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家電動汽車補貼政策
❶ 2018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是什麼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介紹:鼓勵技術進步
去繁就簡,簡政放權降低車企行政審批壓力和成本。由於補貼政策、公告目錄、推薦目錄、免徵購置稅目錄等政策文件具有緊密的關系,因此車企在產銷過程中必須應對大量的申報、審核、調整工作。某車企專門負責目錄申報工作的負責人就曾在私下說過,一年下來光這個活就得專門調集人手加班加點干,而且經常是突擊戰(早上目錄早領補貼)。新補貼政策顯然是充分考慮到了這一實際情況,因此重點出台了以下三點細則:一是「2017年目錄內符合調整後補貼技術條件的車型,可直接列入新的目錄。」,也即是可以不用重復經歷完整的申報流程;二是「地方政府不得要求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檢驗」,也即是車企可以明確免除地方政府再次檢測的額外要求和無意義行為;三是「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一視同仁執行免限行、免限購、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等支持措施」,也即是大公告賜予「全國通行」的權利,無需每一個產品型號均到每一個省份進行單獨的申請檢查。僅此三項,將節約車企極大的時間、精力和成本,是必須予以稱贊的簡政放權舉措!預計,該管理思路將有望常態化運行。
可參考:2018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是什麼?
❷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政府有補貼嗎
從2018年6月12日開始,新政將按照新的標准進行補貼。新規下的新能源車型的補貼有增有降,如,續航里程長的新能源車型可以享受到更高的補貼,而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將全面取消。
新規的補貼計算公式為:單車補貼金額=里程補貼標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系數×車輛能耗系數下面我們分別從里程補貼標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和車輛百公里能耗三方面來看下新政下的補貼金額該如何計算:
續航里程
(1)純電動
(2)插電混動
(3)燃料電池
出將入相
第九條補助標准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第十條財政補助採取退坡機制。試點期內(2010-2012年),每家企業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分別達到5萬輛的規模後,中央財政將適當降低補助標准。
第十一條中央財政根據試點城市私人購買數量和規定的標准給予補助。採用電池租賃方式的企業,補助數量按其服務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確定。
❸ 2020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有哪些
目前,國家新能源局就整治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亂象。並且國家能源局已經建立了「退坡、調整、退出」機制,國家從今年起政策補貼逐漸退出,直至2020年全部退出。
另一方面,近期國家加強了對新能源車企資質的審查,前段時間30家車企被取消資質就是最好的例子。補貼政策的取消,必然會有一些弱勢車企會被拒之門外。
其實,從2017年開始,新能源車補貼一直在走下坡路,比如2017年補貼在2016年基礎上整體退坡20%,而在2018年,退坡力度加大,而且更細化。
比如對續航里程150km以下的純電動車取消補貼;對續航里程150km-250km的純電動車補貼則劃分為兩檔,150km-200km續航產品將從原來的3.6萬元補貼下降至1.5萬元,200km-250km續航產品的補貼則降為2.4萬元。
對續航里程300km以上的純電動車,補貼金額有所提升,450km以上的長續航車型,補貼從原來的4.4萬元提高至5萬元。
❹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補貼政策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由於是新興技術領域,為了引導產業的良性、高速發展,國家給出了不同的政策補貼,其中「整車銷售補貼」就是對於廠家、消費者的一大福利。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在符合國家補貼要求的新能源汽車報價基礎上,按照檔次不同分別給予對應的價格減免。那麼這個補貼檔次是怎麼劃分,新能源車的補貼又是怎麼計算的呢?維新關注」優能工程師」,教你學會專業全面的新能源汽車維修,讓你的成長看得見。
所以,根據補貼公式:補貼額度=里程補貼標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系數×車輛能耗調整系數,我們以一台續航里程400公里、電池能量密度135Wh/kg,整車質量1595kg ,百公里耗電量13kWh/100km 電動汽車來計算,該車的各項指標分別達到續航補貼5萬元,電池能量密度系數為1,車輛能耗系數為1.1,將數值代入公式後得出該車的補貼金額為5萬元×1×1.1=5.5萬元。
❺ 買新能源車政府補貼有那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至少要在2018年基礎上再降低30%,具體發布時間還未可知。網上更是流傳,2019年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將採取「里程切割式」的補貼標准,續航里程200公里以下的純電動汽車將實施0補貼政策,而200~250公里續航里程的補貼,由原來的2.4萬元降至1.5萬元,以此標准逐檔順沿。若消息屬實,2019年新能源車企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都是補貼後的價格吧國家補貼與地方補貼均是由經銷商墊付,搜集購車者的相關資料後提交政府部門允於批復與報銷。
