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什麼情況全國推廣
㈠ 為什麼國家要大力推廣電動汽車,電動汽車是否真的環保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不管是汽車市場還是工業市場,都在極力的追尋低碳、環保。從很多工業大型企業的「關門」到國六汽車排放標準的即將實施,無疑對很多企業以及車友造成了無形的壓力。當然,對於國內的空氣污染日益嚴重,這樣做的好處都是有目共睹的,換成小編也是大力支持。別的不說,就拿汽車領域來講,各大車企紛紛推出旗下的新能源品牌,目的也是為了迎合國六排放以及環保措施的實施。
新能源汽車就真的環保嗎?懂知識的車友有很多,對於環保著一塊,能源的的運用方式是有很多的,項目前世界上的風力發電、水力發電以及核電、火電等等,對於電的運用這么多,國內應用最多的就是火電,環保能夠做得多好?並且,能源汽車的帶動都是運用的電機以及鋰電池,而電池本身的為好就很大,更何況是這種大續航、內部構造復雜的電池呢?一經損壞,請問要如何去銷毀?可能在一方面來講,新能源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的污染危害還要大。
㈡ 為什麼現在中國不宜大面積推廣純電動汽車
本人認為;電動汽車在中國不是宜不宜於大面積推廣的問題,而是很難推廣的問題。
首先是電動汽車與機動汽車比較,還有明顯的不足,如機動汽車加滿一次油續行里程可達400公里以上,電動汽車最多隻有100公里。機動汽車儲備功率較大,急加速和爬陡坡的性能遠好過電動汽車。機動汽車加油時間可在幾分鍾內完成,而電動汽車充滿電要幾個小時,感覺很不方便。
再下面就是人們認知度的問題了,一般中國人買一次汽車非常重視,一定要有面子,講究品牌,款式配置,跟風隨潮不太考慮經濟適用,比如9-5上班族使用電動汽車最合適不過了,晚上在家充電,白天100公里基本夠用。
假日郊遊約上機動車朋友你出油錢她出飯錢AA制,即得體又大方,這種方式一旦被接受,電動汽車的銷量會劇增。
最後說一點,機動汽車的運行成本是電動汽車運行成本的近10倍。
㈢ 日本推廣電動汽車應該算比較成功,可為什麼電動汽車在中國就是推廣不起來呢主要困難在哪求專業人士解決
會牽扯到很多利益的。
首先,標準的制定。標准確定了,毫無疑問對行業的發展非常有利,如,統一了充電介面標准(目前已統一),可以廣泛建立充電站,插充會更容易普遍。然而標准一旦統一,之前所做的五花八門的廠家所作出的自己的標准就要作廢,對於這些廠家來說打擊頗為巨大。除此之外,電池尺寸的標准統一,有利於換電,從另一方面可以解決充電時間長的問題。此類問題還有很多,但是要制定出一個標准,並且是長期的標准,對於現在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其次,對節能減排的認知。老百姓考慮到的1是價格,2是方便,3是舒適度。電動汽車和傳統汽車相比,哪怕是補貼之後,價格方面也是不佔優勢的。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長,而且充電網點少之又少,私家車庫能夠擁有的人也極少,無法擁有自己獨立的充電樁。電動汽車的因為電池的體積較大,導致車體整體較大,內部空間也無法和傳統車相比,而且皆是國產品牌。諸多約束條件導致老百姓選擇電動汽車熱情不大。
最後,是電動汽車的普及方式。現在的深圳和杭州主要以純電動大巴、混合動力大巴以及純電動計程車為主,但也只有這兩個地方能夠有如此大的規模。北京上海也推出了一些充電站,但多為環衛車郵政車等服務。
更有很多汽車廠家,做出來的僅是樣車,只為拿到國家的項目補貼。
歸根結底,電動汽車的發展是需要巨大的投入的,在有過硬的基礎條件下,自然會越做越有動力,可倘若信心不足,則只能是表面工作,沒有實質進展罷了。
在我個人看來,電動汽車的發展推廣,需要政府用車來作為帶頭,開展電動公交車、計程車作為老百姓了解接觸並認知電動汽車的渠道,開展試駕活動、租車等方面來讓老百姓體驗,在此基礎上宣傳節能減排、節約成本等,並廣泛建立充換電站、電動汽車的維護修理網點、電動汽車的保險條款、電動汽車上牌照以及繳納稅款的相應規定等等,才能夠讓這一新事物逐漸走入老百姓的生活中,走入老百姓的生活中。
㈣ 純電動汽車什麼時候會普及
純電動汽車推廣還需要很長時間,現在關鍵問題是動力問題,續航里程現在還不行,充電時間也比較長,對於市區使用沒有問題,但是長途或者計程車來說就是問題了。要想純電動汽車普及,先得將電池問題解決了。
㈤ 在中國,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為什麼力度這么大
