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漏電保護
1. 電動汽車電池防護IP67防護標準是什麼
說到電動汽車很多人覺得電動汽車高壓系統的電壓很高,會不會在潮濕的環境下出現漏電甚至在涉水的時候出現觸電情況。其實這種想法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目前的電動汽車在安全方面還是有很多防護措施的,雖然電池的電壓非常高。但是電池系統設置了嚴格的上下電流程,絕緣漏電保護,高壓互鎖等裝置,同時電動汽車的高壓系統都是符合IP67防護標準的,這也保證了電動汽車的高壓系統的正常工作。那麼什麼是IP67防護標准呢?這一套防護標准並不是只針對動力電池,這一套防護標準是針對目前大多數的工業製品。像我們生活當中的手錶手機等電子產品當中是比較常見的,比如說目前的Iphone 7手機也達到了IP67防護安全級別。而這一套防護標准當中包括了防塵級別和防水級別,比如說IP67當中的6表示物體的防塵能力,而數字7表示的則是防水能力。而在相關的標准當中,防塵級別從0~6代表不同的防塵級別素質越高防塵效果越好。防水級別從0~8,數字越高代表防水效果越好。對於檢驗合格出廠的動力電池來說,是必須要達到IP67防護等級的,這也代表著動力電池的外殼可以完全防止外物灰塵侵入,同時能夠保證電池在一米深的水裡浸泡30分鍾不會出現漏水。這也就能夠保證動力電池內部電芯以及控制單元絕對的清潔,而且在正常行駛的過程當中,車輛正常涉水是不會導致動力電池包內部出現受潮短路的。對於目前大多數主流車企都是可以保證動力電池能夠達到IP67防護標準的,而且此前榮威汽車也曾做過電池的實驗,他們將榮威e550的動力電池總成泡在魚缸當中,保持了5天的時間撈出之後檢測電池發現各項參數均為正常。顯然,通過實際的實驗可以看出此套電池不僅達到了IP67的防護標准,其實在實際使用中也超過了此套防護標准。不過此前也有報道稱江淮iEV5在正常雨後行駛的情況下出現電池包滲水損壞,而且廠家檢測氣密性完好。所以對於動力電池來說,最終能不能真正的達到IP67防護標准還是要看廠家的生產工藝。張老師總結此套防護標准規定了動力電池要有良好的防塵和防水效果,所以對於車主來說不需要太過擔心車輛的漏電池會不會漏電。但是在實際的用車過程當中,一旦車輛涉水還是要提前預估一下水面高度,同時需要定期對車輛的動力電池進行檢查,因為一旦殼體受損也是會破壞動力電池的密封性。 所謂的IP67防護等級指的是對於固態即液態的防護等級。其中:1. 第1個數字表示固態防護等級,范圍是0-6,分別表示對從大顆粒異物到灰塵的防護;2. 第2個數字是液態防護等級,范圍是0-8,分別表示對從垂直水滴到水底壓力情況下的防護,數字越大表示能力越強。國標規定,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的防護等級必須要達到IP67,即動力電池必須具備防護灰塵吸入(整體防止接觸,防護灰塵滲透)以及防護短暫浸泡(防浸)。這種對於防浸泡能力則尤為關鍵,這項指標直接關繫到純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我親自參與過上海市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地標檢查實驗,其中最重要的檢測指標就是整車涉水能力和B級高壓零部件的防水能力。整車涉水能力,該實驗一般是將車輛在水深300mm的水道中,以車速5公里每小時來回行駛10分鍾。在水深150mm的水道中,以車速30公里每小時來回行駛10分鍾。行駛完成之後,在進行絕緣檢測,如果車輛出現了絕緣報警,則視為不合格。B級高壓零部件的防水能力,這里指的B級高壓零部件主要是指動力蓄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將這些零部件浸入水深1米的水箱中,30分鍾後撈起,要求電路的絕緣電阻大於等於500歐姆/伏且無滲漏。小結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雖然有很強的涉水和防塵防護等級要求,但為了安全起見,大家在大雨天尤其是涉水通過時,還是要安全第一。如果需要長時間停放車輛,我建議大家還是要停放在地勢相對高的車庫,避免水淹情況的發生。