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整車布置研究
㈠ 純電動汽車驅動布置方式有哪些,請簡要說明其特點
分散能獨立式示意圖
純電動汽車驅動布置主要有兩種形式: 1.集中驅動 2.分散獨立驅動 ,由上圖可以看出,兩種形式的主要區別在於驅動電機的位置及個數。
集中驅動式結構簡單緊湊,適合量產
分散獨立驅動式結構相對復雜,優點是可以獨立控制、實現車輪獨立運轉
㈡ 純電動汽車有哪些布置形式
電動汽車的結構布置各式各樣,比較靈活,概括起來分為純電動汽車電動機中央驅動和電動輪驅動兩種形式。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將內燃機換成電動機及其相關器件,用一台電動機驅動左右兩側的車輪。
電動輪驅動形式的機械傳動裝置的體積與質量較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的大大減小,效率顯著提高,代價是增加了控制系統的復雜程度與成本。
純電動汽車採用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直接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由發動機前置前驅發展而來,由電動機、離合器、變速箱和差速器組成。用電驅動裝置替代了內燃機,通過離合器將電動機動力與驅動輪進行連接或動力切斷,變速箱提供不同的傳動比以變更轉速—功率曲線匹配的需要,差速器實現轉彎時兩車輪不同車速的行駛。
純電動汽車採用雙電動機電動輪驅動方式,機械差速器被兩個牽引電動機所代替,兩個電動機分別驅動各自車輪,轉彎時通過電子差速控制以不同車速行駛,省掉了機械變速器。
純電動汽車所獨有的以蓄電池作能量源的一種結構,蓄電池可以布置在上的四周,也可以集中布置在車的尾部或者布置在底盤下面。所選用的蓄電池應該能提供足夠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並且在車輛制動時能回收再生制動能量。具有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動力電池對純電動汽車的加速性和爬坡能力。
為了解決一種蓄電池不能同時滿足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這個問題,可以在純電動汽車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蓄電池,其中一種能提供高比能量,另外一種提供高比功率。兩種電池作混合能量源的基本結構,這兩種結構不僅分開了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而且在汽車下坡或制動時可利用蓄電池回收能量。
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不僅能以壓縮氫氣、液態氫或金屬氫化物的形式儲存,還可以由常溫的液態燃料如甲醇或汽油隨車產生。一個帶小型重整器的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由重整隨車產生。
(2)純電動汽車整車布置研究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早在19世紀後半葉的1873年,英國人羅伯特·戴維森(Robert Davidson)製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實用的電動汽車。這比德國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發明汽油發動機汽車早了10年以上。
戴維森發明的電動汽車是一輛載貨車,長4800mm,寬1800mm,使用鐵、鋅、汞合金與硫酸進行反應的一次電池。其後,從1880年開始,應用了可以充放電的二次電池。從一次電池發展到二次電池,這對於當時電動汽車來講是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由此電動汽車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19世紀下半葉成為交通運輸的重要產品,寫下了電動汽車在人類交通史上的輝煌一頁。1890年法國和英倫敦的街道上行駛著電動大客車,當時的車用內燃機技術還相當落後,行駛里程短,故障多,維修困難,而電動汽車卻維修方便。
在歐美,電動汽車最盛期是在19世紀末。1899年法國人考門·吉納駕駛一輛44kW雙電動機為動力的後輪驅動電動汽車,創造了時速106km的記錄。
1900年美國製造的汽車中,電動汽車為15755輛,蒸汽機汽車1684輛,而汽油機汽車只有936輛。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內燃機技術的不斷進步,1908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T型車問世,以流水線生產方式大規模批量製造汽車使汽油機汽車開始普及,致使在市場競爭中蒸汽機汽車與電動汽車由於存在著技術及經濟性能上的不足,使前者被無情的歲月淘汰,後者則呈萎縮狀態。
㈢ 純電動汽車底盤布置需處理的關鍵問題是
能源電動汽車主要是以電力作為驅動,所以電動汽車採用充電動力電池,相比傳統汽車而言,動力電池+電機取代了傳統燃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因此這兩種類型的汽車在設計邏輯還有原理上就是有很大區別。
電動的汽車是不需要龐大的變速箱以及發動機能,這就表示兩樣東西將會在車里消失掉,不佔用空間,而代替它們的將會是電池組。但是電子的能量密度,還有充電的速度,都是一個非常挑戰的技術。其次,新能源汽車的因為使用比較合理的驅動方式,電動汽車在結構上比燃油汽車簡單,運動部件減少,大大降低了日常的維修保養量,駕駛操作更加方便,維修簡單,
㈣ 有木有關於電動汽車設計的論文或是參考文獻啊!急用
[摘要]本文中為微型純電動汽車選定了輪轂電機驅動方式,並研究其構型和參數設計。首先構建了由整車 控制器、電機控制器和電池管理系統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統以及能量回饋制動與液壓制動協調配合的並聯復合制動系統。然後進行關鍵部件的參數設計,先確定整車目標性能參數,再根據車輛動力學計算與Matlab/Simulink模擬結果,確定輪轂電機和動力電池的性能參數並進行選型。最後通過模擬與整車試驗驗證整車性能滿足設計指標。
關鍵詞:微型電動汽車:輪轂電機;系統構型;分布式控制系統:參數設計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Key ParametersDesign of a Micro Electric Vehicle
[ Abstract]In this paper an in-wheel motor drive is chosen for a microelectric vehicle with its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key parameters designinvestigated. Firstly a distributedcontrol system consisting of vehicle control unit,motor control units and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parallel compound braking system coordinatelymatching the energy feedback braking with hydraulic braking are configured.Then the parameters of key component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objective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vehicle defined, the parameters of in-wheel motorsand power battery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vehicle dynamiccalculation and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Finally the simulation and vehicletest verify that the vehicle performance meets the design indicators.
