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新能源汽車產業
① 疫情之下,新能源車企迎來大考
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連續第二年負增長,跌幅比2018年進一步擴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發酵,各省多地封城禁工,全國經濟發展面臨階段性沖擊。總體來看,由於全民外出消費頻率大幅降低,受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當為第三產業,但汽車行業同樣也在遭遇這場寒冬考驗。
但是同樣需要正視的是,在經歷過此次疫情之後,消費者將更加看重具有核心實力,同時也更加環保健康的車型,這對於車企的研發來說需要得到重視。而實力較弱的車企則將面臨淘汰的境地,兩極分化分明,無形中更加速了新能源行業的重新洗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工信部:督促各地出台促進汽車消費政策 新能源政策將調整
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製造業復工復產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為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工信部正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督促各地區加快出台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對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政策,近期工信部會協調相關部門作出調整,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目前已有廣東、山東、吉林、海南、深圳、寧波、杭州、南昌等省地市出台了具體的刺激消費政策,辛國斌表示相信後續會有更多政策出台。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
辛國斌還強調自2月19日到現在,汽車行業企業整體開工率已由60%左右提升到97%,員工復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總體達產率已經與去年同期水平相當。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辛國斌表示,對於汽車行業工信部重點推進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抓好全產業鏈協同復工「一個面」。工信部專門成立了工作專班,把15家重點整車企業作為重點聯系對象,建立健全包含交通運輸部、人民銀行等部門以及26個地方工信部門的綜合協調機制。經過協調,上述所有供應鏈企業已經全部實現了復工復產。
二、打通重要物資和人員返崗運送「兩條線」。針對大眾、寶馬以及廣汽、重汽等國內外整車企業提出的將湖北省供應商的庫存零部件盡快運出保障生產供應的問題,工信部指導幫助企業辦理緊急物資運輸許可以及運輸通行證。針對武漢地區零部件企業員工返崗率低、產能難以滿足整車企業需要問題,我們幫助企業前往全國50餘個市縣接運返崗人員,迅速提升產能。
三、聚焦企業生產保障、產品審查、資金需求「三個點」。圍繞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復工復產中反映集中的急難問題,工信部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重點推動解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國家發改委發文調查新能源汽車項目,恆大、寶能被點名
總結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因此,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項目等亂象,並推動完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管理相關法規,建立健全僵屍企業退出機制,加強企業准入條件保持情況監督檢查,促進優勝劣汰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風風雨雨,唯車相伴
關注車夥伴
更多的新車資訊和好玩的故事與你分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市場遲遲不能突破瓶頸
傳統汽車發展了200多年,而新能源汽車才開始發展,一個新生的事物替代一個傳統事物更需要滲透的時間,更需要一個過程。主要還是在新能源的動力之源 充電,傳統的加油和充電相似,但時間和充電樁還是和傳統的加油方式相差太多,還需要一個習慣 、適應的過程。 充電時間過長, 充電樁過少, 都不能適應現在生活的快節奏 。 汽車還需要配套的設施 相信如果充電時間縮短 充電樁增加, 普及就快了。
徹底鏟除地方保護
地方保護主義一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的最大敵人之一,地方保護也因此扼殺了公平競爭,保護了落後的企業,從而也阻礙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乃至未來汽車產業的崛起。
對此,國家也在不同的政策中提出要制止地方保護,一些地方的保護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斂。
⑤ 國家發改委開始調查各地新能源汽車投資
車家號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關於國家發改委調查新能源汽車投資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
近日,據相關消息:國家發改委調查各地新能源汽車投資,重點摸底恆大和寶能等相關企業的項目。
選車君觀點:
目前來看,為了順應時代趨勢,國內各大車企都在大發發展新能源汽車項目,無非是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看好,所以也有很多原本非汽車業務的公司陸續進入,這樣勢必會給這個行業帶來很多隱憂,引發無序競爭和產能過剩等。據相關行業學者表示,國家這次適時的發布相關要求,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正在由重視量開始向重視質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各地新能源汽車4S店被擠爆是為什麼
近日,新能源汽車4S店驚現一波搶購熱潮,有人說再不買就虧了!這是為啥呢?