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樓主問題。 IPxx標準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起草的,測試流程為被測物體浸泡在一米深度的水中,持續30分鍾,防水級別逐級增加,取極限值,在到達極限時其物體的性能不受影響,而防塵的級別測試也是如此。而至於純電動汽車電池所宣稱的Ip67,其中「6」指的是防塵級別6級,「7」指的是防水級別7級。IPxx標准防塵級別一共6個級別,0是無防護,然後逐步升高,到達第6級為完全防護外物及灰塵侵入。而防水則一共8個級別,也是從0級無防護到8級,其中8級指的是電器無期限沉沒在指定水壓下,可確保不因浸水而造成損壞。而動力電池所達到的7級防水級別,指的則是電器浸在水中一定時間或水壓在一定標准以下,可確保不受浸水而造成損害。由此也不難看出,純電動汽車電池防護等級為IP67可以滿足一般的涉水行駛而不受損壞。所以從總體上來看,純電動汽車電池的防護等級要比傳統燃油車發動機的等級更高,所以消費者在用車過程中,也不必因為是涉電設備而太過於小心翼翼,畢竟純電動汽車也只是代步工具。雖然說純電動汽車防護等級較高,可以防塵防水,但是在用車過程中依然需要養成良好的用車習慣。因為純電動汽車電池多數布局在底盤位置,而汽車底盤是除輪胎以外離地面最近的配件。所以如果發生剮蹭現象,很容易導致電池形變,從而導致短路,引發車輛自燃。另外,雖然電池的防護等級較高,但是除了電池之外,純電動汽車依然有其他線路和電器元件,所以還是盡量避免涉水行駛對線路造成損傷。如果純電動汽車受雨季的等影響長時間浸泡,應當避免著車,同時及時送修,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2019
2. 電動汽車高壓安全防護措施
電動汽車動輒幾百伏的電壓,使得人們對其電氣高壓安全性產生一定的顧慮,擔心處處是高壓,萬一觸電怎麼辦。安全性,同樣是工程師設計產品的第一關注。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 高壓絕緣性能要求
高壓安全標准:對於人類觸電,早已有相關研究,獲得了詳細數據,並形成了標准。我國國家標准《GBT 13870.1-2008 電流對人和家畜的效應》等同採用《IEC 60479-1∶2005電流對人類和家畜的影響》標准。標准里,對人員觸電相關閾值做出了明確的表述。其中,人類有感覺的直流電流值約為2mA,能夠造成人的心室纖維性顫動的電流值為200mA(標准中把心室纖維顫動作為對人的生命造成傷害的標志性事件),電流達到幾個安培時,會造成嚴重燒傷甚至死亡。這幾個參數先放在這里,可以與後面將會出現的高壓系統設計參數做對比,有一個量化的感受。
2.普遍現象
電動汽車,將高壓系統運用在高速運行的復雜系統上,確實容易讓人緊張。製造業有個普遍現象,產品已經在大量的買賣了,可是標准還沒有,大家各自為戰。但電動汽車行業卻不同,在行業沒有成長起來之前,標准已經被制定出來。《GB-T 18384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等一系列標准,第一版是2001年,相信當時關心電動汽車的人也還不多。標准出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電動汽車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實驗數據並不豐富。行業內部的人都知道,標准跟實際的應用技術,有的地方對不上。到了2015年,電動汽車的趨勢已經形成,它的第二版終於重新頒布。可以說,安全一直是電動汽車的重中之重。
3.高壓安全措施
3.1 安全理念上的管理
國際標准《ISO 26262-2011道路車輛功能安全標准》,已經越來越多的被電動汽車企業和相關配套供應商重視,應用於系統管理和產品開發管理之中。標准給使用者提供了一整套看待、處理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關於安全事項的觀念和方法。這套標準的直接對象是3.5噸以下道路車輛的電子電氣系統,但同時對車輛的各個組成系統的開發生產都具備指導意義。
3.2 高壓系統設計
