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汽車融資情況
1. 北汽新能源B輪融資多少
據報道,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已完成B輪融資,規模超過110億元。今年下半年,北汽集團將研究在更多業務板塊引入社會資本,深化資產證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探索。
據介紹,北汽集團誕生於1958年,是我國最主要的汽車企業之一,2016年營業收入達到4061億元,銷售汽車285萬輛。2017年1月至7月,北汽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3.6萬輛,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佔有率達到了23%。
2. 北京新能源每年什麼時候放號一年多少指標
北京新能源每年2月26日放號,2020年2月26日北京新能源放號,指標共計5.42萬個。2月26日,北京市正式公布2020年新能源指標,共計5.42萬個,不但拿到指標的心如雀喜,而且各大車企也紛紛摩拳擦掌推出了各種助銷活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魚龍混雜,如何選購一台合適的車輛,依然是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
北京新能源放號是根據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公布的申請數據為依據,申請數據顯示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指標將在2018年第一期全部用完。假如2019年和2020年依舊每年發放6萬個指標的話,現在排隊申請新能源指標的市民則排到了2021年,可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北京用戶的購車選擇。
(2)北京新能源汽車融資情況擴展閱讀:
2018年4月8日24:00,小客車配置指標累計收到個人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801318個,和2月份數據基本持平;累計收到個人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34650個,相較2月份增多2.4萬余個。
此外,有50975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83346個;有6213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8946個
2018年北京小客車指標年度配額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4萬個,新能源指標額度6萬個。按照規定,通過資格審核的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按申請時間先後順序直接配置指標。
當年指標額度用盡後,申請人輪候排序,因此2018年新能源小客車個人和單位指標首期已全部用盡。如果按照目前排隊規則及指標配置數量計算,新能源個人指標或將排到2023年。
3. 新能源(C)電動汽車微信群融資平台是真的嗎
假的
這種投資類
都不要相信
融資,籌集資金
這種東西,一般大公司
都是自己去合作的
面談
而這種微信群
純粹是騙錢的
如果真的有
你可以打電話約談
4. 北汽新能源公司上市了嗎
4月27日,北汽新能源重組ST前鋒股份(600733 )順利過會,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成為中國第一家即將上市的新能源整車企業。這也印證了日前北京車展上北汽方面釋放關於「上市」話題的信息。
北汽新能源亮相資本市場已近在眼前。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作為新經濟在工業領域中的標志性行業,以及國家對汽車產業轉型的戰略層面規劃,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3月初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更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技術研發、人才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了動力。北汽新能源作為與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共同成長的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後將有望藉助資本市場對產業發展的助推作用,繼續保持高質量快速發展,成長空間巨大。
內容來源:鳳凰網汽車
5. 行業寒冬,別的電動車企都是融資困難,為什麼小鵬汽車能獲得C輪融資
在經過十幾年的高速增長後,我國的乘用車市場在2018年開始迎來了下滑。2018年,我國乘用車的銷量為2235萬輛,同比下滑了5.8%。這也是這么多年來,我國的乘用車市場首次出現下滑。
時間來到2019年,日子也沒有更好過,即使來到「金九銀十」這個傳統刺激消費的時期,消費者的購車情緒仍然是持續的低迷。
根據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報告,2019年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2.4%,環比9月上升了3.8%,同比下降4.5%,庫存預警指數仍然位於警戒線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62.4%的庫存預警指數,是繼2月份63.6%庫存預警指數後的今年第二高水平,反映了汽車經銷商庫存再次走向高位。
中汽協數據統計,我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5個月同比下降,原本高補貼高增長的新能源汽車,9月銷量僅為8萬輛,同比下降高達34.2%,其產銷量也連續3個月下降。因此,無論傳統車企還是新能源車企,都面臨極大考驗。
10月10日,一張平安銀行內部郵件的照片被瘋傳,稱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力帆汽車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上下游產業鏈合計壞賬500億。四家車企立即火速辟謠,紛紛否認破產傳聞。
其實不只是車企,汽車經銷商的日子也不好過。2011年上市的龐大集團曾穩坐行業第一把交椅,市值一度超過600億。但是,在2019年的車市寒冬里,龐大集團被子公司起訴申請破產重整,股價一度跌至9毛錢
對汽車企業來講淘汰賽已經開始。未來沒有新能源補貼的情況下,部分車企被邊緣化出局是遲早的事兒。中國市場再大,也容不下幾百家整車廠,現在無論是自主、合資還是外資車企都共同面臨市場考驗。
市場淘汰是公平的,這也有助於中國汽車產業的兼並重組,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改變。在這一背景下,沒有品牌、核心技術、資本的車企,都將紛紛倒下。
這是失望的冬天,這也是希望的春天。在目前這個困難重重的時間點,要投過迷霧,看到未來的光亮。
6. 合眾新能源20億融資的背後,哪吒汽車銷量到底如何
?2014年合眾在浙江桐鄉市成立合眾新能源汽車公司,注冊資金6.257億。2018年,時隔四年,合眾新能源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車哪吒汽車。經過四年的長跑,歷經坎坷險阻,終於在美國矽谷正式掛牌,合眾新能源只有一款品牌,就是哪吒汽車。哪吒汽車B輪融資30億,C輪融資20億,據有關資訊透露,C輪最終融資額度會遠超原計劃的30億元人民幣。
合眾新能源總裁張勇在接受包括汽車商業評論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30萬輛的目標,計劃是在2023年到2024年實現,到2025年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到40萬輛。」對於哪吒汽車的市場規模,張勇充滿信心。如今,試問一句,可行嗎?小編認為,縱使是新能源領域,國家正在大力倡導新能源政策。不過就算許多造車新勢力想彎道超車,靠巨額的融資,小編覺得還是不太可行的。畢竟新科技,新能源發展這么多年了,要想超越那些巨頭品牌,沒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是不行的,像馬自達就是例子。小編認為如此巨額的融資已經非常多了,而銷量低迷可能並不是出在銷售的問題上,只能從自身找原因,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小編認為融資再多的資金,只有把刀使在刀刃上面才有用,這么多的資金,我認為還是自身技術的研發最為關鍵。(曾素編輯報道)
註:配圖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並感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北京「新增2.6萬個新能源車指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根本就是謠言!只是網路上傳出去的謠言,根本沒有可相信的可能!