因此消費者在購置新能源電動車時只需要支付扣除雙重補貼之後的價格,在辦理完完稅證明後,車主需把發票原件、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書、完稅證明這四份文件,拍好照片,發給4S店即可。
❻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國家政策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國家政策:當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端的支持總的來說可概括為金錢補貼、稅費減免、牌照路權三個方面。
從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2月12日至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此前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准不變。
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實施好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購置補貼等財稅優惠政策,加強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應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重點加大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公交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補助對象。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消費者按銷售價格扣減補貼後支付。
資金撥付。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年度清算。生產企業在產品銷售後,每季度末向企業注冊所在地的財政、科技部門提交補貼資金預撥申請,當地財政、科技部門審核後逐級上報至財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組織審核後向有關企業預撥補貼資金。年度終了後,根據核查結果進行補貼資金清算。
❼ 買新能源汽車政府怎麼補貼
了解到,從2019年6月26日開始,新能源國家補貼降低50%,地方補貼取消,綜合補貼降幅超過70%。
補貼退坡導致新能源汽車綜合補貼後售價提升,消費者購車意願降低。面對這樣的形勢,一些車企選擇讓利消費者,新能源補貼新政實施後減少的那部分補貼由企業承擔,保持相應車型售價與新政實施前相同,重燃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
目前,比亞迪、長安汽車、廣汽新能源、上期名爵、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均通過企業自身承擔補貼退坡的壓力來保證車輛售價與補貼退坡前相同。
所以,想購買新能源車,大家可以著實的和企業溝通。
官W:華夏能源網
❽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是什麼
2018年2月13日,財政部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由四部委聯合起草的《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1、補貼方案削低補高、進一步鼓勵技術進步。2018年新版補貼方案里,將「提高技術門檻要求」作為開宗明義的首條綱領,明確提出要鼓勵高能量密度、低能耗車型應用,將補貼資金顯著傾斜於更高技術水平的車型,而且維持對燃料電池的補貼額度不變
2、分階段過渡,為車企預留准備和切換時間/空間。本次補貼方案相比此前歷次補貼政策不同的是,其首次出現了「分階段執行」的管理思路。簡而言之,就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執行不同的補貼政策。出現該方式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政策為2018年2月份才出台,此前的政策空白期中產銷的新能源汽車採用新辦法實在說不過去(先後關系);二是距離2016年12月30日財政部等四部委制定的舊補貼政策過去僅一年出頭,頻繁調整給車企帶來的壓力確實很大;三是新車型的技術指標調整、開發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僅標定試驗就得花費至少數月時間。
3、去繁就簡,簡政放權降低車企行政審批壓力和成本。由於補貼政策、公告目錄、推薦目錄、免徵購置稅目錄等政策文件具有緊密的關系,因此車企在產銷過程中必須應對大量的申報、審核、調整工作。某車企專門負責目錄申報工作的負責人就曾在私下說過,一年下來光這個活就得專門調集人手加班加點干,而且經常是突擊戰(早上目錄早領補貼)。新補貼政策顯然是充分考慮到了這一實際情況,因此重點出台了以下三點細則:一是「2017年目錄內符合調整後補貼技術條件的車型,可直接列入新的目錄。」,也即是可以不用重復經歷完整的申報流程;二是「地方政府不得要求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檢驗」,也即是車企可以明確免除地方政府再次檢測的額外要求和無意義行為;三是「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一視同仁執行免限行、免限購、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等支持措施」,也即是大公告賜予「全國通行」的權利,無需每一個產品型號均到每一個省份進行單獨的申請檢查。