自身絕緣設計:高壓安全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系統的絕緣水平。電動汽車的高壓系統,包括電池包,電機及電機控制器,一系列車載用電器。根據需要,高壓部件遍布整個汽車底盤,高壓電氣迴路帶電部件與自身殼體之間,高壓迴路與車輛底盤之間,不同高壓部件之間高壓系統與低壓系統之間,都有絕緣要求。
如前面第1部分中設計要求所述,整車對絕緣有最低要求。電氣部件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在設計過程中,絕緣指標必須預留安全餘量,以確保在部件的生命周期內,絕緣措施不會因為老化而自然失效,保持不能拖整車的後腿。
4.碰撞斷電設計
有些人擔心的,不是正常狀態下,車輛突然就發威,對著人放電。而是擔心,在遇到交通事故時,系統能否全程保證絕緣性能。如果發生事故的一瞬間,車輛的整個高壓系統自動斷電了,是否會感覺安全很多呢?高壓系統一般都設計有碰撞斷電功能,具體的實現方式有如下幾種。
第一種碰撞斷電策略,安全氣囊與整車控制器聯合實現的碰撞斷電。車身上安裝碰撞感測器,事故發生後,感測器立即通過硬線,將信息傳遞給安全氣囊;安全氣囊判斷碰撞是否為真,如果為真,就發送硬線信號給整車控制器;整車控制器檢測到碰撞信號後,連續發送碰撞斷電指令給電池包;電池包連續數次收到相同碰撞斷電指令後,切斷電源主迴路繼電器。這時,除了電池包內部,其餘部位均沒有高壓電。為了提高碰撞判斷的准確性,安全氣囊判斷碰撞為真以後,也通過CAN先發送碰撞報文,連續三次收到碰撞報文,也是電池包判斷碰撞確實發生的依據。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提高碰撞判斷的准確性。
3. 新能源汽車漏電保護器每次充電都跳是什麼原因
充電樁跳閘,說明充電樁的保護動作了,是有異常情況,具體要查詢跳閘原因,例如過壓、短路等。新能源汽車靠電能驅動,不像燃油車一樣需要有一個進氣口提供空氣輔助燃燒。
汽車在運行時發電機會給電瓶進行補充電,但是當電瓶嚴重虧電時,則需要用攜帶型充電器及時補充電,充電需要20小時。
電瓶充滿電的可根據以下現象來判斷,或觀察電眼為綠色即為滿電:蓄電池內產生大量氣泡,既出現「沸騰」現象;端電壓上升至最大值且兩小時內不再上升;電解液上升至最高位,且兩小時內不再上升。
電動汽車充電跳閘原因:電力不足預兆要防止汽車突然沒電,最好的方法是平時多留意愛車發出的「求救信號」。汽車電力不足的表現主要有三個:
一是起動機不轉或轉動微弱,以致起動機無法發動;
二是前大燈比平時暗;
三是喇叭音量小甚至不響。
為了盡量減少汽車的電力消耗,專家提出兩點建議:首先,要避免在發動機熄火的情況下長時間開燈或聽廣播;其次,即使發動機正在運轉,如果停車時間較長,也應該把不必要使用的電器設備(車內外燈類和音響、導航類等)的電源關掉。
專家表示,其實上面提到的汽車電力不足的三個預兆在駕駛過程中並不難察覺,只是有很多車主沒有把它們與汽車電力不足聯系起來,以為只是間歇性的小問題而沒有在意,最後造成了開車中途突然沒電的窘境。
電動汽車充電跳閘原因:電池注意事項汽車沒電時,推車起動是最熟悉也是最有效的應急起動方法,但這是一種不得己的手段,不能經常使用,因為這樣做對發動機和離合器有一定的損傷,自動擋車輛尤其要避免使用此方法起動。
專家提醒,如遇上汽車突然沒電的情況,應聯系救援車然後連接跨接電纜,通過救援車臨時充電,以起動發動機是正確的做法。「為了避免汽車沒電時無法充電,車主應該在車內准備一條跨接電纜,這在一般的汽配店都能買到。」
而在連接跨接電纜時,千萬不能搞錯跨接電纜的連接順序:要先將沒電的汽車的正極端子與救援車電池的正極端子連接,再將救援車電池的負極端子與沒電汽車發動機室內的金屬部分連接(接地線)。跨接電纜連接後,可起動救援車的發動機,並稍微提高發動機的轉速,約5分鍾後,便可向沒電的汽車應急充電。充電完成後,應按與連接跨接電纜相反的順序取下跨接電纜。
(圖/文/攝: 問答叫獸) Model Y Model 3 Model X AION V 理想ONE 小鵬汽車P7 @2019
4. 電動汽車碰到暴雨會漏電嗎
不會漏電的,放心吧!電動汽車有很好的防漏電措施的。
5. 新電動車出現漏電保護不能正常運行怎麼辦
電瓶車電瓶老化或者電瓶電池液泄露都會造成電瓶漏電,那麼電瓶車電瓶漏電怎麼辦呢?
