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新能源事件
『壹』 排放升級成江淮汽車的「一道坎」,押寶新能源該如何應對目前困境
對於多數車企來說,2019年是個「難過」的一年,而對於江淮汽車來說,似乎面臨更多的難題待解。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近70%,四月份與大眾合資公司面臨股比調整壓力,五月份因2018年經營數據出現大幅下滑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在六月份正式回復上交所問詢之後,七月伊始又收到來自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江淮汽車被處罰的原因是三輛被抽查的載貨汽車,經檢測發現車載診斷系統功能性檢測不符合標准要求,不應作為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因此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認定江淮汽車存在「以次充好」行為,按照相關規定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二倍罰款,共計1.7億元。江淮汽車也在7月6日正式發布公告:1.7億罰款將相應的減少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對公司2019年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近幾年車型銷量下滑以及新能源投資加大,江淮汽車在財務上已「捉襟見肘」,只能寄望在燃油乘用車取得突破。按照規劃,江淮汽車今年年底計劃推出一款溜背設計的A級轎車,明年上半年將推出一款6-7座的SUV車型,2021年計劃推出基於全新平台打造的緊湊型SUV。
目前中國車市競爭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品牌力對車型銷量影響越來越大,而這顯然是江淮汽車短板,排放造假事件更是讓其「雪上加霜」。去年年底江淮汽車推出重點車型瑞風S4目前月銷量僅5-6百輛,兩款轎車每月銷量也只有100多輛,因此繼續推出轎車和SUV新車型,能否會改變目前江淮汽車的困境,還是讓人打上大大問號。
『貳』 江淮電動Iev6e新能源汽車行駛中出12v紅燈警示重啟動後又消失
根據你的描述。這種現象應該是輔助蓄電池出現電量過低的現象。建議檢查下DC DC的轉換功能是否正常。希望對你有幫助。
『叄』 中方股比降為25%,江淮新能源路在何方
屆時,思浩品牌的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將共享模塊化平台,而整合後的產品矩陣不但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同時也符合江淮、大眾雙方的預期。
對於當下的江淮汽車而言,大眾所佔股比的上升弊大於利,顯然是可以接受的。
寫在最後:
不管大眾股比如何變化,江淮汽車更多的是應該在賺錢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產品競爭力。只有自己真正站起來了,才能夠走出往日的頹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否則,不管是江淮還是華晨,都將是同樣的結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江淮的新能源汽車怎麼樣
建議您可以看一看成熟一點的大品牌 比如比亞迪
『伍』 江淮新能源車沒電了,儀表盤左下角還出現了紅色汽車的標,提示我去4S店維修
漯舞路口那有個江淮新能源4S店,裡面可以保養維修
『陸』 江淮排放造假發生,那麼新能源如何改變目前困境嗎
江淮汽車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凈利潤-7.86億元,同比下降282.02%。而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69.13%。市場表現仍無起色,上半年江淮汽車銷量23.5萬輛,同比下降6.78%。種種跡象表明,2019年江淮汽車發展情況並不比去年樂觀。有分析人士認為:1.7億元的罰單對於近況不佳的江淮來說壓力不小,但此次處罰對江淮的品牌形象影響更為嚴重,或進一步影響企業今年下半年的市場表現。
去年年底江淮汽車推出重點車型瑞風S4目前月銷量僅5-6百輛,兩款轎車每月銷量也只有100多輛,因此繼續推出轎車和SUV新車型,能否改變江淮汽車的困境,我們尚且未知。
『柒』 江淮新能源汽車質量如何
很不錯的。我家就有一台,續航能力不錯,也沒出過問題。最好的是電池終身質保。聽4S 店的人說江淮現在和大眾合作。吉利和江淮新能源汽車相比總體來說個人認為還是吉利的好一些,車子的做工還有保值性方面來說吉利相對更有優勢。
『捌』 新能源汽車前十名品牌江淮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有哪些成就
作 為 新 能 源 汽 車 前 十 名 品 牌 , 江 淮 汽 車 自 研 究 新 能 源 以 來 , 一 直 堅 持 技 術 創 新 、 產 品 創 新 、 服 務 創 新 , 新 能 源 業 務 已 涵 蓋 乘 用 車 、 輕 型 商 用 車 、 多 功 能 商 用 車 、 客 車 等 產 品 , 走 在 行 業 前 列 。 不 僅 如 此 , 江 淮 汽 車 還 以 九 代 技 術 四 代 產 品 積 累 , 覆 蓋 各 細 分 市 場 的 產 品 矩 陣 、 堅 持 大 眾 化 推 廣 示 范 , 構 築 起 新 能 源 業 務 的 領 先 優 勢 。 截 至 目 前 , 江 淮 汽 車 共 擁 有 汽 車 發 明 專 利 2 7 6 4 件 , 持 續 為 用 戶 打 造 更 為 「 節 能 、 環 保 、 安 全 、 智 能 、 網 聯 、 舒 適 」 的 產 品 , 大 大 提 升 了 企 業 在 新 能 源 市 場 的 核 心 競 爭 力 。
『玖』 因「排放門」被罰1.7億之後,內外交困的江淮汽車還能撐多久
不知道.
江淮汽車的「王牌業務」,在於商用車(輕卡、重卡等)的生產;但早在2016年,他們也曾在乘用車市場創下過單月4.85萬輛的不俗銷量成績。迅速增長的SUV市場,成為了當時江淮進入乘用車市場的突破口。
江淮大眾作為國內首個中外合資的新能源車項目,一度被外界視作是江淮的一根「救命稻草」。然而至少就目前而言,該項目並沒有為江淮汽車的新能源業務帶來什麼錦上添花的效果。盡管江淮大眾首款純電動車型思皓E20X在下線一年多之後,終於開始顯露出入市的跡象,但在過去兩年,江淮大眾項目的虧損數額已經達到了2.74億元,該虧損額也佔到了江淮汽車2018年總虧損的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