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今後會取代燃油汽車嗎
『壹』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動汽車會代替燃油汽車嗎
肯定會的。因為燃油汽車對環境污染太大,電動汽車絕對是未來趨勢。
『貳』 未來電動汽車會完全取代傳統燃油汽車嗎
長期來看,電動汽車是否一定會徹底取代燃油汽車?說這個問題就要先討論一下動力。首先對於動力系統而言,分為內燃機驅動,電機驅動,和電機內燃機協同驅動三個種類。在動力系統這一點上我認為電氣化的趨勢是十分明朗的,電機作為動力輸出單元,相對內燃機有如下幾個優勢:成本優勢:同一最大輸出功率水平下,電機本身的成本非常低,這也是特斯拉性能爆棚但售價相對於性能車較低的原因。
在這個部分,既然是趨勢預測,自然有各種不同考慮的方面,個人更偏向於工程和市場驅動力方向來分析這個問題。電動機確實有非常多的好處,但是它有一個極大的命門,就是電池儲能的能量密度極低,但是電池的成本下滑已經達到了瓶頸期,很多人疑惑換電池模式為什麼不可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貴,哪怕是最大規模優化能力最強的電池廠商,電池的成本也在$300/kwh左右,特斯拉相同配置的型號15kwh的容量增加在終端售價最少提高$8500, 在$567/kwh。
『叄』 在未來,新能源汽車會取代傳統燃油汽車嗎
新能源汽車能否逐步取代燃油汽車?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是早幾年可能還有疑慮,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和逐漸應用,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越來越走近了。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已經接近80萬輛,其占汽車總產量的2.7%;而據業內人士分析,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將超過200萬輛,而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總銷量的比例達到20%以上。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佔有率將逐步擴大,而取代燃油汽車也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再來看一組信息,目前已有多國宣布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其中德國 2030 年後禁售傳統內燃機汽車;法國將在2040 年全面禁售燃油車;英國將在 2040 年後禁售燃油車;荷蘭和挪威將在 2025 年禁售燃油車;印度也宣稱要在 2030 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美國加州將在 2030 年禁售燃油車。這意味著燃油汽車也將逐步退出舞台,而新能源車會得到大力的推廣,但前提是超級電池的出現,讓新能源車達到與燃油車相仿的續航。
當然,其實關於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之間的問題影響最大的還是能源問題。因為目前的石油資源已經是越來越少了,而石油的應用又太廣泛,各行各業都離不開石油,燃油、潤滑油就佔到百分之七十到九十,其他如塑料、瀝青、合成橡膠、制葯、清潔用品、化妝品等多種用途,這意味著開發新能源汽車已經成了必然的趨勢。雖然新能源車的發展是趨勢,但是不排除新能源車發展仍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而純電動汽車目前已經投入市場,但是受限於續航里程電池壽命和充電難題目前難以大面積普及。而燃料電池汽車目前處於實驗開發階段,沒有上市,主要原因在於燃料電池中催化劑過於昂貴,暫時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品,以及燃料的添加和儲存安全等問題有待解決。其次,售後服務跟不上發展趨勢也是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另一主要因素。對於這些問題,也是發展會遇到的,而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這些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問題也將被解決。
因此,綜合來看,作為一名老師傅,我覺得新能源汽車會逐步取代燃油汽車,而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就短期而言,燃油汽車仍然會占據主導地位。而當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及基礎設施、服務的落實,新能源汽車會迎來自己的發展期。
『肆』 從長遠來看,你認為電動汽車會徹底取代燃油汽車嗎
關於純電動汽車是汽車未來發展方向,在不久的將來會全面普及並替代燃油汽車的鼓噪以及充電化學電池技術「重大突破」的新聞不絕於耳,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而且上述這些缺陷還相互交織、相互加重不利影響。例如:能量密度過低導致續航過短,使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更突出,而充電時間過長又反過來使續航過短的問題更加突出;能量密度本來就低,而循環及低溫衰減嚴重又使能量密度過低的問題更加嚴重;本來製造成本就高,而衰減嚴重壽命又短,使製造成本高的問題更嚴重。
『伍』 電動汽車真能取代燃油車嗎
電動汽車是未來的趨勢,當國家大力推行的時候肯定早晚會變換電動汽車。
『陸』 電動汽車未來能夠真正取代燃油汽車嗎現在存在什麼問題
