model3,帝豪EV,長安逸動EV,廣汽AION.S,東風風神A60EV,歐拉iQ,吉利幾何A和全新軒逸純電。
小結
以上提到的這些車型,基本都是來自於傳統自主品牌,如比亞迪、吉利、北汽新能源,廣汽傳祺等,也就是說,在15萬左右的緊湊型純電動轎車細分市場,自主品牌還是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主力。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行業資訊,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上海新能源6成車主為私人用戶 上汽乘用車佔比36%
上海作為中國4個直轄市之一,2019年不僅經濟上交出了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城市綜合排名中世界第19位,中國第3位的好成績。同時上海新能源乘用車的推廣成績,在全國也排得上號。根據交強險上險數據,2019年前1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為77.6萬輛,上海為54285輛,國內排名第四。
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型所佔比重相差不大
根據交強險上險數據,2019年前11月,純電動乘用車22755輛,佔比41.9%,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31530輛,佔比58.1%。
從企業方面來看,憑借榮威ei6、榮威eRX5、榮威Ei5等車型,上汽乘用車以1.98萬輛奪得上海2019年前11月上險量冠軍的寶座,市場佔有率為36.46%,遙遙領先於其他企業;比亞迪位居第二位,2019年前11月上險量為8761輛,市場佔比為16.14%,其在上海銷量比較好的是比亞迪唐和比亞迪秦;上海前11月上險量TOP10排名中,上汽乘用車和比亞迪就已佔據上海52.6%的市場份額。
排名第三的是上汽通用,其上險量為5139輛,佔比9.5%,別克Velite6是其上險量最多的車型。華晨寶馬憑借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擠進前4名,上險量為5139輛。
值得注意的是,造車新勢力方面,威馬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均在前十榜單之內,其中威馬汽車上險量最高,數量為2940輛,佔比5.4%;其次是蔚來汽車,上險量為2683輛,佔比4.94%;小鵬汽車上險量997輛,佔比1.84%。
充電站覆蓋率全國領先
根據調查顯示,上海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政策的知曉度達到7成以上,市場推廣應用總量的64%由私人用戶購買。這與上海全面放開充電基礎設施市場,積極鼓勵各路資本通過PPP等新型商業模式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關系密切。
2019年12月16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主持召開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他在會上談到,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上海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已達到25萬個,提前實現「十三五」規劃的建設21萬個充電設施的目標。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12月,上海公共充電站保有量4千座,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廣東;上海公共充電樁5.5萬個,排在廣東、江蘇、北京之後的第四位;換電方面,上海已累計建設10座換電站。上海充電樁的覆蓋率比較廣,也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
電車資源小結:
從終端數據來看,2019年前11月,純電動乘用車上險數約為60.39萬輛。其中,私人用戶、非營運的單位用戶、營運車用戶的上險數分別約為27.75萬輛、11.65萬輛和20.98萬輛。私人用戶在終端市場佔比不到一半的比重,而新能源車市場的潛力還很大。2020年底補貼取消,市場壓力會更大,新能源行業大環境會更加嚴峻。
從上海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分析可以看出,影響私人用戶在終端市場比重的主要有幾大因素,續航里程、充電基礎設施是否完善、購車價格、安全性和售後維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2019年青島乘用車上險量
66.90萬輛。
根據保監會交強險數據,2019年10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為4.92萬輛,環比下降18.2%;1-10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上險量為71.3萬輛。其中,有37.1萬輛上險量的所有權為「個人」,占總量的52%;13.5萬輛上險量的所有權為「單位」,佔比19%;另有20.7萬輛的上險量所有權為「未知」,佔比29%。
從整體來看,晶元對中國的終端市場還是有很大的影響:12月份整個乘用車上險數據為226.36萬台,作為傳統的收官月份,這個數據比2020年的267.2萬下降了15.29%,也是從2016年開始最低的一個數字。
D. 10萬-20萬級純電動汽車,有哪些品牌值得考慮
通常涉及到選擇純電動車,續航表現與電池安全屬於消費者優先關注的重點,單就續航數據而言,2020款BEIJING-EU5與廣汽新能源Aion S都擁有超過500km的最高續航表現。