Keywords: micro electric velucles; in-wheel motor; system configuration;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parameter design
是這個嗎?
㈤ 如何理解純電動汽車設計這個概念
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
㈥ 純電動汽車CAN匯流排應用整車控制策略研究與經驗
純電動汽車的國內外發展背景
汽車享有「第一商品」的美譽,因為,汽車工業的發展,可以帶動眾多產業發展。一輛轎車的零部件數以萬計,附加值很高,一輛車背後是一系列的產業。因此,汽車工業也就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和綜合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
我國的汽車工業水平落後先進國家,短時間內在內燃機領域是不可能消除差距的,中國大規模發展燃油車動力汽車,在環境、資源、技術等方面面臨嚴重壓力,所以,從國內的資源和環境條件,也要求中國在未來的汽車工業必須探索新的思路。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轎車成為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商品之一,我國汽車工業也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機遇,發展燃油車,會依賴石油資源需求的激增,同時會造成對環境、環保的負面影響,電動汽車恰好避免或者減少這些不利因素。
當代融合多種高新技術企業而興起的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正在引發世界汽車工業一場革命,展現了中國企業工業的光明未來。近些年來,美國、日本、歐洲的一些國家和跨國公司已經投入大量資金和研發成本,我國也奮起直追,積極投入電動汽車研究與開發,目前新能源車在市場、整車、生產、應用等多方面實現了趕超和創新成果轉化及產業化。
在電動汽車領域,我們和世界發達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不少方面還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為我國汽車工業技術實現跨越發展提供了一次歷史性的機遇。更重要的是我國還有後發優勢,因為生產電動汽車不僅僅是發動機的更改,而且是設計、製造、材料、電氣、控制和整個社會服務體系的全面變革,我國電動汽車發展,沒有包袱,市場巨大,生存空間充足。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開發自主的電動汽車,申請專利、制定標准,保護自己的汽車工業。加入世貿組織後,再靠關稅、政府政策來保護本國利益已經不行了,一流企業做標准,國家也一樣,這是產業的游戲規則。電動汽車的零排放標准及低排放控制政策就可以很好的保護本國的合法權益。
我國電動汽車開發走在國際的前列,目前還需要攻破關鍵的電池技術,電機和電控基本已經完善,面向世界推出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CAN匯流排實際應用
2016年,速銳得科技與中汽中心、清華大學、國家計量、環保部等,用一年時間研究了純電動汽車和重型燃油車排放等標准。速銳得作為合作方,主要任務是定製純電動汽車CAN匯流排應用層和開發CAN匯流排整車控制策略節點的軟體部分和主控制器CAN匯流排底層DBC驅動程序。在充分理解整個系統的基礎上,參考SAEJ1939協議定製符合電動汽車特點又兼容混合動力汽車的CAN匯流排協議,定製完成後,將適配好的DBC文件提交中汽中心。
CAN匯流排位定時?是在CAN中比較復雜的內容,現有的CAN匯流排方面對位定時講解的過於含糊而且不統一,在純電動汽車系統開發過程中,我們實際使用了遠不止幾款CAN晶元,在SAEJ1939的基礎和CAN2.0B基礎上,設計了符合電動汽車特點的CAN匯流排協議,引入了調度演算法,提高了系統的性能,給純電動汽車系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調試測試環境,還在CAN匯流排系統測試指導下,開發出指定車型的CAN匯流排監控節點的DBC文件。
純電動汽車各ECU單元的作用
在純電動汽車控制系統中,主要包括4個節點,即主控制器ECU、電機控制ECU、電池管理系統BMS及CAN匯流排控制單元。