在中國,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為什麼力度這么大?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中國,新能源車的官方定義=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實際上,最受政策鼓勵的,就是純電動車。
為了鼓勵這個創新產業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可謂不遺餘力。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呢?同樣能實現節能環保、而且解決方案更容易被接受的普通混合動力,為何不在鼓勵范圍之列?
這就要再往深分析一個層次,為什麼要有汽車新能源產業政策?
真的像紅頭文件里說的,是為了節能、環保、消除霧霾?!錯!
產業政策其實就是和平時代的軍備競賽,是為了讓我國汽車產業崛起,在全球化經濟分工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除了經濟考慮,我認為還有國家安全的考慮。
汽車每年會消耗大量的石油能源,而我國一直是一個少油多煤的國家。
燒油多了,不光是個費錢的問題,而是能源上受制於外人的問題。一方面,別人操控國際油價,我們容易吃虧。另一方面,真的打起來,物資運輸被封鎖了,就容易被人掐住咽喉。
把燒油的車,轉化為用電的車,我們就相對降低了對石油的依賴,轉而應用其它形式的能源。
環保,並起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是相對次要的。
但是這些話,政治不正確,無論對於自己的民眾還是海外的媒體,都不適合公開去說。
於是全球各大政府,在推行電動車鼓勵政策時,不管各自的真實目的是什麼,都號稱自己是為了地球的環境保護。
大家要理解,政府發言人,本來就像企業里的PR部門。你覺得你們企業的PR部門,說的都是大實話嗎?
說到這里,我們知道了,為什麼中國希望把汽車能源從油,變成電。
那麼,順便說一下,為什麼不支持混合動力技術?
但是,國家要考慮的整體利益,不是個人的感受。支持混動,最大的問題就是,豐田等車企在這方面的產品應用領先你20年。你去支持這樣的技術,自己的車企天賦樹,就永遠開不出花了,就像【三體】裡面地球人的科技被智子鎖住一樣――愛打電子游戲的朋友,應該理解我的意思。
相反,堅決避開混動,讓豐田、本田的優勢沒有發揮的空間。這就是表面的全球化市場經濟公平競爭下面,各國通過產業政策、設置市場隱性門檻的暗流一直在劇烈涌動。
現在這種產業政策已經看到了一定的效果,混合動力在國內的發展進度,受到了極大的延緩,目測已經永遠沒有機會成為主流技術了。
顯然,中國不是這場新能源游戲的唯一玩家,也不是補貼力度最大的。
新能源汽車一般來說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汽油、柴油)作為動力來源,或是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而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覆蓋的范圍其實挺廣的,電動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太陽能汽車、替代能源(天然氣、乙醇等)汽車等等這些都可以看做是新能源汽車。
現在談到新能源汽車,很多時候大家所指都是電動車,甚至有的乾脆將新能源汽車與電動汽車劃等號。
電動汽車再往下分就會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還有燃料電池汽車。
燃料電池汽車,其實我感覺大家基本都不大看好它。而混合動力,大家一般都願意將它看作是過渡時期的東西,因為純電動汽車是未來,只是技術上尤其是電池技術上一直沒有革命性的突破,所以混合動力有一個過渡時期的空間。
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採用傳統燃料,同時配有發動機和電動機的車型,它能改善車輛的低速動力輸出和降低油耗。一般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舉例兩種比較常見分類方法吧。
按電機輸出占整個系統輸出的比重來分(其實這樣分法是有一定爭議的,下面僅僅為一種意見),也就是按混合度來分可以分為:
微混合動力系統(BSG),是指在傳統發動機基礎上,加裝皮帶驅動啟動電機,一般這個電機都為一般發電起動(stop-start)一體式發電機,用來控制發動機的啟動和停止。
輕混合動力系統(ISG),車輛可以在減速、制動等工況進行能量吸收,採用電機帶動車輛,以節省燃油。一般ISG的混合度在20%以下
中混合動力系統,發動機為主要動力來源,大扭矩助動電機作為輔助動力來源,與主要動力相聯,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加速時輔助發動機驅動車輛,一般這個比重為30%左右。
完全混合動力系統,一般這樣的系統採用最高能到650V的高壓啟動電機,混合程度比較高,甚至可以達到50%。
外接式(Plug-in)充電混合動力汽車。這個應該就是題主所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吧,也有人稱之為增程式混合動力。它其實兼具了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的基本特徵,在一定行駛里程內使用純電模式驅動,超過這個里程就會啟動內燃機,採用混合模式驅動。
看完是不是感覺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有了新的理解和見解!
㈥ 新能源汽車價格表什麼時候全國普及
京華時報訊中國今後要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新能源車想進入某地銷售,車企須到本地投資設廠。類似此類設置門檻的做法,在很多城市並不鮮見。《意見》明確,各地區要執行國家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不得採取制定地方推廣目錄、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檢測檢驗、要求生產企業在本地設廠、要求整車企業采購本地生產的電池、電機等零部件等違規措施。這有利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規模擴大,減少車企投入成本。
《意見》明確,要加快充電設施建設,完善充電設施用地政策和用電價格政策,推進充電設施關鍵技術攻關,鼓勵公共場所加快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地方政府加大對充電設施建設支持。
我國將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推進黨政機關和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使用新能源汽車。
我國將抓緊研究確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財政支持政策,給予新能源汽車的車輛購置稅、車船稅、消費稅稅收優惠,制定新建新能源汽車企業准入政策,實行差異化的新能源汽車交通管理政策。
□焦點
價格新能源車至少再補貼6年
【問題】新能源汽車有多貴?舉個例子,比亞迪新能源車E6定價31萬到33萬元不等,可比的比亞迪S6定價10萬到13萬元。記者比較幾家車企發現,新能源車定價通常是可比汽油車定價的2倍到3倍。政府補貼是新能源車在市場上得以具備一定競爭力的重要原因。不過即便減去補貼,仍然要高出60%到100%不等。
【新政】新政提出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車車船稅優惠政策並做好減免工作,同時要繼續落實好汽車消費稅政策。
新能源車貴主要原因是電池成本高,在電池成本無法迅速下降的情況下,政府推出稅收優惠無疑將大大助力新能源車的推廣。以10%的購置稅率計算,光免徵購置稅,購買比亞迪E6這樣的電動汽車,消費者就將少掏2萬到3萬元。
今年2月,有關部委通知明確,新能源車補貼2014年和2015年補助標准相比2013年分別降低5%和10%,而根據車型和續航里程的不同,補貼標准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這一規定時間表到2015年截止。此番出台新政策明確,有關方面要抓緊研究確定2016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財政支持政策,爭取2014年底前向社會公布,穩定企業和市場預期。
