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電子產業
Ⅰ 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發展趨勢
汽車電子是電子信息技術與汽車傳統技術的結合,是車體汽車電子控制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的總稱。汽車電子已經成為當今汽車產業技術創新的主要突破口,是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安全、舒適和節能環保需求的核心推動力。
汽車電子種類較多,按應用領域,可大致分為發動機電子系統、底盤電子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車身電子電器、安全舒適系統和信息娛樂和網聯系統。
汽車電子行業發展趨勢
目前汽車電子後裝市場迅速成長,智能化、數字網路化、匯流排化以及節能環保成為產品的發展方向,總體而言,未來汽車電子應用有以下五大發展趨勢。
其一,汽車電子非混合動力市場趨向飽和,混合動力增長強勁。非混合動力汽車的平均電子部件和軟體成本可能將維持在整車成本的20%至25%不再增加,因此這類零件市場的增長只能靠車輛數量和輕型車平均零售價格的增長。
其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推動汽車電子快速發展。電動汽車相比傳統汽車,電子技術是更重要的核心。汽車電子產品在此類車輛成本中所佔比例大幅增加,部分電動汽車車型中電子產品占成本比例可能比同級別傳統汽車高出一倍左右,並且還會繼續增加。
其三,軟體成為汽車競爭的關鍵優勢。軟體作為汽車系統中最重要的要素正在蓬勃發展,單在發動機控制器中,軟體內容每年就翻一番。電動汽車特別是混合動力汽車定製軟體是核心技術的體現,軟體開發可以用更少的工程師實現更加新穎和改善功能的產品,並保持較低的保修成本,獲得核心競爭優勢。
其四,汽車開放系統架構影響深遠。實踐表明,汽車開放系統架構標准可在多平台軟體和多種車型重復使用,一個合適的應用程序軟體每次在一個新的應用中將無需重新設計和定製,這大大降低了系統的成本,提高其質量並節省開發時間。
其五,車載通訊及車載娛樂系統升級。無線連結和車載通訊越來越成為新車型的熱門賣點,通過移動通訊裝置,內容可以實現同步。汽車內建藍牙無線連結現在已成為基本功能,而車內中控屏幕顯示車主智能手機屏幕,以及車用手機充電等功能,很快將成為許多新車款的標准配備。
——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汽車電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Ⅱ 2020年電動汽車產業化將面臨調整,將淘汰更多
近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2020年電動汽車產業化將面臨一次重大調整,而這次調整的力度比較大,對整個產業和產業未來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陳清泰認為,對於電動汽車企業來說,2020年前後是個坎兒,電動汽車進入了殘酷的大浪淘沙階段,企業自身要努力求存,市場資本也需要放遠眼光,為企業提供支持。
另外,對於政策和資本市場方面,陳清泰認為,在調整期,政府要大力支持在重要的競爭上的研發,補足產業鏈的短板和瓶頸;及早發布非補貼性的支持政策。投資者的眼光也要放遠一點,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大產業,一個重資產行業,資本市場要支持一些企業度過2020年前後這個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高速電動汽車十大名牌
高速電動汽車十大名牌如下:
1、洪光迷你電動車。
與其他以續航和智能為主的電動車不同,五菱洪光MINI EV的最大續航里程只有170公里,配置簡單。然而,洪光MINI EV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價格親民,更是因為充電方便,風格年輕。
Ⅳ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產業發展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汽車行業中的後起之秀,其短短十餘年的發展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產品體系、標准體系和管理體系,被確定為我國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下述特點非常值得摩托車行業借鑒,即:正確的行業規劃布局;扎實的基礎工作;高效的產業結構;完善的標准體系建設;良好的政策支持環境。
第一,通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行業規劃布局,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確立了切實可行的技術路線和階段目標。通過一系列目標明確的規劃方案,確立了以「純電動汽車」作為產業轉型戰略方向,以「三縱三橫」作為技術創新主戰略,依據行業實際和全球發展動態制定了不同階段的產品發展目標和技術發展目標。
第二,通過扎實的基礎工作,在基礎理論、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從把發展新能源汽車列入「863計劃」重大專項至今,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共獲得3000餘項專利,建立了30多個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平台,取得了包括雙CAN匯流排控制網路系統、交流感應電機和永磁電機的全數字四象限矢量控制技術、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及燃料電池汽車的整車集成技術,特別是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鋰電池技術和獨創的換電技術等在內的多項重大技術突破,構成了新能源汽車綜合技術的基本體系,為今後產業發展奠定了較為扎實的技術基礎。
第三,開展包括產學研合作等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構建新型高效的產業結構。按照「積極引領,聯合行動,突出重點,創新發展」的原則,集中優勢資源實現技術與產品突破,推動技術成果在聯盟內部的迅速推廣應用,實現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和研究機構間的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提高。這其中既有國家級的「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也有行業級的「汽車行業電動汽車產業聯盟」,還有北京、重慶、吉林、江蘇、安徽等地的地方性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新型產業結構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有利於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的支持。
