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財報分析

新能源汽車財報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5-18 20:28:30

❶ 一腳急剎,連續十年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何戛然而止

文/十一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生產、銷售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較2018年分別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車產銷?2136.0萬輛和2144.4萬輛,同比下滑9.2%和9.6%。雖然中國汽車產銷量依舊蟬聯全球第一,但是國內車市繼2018年出現28年來的首次下滑之後,國內汽車產銷量連續2年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受到宏觀經濟壓力、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滑2.3%和4.0%。這是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這10餘年來,年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未來形勢更加嚴峻。

就在2019年底,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在12月3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文件中明確提到了一點——到2025年時,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要達到車市總體銷量的25%,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達30%。

誠然,連續十年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首次下滑,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在【汽車維基】看來並不算一樁壞事。

首先,與德國市場相比,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規模早已邁入「百萬級」,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是大勢所趨,符合發展規律,也是產業共識。其次,伴隨著補貼的退坡,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的優化製造更多有利的氛圍。車企如果想要做到穩定市場預期,扭轉2019年新能源汽車下滑的局面,便需要加快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投入,快速降低成本和售價,提高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的競爭力,以這樣才能實現新能源汽車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轉變,最終呈現出穩定且快速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從財報看,新能源企業對補貼的依賴程度過高,那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還現實嗎

轉眼又到年底,新能源電動車領域或許會在最近出現較大的變化。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逐步收緊。按照計劃,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在今明兩年會於2016年的基礎上減少20%,2019年~2020年,該補貼會在2016年的基礎上減少40%,到2020年補貼政策將徹底退出市場。

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驅動力是政策而非消費。今年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降低61%,就是因為工信部自一系列騙補事件後駁回了諸多電動車品牌的補貼請求,致使不少車企1月的銷量直接為0。

對於車企而言,補貼的取消會促使其延長電動車的續航能力,但由於車的載重有變化,所以需要對車型進行重新設計,這無疑會增加成本。對電動車來說,電池技術是核心,如果在開始就有較好的質量,那麼更改起來就不是很困難,甚至不用更改,反之如果技術開始就比較差,那麼可能改變也是無濟於事。

對於目前的中國電動車市場而言,提升車企的准入門檻極為必要。以市場為導向的行業也離不開監管。補貼力度的縮減雖有些突然,但從長遠來看,為了避免更多次品的出現及資源更大的浪費,補貼收緊是較為有效的政策。

❸ 除了「跌」字當頭 國內汽車集團2019年財報還有這些看點

車市寒冬仍是2019年國內車市的主旋律,因而大部分汽車集團2019年的利潤和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從目前國內多數汽車集團公布的2019年的財報來看也確實如此。不過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跌」字當頭之外,這些國內的汽車集團的2019年財報還有其他不少看點。

長城:海外市場表現亮眼

長城的2019年可謂面對很多的風險和挑戰,內部壓力也確實增加很多,但是橫向比較其他企業來看,以及放在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大環境下,長城依舊處於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

數據顯示,長城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達962.11億元,利潤總額51.01億元,凈利潤45.3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4.97億元,同比下降13.73%。同時,長城2019年海外業績表現強勁,營業收入達到55.22億元,同比大漲66.61%。

銷量方面,北汽股份旗下四個整車業務板塊合計銷售整車142.5萬輛,同比下滑2.4%。其中,北京賓士銷量為56.7萬輛,同比增長6.7%;北京品牌批發銷售16.7萬輛,同比增長6.9%;北京現代批發銷售66.3萬輛,同比下滑16.2%;福建賓士銷量為2.8萬輛,同比下滑1.5%。

北汽股份表示,2020年,預計內外部經濟增長趨勢放緩,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等為宏觀經濟形勢帶來了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受經濟下行、環保從嚴、供給升級、需求分化等因素影響,預計中國乘用車市場處於周期性調整階段,仍需要2至3年恢復正增長趨勢。

「跌」字之外仍有亮點

從上述財報可以發現,在2019年,多數車企都出現了銷量以及營收的下滑,像一汽集團在這兩方面實現逆勢上揚的是少之又少。其實這也不難理解,2019年的車市環境仍處於下行,同時還出現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和國五國六標准切換等狀況。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車市環境下行的情況下,部分車企海外市場業績表現可圈可點。像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車企在海外市場都有著不錯的表現。此外,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19年,整車出口達101.20萬輛,出口金額160.45億美元,同比增長3.28%。

除此之外,從上述財報也可以發現,合資品牌仍是一些大車企集團銷量和營收的主要來源。有分析人士指出,合資品牌的市場表現能帶來高額銷量的同時,也對集團整體業務產生關鍵影響,而隨著中國車市環境的轉型升級,這也倒逼車企集團對於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開始重新審視。