「這意味著新能源車的補貼至少在2020年前依然會存在,不過補貼數額將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減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艷華說。
許艷華說,從長遠看,車企還是要通過降低電池成本,讓電動車在經濟上更具競爭力。她透露,中汽協已聯合一些車企成立動力電池研究院,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動力電池成本有望降低一半以上。
充電北京2017年形成充電網路
【問題】盡管一些地方放出消息要大規模興建充電設施,但受土地、產權等各種因素制約,未見明顯效果。即便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普通居民要找到方便的充電設施都十分困難。一些4S店已經興建的充電設備,由於輸電線路等原因處於閑置,此類情況很常見。
【新政】此番新政策的25條具體措施中,有7條內容專門針對「充電難」,從城市規劃、充電設施用地、用電價格、關鍵技術攻關到落實具體責任等各方面對加快充電設施建設提出指導意見;新政還提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領域。地方政府可通過給予特許經營權等方式保護投資主體初期利益,商業場所可將充電費、服務費與停車收費相結合給予優惠,個人擁有的充電設施也可對外提供充電服務,地方政府負責制定相應的服務標准。
㈦ 電動汽車在我國什麼時候才可以普及
電動汽車是國內主推的新能源汽車,因為它採用可儲能動力電池,用電能驅動整車行駛,而不產生污染,所以備受青睞。國內電動汽車發展迅猛,雖然今年有個過渡期,補貼相較去年來說有所滑坡,但是2月份之前的整體產銷量均有增長,去年全國推廣新能源汽車大概77萬輛,其中燃料電池僅僅有一小部分,絕大多數還是電動汽車。國內電動汽車依舊是主流,國家計劃今年要實現產銷100萬輛,到2020年要實現產銷200萬輛,這個筆者預計都能實現,就目前來看2018年2月份與1月份的總額都在增加。
電動汽車主要的優勢就是結構簡單,看法周期較短,研發實力較強的研究院,一個項目一般就是10個月左右,而且很多研究院都是同時進行好幾個項目,有乘用車、專用車、也有輕卡。比如陝汽的軒德就賣得很不錯,走在街上時常可以看見軒德,他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比如共享單車搬運車、蔬菜配送車、冷鏈車、物流車等等,在說電動輕卡的運輸路線一般都比較穩定,而且線路也不長,一個工作日有200公里足矣。這樣也就便於充電、也能減少整車運輸成本,這就是為啥會在市場上迅速推廣的原因,因為它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而且運輸成本低,每公里才一毛左右。
時代的步伐總是向前邁,誰也擋不住歷史潮流的發展,電動汽車作為國家戰略布局的新興產業,在未來必將更好地服務於人類。
㈧ 電動汽車如何在中國推廣具體做法
現在中國的做法是:
1、制定補貼與優惠政策,如購電動汽車國家補貼6萬,當地政府再補貼6萬等,北京地區購電動汽車不要毫不限行不納稅。
2、國家電網、中石化、中國普天等廣泛建立配套基礎設施,如充電站、換電站等。
3、一些試點城市的公交集團、計程車公司推出純電動大巴、混合動力大巴、純電動計程車等運營,通過公共交通來將新能源汽車的模式漸漸深入人心。
4、新能源企業的一些配合推廣,如用新能源汽車做班車、廠區內建立充電站、用純電動乘用車做公務車等等。
但是現在還有很多弊端:
1、標准沒有統一,導致各企業產品五花八門,各自為戰。
2、配套設施不完善。充電站少,即使已有的充電站,也沒有對私人開放。
3、電池瓶頸大,電池容量低,導致車輛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
4、還沒有一套規整的辦法上車輛保險、上牌照、車輛維修保養等。
5、政府口號響亮,但補貼不多,企業積極性不高。
這些只是個人理解的一部分,歡迎其他業內朋友補充。
㈨ 為什麼國家大力推廣電動車
因為傳統的汽車採用傳統能源,例如汽油、柴油,而這些都來自於石油提煉物,所以為了避免因為石油資源枯竭,所以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包括生物質燃料,乙醇、甲醇等,和電動汽車,畢竟電力可以今後從太陽能和風能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