第四,在產業開創之初即著眼於標准體系建設。至今已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的專項標准(包括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約60項,還有部分專項標准正在編制與評審中。這些新能源汽車專項標準的技術起點較高,結合了國內外行業發展特點和要求,符合國際發展趨勢,並與原有的汽車標准體系形成高度互補。基本健全的標准體系成為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國家行政和行業管理部門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良好的政策環境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得以快速良好發展的重要原因。
自新能源汽車列為「863計劃」重大專項以來,國家陸續發布實施了多項政策,形成了以《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方向(2010年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等為主體的行業管理與指導性政策體系,和以《關於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於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政策的通知》等為主體的產業扶持與市場激勵政策體系。上述十餘項已發布實施的專項管理政策構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良好發展的政策支持環境。
Ⅳ 中國大陸電動汽車產業的前景,及發展趨勢
大陸市場挺給力的。
國家電網、中國普天是目前做充電站配套設施最多的運營商,中石化、南方電網雖然也有動作,但不如前兩者動作大。
各地車企也基本都研製並產出了電動汽車,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新鄉等地均有純電動計程車在跑,純電動大巴和混合動力大巴也在各地做示範性的運營。純電動環衛車在北京也應用較多。
政府政策方面是比較給力的,對於純電動汽車,國家補貼為6萬,各地的當地政府一般也會再給予補貼一部分,多為4萬到6萬之間。
電動汽車不比電動自行車,要普及需要很長的一段准備時間,用來解決一系列問題:
1、充電時間長,充電地點較少,充電設備較貴。
2、電池續航里程短、壽命不長、成本較高、稀缺維護地點、電池回收還未解決。
3、電動汽車整車安全技術、售後服務網店、保養網店等
4、政府對電動汽車掛牌、電動汽車規章制度等的政策還未出台,另外對技術方面的一些標准也尚未出台。
說到發展趨勢,電動汽車是非常有前景的,但是這個過程會非常漫長,只有擺正了態度,在挫折中不斷吸取教訓,不斷進步,才能逐漸去實現電動汽車的普及。
Ⅵ 電動汽車的產業鏈是什麼
1,技術研發與標准制定環節
2,電動汽車生產製造與銷售環節
3,基礎設施配套環節
4,售後服務環節
5,電池租賃環節
6,電動汽車保修和金融服務等環節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於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產業鏈是一個包含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的概念。這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這種"對接機制"是產業鏈形成的內模式,作為一種客觀規律,它像一隻"無形之手"調控著產業鏈的形成。
產業鏈的本質是用於描述一個具有某種內在聯系的企業群結構,它是一個相對宏觀的概念,存在兩維屬性:結構屬性和價值屬性。產業鏈中大量存在著上下游關系和相互價值的交換,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或服務,下游環節向上游環節反饋信息。
Ⅶ 新能源電動汽車品牌
國產新能源汽車:漢、蔚來ES8、小鵬汽車P7、歐拉好貓、Aion LX、 唐新能源、 蔚來ES6、 小鵬汽車G3、 幾何A、 宏光MINIEV。
1、漢
比亞迪漢定位為品牌旗艦轎車,分別有純電動ev和混合動力DM版本,兩者在外觀造型上有一定的差異,EV版本採用全封閉格柵,更符合純電動汽車設計,線條凌厲,而DM版本則採用家族龍臉面譜。動力必定也是比亞迪漢的最大亮點,混合動力DM版本由2.0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4L,官方百公里加速僅需2.9秒,性能十分強勁。
Ⅷ 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
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
特斯拉是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和能源公司,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儲能設備。總部位於帕洛阿托,2019年2月,馬斯克宣布將開放特斯拉所有電動汽車專利,2021年3月24日,特斯拉官方網站宣布支持比特幣支付,特斯拉成為歷史上第一家支持比特幣購車的汽車公司,2013年進入中國,2020年,被評為2020年上半年中國充電樁運營商排行榜前十名,2021年6月2日,在2021年美國500強中排名第100位。
蔚來是一家全球性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成立於2014年11月,總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主要包括蔚來EC6、蔚來ES8、蔚來ES6、蔚來EP9、蔚來EVE等產品,2021年,蔚來汽車與中石化及國際能源巨頭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促進互利共贏,2019年,蔚來ES6在由德國品牌設計委員會主辦的2020年德國汽車品牌大賽中獲得最佳設計獎。
比亞迪品牌誕生於深圳,成立於1995年,業務橫跨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電子四大產業,創始人王傳福,比亞迪雙模混合動力技術是一種開創性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已成為全球市場裝機容量最大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比亞迪推出的e平台具有自主創新、高度集成、性能非凡的特點,可以減輕整車重量,優化整車布局,提高能耗效率和可靠性,大大降低造車成本。是全球領先的技術、成熟、可靠、安全的純電動解決方案,被稱為3311。