導致漏電的原因之一是蓄電池外部漏電;二是蓄電池內部存在自行放電現象。
如果是外部放電,那麼蓄電池蓋上面就會有電解液,或是存在大量污物,形成極柱之間溝通,形成迴路放電,這種情況時,可將污物清除干凈,擦乾蓄電池蓋使之保持乾燥,這樣就避免了蓄電池蓋上面發生漏電的現象。再就是檢查全車其它部位之間是否存在搭鐵漏電,可先關掉車上的所有用電設備,拆下蓄電池極柱上的一根導線,再用一根細線連接這根導線後,在拆下導線的極柱上刮火,若有火花說明車上某個部位存在搭鐵現象,可仔細檢查、找出並加以排除。
若外部沒有問題,就有可能是電池內部存在自行放電現象,可檢查電解液中雜質是否太多,若雜質太多會造成電池內部的自行放電,這時可將電池內的電全部放完,倒出電解液,用蒸餾水灌注,清洗干凈,再加入新配的電解液,然後進行正常充電即可。
如果上述辦法都不能解決的話,請您去維修站找專業修車師傅給您解決。
6. 電動汽車的高壓安全防護措施都有哪些
(1)電氣絕緣。保持配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的絕緣良好,是保證人身安全和電氣設備正常運行的最基本要素。電氣絕緣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過測量其絕緣電阻、耐壓強度、泄漏電流和介質損耗等參數來衡量。
(2)安全距離。電氣安全距離,是指人體、物體等接近帶電體而不發生危險的安全可靠距離。如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人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和設備之間,均應保持一定距離。通常,在配電線路和變、配電裝置附近工作時,應考慮線路安全距離,變、配電裝置安全距離,檢修安全距離和操作安全距離等。
(3)安全載流量。導體的安全載流量,是指允許持續通過導體內部的電流量。持續通過導體的電流如果超過安全載流量,導體的發熱將超過允許值,導致絕緣損壞,甚至引起漏電和發生火災。因此,根據導體的安全載流量確定導體截面和選擇設備是十分重要的。
(4)標志。明顯、准確、統一的標志是保證用電安全的重要因素。標志一般有顏色標志、標示牌標志和型號標志等。顏色表示表示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導線;標示牌標志一般作為危險場所的標志;型號標志作為設備特殊結構的標志。
二、安全技術方面對電氣設備基本要求
(1)對裸露於地面和人身容易觸及的帶電設備,應採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2)設備的帶電部分與地面及其他帶電部分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易產生過電壓的電力系統,應有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器、保護間隙等過程電壓保護裝置。
(4)低壓電力系統應有接地、接零保護裝置。
(5)對各種高壓用電設備應採取裝設高壓熔斷器和斷路器等不同類型的保護措施;對低壓用電設備應採用相應的低電器保護措施進行保護。
(6)在電氣設備的安裝地點應設安全標志。
(7)根據某些電氣設備的特性和要求,應採取特殊的措施
7. 新能源電動汽車漏電保護去除有怎風險
電動汽車漏電怎麼檢測:原因
現代變頻器的控制原理絕大多數都採用了脈寬調制(PWM)控制方式,為了保證變頻調速系統的負載響應性及運行平穩性,同時為了降低電機運行時發出的高頻噪音,調制波的頻率一般都達到了4K及以上,特別是中小功率的變頻器,因輸出電流較小,載波頻率可達10K以上,因此,變頻器輸出的電壓實際上是一系列寬度不同的脈沖。另外,在一些高性能的電流矢量變頻器中,例如安川G系列變頻器、優利康YD系列變頻器、丹佛斯VLT5000系列變頻器等等,在這些變頻器中都接有直流濾波的大電容,使得輸出脈沖的上升下降沿都比較陡。所以,由於電機線圈與電機外殼之間有一個等效電容存在,就在電機的外殼上感應出了一定的電壓。但是,感應電壓與漏電電壓是不同的,感應電壓雖可能比較高,但感應電流通常比較小,不會產生特別嚴重的後果。而漏電是由於電機的絕緣受到了損壞,線圈與外殼間的絕緣電阻變得很小,輸出電壓直接通過這個變小的絕緣電阻,使電機外殼帶電,並會危及人身安全。
