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路線
1.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堅持產業轉型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汽車動力系統電動化轉型。堅持統籌兼顧,在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促進汽車產業技術升級。
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加強創新發展,把技術創新作為推動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深層次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在產業培育期,積極發揮規劃引導和政策激勵作用,聚集科技和產業資源,鼓勵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開發生產,引導市場消費。進入產業成熟期後,充分發揮市場對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和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堅持培育產業與加強配套相結合。以整車為龍頭,培育並帶動動力電池、電機、汽車電子、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等產業鏈加快發展。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促進充電設施與智能電網、新能源產業協調發展,做好市場營銷、售後服務以及電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
2.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 2035年無傳統內燃機車型
李駿指出,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總體將居於國際領先地位,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自主、可控。基礎設施方面,2035年,將建成慢充樁埠1.5億端以上、公共快充埠146萬端以上。
此外,李駿還介紹,路線圖2.0在1.0版的基礎上由「1+7」拓展為「1+9」,即1個總體技術路線圖和9個細分領域技術路線圖,分別是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總成系統、充電基礎設施、汽車輕量化、汽車智能製造與關鍵裝備。
3.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
圖4中國乘用車按照路線圖2.0分動力總成比例
小結:實際這個路線圖是否能順利目前看來不清楚,不過保守的估計可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比較難過10%的滲透,過了以後到15%到20%比較容易,還是因為目前的5%區域集中和地方的推廣政策直接相關,要讓新能源汽車形成比較穩定的盈利模式,走到對岸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到2035年燃油車全部改為混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祁驛
其次,即便這些目標變成了政策,距離2035年不是還有15年嗎,一台車你能開15年不換嗎?
按照現在大家換車的頻率,我覺得15年可能已經換過三輪了吧,所以這兩年您買車還是可以隨心所欲的。
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該買的買,該換的換,技術路線不是政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新《規劃》發布,明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路線
自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由此,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向更高質量的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在發布《2012年規劃》後,經過政府與行業企業的大力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5年居全球第一。今年「金九銀十」已然結束,多家車企陸續公布10月份銷售數據,比亞迪公告顯示,10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23217輛,去年同期為12567輛,同比增長高達84.75%。蔚來汽車10月共交付了5055輛汽車,同比增長100.12%;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輛,連續3個月刷新單月交付記錄;小鵬汽車10月新車交付3040輛,同比增長229%。從銷量看來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穩定增長期。未來,《規劃》工作的落實將更加助力各大車企,給新能源汽車領域帶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同時推動並完善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的融合與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發布,未來十年電動汽車不會替代燃油車
下一個十年,純電動車會替代汽油車嗎?我非常明確的告訴你:不會!
雖然電動汽車是國家大力扶持發展的項目,但是它的發展也不是大躍進式的,而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逐步的用電動汽車來替代燃油車,而不是一下子全部替換掉,國家對此是有非常明確的規劃的。就在今天,2020年10月27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在上海發布,這可以看做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規劃發展藍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新能源汽車共性技術發展路線圖
我暫時只有下面這個表,對現有的技術在不同新能源車型上的應用的總結,談不上你要的roadmap。
我建議你單項的去找找看,比如低於電池來說,未來希望達到的能力密度、壽命等等關鍵指標的發展計劃。
雖然汽車行業以及政府曾經提出「輕度混合動力-中度混合動力-全混-電動車-燃料電車」之類的所謂技術路線圖,但我認為新能源汽車其實不算一個縱向的發展路線,而是根據需要將各種技術進行集成,這里的技術既包括新技術也包括很多「老技術」,比如下面這種Plug-inRangeExtendor車型上採用的發動機,就可以用比較「老」技術的發動機。
如果你一定要一個roadmap的話,我建議你可以根據前面說的路線,再結合下表列的技術,做一張圖,應該可以滿足工作要求。
還有除了上面這些跟電動相關的技術外,應用新燃料也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比如氫發動機,天燃氣汽車等等
8. 簡述純電動汽車動力路線
純電動汽車,以蓄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或高速飛輪等作相應的動力電源,提供給動力電機電能,以電動機驅動車輛行駛。並在電動機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實時控制驅動電機的功率和速度。
9. 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是什麼
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中國應堅持純電動戰略,在此基礎上再推進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
中國電氣化的技術路線應該繼續堅持純電為導向,盡快形成平台化與模塊化,不要折騰。
500公里以內的乘用車,燃料電池與純電動相比沒有優勢
純電動車最大的風險就是電池的安全性,我國應盡快建立電動車的年檢制度
隨著補貼政策的退坡,雙積分制度的力度還不夠,可以借鑒國外變得燃油稅、碳稅等政策
10.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發布,混動車迎來好時代
在10月27日開幕的2020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上,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全行業1000餘名專家歷時一年半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其中最受業界關注的便是在進一步強調了純電驅動發展戰略,提出至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超過50%,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節能汽車全面實現混合動力化,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
而在全球汽車產業的另一熱點——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技術路線圖2.0進一步明確了構建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體系和新型產業生態,提出到2035年,各類網聯式自動駕駛車輛廣泛運行於中國廣大地區,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正是基於此,2.0版技術路線圖中提出了,至2035年,我國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各佔一半,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將全部轉為混合動力,從而實現汽車產業的全面電動化轉型。在此基礎上,我國汽車油耗將在未來5年、10年及15年達到不同的標准。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新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是對我國汽車電動化路線的合理修正,將引導我國電動汽車產業走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汽車全面電動化的進程中,混合動力汽車的重要性有望顯著提升,國內廠商技術儲備充足,隨著混合動力汽車成為關鍵的過渡產品,其重要性將顯著提升,市場滲透率有望迅速增長。
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過去平穩但有些「寡淡」的混合動力(HEV)市場開始明顯升溫,尤其是在2020年前7個月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動車型同比下滑的情況下,還實現了混動車型(不含進口車)批發銷售16.6萬輛、同比增長16.2%的逆勢上揚。而豐田、本田等日系在華合資混動車型的表現更是出色,僅廣汽本田混動車型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就達到了82,284輛,展現出了極強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汽車有望向廣汽集團提供混合動力技術,這也是豐田首次將其核心混合動力技術提供給外國公司,其目的無疑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2019年豐田品牌在華市佔率約為6%)。
此外,日產汽車也在加強其在中國的混合動力汽車業務。該公司將發布一款配備了其ePower混合動力技術的車型。日產汽車還計劃未來三年在中國推出五到六款混合動力車型,其中包括暢銷的軒逸轎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