工信部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分段平穩退坡,到2020年全面退出,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將由政府驅動轉向市場驅動。
在此背景之下,從去年底開始,全國不少地方出現了新能源汽車集中上牌熱。
而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退坡,是否會引發車企的焦慮?行業前景是否相應「打折」?但事實是很多上市公司也紛紛表示,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進行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爭奪。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指出,之所以新能源車市出現集中上牌熱,主要是趕在今年補貼新政策出台前,消費提前釋放,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董揚表示, 單單靠補貼政策是不行的,要靠市場來選擇。
⑦ 國家發改委回應調查各地新能源車投資:正在對此事進行落實
據財聯社消息,針對網傳「發改委調查能源汽車投資,明確要求各地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情況」的文件,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這件事正在落實,現在還不方便講。」
網傳信息顯示,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已於近期開展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調查工作,要求全國省市自治區等提供2015年以來核准或備案的新建純電動汽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項目情況、建設進展以及年度生產情況,2019-2020年現有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生產運營及在建新能源汽車項目備案情況。
通知尤其提到,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包括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從截止時間來看,目前相關信息已於11月18日前上報至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的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有什麼影響
一線城市刺激消費作用將更為明顯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表示,此次新政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一線城市體現將更為明顯。
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鼓勵地方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停車費等方面給予新能源汽車優惠,探索設立零排放區試點。
提到鼓勵 5G 手機研製和上市銷售。加強人工智慧、生物信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手機上的融合應用。推動辦公、娛樂等應用軟體研發,增強手機產品應用服務功能。
⑨ 新能源汽車技術就業前景
未來是新能源的,不是新能源專業的,我身邊從事新能源相關工作的,很少有新能源專業畢業的。新能源這個專業屬於基礎性科學,真正要從事和新能源有關的實際工作,要在研究生階段重新選擇一個具體的方向。
現在每年風電、光伏裝機容量都在逐年遞增,本科畢業的話,可能去五大發電集團、中廣核、還有一些風機廠家、民營企業做一做風電場、光伏電站管理還是可以的,自己多關注下五大發電集團和中廣核的官方招聘網站,但是風電場一般都在犄角旮旯里,比較偏僻,要做好心理准備。此外,就是有機會的話去施工單位也可以,從零做起,畢竟也是跟新能源有關的工作,也挺辛苦的。
考研之後可以選擇具體新能源相關的具體專業,當然,專業基礎決定了新能源這個專業註定悲劇。風電場從選址到投運涉及到的幾個環節1、風電場選址可研設計、施工圖設計設備招標現場施工投運。這幾個環節和就業有關的就是建設單位、設計院、風機廠家和施工單位。
1、建設單位:五大發電集團、中廣核、一些民營風電老闆,門檻不高,但是基本上都是要有工作經驗的,要不就是有關系才能進。
2、設計院: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下面的幾個水電設計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下面的火電設計院,各個省的電力設計院這些基本上都配備了新能源部門,但是這些單位招聘的條件都是雙211,碩士起步,專業對口。
3、施工單位:各省的電力建設公司,不大了解,但是男生去做這個應該還不錯。
4、風機廠家: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運達、歌美颯等等,去從事銷售啊、風機設計啊之類的,這裡面待遇千差萬別,看人品吧,有些對學歷是有要求的,專業要求是以電器為主
⑩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國家政策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國家政策:當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端的支持總的來說可概括為金錢補貼、稅費減免、牌照路權三個方面。
從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2月12日至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此前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准不變。
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實施好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購置補貼等財稅優惠政策,加強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應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重點加大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公交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補助對象。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消費者按銷售價格扣減補貼後支付。
資金撥付。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年度清算。生產企業在產品銷售後,每季度末向企業注冊所在地的財政、科技部門提交補貼資金預撥申請,當地財政、科技部門審核後逐級上報至財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組織審核後向有關企業預撥補貼資金。年度終了後,根據核查結果進行補貼資金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