主控制器ECU相當於純電動汽車的大腦,它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主控制器ECU接受汽車上感測器的信息,通過A/D轉換後計算,編碼為CAN報文,發送到匯流排上控制其他節點的工作。同時,將一些整車相關的信息(車速、電池SCO、踏板位置、電池狀態、門鎖信息)在組合儀表上顯示出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通過感測器的輸入值與系統當前狀態及汽車工況等條件計算出合適的電機扭矩值,通過CAN匯流排發送到電機控制系統,指揮電機正確工作。另外,主控制器ECU還控制主繼電器的開關,使得整個系統上電和斷電,行業有的把這些集成在VCU裡面。
電機控制ECU相當於純電動汽車的四肢,它的主要工作是主控制器發送扭矩值為輸入值,採用雙閉環控制來調速電機,使電機工作在需要的轉速下,根據電動機的溫度變化控制電機的冷卻水泵和冷卻風扇,從而有效的調節電機溫度。
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是有幾十塊單體電池成組供電的,並能保證在不供電時電池不成組,每塊電池的電壓不超過5V,這樣由於單個電池的性能差異,就需要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經常要均衡電壓,保證電池性能,這個由BMS電池管理系統來控制。BMS等同於電動汽車血液循環的心臟,電池為血液循環及能量系統。
純電動汽車CAN匯流排的特點
CAN匯流排控制單元主要是在不幹擾匯流排數據傳輸的情況下,對匯流排上傳輸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實時記錄和實時報警,還提供了離線分析功能在純電動汽車調試階段對主控制器主要計算參數進行標定。各個子系統依靠CAN匯流排傳輸數據,進行數據交換,實現整個分布式系統的控制功能,為了充分利用匯流排的帶寬,合理分配了8個數據位元組的空間,將相關的數據放到一個報文里進行傳輸,保證數據幀有效信息傳輸比重。
在純電動汽車運行過程中,是一些固定的工作狀態之間進行切換,一般有停車狀態、充電狀態、啟動狀態、運行狀態、車輛前進和後退狀態、回饋制動狀態、機械制動狀態、一般故障狀態、重大故障狀態。純電動汽車控制系統正是通過CAN匯流排協議進行通訊和傳遞參數,將各個分散的節點連成一個閉環系統,把每個節點的特點發揮到最好,在CAN匯流排技術總有幾個關鍵技術(定位時、匯流排終端匹配阻抗、CAN驅動器電路設計和DBC應用層協議的設計)這也是CAN調試中的難點。
CAN匯流排定位時本質上和匯流排的同步是緊密相關聯的,CAN匯流排系統的收/發雙方必須以同步時鍾來控制數據的發送和接收。接收端在相當長的數據流中保持位同步。必須要能識別每個二進制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為此,對於硬體終端的處理能力提出了高處理能力的需求,如果是直接通過4G/5G遠程傳輸到雲端,目前行業內可能成熟的產品有速銳得的V81。為保證接收時鍾和發送時鍾嚴格一致,採用接收器通過調節器從數據中提出同步信號或者是接收器和發送器統一時鍾的方法,CAN匯流排的定位時在系統位編碼/解碼時採用自有的方式保證系統同步。
CAN匯流排的一般按照功能的不同分為幾個不同的時段:在預分頻倍數確定時,一定波特率的CAN匯流排系統的同步段就是已經確定下來了,而其他幾個時間段是可變的,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位定時配置中可以存在幾組不同的參數都可以滿足波特率的要求,應用這些參數,系統基本上可以正常運行。但是在這些組的參數中,存在一組最優的,這組最優的配置參數需要根據系統的最大匯流排長度和匯流排節點的振盪器容差來確定。
如果要獲得一個給定速率下的最大匯流排長度,就應考慮采樣點應該盡可能接近周期的末尾處。如果要使系統中每個節點可以有更大的振盪器容差,則需要在位周期中點附近選擇采樣點,正是由於振盪器容差和匯流排長度的矛盾,所以需要我們優化位定時參數,使得系統獲得更大的振盪器容差和最大匯流排長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汽車總布置設計需要掌握什麼
了解這個知識體系需要了解以下四個方面內容:總布置工作流程,總布置工程師工作職責,總布置設計學習方法
啟飛汽車設計先跟大家講講總布置的工作流程:
一:完成各項法規校核報告
1駕駛員前方視野校核;2:雨刮刮刷面積;3:牌照位置及照明;4:內外後視鏡視野
5:內外後視鏡視野;6:前後端保護裝置;7:燈具安裝;8:座椅頭枕寬度高度
9:護輪板;10:安全帶固定區域;11:安全帶固定區域;12:乘用車外部凸出物;13:乘用車外部凸出物;14:乘用車內部凸出物01
四:學習方法:
這些工程領域看書,作用不大,書上理論性太強。找一個好的培訓學習下,提高效率。快速了解設計的核心。把課程裡面的案例都一個個完成,基本上能夠了解一個產品開發的輸入條件,輸出內容及標准,設計規范標准,流程。面試的時候把簡歷潤色下,基本上可以實現平穩職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