電動汽車漏電怎麼檢測:檢測
電動汽車絕緣性能檢測裝置主要完成測量、預警、顯示和通信四大部分的功能。為實現整車功能控制和高壓自動切斷保護,在電動汽車的高壓系統中必須配置可自動切斷主迴路的接觸器,根據整車設計需要,有些電動車輛的主迴路上甚至有兩個以上的相關部件,如果高壓接觸器發生閉合或斷開失效,且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輕者會發生不能實現正常控制的情況,重者會產生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對高壓接觸器的執行狀態進行有效、實時的監控,對電動汽車的安全、可靠運行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8. 汽車電瓶漏電保護器安全嗎
安全。
漏電保護器是電路發生漏電時的一種保護機制,避免危險的發生。
漏電保護開關或設備的安裝位置,應該在電源到用電設備這段線路的電源端,即電源到這台設備或這條要保護的線路的「總電源」控制端。
9. 純電動汽車淌水漏電,雨天不能充電,有這種說法嗎
純電動汽車淌水漏電,雨天不能充電,這種情況當然是不存在的。會這么說的只能說他不了解電動汽車,而是想當然的隨意遐想。電動汽車在設計生產的時候都是有嚴格的防水標準的。否則有這么明顯的安全隱患,也不可允許上市銷售的。其實真要單從涉水能力來說,電動汽車會比起普通的燃油車型還要更出色一點。下面就來看看,電動汽車到底有那些方面的防水措施。第一:按照行業生產規定,電動汽車生產之前,都會對電池、電機等零部件進行防水測試,測試的方法也很簡單粗暴,就是直接浸泡在水和含3.5%的氯化鈉溶液裡面。電動汽車的零部件大多採用了IP67級防水設計,可在1米深的水中浸水一個小時而不會進水。這樣的防水能力可以說是比較強了,普通的涉水是完全沒問題的。第二:電動汽車是依靠電能驅動的,不需要像燃油車一樣需要空氣提供輔助,也就沒有像發動機一樣的進氣口和排氣門等存在。因此,電動車的電動機是完全封閉的狀態,這樣的設計就能避免水進入裡面,相比燃油車涉水效果要更好。第三:電池的防護非常全面,一般都會經過三層防護來增強防水性能。單體電池做第一道防水能力,第二層是對高壓部分進行絕緣保護,第三層對整個電池組進行框架式防護。通過以上幾種防水防護,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是非常出色的,安全性也是比較好的。只要車況正常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必擔心淌水漏電,甚至下雨天充電的問題。只要確保充電介面沒有積水存在,就是安全的。 這種說法是違背科學常識的,如果純電動汽車是有著這么多的限制使用條件的話,那麼靠什麼來和傳統燃油汽車展開競爭,又怎麼會成為國家大力推動和發展的新型汽車車型呢?現在市面上的大部分純電動汽車在宣傳的過程中都會達到防水級別IP67,通俗來說就是在常態下將電池組泡在水深一米的位置長達半個小時都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危害。而且純電動汽車在量產定型生產過程中,是需要經過無數次測試的,而且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不需要進行空氣換氣,所以整車的密封條件都是比較高。這樣對於下雨天氣來說,也絲毫不會影響到純電動汽車的使用。尤其現在純電動汽車的充電介面和充電槍頭,在設計充電槍頭的時候,各個孔之間都是彼此絕緣的,並且它是凹進去的,如果有雨水進入,可以從底部的小漏洞中排出。所以只要你不是在沒過車身充電介面的情況下充電,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想必也不會有這么傻的人去做這樣的嘗試吧?還有就是市面上的大部分純電動汽車都配備有漏電防護系統。當車輛檢測到動力電池的母線與車身接觸時,會及時發出警報同時會根據絕緣失效的等級選擇備用的保護方案。如果絕緣徹底失效,一般會直接通過電池組的電池管理模塊,直接斷開電池的輸出,從而防止觸電的發生漏電或者觸電。所以這樣對於用戶在雨天駕駛和充電,是又多了一層保障的。