理想ONE是理想汽車於2018年10月推出的大型智能電動SUV,理想汽車是一個總部位於北京的豪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創始人李翔創辦了全球最大的汽車網站汽車之家,擁有領先的增程電氣技術和智能技術,2020年,理想ONE獲得中國新能源SUV市場銷售冠軍。
威馬汽車WMMotor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中國上海,並在德國成立了研發團隊,2016年9月,威馬汽車發布了128戰略圍繞一個核心結構,ST是中國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旅遊解決方案提供商,威馬EX5是威馬汽車的第一輛大規模生產車,累計銷量超過6萬輛,在中國新汽車製造力量A級純電動SUV累計銷量中排名第一。
威馬汽車是新力量中第一家,它也是長期以來罕見的具有智能製造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代表性企業,也是新汽車製造力量中第一家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的汽車公司,2020年8月4日,蘇州高新區2020年胡潤全球獨角獸名單發布,威馬汽車排名第70位,2020年中國新創新企業50強中排名第43位。連續四年位居胡潤全球獨角獸名單位,繼續領先中國新汽車製造力量。
吉利汽車集團隸屬於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部位於中國浙江杭州,是中國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它現在擁有吉利、靈克、寶騰、路特斯、極氪和沃爾沃汽車品牌,是第一家實現1000萬輛乘用車生產和銷售的中國品牌汽車公司。2019年4月,高端純電動汽車品牌幾何發布,高性能純電動汽車幾何A包括高能超長壽命NEDC500公里和高維標准壽命NEDC410公里。
小鵬汽車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廣州,是廣州橙星智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互聯網電動汽車品牌,2018年1月,小鵬汽車交付了39輛新車,成為第一家進入新能源汽車銷售名單的互聯網汽車製造企業,2021年,小鵬汽車進入胡潤500強,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500家公司之一。
長城汽車是一個成立於1984年的中國汽車品牌,總部位於河北省保定市,主要生產SUV、汽車、皮卡和新能源汽車,它是中國最大的SUV、皮卡專業工廠和跨國公司。其品牌哈弗、WEY、歐拉、坦克、長城皮卡等,魏品牌WEY定位為中國豪華SUV品牌,成立於2016年,歐拉品牌是中國主流獨立汽車企業中第一個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成立於2018年,目前已形成包括歐拉好貓、歐拉白貓、歐拉黑貓、歐拉iQ在內的產品矩陣。
榮威(ROEWE)是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旗下的汽車品牌,於2006年10月推出,其產品已覆蓋中高檔汽車市場,其中榮威360獲得紅點中國好設計獎,得到國際認可,榮威E50技術採用全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永磁同步電機,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彰顯科技本質,保證行駛中良好的加速性,從平台開發、技術成熟度和安全性能的綜合考慮來看,榮威E50應該是目前國內領先的電動車。
五菱汽車品牌誕生於1985年,現已成為中國汽車行業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上汽通用五菱汽車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美國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大型中外合資汽車公司,2010年發布乘用車品牌寶駿,五菱榮光電動汽車定位為城市新能源物流車,2020年五菱品牌累計銷量達到117507輛,其中新能源產品宏光MINIEV連續三個月成為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上汽通用五菱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份額為51%。
電動汽車的特點
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是裝備有代替了發動機的電動機和電池、車載充電器、蓄電池、控制裝置等,用充電電池的電力代替汽油驅動的汽車,不搭載汽油發動機,因此在行駛的過程中完全不排放廢氣,與汽油汽車相比,噪音及震動都較低,最大的特點及優點是在減速時,能源可再生重復利用。
現在最迫切需要開發的是縮短充電時間的技術,以及如何延長行車里程,即是一次充電可以行駛的距離,動力用蓄電裝置在汽車業界被稱作電容器,因此如果要讓這個電容器快速地充放電,就必須從一個較小的容器中釋放巨大的能量,充分利用再生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汽車早已成為人類生活在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它們所帶來的交通安全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女性駕車的時候,許多女性駕車遇到危險的時候首要的就是緊打方向盤,但這樣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意外,為了解決這樣的意外發生,最新款的汽車問世了。
Ⅸ 出口的電動車,光伏,新能源,電子行業有哪些上市公司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下包括多個行業,分別有整車製造、電動機製造、充電樁、電池電源以及配件行業。
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名單一覽
一、整車製造
中通客車(000957):在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方面,開發了6121HEV、6112GHEV低入口並聯式混合動力客車。此外,公司完成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和純電動客車的研發試制,推出了國內首款可插電式同軸並聯混合動力客車,研製了網電耦合純電動客車有效帶動了公司經營效益和行業位置的提升。