我感覺朗逸純電動就是這樣的價位,比亞迪的「33111」模式將傳統(復雜而凌亂)的電動車底盤,一步到位的升級為「樂高級」平台;高度集成的平台優勢在於穩定性的提升,以及平台輕量化水平的提升,同時製造成本也會低一些。
消費者都是拿真金白銀去投票的,相信大眾的眼光肯定沒有錯,下圖為最新9月A級純電動SUV車型的上險量排名,威馬EX5銷量第一,廣汽傳祺Aion V銷量第二,吉利幾何C銷量第三。能在這個細分市場殺出一條血路的車型都不會太差。
E. 凜冬已至,新能源車企該如何過冬
剛剛過去的2019年,車市的淘汰賽便已經初露端倪,諸多造車新勢力,融資困難、難以量產等信息層出不窮。
成立多年的游俠汽車被政府收回工廠用地,以水驅動汽車的青年汽車破產,拜騰汽車數次延後量產……
2020年是新能源的寒冬,但是也有可能轉換為新能源的新起點。「斷奶」之後的新能源雖然會歷經陣痛,但是對於新能源的行業的發展卻是必經之路。依靠政策與補貼會為新能源汽車帶來短期的發展,但是市場才是新能源最終的出路,如果政策過度干預,新能源市場便失去了它該有的活性,這將是我們都不願看到的結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20萬級純電動能耗排行,菲斯塔躋身前三,秦Pro竟是「電老虎」
燃油車應該怎麼選?除了外觀、內飾,「三大件」,很多消費者還會關注油耗問題,畢竟油耗越高,購車後的使用成本也會越高,而在選擇純電動汽車時,續航里程則是消費者們關注的重點,但事實上,能耗問題同樣重要,對續航里程、使用成本均有影響。
寫在最後:
不管是排名前三的車型還是倒數三名的車型,既有意料之中的車型,也有意外,不過這些數據均是在工況條件下測量,而實際用車情況會復雜得多,比如春夏秋冬溫度的不同、地理環境的不同,每位車主的駕駛習慣也不盡相同,因此具體表現還是要參考結合實際體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2022
1、宏光MINI EV
銷量:99937輛
宏光MINI EV不只是新能源車銷售量排名第一的車型,也一直是國內銷量最高的汽車之一,一直以來都是蟬聯轎車的銷冠,在第一季度榜單上,宏光MINIEV是唯一銷量臨近10萬的新能源轎車,雖然同比下降74.98%,但在微型車銷量排名中依然為第1位,而且這款車帶火了A00級微型電動車市場,一時間奇瑞、長安、東風風光紛紛跟進。
H. 十大新能源汽車排行榜
十大新能源汽車排行榜:
第一名、特斯拉
特斯拉是目前新能源汽車關注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如果不是特斯拉產量早期遇到麻煩,特斯拉的銷量也許會更高。
而特斯拉目前推出的車型均為純電動汽車,作為世界上電動車行業標桿,特斯拉幾乎每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車都會備受關注。
I. 新能源汽車熱銷排行榜
基於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數據,對2019年全球市場電動汽車(乘用車,包含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動動力車PHEV)銷量進行統計,結果如下:
5、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
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主要為寶駿E100。寶駿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寶駿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車。寶駿E100車身長寬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軸距1600mm,轉彎半徑僅為3.7m,整備質量為840kg。
J. 造車新勢力出現三級分化 第一梯隊5家企業占據90%以上銷量
7月5日,汽車預言家從相關渠道了解到的信息,2020年1-6月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共完成銷售約4萬台。其中前5家企業銷售車輛佔比高達90%。
總體來看,盡管今年車市經歷了疫情的沖擊,以及新能源市場的低迷,但新勢力車企的表現整體呈增長表現,或許這也是因為頭部車企的銷量不斷提升所致。
具體銷量來看,以威馬、蔚來、小鵬和合眾為代表的第一梯隊依舊保持著穩健的發揮。而作為最後進行交付的新勢力車企理想汽車也成功擠入第一梯隊。而以愛馳、零跑等新勢力車企以較平緩的表現處在第二梯隊;而像奇點、敏安汽車等新勢力車企則依舊艱難。
進入所謂2020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後,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兩極分化的重要階段。對於目前造車新勢力而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汽車預言家嘗試通過資料梳理,深度分析目前造車新勢力的產業格局。
1
第一梯隊:5家頭部企業壟斷90%以上銷量
根據銷量來看,第一梯隊雲集的多數是目前造車新勢力當中的絕對強勢企業,包括蔚來、理想、威馬、小鵬。但也出其不意的將合眾這一不經常出現在造車新勢力各種榜單前部的企業囊括在其中。
但資質並不是敏安汽車能夠良性發展的護身符。2019年11月,敏安汽車下發放假通知:「受國家政策、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環境和國家、地方補貼政策變化的因素的影響,公司目前遇到階段性經營困難,正穩步實施調整變革,積極尋求突破。」
截至目前,敏安汽車裁員數已超過400人。上述放假通知也被媒體解讀為又一次變相裁員的開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