可以看出,在銷量下滑已成為主軸的2019年,各大汽車集團仍有不少亮點,讓人深感欣喜。而目前雖然還未完全擺脫疫情,但伴隨著車市的回暖,以及刺激消費政策的有序推出,2020年各大汽車集團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依然令人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比亞迪2018上半年財報出爐了,求大神分析下

2018年上半年的比亞迪財報是8月29日正式發布的,從這份財報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營業額為521.63億元,同比增長19%,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約為4.79億元。雖然利潤數據並不是特別搶眼,但應該看到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超猛,在這份財報中,新能源汽車營收達181.73億元,佔比亞迪總營收的比例為34.84%,因而從總體上來說,比亞迪的未來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❺ 怎麼從比亞迪財務報表中看出新能源汽車的數據

將汽車業作為主業之一的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是近10年來國內最有爭議的汽車企業之一。
根據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該公司汽車業務去年的營業收入為246.45億元,同比增長3.11%;成本為203.50億元。毛利率由2011
年的22.15%下降至17.90%。2012年,比亞迪整車銷售收入為23,517,813,000元,較2011
年增長2.12%。其中,其汽車業務最重要的單元——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2012年的營業收入為211.33億元,凈利潤同比2011年減少54.47%,為1.499億元。對此,該公司給出的增長原因是:「受汽車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影響,銷量同比有所下降」。統計顯示,該公司去年共售出整車約42萬輛。截至2012年12月31日,比亞迪的流動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36.84億元、應收賬款62.60億元、存貨73.45億元、長期股權投資9.49億元。

同期,比亞迪的流動負債主要包括短期借款84.18億元、長期借款33.73億元,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2.25%和4.91%。

該公司的一年內到期長期借款額為28.7億元,較2012年初增加15.4億元。
比亞迪二次騰飛第一年要穩健一點,冷靜一點,我們的增長速度比行業要高,今年1~6月份行業增長在12%,我們在20%多,我想下半年我們依然保持這個速度增長,調整過以後我們也希望在一個非常穩健的戰略下面來逐步穩打穩,。比亞迪將在新能源領域「開花結果」。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❻ 奧迪發布2019年財報 中國蟬聯最大市場,5年後新能源佔比達4成

(文/彭科峰)日前,奧迪汽車正式對外發布2019年財報數據。官方統計顯示,2020年,奧迪品牌全球共賣出184.5573萬輛新車,同比增長約1.8%。在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2019年奧迪銷量達69.0083萬輛,同比增長4.1%。

奧迪方面還表示,按照計劃,到2025年,奧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將從現在的3.5%增長到約40%;2024年前,在電動化方面,奧迪將會預先投入約120億歐元。

據稱,在產品方面,2020年,奧迪計劃推出20款車型,全面推進電動化進程。其中包括奧迪核心品牌的5款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新增車型12款。到2025年,奧迪計劃推出約30款電動化車型。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這些既定車型能否按時發布,目前還是一個問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比亞迪年報七大信息:新能源市佔率第一,汽車毛利率近22%

如今當全球汽車企業產、銷盤踞低位,收入、盈利不斷承壓,比亞迪在保證營收的同時,似乎正展現出不同的經營思路。

4月21日,比亞迪發布2019年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14億元,公司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47.41億,同比增長17.71%,較去年同期增長的22.18億現金流,成為上市車企中為數不多現金流正增長的之一。

比亞迪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集團將繼續加大供應鏈體系開放,推進子公司的獨立運營和市場化。通過比亞迪近來的經營活動與財報數據可以發現,分拆業務已經成為比亞迪新的經營策略之一,簡單來說,比亞迪准備對外銷售更多的汽車零部件。

在汽車預言家看來,從某種方面而言,比亞迪2019年度對於營收背後的調整、集團內部經營策略的變化以及人才制度的傾向等方面,是更需要著重關注的地方。

1

新能源汽車市佔率保持第一

目前,比亞迪財報將產品和服務劃分業務單元,共分為三個報告分部。根據財報中「報告分部的財務信息」一項,「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收入包括對外交易收入與分部間交易收入(對內交易收入)。2019年財報中,上述對外、對內板塊的銷售額分別為105.06億元和120.13億元,較2018年分別增加17.39%、減少27.68%。

