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兩年
1. 新能源「瘋漲」的背後,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事情
自國家出台各項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從無到有快速擴張,資本幾乎呈指數增長,令人震驚,中國啟動了200多個新能源汽車生產項目,涉及投資10262億元,披露的產能規劃達到2124萬輛。雖然這些數字不一定非常准確,但它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瘋狂和因採取過大的步驟而造成的許多隱患。
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不受限制的出行和購買、全球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許多國家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等各種措施,都將新能源汽車推向了頂峰。炎熱的市場讓許多人頭腦發熱,想像未來的市場空間更大,而不考慮基礎和後果。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連續兩年居世界首位,市場佔有率已佔全球總量的50%。
2.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00萬輛,產銷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集群。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的動力電池製造企業、中游的整車廠和下游的充電樁產業以及汽車後市場。
能源供給體系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環節
同傳統燃油車一樣,新能源汽車的廣泛使用需要完善的能源供給配套體系的建設,快捷、高效、覆蓋面廣的能源供給系統是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前提,目前,國內外對於電動汽車的能源供給體系已經搭建起來,包括兩種模式,一種是自充電模式,一種是換電模式。自充電模式是很多國家研究的重點,從技術路線來講主要包括常規充電和快速充電兩種形式,前者可充分利用夜間用電低谷時段進行充電,滿足車輛運行的需求,多集中於居民小區及辦公區域停車場。快充則是在特殊需求下對電能的補充,主要建在機場、火車站、醫院、購物中心、加油站等公共場所;換電模式是一種將車輛及電池分開考慮的形式,用戶可以像加油一樣及時得到能源供給。
中國動力電池PACK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動力電池PACK市場有車企、電池廠、第三方企業獨立運營模式,同時也有合資生產的模式。不論是車企、電池廠或是第三方企業為了更好地整合企業資源與技術,合作模式多樣。
傳統和新興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策略
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策略方面,傳統車企傾向於在自有內燃機技術基礎之上,先推過渡型新能源汽車如插電混動汽車,而新興車企則更專注於純電動汽車的生產、研發。
近七成新能源汽車存在里程衰減
根據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部分受訪車主的調查發現,在不同的購買時間,有近七成車主表示新能源汽車出現不同程度的里程衰減。電池的衰減與行駛里程和溫度有關。一是行駛里程越長,充電次數越多,衰減越大;二是溫度越高,衰減越大。此外,據媒體報道,車主實際用車時續航里程與購車時部分商家宣傳不符,也是車主感到出現續航衰減的原因之一。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推出相關政策大力扶持充電樁產業的發展,充電樁的發展漸入佳境,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其中包括三個環節,上游設備生產商、中游充電運營商和下游問題解決商。國內參與充電設施運營的包括:專業的充電運營商、電動汽車企業、網路運營服務公司等,主要通過搭建運營平台為用戶提供「充電服務+增值服務」,但因前期投資巨大且電動車尚未大規模應用,充電運營行業普遍沒有實現盈利。另外,在現實狀況下,充電樁的互聯互通正在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其作為發展難點一直被行業詬病。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1、政策利好 充電樁行業迎來投資熱潮
由於利好政策的推動,分布式民營充電站在全國迅速建立,而面對這個充電潛力巨大的市場,民營資本已經紛紛加入。
2、動力電池冷卻技術升級
未來,隨著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動力電池PACK熱管理技術將會日漸突出,冷卻技術也將進一步升級。
3、新能源汽車將在電動基礎上,借力互聯網創新思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新能源汽車將會在中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與自動化駕駛與共享出行相疊加。並將引領未來的出行格局,對綠色環境和綠色交通產生深遠的影響
4、在硬體供應鏈方面具備獨特堡壘的整車企業將在競爭中獲利
在整車廠投資標的方面,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還沒有那麼開放化的現階段,安歇在感測器、動力電池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硬體具備獨特堡壘的整車企業將在競爭中獲利
3.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五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有什麼優點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有很多,不然不會賣的這么火。畢竟市場優勝劣汰,一個產品如果沒有它的特色,是不可能長久的。
新能源汽車也有很多種類型,以及它的可持續發展,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里,總有一天它會取代燃油車。
4.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七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是什麼水平
從銷量上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由2012年末的20000輛增長至1227萬輛。2015年以來,產銷量連續七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主方向,也是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技術和配套保障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將研究盡快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延續這樣的政策,優化“二重積分”管理方法,提高新系統,汽車用電池操作系統研究的突破,如啟動公共領域完全電動汽車試點城市,繼續完善的標准體系,加強安全監管,促進行業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
5.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6年世界第1,具體原因是什麼