在政策相繼出台刺激的情況下,今年廣深地區率先響應松綁限行限購政策,突擊新增18萬個購車指標,此外貴州貴陽市也宣布了取消限行。除此之外,目前尚未有城市跟進。業內人士認為,對於汽車保有量已經很大的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取消限購的可能性很小,或只能通過結構性調整進行交通運行優化。
雖然謠言放出來了,但是北京應該會有其它政策來解決交通方面的問題!
8. 北京超過44萬人申請新能源指標,為何大家開始選擇新能源汽車
2019年8月25號,北京發布數據超44萬人申請新能源指標,新申請者或將等候九年。
為什麼新能源車這么具有魅力和誘惑呢?
新能源汽車是指傳統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的新型的能源汽車,包括了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等新型的新能源汽車。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能源車在製作技術上日臻成熟,更符合環保省能的理念,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選擇新能源車的原因。
可以說新能源車以後將占據中國的大部分市場!
9. 存量車市乏力,北京新能源車銷售松綁呼聲再起
北京對外地車牌實行的最嚴限行政策已正式實施兩個月,政策緩沖期也正式結束。根據規定,每輛外地車每年最多辦理進京通行證12次,每次辦理的進京通行證有效期最長為7天,這也就意味著全年外地車最多可以在北京市的限行區域內開84天。
「在流動車上,最大限度上疏解了交通擁堵的問題。過去外地車牌的車輛因為可以在北京通行所以在北京進行維護保養,現在實行這個政策了,對北京專賣店在售後服務上的數量有一定影響。」汽車行業資深專家顏景輝對記者表示,北京汽車市場有剛需,只不過限購讓汽車消費無法釋放。
由於對外地車有了次數限制,租牌市場變得更加火熱。一名外地車牌車主告訴記者:「現在租金已經漲到了兩萬多甚至三萬元,之前才1.5萬元一年。」此外,很多想買車的人沒有指標,加上現在黑市車牌交易價格太高而且拿不到產權,此次實施對外地車牌限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購車需求。
世界汽車組織第一副主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董揚不久前就發文呼籲「北京等限購城市應迅速按照國務院三令五申的要求,明顯放寬電動汽車購置限額,緩解因總體市場疲軟和政策劇烈變動造成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趨勢」。董揚還提出了「北京市三年內每年多發放10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指標」的建議。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發布的研究表明,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22.5萬輛,燃油車為586萬輛,兩者比例約為1:26。而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在去年清潔空氣行動論壇上表示,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40萬輛左右。
「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增長不能只指望一年6萬輛的指標,現在北京市約550萬保有量的在用車在置換時有一部分會選擇新能源汽車,這是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增長較大的空間,但選擇置換新能源汽車的這部分人群基本上是已經有兩輛車以上的家庭。北京連續四年實行了汽車總量控制,在這四年中,新能源佔比和燃油車佔比是逐步倒置的,這種趨勢不會改變。而從保有量上來看,北京新能源汽車的佔比依然不大,國家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應該會有一定的傾向性,這種導向也會直接影響資本市場和廠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顏景輝對第一汽車頻道記者表示。
「北京應該推出一些燃油車報廢之後,鼓勵購買新能源車的政策。此外,北京五環以內擁堵,但五環以外不擁堵,能不能有一個類似上海新能源車的郊區號。我們沒有建議馬上放開,馬上放開北京也承受不了,現在有45萬多個申請編碼申請新能源車,全部放開北京承受不了。可以慢慢放,從現在的每年6萬個放到12萬個,這是一個方法。」工商聯汽車商會會長李金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在崔東樹看來,增加北京新能源指標是有可能的,但北京控制車輛總量,所以不會放得太寬。「現在補貼力度很小了,今年補貼退坡影響不會太大,市場正在逐步發揮作用,今年新能源汽車也會逐步釋放,但也不會增長特別多。此前,國家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宏偉目標,應該會出台一些形式多樣化的政策,既能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時也能推動自主品牌的突破。」崔東樹對記者表示,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支持要創新,比如個稅減免的政策是有利於居民消費的利好政策,家庭購車應該與購房享受同樣的減免個稅政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