通過變動比例來看,該板塊對外業務正在增長,這也印證了比亞迪希望從內銷轉外供的經營目標。此外,同動力電池業務相比,比亞迪半導體業務的規模較小。公開信息顯示,比亞迪半導體業務主要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感測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等業務。4月15日,比亞迪發布公告稱通過下屬子公司間的股權轉讓、業務劃轉完成對全資子公司比亞迪微電子(已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內部重組,比亞迪微電子受讓寧波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廣東比亞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並收購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智能光電、LED光源和LED應用相關業務。比亞迪半導體擬以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照此說法,比亞迪半導體將形成多元化股東結構,尋求獨立上市。

金融機構花旗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若比亞迪半導體業務獨立上市,或將大力提高現在上市公司的現金狀況,並為電池業務的IPO奠定基礎。相關數據顯示,全球乘用車電氣化的市場空間約600億,若比亞迪半導體能做到15%全球市佔率,對應100億營收,其拆分上市的市值約300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比亞迪2019年度財報:凈利潤創五年新低,痛失全球新能源車銷冠

「有點受傷。」

3月31日晚間,比亞迪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該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同比下降1.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2億元,同比下降42.03%。

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均比上一年有所下滑。對於凈利潤下滑的原因,比亞迪方面表示,主要是行業、政策變化及本期研發費用上升影響所致。

凈利下降42.03%

一直引以為傲的新能源汽車,沒能成為救命稻草。

扉旅汽車查閱數據顯示,2019年,比亞迪實現汽車銷量46.14萬輛,同比下滑11.39%。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2.95萬輛,同比下滑7.39%。全年銷量低於預期,完成2019年65萬輛銷量目標的70.98%。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比亞迪的凈利潤增速還高達203.6%,但自第三季度以來,各方面數據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引致全年營收出現虧損。

「這可以倒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做出改變」。王傳福對刀片電池很自信。

不過,市場上的質疑聲卻不斷。有動力電池專家指出,刀片電池不是從材料上的突破,只是從電池結構設計上創新,可能會提高電池包之後的效率,比如提高電池包體積能量密集和質量能量密度,但對單體能量密度提高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理想汽車CEO李想也曾在微博中表示,由於磷酸鐵鋰電池在低溫環境下表現不佳,因此刀片電池最適合的還是中低端的純電動車及南方的運營車輛。

事實上,比亞迪的這把「刀」已經飛了很久,能否一戰成名,市場才是最終的「檢驗者」。

根據公司披露,即將上市的新車比亞迪「漢」,將是首款搭載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的車型,而該車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將達到605公里。

「想和別人競爭,還要走別人走過的路,那就是自尋死路。所以,必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王傳福說道。

電動車市場上的好戲,或剛剛拉開帷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比亞迪2019業績快報|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致凈利潤下跌超40%

3月31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下稱「比亞迪」)發布了公司2019年的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為1277.39億元,比上年略低1.78%,但歸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只有16.12億元,同比出現42.03%的下滑。

對於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財報指出主要是由於行業政策變化,及本期研發費用上升所致。

根據介紹,比亞迪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汽車、手機部件及組裝和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

需要指出的是,比亞迪與豐田汽車公司已就成立純電動車研發公司簽訂合資協議,對於該合資合作,比亞迪的解讀為「通過與豐田的合作,將綜合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及品質控制能力,進一步鞏固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助力打開了集團零部件的海外供應,實現集團的長足發展」。

對於手機及零部件業務,就兩句話,第一句,除金屬部件業務收入及盈利出現下滑外,比亞迪在移動終端的其他市場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第二句是:汽車智能系統作為新型智能產品業務,實現業務快速擴張。

對於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比亞迪二次充電電池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和鎳電池產品,廣泛應用於各種攜帶型電子設備。年內集團旗下傳統電池業務實現穩定增長,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此外,光伏市場於年內有較為明顯的回暖,給集團光伏業務帶來一定增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皮卡的教練檔 發布:2025-05-25 08:27:10 瀏覽:164
考斯特怎麼改房車 發布:2025-05-25 08:25:44 瀏覽:995
成都房車露營地數量 發布:2025-05-25 07:56:15 瀏覽:783
125越野車怎麼換擋 發布:2025-05-25 06:58:14 瀏覽:51
天津到壩上自駕游路線 發布:2025-05-25 06:51:42 瀏覽:265
皮卡背馱房車自製 發布:2025-05-25 06:47:21 瀏覽:513
豐田越野的士頭 發布:2025-05-25 06:24:33 瀏覽:20
越野車鋁合金大梁 發布:2025-05-25 06:03:15 瀏覽:384
定向越野基礎理論題 發布:2025-05-25 05:52:10 瀏覽:78
房車空調防護罩 發布:2025-05-25 05:48:31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