隨著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傳統汽車行業已經逐漸進入了飽和狀態,但新能源汽車卻像是一個新生的孩子,它的前景和未來卻是十分光明的,不過既然是新生的孩子,那它的成長也就還有著很長的距離需要走,隨著保護環境理念的不斷加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不過它仍在處在一個爬坡過坎的階段之中,而這也是新能源汽車比較有挑戰的時期,只要它能夠成功度過這一時期,那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一定是十分廣闊的。新能源汽車自身市場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不過由於它是新起之秀,因此,新能源汽車在技術上、品質上以及人民信任度上還有著不小的路需要走。
總的而言,新能源汽車盡管有著一些缺點,但它卻是未來的主流,因此,它的全面到來也不過是世界問題而已。
6. 中國車市連續兩年下行,新能源車年產銷首現負增長
今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36萬輛和214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2%和9.6%。
而此前一直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也在2019年出現了下滑。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這是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十年來,年度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
「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產銷量與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均呈負增長。汽車行業利潤率明顯較低,車企壓力確實非常大。」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從月度產銷情況變動趨勢看,我國汽車產銷狀況正逐步趨於好轉。
2019年12月,汽車銷量達265.8萬輛,下降0.1%,與前幾月車市情況相比有所好轉,但整體車市下滑依然較大。
連續兩年下滑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遭遇了近三十年來首次下滑,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再次下滑。
對於2019年車市下滑原因,中汽協方面認為,我國汽車行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受中美經貿摩擦、環保標准切換、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承受了較大壓力。「老百姓收入下降、經濟下行、國六標准提前實施等多重因素使2019年延續了2018年的下滑,消費者持幣觀望。」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對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車市遇冷使經銷商庫存高於警戒線之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汽車經銷商庫預警指數為59%,環比下降3.5%,同比下降7.1%,庫存預警指數位於警戒線之上。這是自2018年1月以來,庫存預警指數已連續兩年在榮枯線之上。
車市下滑對自主品牌的沖擊較為明顯。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品牌乘用車2019年銷量達840.7萬輛,同比下降15.8%。2019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為39.2%,下降了2.9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已連續多月跌破40%紅線。而在2019年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前十五名企業集團中,僅有四家企業呈現正增長。
「從2018年下半年車市下滑一直持續到2019年,自主品牌受到影響最大。隨著經濟轉型升級,導致一些中小企業以及從業人員收入受到影響,而這些群體是自主品牌的主要群體。」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對記者表示,頭部自主車企競爭力在逐步提升,企業也在採取措施,中國汽車品牌市場份額能夠穩定在一定的份額。
中泰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稱,我國汽車市場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汽車的售價的下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已經成為世界汽車銷量最大的市場,行業增速也逐漸減緩,開始進入普及後期。從國外汽車發展經驗來看,普及後期的特點主要有:增速減緩,千人保有量緩慢增加;與宏觀經濟相關性提高,周期屬性增強,持續較長時間。所以,中國汽車銷量仍有向上空間,但是增速將會趨緩,預計未來5到10年仍將保持1%到3%左的復合增速。
「預計中國汽車市場2020年預計下滑2%。」師建華對記者表示,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低速穩平的發展狀況。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則告訴記者,由於2020年春節處於1月份,再加上去年的促銷力度較大等疊加因素,將導致年初「開門紅」難度較大,但長期來看,2020年乘用車市場仍然具有正增長的基礎。因此,乘聯會方面預計2020年汽我國汽車產銷同比增長1%的預測。
新能源車首次負增長
自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十年來,2019年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3輛和2737輛,同比分別增長85.5%和79.2%。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勇認為,2019年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兩大要素,一是國六切換引發國五車型的恐慌性拋售;二是補貼退坡及較長的過渡期導致企業成本調節失控。
「2019年退坡幅度大,對生產企業影響比較大。新能源汽車整體行業利潤率低、各企業研發投入大,但總量少,整個行業處於虧損狀況,目前還很難通過新能源車取得盈利。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認可度沒得到確認,對2020年新能源汽車謹慎樂觀。」陳士華對記者表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還不夠高,現在還沒有刺激新能源車發展的政策,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壓力依然會較大,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車發展,但不可能繼續大幅財政補貼,而是通過稅收、使用環節等政策予以引導。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不久前百人會論壇上建議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進一步退坡。不過,目前關於補貼的政策還未正式出台。此外,2020年,隨著特斯拉Model3在華國產,以及大眾、豐田等汽車巨頭在華推出新一代的電動化產品,中國本土企業將面臨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
