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政府補貼杭州
A. 杭州新能源車補貼政策 社保不到2年是不是不能領補貼
只要符合以下任意一條就可以獲得補貼:
(一)本市戶籍人員;
(二)持有效的《浙江省居住證》或《浙江省引進人才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人員;
(三)持有效的本市《浙江省臨時居住證》且近兩年(含)連續在本市繳納(不含補繳)社會保險的非本市戶籍人員;
(四)駐杭部隊(含武裝警察部隊)現役軍人;
(五)持有效身份證明並在本市連續居住兩年以上,且每年累計居住6個月以上的港澳台地區居民、華僑和外國人;
(六)在本市擁有合法工作和穩定住所的外省市居民和外籍人士;
(七)在杭注冊登記的法人組織,包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
B. 杭州哪裡有買電動汽車的地方
杭州和其他城市我就不知道有沒有賣純電動的汽車,
但是
廣東深圳就肯定有純電動汽車賣,因為比亞迪汽車廠家就在深圳,比亞迪E6
是中國生產出來的首輛純電動汽車。
C.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是多少
1、根據《暫行辦法》規定:
第九條:補助標准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第十條:財政補助採取退坡機制。試點期內(2010-2012年),每家企業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分別達到5萬輛的規模後,中央財政將適當降低補助標准。
2、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
D. 請問在杭州購買純電動汽車都有國家補償嗎
去年出台的相關辦法顯示,杭州市民購買電動汽車最高可享受政府補貼12.3萬元。
杭州市民享受的12.3萬元購車補貼包括國家補貼6萬元,杭州市最高補貼6萬元,個人燃油車換購新能源車額外補貼3000元。此外,售後6萬公里或3年內,還可享受0.09元每公里的充電補貼,充電補貼最高為5400元。
據報道,到2012年底,杭州市將實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2萬輛的目標。為此,全市計劃建成集中充電站4座,充(換)電站38座,配送中心145個,充電樁3500套。做到服務半徑1至2公里內就有充換電站,以供車主就近便捷充電。
去年10月,眾泰出品的朗悅電動車已在杭州掛牌上路。今年1月,眾泰2008EV純電動車在杭州批量上市成為我國第一款市場化運營電動汽車。
E. 杭州市電動車1:1的配套補助是怎麼計算的
直接購買整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電池能量超過10千瓦時的部分,給予2000元/千瓦時的補助,最高3萬元/輛;純電動車,電池能量超過20千瓦時的部分,給予3000元/千瓦時的補助,最高6萬元/輛。同時,每輛車還有0.09元/公里的充電補助,最高補助3年或6萬公里。
如果你打算租輛車,除了同樣有0.09元/公里的充電補助外,還能享受整車租賃費用50%的補助,最高每輛不超過1000元/月(補助時間截至2012年12月31日)。
如果只租裸車(電池另租),2011年底前,有裸車租賃費50%的補助,最高每輛不超過1000元/月;2012年,有裸車租賃費30%的補助,每輛車最高不超過600元/月。電池租賃也有補貼(有電池租賃費消費卡,一車一卡),每輛車0.50元/公里,最高補助3年或6萬公里。
F. 杭州新能源汽車上牌照政策是什麼
消費者在杭州市購買新能源汽車,微型純電動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的25%給予地方配套補貼,每輛補貼最高不超過1萬元;其餘車型按照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的50%給予地方配套補貼,其中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每輛補貼最高不超過3萬元。
享受中央和地方財政補貼的總額最高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銷售價格須與市場公允價相符)的50%,如補貼總額高於車輛銷售價格50%的,按車輛銷售價格的50%扣除中央財政補貼後計算地方財政補貼金額。
注意,杭州地方財政補貼的產品是指在本市購買、上牌和運行,且已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目錄》的國產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6)電動汽車政府補貼杭州擴展閱讀
杭州新能源車申請條件:
1、本地戶籍居民;
2、持有效杭州暫住證的外地戶籍居民;
3、本地公司;
4、持有效居住證的外籍人士。
杭州新能源汽車上牌照,不用像燃油車那樣搖號競價,可免費辦理浙A牌照登記。
G. 為了倡導綠色出行,杭州作為全國13個新能源車示範推廣試點之一,發布購買一輛純電動汽車,最高可獲得國家
B
