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底盤架構
Ⅰ 電動汽車底盤應該多高
比亞迪E6底盤高度調查:
比亞迪E6前部:
1.高度:照片上可以直觀看到,貼近尺子最近的一個角為27厘米。
2.防護:發動機艙下有一體化護板。
3.電池前端有防撞梁,但高度較低,目測在16厘米左右
比亞迪E6側邊:
1.電池高度:電池最底端離地間隙為18厘米
2.電池防護:前端設有防撞梁,電池底部整體包圍。但可見電池包與車體之間存在縫隙
比亞迪E6尾部:
1.車尾高度:E6的離去角度很大,高度也很大,達到了近40厘米的高度。
2.未見明顯裸露接線,整體做工良好!
Ⅱ 小型電動汽車底盤都有哪些零件越詳細越好
電動汽車除了發動機和傳動系統與傳統汽車不同之外,其它大體相同,按系統分電動車的底盤件如下:
一、傳動系統
1、傳動軸,加速踏板等;
2、速度控制單元;
3、若使用的是輪轂電機,則沒有傳動軸。
沒有傳統汽車使用的變速箱和離合系統零部件。
二、轉向系統
1、轉向盤,助力轉向器,轉向傳動軸等;
2、若採用液壓助力轉向,還有轉向儲液壺,轉向高、低壓油管,轉向油泵等;
3、若採用電動助力轉向,則有轉向電機,方向盤轉角感測器,EPS ECU。
轉向系統所使用的零部件基本與傳統汽車一致。
三、行駛系統
1、車輪總成,前後懸架或車架,減震器,穩定桿各種襯套等;
行駛系統所使用的零部件基本與傳統汽車一致。
四、制動系統
1、前後制動器,制動踏板,駐車操縱機構總成,駐車拉索,制動管路,真空助力器,電動真空泵,真空儲氣罐,制動油壺等;
2、若採用ABS系統,則還有ABS執行機構,輪速感測器等;
3、若採用ESP系統,則還有橫擺率感測器,角加速度感測器,ESP ECU等。
制動系統所使用的零部件也基本與傳統汽車一致
Ⅲ 純電動汽車結構圖和論文
基於UG的電動汽車底盤三維總布置設計系統
摘要】 在大型CAD系統軟體的基礎上,通過兩次開發的手段建立電動汽車三維總布置設計系統,包括動力系統設計、底盤布置、資料庫、性能分析計算等,使底盤的設計與性能分析在同一環境下進行,並且系統保持UG原有的界面風格,從而實現總布置設計、分析計算過程的集成與高度計算機化,提高電動汽車底盤總布置設計效率。
Ⅳ 在電動汽車領域,哪個品牌的底盤做得最好的跟燃油車有得一比嗎
電動車底盤和燃油車底盤最大的不同是,傳統汽車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個部分組成,說得簡單點,就是支撐安裝汽車的各個部件組成,同時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保證正常行駛。而電動汽車相對於燃油車而言,主要在於傳動、能源、動力系統的不同。電動汽車採用了電力能源,相對於燃油車來說,對汽車的創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逐步採用電動化執行部件,這樣一來的話,汽車將會往智能化發展。還有一點不同的是,燃油車的動力是通過機油消耗來達成的,是不可逆的;而電動汽車的電機具有可逆性,電機在發電狀態時,會通過電力裝置將產生的電流儲存在裝置中,以此回收一部分的慣性能量,這樣的好處是提高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而這也使得對底盤會有更高的要求。國內電動汽車底盤確實有很多做得不錯的,像小鵬汽車的底盤,和保時捷工程團隊聯合開發,共同經歷了兩年的調校,經過近百種方案的層層測試,均很好地通過了測試,還有它的懸架,採用了前雙叉臂、後五連桿懸架,更高規格、更輕量化、更高科技。從底盤來說,小鵬汽車的底盤完全能和燃油車相比。
Ⅳ 汽車底盤由哪幾部分組成電動汽車的底盤結構特點是什麼
汽車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
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
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
Ⅵ 電動汽車的底盤結構電動汽車的底盤結構
自製電動四輪車不必照搬汽車底盤,可以簡單的多。若採用輪轂電機,更可以省略離合器,變速器,差速器等,車重大大減輕。給你一個圖 供參考。
Ⅶ 電動汽車上的底盤的零件看圖
跟內燃機差不多隻是少了電機和穩壓器
Ⅷ 底盤系統屬不屬於電動汽車的三大機構呢
汽車三大件就是發動機、變速器、底盤
三大件介紹如下:
1、發動機(Engine):是一種能夠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用於動力發生裝置,也指包括動力裝置的整個機器。
2、底盤:是指汽車上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的組合。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承受發動機動力,保證正常行駛。
3、變速箱:主要指的是汽車的變速箱,它分為手動、自動兩種。
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
自動變速箱: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
(8)電動汽車底盤架構擴展閱讀:
基本結構:
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由2大機構5大系組成: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燃料供給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組成,但是柴油機比汽油機少一個點火系統。
1、冷卻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等組成。汽車發動機採用兩種冷卻方式,即空氣冷卻和水冷卻。一般汽車發動機多採用水冷卻。
2、潤滑系:發動機潤滑系由機油泵、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油道、限壓閥、機油表、感壓塞及油尺等組成。
3、燃油供給系:汽油機燃油系統包括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濾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氣濾清器等。柴油機燃油系統包括噴油泵、噴油器和調速器等主要部件及柴油箱、輸油泵、油水分離器、柴油濾清器、噴油提前器和高、低壓油管等輔助裝置。
底盤:
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組成。
底盤作用是支撐、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的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懸掛系和制動系五部分組成。
Ⅸ 純電動汽車驅動系統結構形式有哪些分別包括哪些零件
電動汽車定義:純電動汽車是完全由可充電電池(如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或鋰離子電池)提供動力源,以電動機為驅動系統的汽車。
其動力系統主要由動力電池、驅動電動機組成,從電網取電或更換蓄電池獲得電能。
電動汽車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後期,在1881年8-11月巴黎舉行的國際電器展覽會上,展出了法國人古斯塔夫•特魯夫研製的電動三輪車,這是世界上第一輛電動車輛,它採用多次性鉛酸充電電池和直流電動機,可以實際操作使用,這輛車的誕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接下來的1882年,英國的威廉•愛德華•阿頓和約翰•培里也合作研製了一輛電動三輪車,車的速度是4.4km/h。三位先驅的努力使得在燃油汽車尚未問世之前,電動汽車已經誕生,此後電動車輛在歐美等國家迅速興起。
純電動汽車的結構
傳統內燃機汽車主要由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四大部分組成。 純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取消了發動機,傳動機構發生了改變,根據驅動方式不同,部分部件已經簡化或者取消,增加了電源系統和驅動電機等新機構。 由於以上系統功能的改變,純電動汽車改由新的四大部分組成:電力驅動控制系統、底盤、車身、輔助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