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電池熱失控
1. 電動車電瓶發燙充不進電的原因是什麼
1.充電器損壞,電壓恆定不了,一直處於恆流充電狀態。
2.電池失水嚴重。
3.電池硫化嚴重。
4.電池單格短路、斷路。
2. 抑制蓄電池熱失控的方法有哪些
蓄電池的熱失控屬於BMS中熱管理失控的狀態:電池在充放電使用下,會因為各種內部電化學反應產生熱量,如果沒有良好的散熱體系,產熱在電池內部堆積,逐漸出現功率降低,甚至出現爆炸燃燒等危險情況,這就是熱失控。
蓄電池的熱失控的反應十分復雜,大體來說,SEI膜的分解給予電池初始的熱量積累,導致隔膜的熔斷分解,由此帶來正負極和電解液、電解液自身的放熱、產氣反應。
在反應過程中的任何步驟改善都能帶來更高的熱穩定性和電池安全性,抑制防止蓄電池熱失控的方式:
1、對SEI膜進行界面改造,可以提高初始放熱溫度;
2、使用陶瓷隔膜更高的熔斷溫度、更低的內阻;
3、使用更優良的散熱方式,特別是使用高性能相變材料散熱,如力王新材料的防熱失控相變材料等;
這些技術都能增加蓄電池/鋰電池熱穩定性,給新能源汽車及蓄電池的未來應用保駕護航。
3. 有人知道鋰電池熱失控嗎,很嚴重嗎怎麼解決
一、熱失控很嚴重
1.熱失控降低輸出功率
●80攝氏度
電池溫度升高到80℃時候,負極SEI膜分解放熱,進一步增加電池產熱速率;
●135攝氏度
135℃並不是一個確定的值,而是表示隔膜熔斷溫度。圖中,131.24℃有一個吸熱峰,隔膜吸熱熔斷,正負極短路,後續便產生更激烈的放熱反應。
●155攝氏度以後
隔膜熔斷之後,溫度迅速升高,期間負極和電解液反應、正極與電解液反應、電解液自身分解,材料不同,反應順序不同,反應溫度也不同。熱失控的判斷標準是鋰電池表面達到100℃,由隔膜熔斷,正負極短路,鋰電池表面很快達到300℃,最高升溫速率達到220℃/min,反應十分劇烈,鋰電池因此起火爆炸燃燒。
四、總結和展望
熱失控的反應十分復雜,大體來說,SEI膜的分解給予電池初始的熱量積累,導致隔膜的熔斷分解,由此帶來正負極和電解液、電解液自身的放熱、產氣反應。在反應過程中的任何步驟改善都能帶來更高的熱穩定性和電池安全性。
比如對SEI膜進行界面改造,可以提高初始放熱溫度;比如陶瓷隔膜更高的熔斷溫度、更低的內阻;比如更優良的散熱方式,特別是相變材料散熱。這些技術都能增加鋰電池熱穩定性,給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保駕護航。
本文轉載自讓愛回家電動車商城
4. 引發鋰電池組熱失控的原因是有什麼
對於鋰離子電池,熱失控是最嚴重的安全事故,它會引起鋰離子電池起火甚至爆炸,直接威脅用戶的安全。鋰離子電池發生熱失控主要是由於內部產熱遠高於散熱速率,在鋰離子電池的內部積攢了大量的熱量,從而引起了連鎖反應,導致電池起火和爆炸。
發熱失控的因素很多,總的來說分為兩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是:電池生產缺陷導致內短路;電池使用不當,導致內部產生鋰枝晶引發正負極短路。外部因素主要是:擠壓和針刺等外部因素導致鋰離子電池發生短路;電池外部短路造成電池內部熱量累積過快;外部溫度過高導致SEI膜和正極材料等發生分解。
5. 電動汽車三項強制性國標發布 電池熱失控需保證5分鍾逃生時間
5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的GB 18384-2020《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 38032-2020《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下稱「三項強制標准」)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電動汽車安全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三項強制標准進一步提高和優化了對電動汽車整車和動力電池產品的安全技術要求。
其中,《電動汽車安全要求》主要規定了電動汽車的電氣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電池系統熱事件報警信號要求,能夠第一時間給駕乘人員安全提醒;強化了整車防水、絕緣電阻及監控要求,以降低車輛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情況下的安全風險;優化了絕緣電阻、電容耦合等試驗方法,以提高試驗檢測精度,保障整車高壓電安全。