H. 現在杭州買個電動汽車 政府補貼多少 補13% 要有發票 I. 浙江驚現共享汽車「墳場」,車主坐等國家補貼 浙江嘉興萬民村的一片農田中停放著數百輛共享汽車。近日,第一汽車頻道記者親眼看見這些荒草叢中被棄置、無人看管的車輛時,產生觸目驚心之感。 這些車輛絕大多數是2015年左右投放市場的奇瑞EQ、榮威E50,隸屬於環球車享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下稱「環球車享」),車身上貼著「EVCARD」標識。2018年底,環球車享開始把嘉興、上海、杭州損壞較嚴重的車輛運到萬民村,一開始是在萬民村公交車站附近的一片農田裡,之後又在萬民村一家鐵製品加工廠附近找了一塊更大的場地停放車輛。當地的村民稱其為「汽車墳場」。 2019年11月,停放於萬民村公交車站附近農田裡的共享汽車嚴重損壞,大燈里甚至灌滿了泥土。環球車享相關人士表示,這些是不適於繼續運營的車輛,暫時集中擺放,是為了等待報廢或做二手車處置。 除了嘉興,浙江杭州、桐廬,以及山東、重慶、廈門等地出現類似的共享汽車「墳場」。部分被閑置的車輛出廠才兩年時間,目測外觀尚好,為什麼也被擱置起來? 某共享出行公司高層李楊一語道破天機:「共享出行虧得很厲害,但是拿到補貼要滿足2年或者行駛2萬公里的條件,與其讓車輛到處跑,不如放起來等到拿到補貼就把車輛報廢。」 汽車「墳場」只是共享出行行業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研究機構預測共享出行市場規模高達300億~500億元/年,但迄今為止沒有一家共享汽車公司實現全面盈利。2017年起,友友用車、EZZY、麻瓜出行、car2go等公司相繼停止運營或倒閉,這條賽道上的玩家快速減少。而處於頭部的環球車享、首汽約車也在持續收縮網點數量。 「共享出行的動機一開始是不單純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承接主機廠的新能源汽車庫存,到目前為止盈利模式也沒有找到。」李楊說道。 盈利模型失效 共享汽車的本質為汽車分時租賃,理論上它的客單價低於傳統汽車租賃公司,但是車輛周轉率高,因此盈利前景明確。 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首汽約車某區域負責人王震告訴第一汽車頻道記者,公司內部曾做過一個盈利模型,在投入400輛售價約為7萬元的奇瑞EQ前提下,每個用戶單次使用3個小時或行駛約40公里,平均每輛車每天使用4單以上,這400輛才能實現盈利。 但實際上,共享汽車的集中使用時段為早晚交通高峰期,晚上10點以後使用率非常低,大量時間是閑置的。加上新能源汽車需要充電,大量時間空置,使用效率很低。 王震解釋說,共享汽車的成本主要分為車輛購置費用、停車場租賃費用、保險費用、運營人員費用、電費、清潔費,以及二手車殘值損失的費用,按照400輛奇瑞EQ運力、3年折舊攤銷計算,每個月的成本就是58萬元。首汽約車還聘用了大量服務外包人員,負責給車輛充電和洗車,平均每個人要負責15輛車。 「很多人喜歡去掰雨刮器、後視鏡,有的人甚至把整輛車的座椅都拆走,但是我們報案的話,金額低於5000元的很難追回來。」王震說,該城市每個月的汽車修理費就要將近4萬~5萬元。 2019年,首汽約車在武漢試點「放開行」活動,該活動的內容之一是下個用戶為上個用戶交停車費,結果當月首汽約車在武漢支付了將近120萬元的停車費,因為用戶將車開到停車費較貴的區域後,都不願意為上個用戶承擔停車費,導致車輛一直停放,首汽約車不得不自己來承擔這筆費用。 另一項隱性的成本是車輛違章費用,2015~2017年,王震負責的一個分公司處理違章扣分和罰款的費用達140多萬元。 「說起來我們是可以追溯到車輛的使用人,但追溯的成本可能比我們自己處理的成本還要高。」王震說。 王震認為,網約車和共享汽車最大的區別在於人,網約車可以通過對司機的管理來減少風險和成本,但共享汽車難以做到這一點,「我管理的某個城市,一個月的支出是120萬元左右,但是一個月的整體營收不超過60萬元,每個月都要虧損60多萬,這還是全國運營效率排名前五的城市。」 王震稱,多地出現共享汽車「墳場」,是因為各家公司運營持續虧損,「與其我讓它在路上跑,我要花錢維護,還不如放在田地裡面,等牌照掛滿3年,拿到國家和地方補貼,就把車輛報廢掉。」王震如是說。 第一汽車頻道記者了解到,2019年3月2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及發展改革委簽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要求,政策發布後銷售上牌的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從注冊登記日起2年內運行不滿足2萬公里的不予補助。 在實際執行的時候,新能源車主機廠與共享出行公司會結成某種利益關系,共享出行公司在車輛購置的時候,跟主機廠簽了大客戶協議,必須幫助後者達到拿國補、地補的年限和公里數;此外,共享出行公司有時候會提前更新運營車輛,他們會去跟主機廠談置換,也要承諾達到後者拿到補貼的條件,對方才肯跟它做置換。 環球車享一位負責人李彬還反映,由於共享汽車的車鑰匙都是放在車內,APP鎖的只是車門,所以不時會出現車輛被盜開而半夜追車的情況。 李彬補充說,新能源汽車殘值低、維修成本高,種種不利因素使得新能源汽車並不適合做分時租賃。以奇瑞EQ為例,該款車補貼完之後是6.98萬元,3年的殘值是車價的20%左右,而同期的燃油車殘值大約能有60%。此外,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如果壞掉只能更換、不能維修,而換一個電池包的費用是6~7萬元,相當於買一輛新車的價格。 