亞星客車(600213):公司推出了JS6127GHBEV純電動客車、JS6126GHEV混合動力客車、JS6126UC超級電容等系列車型。JS6126GHEV是混合動力主推車型,可以獲得國家混合動力的最高補貼。JS6127GHBEV大容量純電動客車完全由公司自主研發,擁有多項專利技術,最大蓄駛里程長達240公里。
宇通客車(600066):公司將以10億成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向如新能源汽車上游零部件包括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下游包括銷售服務公司、租賃公司、運營維護公司,充電站的設計、施工以及充電設備製造,電池再利用等,產業鏈其他投資機會。
二、電動機製造
英威騰(002334):合資公司擬創意推出便捷、智能、環保、安全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務,促進電動汽車推廣業務高速發展;先在本地建立示範性樣板工程,再迅速復制至全國市場,佔領電動汽車租賃市場。
江特電機(002176):2016年3月3日,公司擬以5.88億日元(約3400萬元)增資日本四輪電動車設計株式會社(日本電動車設計公司),獲其50%的股權。標的公司主要經營整車汽車設計、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等,正在研發超小型、智能、可變形/折疊移動性等汽車產品。
陽光電源(300274):2015年3月,公司計劃出資1億元在安徽省合肥市設立全資子公司陽光電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具體投資計劃:年產10萬台套新能源汽車電驅動配套系統項目(投資3000萬元)、年產10萬台套新能源汽車輔助電氣系統項目(投資1500萬元)、年產1000套汽車太陽能(000591)充電場站項目(投資1000萬元)、新能源汽車電驅和電氣研發實驗室建設項目(投資1500萬元)、新能源汽車營銷和服務平台建設(投資10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2000萬元。
三、充電樁
銀河電子(002519):2015年8月份,公司擬6.9億元收購福建駿鵬100%股權,並以不超過現金6800萬元向其增資,擬1.49億元收購嘉盛電源49%的股權,全資子孫公司銀河同智以3350萬元收購嘉盛電源11%股權。福建駿鵬是一家業務聚集於高速增長的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主要業務為新能源電動車和高端LED關鍵結構件的供應商。
萬馬股份(002276):2016年3月17日,公司公告擬定增1.0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2.58億元,用於I-ChargeNet智能充電網路建設項目、環保高分子材料生產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奧特迅(002227):2015年6月份,公司研製的「EVFS-450/1.2M/A矩陣式柔性充電堆」取得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頒發的《新產品鑒定證書》。矩陣式柔性充電堆,適用於面向社會的、集中式直流充電站的建設。
四、電池電源
格林美(002340):2016年5月31日公告,公司擬投資3.58億元,用於建設年產4萬噸車用動力電池原料硫酸鎳生產線,以滿足公司鎳鈷錳(NCM)與鎳鈷鋁(NCA)材料戰略發展需求原料以及未來車用動力電池材料市場的需求。
合康新能(300048):資公司的電機產品主要分為:專用伺服電機和新能源汽車電機兩大類。
駱駝股份(601311):2015年12月份,公司於12月29日與東風揚子江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擬在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等方面展開合作,協議有效期至2018年12月29日。
五、配件
曙光股份(600303):黃海客車積極開發清潔能源,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公交車,並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申報了國家863項目-深度混合動力客車產業化與動力系統平台建設項目。
雙環傳動(002472):2015年9月份,公司與上汽變戰略合作,約定由公司負責建立專供上汽變自動變速器(DCT360)項目齒輪加工生產線,並進行該項目涉及的齒軸零件關鍵工序加工業務。
康得新(002450):2014年12月份,公司擬和康得投資集團、北京汽車集團產業投資以及北京森煜投資實施戰略合作,共同發起設立一家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基金發起人和管理人成立一支面向新能源電動車輕量化、節能化和智能化等相關新材料產業為主要投資方向的產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規模20億元,分為兩期募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的部分名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Ⅹ 比亞迪8月榮登世界500強,他們的電動車有哪些技術優勢
首先是在汽車領域,比亞迪將專注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標志著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家正式宣布停產燃油車的車企、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上吃螃蟹的第一人、全面轉向在技術上立足並逐漸成長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代表之一的汽車品牌,正式進入品牌發展的又一個階段,也是比亞迪的先進技術、產品實力以及用戶對做出這個決定的新能源領域的信任。
要知道比亞迪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不斷努力創新,形成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電子四大產業全產業鏈生態閉環,成為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500強企業為新能源。面對汽車行業百年革命的加速演進,比亞迪積累了豐富的資源,乘勢而上。憑借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合動力車、e-platform3.0等顛覆性技術,比亞迪迎來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