4、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嚴防新式騙補等亂象滋生。對車企的簡政放權並不意味著全面放鬆,事實上,新政策高度凸顯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新思路。比如,要求「加快建立三級聯網的新能源汽車監管平台」、「建立整車和電池一致性抽檢制度」、「設置舉報電話或網上舉報平台」、「建立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統計、審查、處罰機制」。上述舉措著力於維護新能源汽車穩定的產銷秩序、嚴防騙補、提升產品安全。特別是整車和電池一致性抽檢制度,更是十分及時和重要,具體點講,少數車企可能會在「高能量密度優惠」和「成本壓力」下再次鋌而走險,採取「優劣參半」的方式生產產品、攤銷成本、騙取補貼,新思路的提前出台,將極為有力的震懾和扼殺這些不法企圖。
(1)、堅持精細化分檔。2017年正式版本中將純電動乘用車簡要分成了3個檔次,由於政策是在2016年制定,這一處理方式可以理解。但在2018年仍然延續就不太符合市場現狀了,因此2018正式版本與此前流出的草案版本「高度相似」的實行了5個檔次劃分,堅持了精細化的分檔思路。這個情況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產品豐富程度在大幅提升,二是請大家以後千萬不要對網上流出的草案版本置若罔聞,雖然草案會與正式版本有所出入,但空穴不來風,早了解早做准備不是壞事。
(2)、未過度削低補高。2018年正式版本中,直接取消了低於150公里續航里程的純電動乘用車國補資格,並將此前150-200km段3.6萬元的補貼額度下調為1.5萬元,削幅2.1萬元;將200-250km段削減為2.4萬元,削幅1.2萬元;將250-300km段削減為3.4萬元,削幅1萬元,但不低於300km續航的車型補貼額度不降反升。這種削低補高思路與此前草案版本的思路再次一致,但不同的是,正式版本相對於草案版本並沒有非常嚴厲的削低150-200km段車型,而是有所保留,削幅降低了0.5萬元。這表明,經過各方勢力博弈,A00級車型短期內的尾大不掉讓管理方意識到,過於激進的削低將容易產生斷崖式發展現象,從穩定角度出發,減弱了對A00級車型的打壓力度,給予了A00一口喘氣的生機。
(3)、技術指標進一步加嚴。能量密度方面,120Wh/kg成為電池包的入門標准,相比此前90Wh/kg就能獲得1倍的標准補貼,新標准將該指標直接提升了30Wh/kg,提升幅度高達25%,並且首次劃出了160Wh/kg的檔次,為超高能量密度車型的出現預留空間(2017年推薦目錄和2018年首批推薦目錄中,能量密度最高分別達到152.9Wh/kg、158.07 Wh/kg)。與此同時,百公里能耗要求也進一步加嚴。2017正式版本中限值較低,以1000kg、1600kg、2000kg三種整備質量為例,其百公里能耗上限分別為14.5kWh、21.7kWh、23.7kWh,且無系數考核。2018草案中則出現了系數考核跡象,該跡象在正式版本中得以印證,想要拿到基本系數(1),各類車型就必須滿足優於5%以上的不同質量段的能耗限值要求。而且,限值也明顯收緊,1000kg、1600kg、2000kg三種整備質量的能耗上限分別為13.05 kWh、19.53 kWh、21.3 kWh,加嚴程度約為10%
❾ 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
新能源車型(含純電,插電式)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內,才能享受國家補貼。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400km以上的,補貼2.25萬元,250km至400km補貼1.62萬元。插電混動續航里程在50km以上補貼0.85萬元。
2020-2022年初步敲定補貼退坡標准分別為10%,20%,30%。特別需要注意具備換電模式的車型不在此項價格限制范圍內。換句話說,國家鼓勵換電商業模式的發展。
(9)2018國家電動汽車補貼政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提出新車後必須及時補充電能,保持電池在充滿狀態。在使用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准確把握充電時間,參考平時使用頻率及行駛里程,自我把握充電時間。過度充電,過度放電和充電不足都會縮短電瓶使用壽命。長時間擱置應保證電量維持在80%以上,因為電池有自放電現象,電量過高,會影響安全性。
充電器輸出插頭松動、接觸面氧化等現象都會導致插頭發熱,發熱時間過長會導致插頭短路或接觸不良,損害充電器和相關電子電路,給您帶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發現上述情況時,應及時清除氧化物或更換接插件。
❿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財政部官網在日前發布的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第一批)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共計約375.85億元,其中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佔41.74%,補助金額為156.89億元。據了解,2020年財政部下達的各省市區的2015-2018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預撥約為112.58億元,這意味著,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總額相當於2020年補貼總額的3.34倍。更多新能源汽車資訊在「優能工程師」,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全方位了解,維信館主。
在2016-2018年期間,我國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的金額呈逐年上升趨勢,這也顯示了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此次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提前下放,將有效減少新能源企業墊付資金的壓力,激發企業熱情,推動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