所以以後再聽到上面的那種說法,完全可以忽略掉,這最主要的還是對於純電動汽車了解不深入所造成的,所以也意味著宣傳推廣新能源汽車之路,任重道遠。 不少純電動車車主都對自己愛車的涉水性能有所顧慮,認為純電動汽車應盡量避免在大雨天氣下行駛,避免電池組進水等等。除此以外,雨天時的充電問題亦是許多車主顧慮到的一點。這些說法都有科學依據嗎?今天將為您一一解答。 首先,可以很肯定的說,純電動汽車淌水、雨天不能充電的說法是錯誤的,或是說是片面的。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組在出廠前需要經過重重考驗才能正式上市銷售,這其中包括有碰撞、溫度、浸泡、火燒、短路測試等等。經過嚴格把關下的電池組都能達到IP67級別的防護等級,通俗來說就是在常態下將電池組泡在水深一米的位置長達半個小時都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危害。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代表純電動車有著比汽油車更好的涉水性能,當水深浸泡過2/3輪轂時應選擇避讓。 其次就是純電動汽車在雨天並不是不能充電,但一些小的注意事項還是需要車主多加小心的,例如避免充電介面入水、避免充電時充電口暴露在雨天下等等。以最為惡劣的情況來說,即使充電時因為充電介面進水等原因產生電路故障,純電動汽車上的防護系統也會及時做斷電處理,不會對我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看到這里,想必純電動汽車的車主們都對自己的愛車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如果真有純電動車汽車淌水漏電,雨天不能充電的說法,那純電動車的設計就是個莫大的笑話,一台偌大的車輛需要看天才能出行,豈不笑掉大牙了。對於有這種擔憂也是不無道理的,畢竟純電動車就是一攜帶著大塊電池的用電設備。其實在防水問題上,純電動車做的還是很好的。由於純電動車沒有內燃機,不需要交換空氣,所以就沒有排氣孔,而且車身密封性也較好,特別是電池組做到了完全密封的環境,幾乎是不會進水的。廠家在給汽車做宣傳時都會講到車輛的防水級別達到IP67,何為IP67呢,其實這個說的是電池的防塵與防水級別。這個級別是怎麼評定出來的呢,這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起草的IPxx標准,是將被測物體浸泡在一米深度的水中,持續30分鍾,浸泡過程中物體的性能不受影響,數值越大代表防水性能越好。對於充電介面也是有防水級別的,很多生產車企都有相應的技術方案,技術含量普遍都比較高,比如比亞迪E6防護等級達到IP55,還配有遮雨蓋設計,充電孔做內陷式設計等。雖然理論上純電動車涉水或者雨天充電都不會導致漏電,但是我們雨天駕駛或者雨天充電也都需要注意,首先要對自己車輛的防水級別有清楚的認知;其次過水坑需要預判深度,放置過高浸泡到車身或者電池部位;充電時還是需要在室內或者遮擋充電介面,防止充電介面有水流進。 我們都知道純電動汽車和普通的燃油汽車之間的區別就是,純電動汽車沒有了發動機的存在,只有電機、電池組以及一套控制系統,在我們的認知中,電氣設備都是不能碰水的,否則就很容易燒壞,那麼純電動汽車是否也有這方面的問題呢?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廠家在設計車輛的時候肯定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畢竟國內的用車環境並不是很好,很多城市年年都會發生內澇,開車淌水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新能源汽車在設計之初的時候就已經針對一種重要的部件做好了防水密封處理,類似電機、電池組、控制器等,哪怕是短時間的被水浸泡也不會進水。當然了,不會進水並不是絕對的,有些新能源汽車的廠家工藝比較差,品控不過關,可能會導致電機、電池或者控制器的防水工作做的不好,所以還是有可能會出現進水的情況,所以,選擇一款大品牌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就很必要了。