李彬同時表示,環球車享正在實施收縮策略,即城市覆蓋面和網點數量減少,以降低運營成本;全國范圍內,環球車享實現盈利的城市屈指可數,盈利性較好的是福建沙縣,原因之一是當地交給代理商來運營,代理商比起直營在控製成本上更有優勢,且當地車輛使用環境相對寬松,減少違章等額外的成本支出。 共享汽車死亡潮 共享汽車誕生於共享經濟的大浪潮之下,2013年7月,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和同濟大學等機構創辦的EVCARD,成為中國首個共享汽車公司。此後新的共享汽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涌現。 截至2017年,中國已有36家共享汽車公司,從投資人背景看,可以分為車企、互聯網公司以及汽車租賃公司等幾大派系。2019年,市面上存在的共享汽車平台達119個之多。 伴隨著急速的擴張,初期的共享汽車公司破產倒閉、用戶押金難退、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不時發生。 成立於2014年3月的友友用車是最早倒下的共享汽車公司,友友用車的前身為「友友租車」,主營業務為電動車分時租賃。2017年,友友用車宣布破產倒閉,其創始團隊成員亓立明解釋原因是車、人、充電等成本居高不下,盈利遙遙無期。 2015年,由北京大夢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自駕出行產品EZZY在北京上線。當年4月,EZZY獲得策源創投4000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2017年初,EZZY宣布獲得A輪融資,但是當年10月,EZZY團隊正式宣布解散。 2018年,宣布停止服務或倒閉的共享汽車公司劇增。2018年1月,名為「途寬易」的廣州共享汽車平台被曝出拖欠500多名用戶數十萬元押金的消息。2018年5月,麻瓜出行宣布由於公司業務戰略調整而停止服務。2018年6月,中冠共享汽車在進入山東濟南僅1年後就停止服務,多名用戶反映押金難退,客服電話無人接聽。 2019年6月,戴姆勒旗下的共享汽車品牌car2go宣布,將於2019年6月30日正式結束在中國市場的汽車分時租賃運營業務,並已提前啟動押金和賬戶余額的退還程序。 2019年下半年,多名用戶因押金退還問題向法院起訴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途歌」),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執行局的回復是:途歌名下涉案數量眾多,但該公司沒有登記在冊的房產和車輛,銀行卡賬戶也沒有剩餘可控金額,所以無財產可供執行。啟信寶數據顯示,途歌的失信信息36條,被執行信息128條,作為被告共有28條立案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共享汽車出行平台超過100個,但根據易觀發布的2018年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活躍用戶統計,行業排名第十的出行平台一步用車活躍用戶數僅為3.1萬人,這意味著排名低於一步用車的90多個共享汽車出行平台活躍用戶數更低。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對共享汽車的態度由追捧轉為冷遇。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投融資規模為469.42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55.91%。 共享汽車究竟出路在何方?李楊提出,將新能源車轉換為燃油車可以改變虧損的現狀,因為燃油車的使用效率、養護成本、殘值、人員投入成本相比起純電動車有更大的優勢。 李楊同時指出,共享汽車之所以出現全行業性的困境,一是在共享經濟和新能源汽車雙重概念之下,資本市場過度熱炒;二是共享汽車很大程度上是幫助主機廠消化新能源汽車的庫存,將新能源這種並不適宜做汽車租賃的產品推向了市場,從而引發諸多問題。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表示,雖然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過去幾年快速增長,但是個人消費者在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中的佔比僅兩成左右,近八成新能源乘用車被賣給了網約車公司和共享汽車出行公司。 這解釋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虛熱,也解釋了共享汽車全行業性困境的來源。 (文中李楊、李彬、王震都是化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新能源補貼政策都在哪些城市試行北京開始了嗎
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出台《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確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