完全取代可能談不上或者說不知道還要多久,幾十年,上百年,我覺得這是個很漫長的問題。但是電動汽車是大趨勢,能源清潔化也是趨勢,污染問題也亟待解決,而且中國石油資源嚴重依賴進口,所以綜合各方面來說發展電動汽車是大趨勢。國家也在從上而下的推動電動車的發展,先是補助電動車企業,電動車免搖號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而且還逐漸提高燃油車的排放標准,等等,都是為了促進電動車的發展。
經過元素周期表盡可能篩選可用元素,提高電池能量的可能性太低。能量翻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電池能做到20公斤抵1公斤汽油已經極限了。而這指標距離替代燃油車的可能性毫無可能。
那麼什麼方式的電動汽車可以替代燃油車呢,答案是燃料電池。
不過燃料電池的技術,復雜程度以及成本,距離實用的路途還跟遙遠。
所以判斷是,再過30年,電池不會完全替代燃油車。部分替代而已。最多是10%市場份額。也就是天花板了。90%依然是燃油車。
總之,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心有餘而力不足。
『柒』 長期來看,電動汽車會全面取代燃油汽車嗎
新能源車取代燃油汽車看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實際上是這樣嗎?不是。歐洲部分國家雖然公布了停售燃油車時間表,但是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在內,這個時間表其實只是部分政府官員的表態,而且未經議會批准,或者未出台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議案,暫時還不具備強制力。而我國工信部長辛國斌的講話也只是一種表態。
依我的觀點來看,電動汽車會部分取代燃油汽車,但不會完全取代,至少在近幾十年內不會,除非有顛覆性的電動汽車技術出現。別說取代,電動汽車的普及目前還不具備充足的條件,現在說取代,未免為時過早。
如果要普及電動汽車,首先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清潔電力全面替代燃油和燃煤發電。目前的清潔電力來源有水電、風電、太陽能電、核電,潮汐能發電尚在研究之中,但問題是,這些清潔電力不足以支撐當下國內居民生活和工業用電,而且這些清潔電力受自然環境影響的作用很大,不穩定,因此,尚需燃油和燃煤發電。
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與傳統燃油車相提並論。現在市場上的動車大多功率不夠,開起來不說提心吊膽那感覺與普通汽車比起來也是差很遠。改善駕駛體驗需要車企付出更多的研發成本。
健全配套設施。只有隨時隨地找到充電的地方並能在短時間內充滿電,開電動車才不會有後顧之憂。要滿足這兩點,鋪天蓋地搞充電樁是不行的,效率低浪費錢。目前來看電動車需要在兩個方面進行革命,一是極速充電技術,一是可換電池。
『捌』 電動汽車何時能夠取代燃油汽車
長期來看,電動汽車是否一定會徹底取代燃油汽車?說這個問題就要先討論一下動力。首先對於動力系統而言,分為內燃機驅動,電機驅動,和電機內燃機協同驅動三個種類。在動力系統這一點上我認為電氣化的趨勢是十分明朗的,電機作為動力輸出單元,相對內燃機有如下幾個優勢:成本優勢:同一最大輸出功率水平下,電機本身的成本非常低,這也是特斯拉性能爆棚但售價相對於性能車較低的原因。
所以用電動機作為峰值功率輸出,純電動力系統是較低的效率優勢:電機在輸出過程中,單在這個過程中效率變化不大並且非常高(90%左右),非常適合頻繁啟停的任務要求。保養、壽命優勢:優質電機的保養間隔時間在30,000小時左右,與內燃機有數量級上的差別。我們來看看整車結構、體積優勢:同樣輸出功率下,電機體積非常小,並且可以實現輪轂附近布局的形式,將整個傳動系統極度簡化,換句話說,奧迪花了幾十年引以為傲的quattro四驅系統,在電機車中是一個程序升級就能解決的問題。其實能看出來電動系統的平台和傳統汽車的平台構建邏輯是非常不同的,電動力系統的結構可以相對簡化,所以在傳統汽車平台上替換電機,是會犧牲一部分優越性的。
控制、安全優勢:首先電機的反應速度極快,電信號能夠直接轉化到機械信號,而傳統汽車的啟動加速停止每一環都有一個控制誤差的Loop,緊急情況下反應就慢了。還有就是,自動駕駛或者程序輔助駕駛難度更大,在電機動力系統的控制與反饋就非常靈敏,為了達到安全標准和反應速度,汽油車的自動駕駛反應速度不可避免地會收機械繫統拖累,現在做自動駕駛的也基本上是電車,所以電動力系統跟自動駕駛是相輔相成的。純電池電動汽吹了一段特斯拉,但我認為特斯拉整體發展的方向就是有待考量,電機動力系統優勢明顯,但電池電動車(BEV)市場驅動力低下。
在這個部分,既然是趨勢預測,自然有各種不同考慮的方面,個人更偏向於工程和市場驅動力方向來分析這個問題。電動機確實有非常多的好處,但是它有一個極大的命門,就是電池儲能的能量密度極低,但是電池的成本下滑已經達到了瓶頸期,很多人疑惑換電池模式為什麼不可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貴,哪怕是最大規模優化能力最強的電池廠商,電池的成本也在$300/kwh左右,特斯拉相同配置的型號15kwh的容量增加在終端售價最少提高$8500, 在$567/kwh。(轉載)
『玖』 電動汽車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會取代汽油車嗎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對汽車尾氣排放的危害認識也越發深刻,如何保護好我們生存的家園就變得尤為重要,汽油作為不可再生能源,早晚有枯竭的那一天,並且在全球變暖的危機之下,人類必然要將電動汽車的發展堅持下去。
可以說,電動汽車在未來取代汽油車應該是早晚的事,這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的。
當然,任何新技術都需要有一定的積累和一段長時間的發展過程,當這些問題在將來紛紛得到解決以後,真正的電車時代可能就要到來了,恐怕那時候汽油車很可能就要退位讓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