《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針對電動客車載客人數多、電池容量大、驅動功率高等特點,在《電動汽車安全要求》標准基礎上,對電動客車電池倉部位碰撞、充電系統、整車防水試驗條件及要求等提出了更為嚴格的安全要求,增加了高壓部件阻燃要求和電池系統最小管理單元熱失控考核要求,進一步提升電動客車火災事故風險防範能力。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在優化電池單體、模組安全要求的同時,重點強化了電池系統熱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試驗項目涵蓋系統熱擴散、外部火燒、機械沖擊、模擬碰撞、濕熱循環、振動泡水、外部短路、過溫過充等。特別是標准增加了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開始走進千家萬戶,鋰離子動力電池正在越來越多的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鋰離子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壽命賦予了電動汽車更長的續航里程和更長的使用壽命。但是作為直接關繫到使用者生命財產安全的產品,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自然也到了更多的關注。
「未來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將不再是動力性排而是安全性。」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指出,里程焦慮推動了電池技術的進步,鋰離子動力電池系統的比能量在逐年提升、成本在逐年下降,但與此同時,電池比能量的提升也帶來材料熱穩定性的下降,增加了電池的安全風險,特別是如何抑制動力電池熱失控已經成為業界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
所謂「電池熱失控」,簡單來說就是當電池短時間內溫度快速升高,超出電池的安全使用溫度范圍之後,引起電池熱失控,進而發生電池燃燒等事故,而充電過充、枝晶析鋰、枝晶刺破隔膜、過熱導致隔膜崩潰等都會誘發內短路。電池的內短路問題並非不能解決,但就要求車輛的電池管理逐步升級為新一代以安全為核心的系統,這也對相關整車製造與電池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歐陽明高表示,隨著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在安全理念上的升級,今年技術領先的兩家企業不約而同地在電池包方面作出了創新,那就是寧德時代的CTP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技術。
其中,寧德時代的CTP電池包專利取消了現有技術中的電池箱體,直接將電池模組通過固定件穿過套筒或者利用安裝梁直接裝在整車內。這樣的設計在實現電池包輕量化的同時也提高了電池包在整車的連接強度,優點在於不受標准模組限制,並且能提高體積利用率和系統能量密度,同時散熱效果要高於目前小模組電池包。
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同樣採用無模組電池包技術,即將電芯做成又長又薄的「刀片」形狀,令磷酸鐵鋰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提升了50%;更重要的是,刀片電池長電芯結構與殼體及保護結構形成剛度較強的結構體,抗變形、耐擠壓和穿刺的能力也更強,再加上在高風險安全位點全面使用了耐高溫和具有優異絕緣性能的高溫陶瓷塗層,使電池組內部發生短路的概率降至極低。
比亞迪內部人士告訴《電動大咖》,刀片電池在開發的過程中已經充分考慮了三項強制標準的各項要求。在用來模擬電池熱失控、較難通過的針刺試驗中,比亞迪刀片電池針刺點附近位置僅有較低程度的溫升變化,未發生劇烈反映,基本杜絕了出現燃爆的可能,即使在極端情況下也僅有冒煙現象。這也意味著比亞迪刀片電池能夠更好地通過《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中增加的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所說,目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發展方向主要有3個方面,包括電池材料和電化學體系的創新;智能製造、智能回收等智慧電池的發展;電池設計和產品工程方面的創新方向。而「刀片電池」主要體現在「電池設計和產品工程方面的創新」。
毫無疑問,三項強制標準是我國電動汽車領域首批強制性國家標准,對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保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值得一提的是,業界人士普遍認為,CTP電池和刀片電池還不是完全沒有模組,而是使用了大模組的形式,但這還是意味著無模組電池進入了變革與發展的加速階段,相信會有更電池企業跟進並帶來更進一步的創新,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價格更實惠、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動力電池包熱失控是怎樣發生的
電池包作為車輛的核心部件關乎車輛用車體驗和車輛使用安全,近年來,國內外汽車品牌發生多起新能源汽車由於電池包熱失控導致的自燃事故,對於電池的安全引發關注,那麼電動汽車的電池包熱失控是怎麼樣發生的?