然後說說第二個問題,下雨天的時候能不能充電?其實下雨天的時候對於充電並不會有任何的影響,因為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在充電口都是做了密封處理的,當然如果能夠在室內充電的話肯定會更好,畢竟如果在雨中冒雨充電的話,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危險。 電動汽車淌水漏電,雨天不能充電的說法是錯誤的。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裡儲存的幾十度電能,是通過高壓線路(車里的橙色電線就是高壓線)輸送到電機,使電機工作的。這么多的電,這么長的線路,如果遇到水的話,的確會讓人擔心它是否安全,尤其是雨天。消費者的擔心,也在工程師的考慮范圍之內。雖然電池包里有大量的電芯,但它的外麵包著厚厚的密閉金屬外殼,其防水等級達到了IP67。這意味著在常溫常壓下,將它完全浸泡在1米深的水裡半小時,不會產生有害影響。而電機呢,由於工作時不需要空氣參與,所以也是全密封的,根本不怕水。至於高壓線路,也是按照最高絕緣要求去做的。我們國家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安全是非常關注的。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廠商必須對電池進行浸水試驗,即將電池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入3.5%的NaCl溶液兩小時,溶液整體浸沒電池,觀察1小時;模組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入3.5%的NaCl溶液兩小時,溶液需完全浸沒模組,觀察1小時。另外,《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和系統:安全性要求與測試方法》也規定將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或者電池系統在車載狀態下浸入3.5%的NaCL鹽水2小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才算通過。我們知道,鹽水的導電性是最強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整個浸泡在鹽水中都沒事,還會怕雨水嗎?所以,電動汽車淌水不會出現漏電現象。所以,在雨天,電動汽車還是可以正常充電的,不過,在插拔充電槍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雨水打濕充電口裡的金屬芯,以免損傷電池。另外,雷雨天氣不要充電,以免雷電擊傷車輛上的電器。至於淌水,一般來說,30厘米以內的積水,電動汽車駛過去根本沒事,無需擔心安全問題。如果水深大於30厘米的話,還是不要輕易涉入了。雖然電動汽車電池電機的防水等級都很高,但整車的防水等級並沒有達到IP67的水平,車輛駛入一定深度的積水,水還是會沒入車廂內的。車廂進水,車內的電器就會短路損壞,甚至會讓漏電保護器開始工作,整車斷電,被困水中。加上水底情況復雜,所以還是不要輕易涉水。 在南方部分城市下雨天較多,連續的陰雨天氣讓很多電動車車主不敢開車出門,就怕淌水漏電,其實這是謠言。我們買車就是為了遮風擋雨,如果下雨天都不能開車出門,我們要這個電動車何用。電動車在生產製造的過程中,廠家都會對電池以及電路部分做好了防水措施,根本不用擔心會出現漏電短路的情況出現。相反電動車由於沒有排氣和進氣裝置,涉水能力比傳統的燃油車更強,一般只要水深不超過半個車身,都可以通過。雨天能不能充電是要分情況的,現在的充電樁都有短路、漏電、過載等保護,充電樁和充電口也都有防水處理,一般正常充電沒問題。如果遇到大暴雨或者打雷的天氣最好還是不要充電了。如果沒有充電樁用的是家裡的電源外接充電,那麼下雨天一定不要充電。另外,電動車最好是在涉水之後檢車一下底盤以及密封件以及制動系統,排除隱患,讓出行更安全。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