「新能源汽車面臨殘值問題,這不利於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流通,這也與電池技術水平有關,不過電池技術也正在提升。」許海東對記者表示,預計明年新能源汽車能夠和今年持平。
師建華認為,當前市場環境下,應當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質量的發展,而不是數字的變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連新能源汽車都首現負增長,2019中國車市連續第二年下滑
?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國市場走過了極其「艱難」的一年:不僅乘用車產銷雙降,原本「高歌猛進」的新能源車市也啞然熄火。
具體到各家車企銷量表現來看,2019年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前15名企業集團中,只有4家呈現正增長,分別為長城、奇瑞、一汽和陝汽。
同比下滑的車企達到11家之多,其中,中國自主車企龍頭企業——上汽集團,2019年累計銷量254.4萬輛,同比下滑了13.6%;吉利緊隨其後,交出2019年136.4萬輛的成績單,同比下滑10.5%;第三名為長安汽車,僅與吉利差距3萬輛左右,出現同比11.2%的下滑。
其中,中國自主車企中跌幅最大的為眾泰,其次是廣汽。眾泰在過去一年累計交付15.3萬輛,相比於去年同期大跌四成。
去年年末,眾泰汽車連同其餘三家中國自主車企(獵豹汽車,眾泰汽車,力帆股份)被曝正與銀行進行破產清算,但隨後,這些傳聞都被上述企業一一否認,但這些車企出現銷量下滑和經營困難卻是不爭的事實。例如,在2019年的前三個季度,眾泰汽車的營收同比下降了59.59%,虧損7.6個億。
雖然整體出現下滑趨勢,但值得一提的是,從月度產銷趨勢來看,我國汽車產銷狀況正逐步趨於好轉。特別是12月份聖誕節活動以及部分地區車展刺激了消費者購車。換句話來說,中國車市在去年年末出現了「翹尾」。
「2020年春節比往年提前,從而帶動銷售旺季提前到來,也使得第四季度總體表現好於全年。」基於此,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2020年,我國宏觀經濟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中國汽車產業也將延續恢復向好、持續調整、總體穩定的發展態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三年居世界首位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有:
經過一段時間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水平、企業實力和配套環境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企業的實力明顯增強。
在配套環境上,我國充電網路建設穩步推進。
當前我國互聯網造車的新業態十分活躍。
經過一段時間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水平、企業實力和配套環境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苗圩在總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最新進展時談到,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顯著提升。乘用車主流車型的續駛里程已達到300公里以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領先企業的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大幅提高,價格持續下降。
與此同時,企業的實力明顯增強。骨幹整車企業都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正向開發體系,新能源整車、動力電池骨幹企業研發投入佔比達到了8%以上,高於行業世界平均水平。
在配套環境上,我國充電網路建設穩步推進。公共場所、居民小區、單位內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場所覆蓋率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建成公共樁21.4萬個,同比增長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
不僅如此,當前我國互聯網造車的新業態十分活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這是我國有別於歐美汽車大國的特點和優勢,給汽車業注入新的基因,帶來新的理念、技術和商業模式,把握了電動化汽車互聯網智能化和未來出行的方向。如今,這些企業的產品已亮相市場。
9.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6年世界第1,新能源汽車有什麼優勢
一:新能源汽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6年世界第1,新能源汽車具有更符合嚴格的排放標准、更簡單的日常保養、更佳的乘坐靜謐性等優勢。
隨著全球各國對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漸提高,對汽車排放的標准也越來越嚴苛,順應時代變化的潮流,越來越多的車企也加入到製造新能源汽車的行列中。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主流動力還是採用電能驅動,電能屬於一種情結能源,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不會排放出任何有毒氣體,符合日益嚴格的環保政策要求。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相關數據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6年蟬聯世界第一,累計銷售550萬輛,2020年新能源汽車增速達到10.9%,並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
10.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6年世界第一,為啥說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應當注意,新能源車輛,並不單指電動汽車,它當中也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
為應對世界氣候變化,世界各國在數十年前於巴黎簽署了應對氣候變化協定。協議商定,各國政府共同努力,應對地球氣候變暖,組織碳排放的飛速增長。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人們購買車輛的原因所在。
就是說,車輛能夠提供給人們很大一種“空間穿梭自由”。它甚至比其他更先進(但卻只作為公共交通工具而出現)的交通工具,如高鐵與飛機,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它支持“一人獨自在空間中穿梭”。
如果說許多的重工業,並沒有明顯看到它們給人類福祉帶來幫助的話,那麼汽車產業絕對是個例外——它非常顯著地,給人帶來了更多福祉,所以也成為了現代人類文明一個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