綜上所述電池包熱失控產生有內部的電解質原因,同時也有外部因素,當然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提高,電池技術不斷的提高,對電池包安全防控的技術要求會越來越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電動車自燃危害大,鋰電池熱失控是電動車自燃主要原因嗎
大部分電動車自燃是由於鋰電池熱失控造成的,也有部分電瓶車自燃是由於線路問題。還有在天氣太熱的情況下,在陽光下暴曬充電,或充電器發生了故障,產生的熱量太高,都有可能會引發電動車自燃。
造成電瓶車自燃的原因有很多,有線路問題,充電的問題包括電池老化,與插座接觸不良或是不匹配,線路短路產生摩擦,也可能發生此類情況。每當使用充電器時,要經常檢查自己充電線是否有燒焦的地方灼燒的痕跡。包括充電器是否完好,是否與電瓶車的匹配,禁止在太陽暴曬的情況下去充電。
8. 請問新能源汽車行使時間長,電池溫度高了會自燃嗎
電動汽車發生自燃事故,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為電池熱失控。
電池熱失控定義:指電池內部出現放熱連鎖反應引起電池溫升速率急劇變化的過熱現象。電池的熱失控在宏觀上主要表現為冒煙、起火燃燒以及爆炸。
電池熱失控的誘因:機械電氣誘因(碰撞、針刺、擠壓、電解液泄漏)、電化學誘因(內短路、過充電、過放電、浸水(電解水反應))、熱誘因(電池包內接觸電阻變大引起局部熱集中、電池包溫度過高(環境著火)、溫控效果達不到要求)。D60EV電池包在開發過程中,通過電池相關安全測試標准(如GB/T 31485, GB/T 31467.3),可大幅減少甚至避免熱失控事故的發生。
這個是2011-2018的90起的分布統計,機率上看不算太大。自己多注意點,持續升溫的話考慮更換吧。
9. 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哪種電池更容易發生熱失控
隨著汽車電動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純電動汽車也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目前純電動汽車主要搭載的是三元鋰電池,部分車型使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那麼這兩種電池相比,哪種電池更加容易發生熱失控呢?
不過就目前來看,固態電池的發展依然存在較多的阻礙,而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生產成本較高以及倍率性能較低,導致充電時間較長。所以,汽車電池行業的發展還仍需不斷推進。不知i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工業鋰電池熱失控是什麼原因
今天就來分析具體哪幾個因素可能引發工業鋰電池熱失控
充放電倍率
充放電倍率越高,電流越大,內阻越大,產熱越大。所以在高倍率充電的時候,電池生熱速率更快,如果散熱體系沒有及時排出熱量,產熱將會逐步堆積。
內阻
內阻的形成原因和功率輸出,DOD,溫度等有關,內阻越大,電效率降低,產生更多的熱量堆積。特別是在SOC低於20%的時候,電阻急劇升高,此時需要降低電池輸出功率,保護工業鋰電池電池安全。
容量和環境溫度
電池容量越大,電化學反應越多,產熱越多。需要的散熱功率越大,如果散熱不能滿足,產熱會越積越多。環境溫度越高,導致部分風冷熱交換系數越低,效果越差。特別是大容量純電動汽車,風冷就很難滿足散熱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