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實際行駛
Ⅰ 為什麼純電動汽車的實際續航,遠不及廠商宣傳那麼高
幾乎所有純電動車的宣傳廣告,都會把續航里程標注在最顯眼的位置,這么做是想告訴消費者「我家汽車跑遍全球不是事」。可縱然續航里程已飆升至五六百公里,焦慮質疑聲依然此起彼伏。事實上依照現有技術及車主反饋來看,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的確存在「虛標」現象。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初期,不少車企為了緩解消費者的里程焦慮,以「60km/h等速續航」標准標注續航里程。等速續航測試是將純電動車關閉所有電器設備,在正常溫度下以60km/h的速度均速行駛,怎麼做可以得到最大續航里程數。例如比亞迪唐EV600、傳祺GE3
530和北汽EU R550等,均是60km/h等速續航里程。
不過明眼人一看便知,60km/h等速續航與實際用車場景嚴重不符,李想、李斌和何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大佬,更是炮轟等速續航里程是虛假宣傳:「什麼開500公里,開個300公里都夠嗆!」最終這塊遮羞布被無情扯下,續航里程統一採用NEDC標准。相對而言,NEDC測試結果比60km/h等速更精準。
3.NEDC里程依然「虛弱」
NEDC是以歐洲路況制定的能耗測試標准,是工信部測試汽車能耗的主要依據。NEDC測試工況包含4個市區循環和1個郊區循環,市區測試工況是汽車加速度至一個數字後,穩定行駛一段距離再減速。郊區測試工況則相對簡單,汽車以最高不超過120km/h的速度行駛。盡管NEDC測試工況更多樣,但還遠達不到接近實際駕駛工況。
測試時間短里程少、速度變化不夠豐富,與實際駕駛工況出入較大。除此之外,測試環境過於理想,也影響了數據真實性。汽車是在台架上測試,削弱了風阻對能耗的影響。室溫環境控制在25度左右、測試時關閉所有電器設備及沒有貨物乘客等,都意味測試結果不夠「真誠」。本質上講,NEDC標准也不太適合測試純電動車續航里程。
4.EPA精準但不宜啟用
那有沒有能夠真實反映續航里程的測試標准呢?從實際結果來看,美國EPA測試數據最接近實際續航。EPA中有純電動續航里程專用測試標准,包括市區工況、高速工況、激烈駕駛工況以及空調全負荷工況4個循環,總測試時間為3839秒。不僅如此,
EPA測試環境也盡可能接近實際路況,風阻、負載、動能回收、前驅後驅和四驅等情況都在考慮范圍內。
相比NEDC循環測試標准,EPA測試項目更多、強度更大,當然結果也更加准確。以Model
3長續航版為例,NEDC續航里程約為590km,EPA測試結果為535km,根據大部分車主反饋的500km相差無幾。正因為EPA測試續航里程更加精準,特斯拉老闆馬斯克曾商量照此標注里程數據,不過後來還是妥協性採用NEDC標准。
實際上不僅是特斯拉,絕大多數車企也只敢啟用NEDC標准。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在起步階段,NEDC標准最為適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謀條活路,畢竟續航數據好看(EPA≈NEDC*0.7)才能吸引消費者。也正是為了產業能夠積極發展,消費者只能默默承受「美顏下的暴擊」。
Ⅱ 純電動汽車最多跑多少公里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研製出的新型汽車MIRAI在測試中跑得遠、充得快,配備了新型燃料電池。這種電池以氫為燃料,加滿一罐氫只需3分鍾,續航里程可達650公里。由於氫的制備和加氫站建設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這一技術尚未普及。
以美國特斯拉純電動轎跑車為例,純電行駛里程為390-502公里(最高時速190-250公里),售價64.80-98.05萬元/輛。那麼,它的「程價比」是:390/64.8=6.02,或502/98.05=5.12。
評價一輛燃油車的好壞,基本沒有人會以燃油車的滿油續航為指標,所以車企大都願意很慷慨得留出一部分隱藏續航。可是續航里程是純電動汽車的重要評判標准,如果一個真正續航500km的電動車,車企為了留出50km的隱藏續航,導致的結果便是滿電狀態下中控顯示僅為450km。
(2)中國電動汽車實際行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慢充為主,快充為輔
快充對於動力電池的損傷還是挺大的,畢竟是大電流充電,所以,對於純電動汽車的補電策略還是要慢充為主,快充為輔。
2、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
減少快充的頻率是為了減少動力電池過充的情況發生,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則為了盡量避免動力電池過放的問題。如在平時駕駛過程中,盡量不要急加速和急減速,同時也不要再高速上飆車,即盡量減少動力電池過放的問題。盡量避免在坑窪路面行駛,從而造成動力電池被撞擊的可能性。
3、避免深度饋電情況的發生
如果長時間停放,需要定期給動力電池補電,在平時使用過程中,出門之前,也要規劃好行車路徑,盡量不要發生深度饋電的狀態。動力電池經常出於深度饋電的狀態,對於其實用壽命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Ⅲ 中國電動汽車能跑多少公里
這個要看你的電池的容量、車重、電機功率、路況、駕駛人員的駕駛習慣等等有關!
即使廠商說能跑80KM,實際也達不到這個公里數!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款車?
Ⅳ 為什麼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與實際行駛有巨大的差距
理論續航一般是指駕駛員自己勻速行駛,實際行駛的時候車上的載重和時速都會對
續航里程有影響
Ⅳ 純電動汽車的行駛證是什麼樣子的給張圖片
和普通駕駛證一樣。
小型新能源汽車(家用乘用車)、低速載貨新能源汽車所需駕照一般為C1、C2類駕照,而中型、大型新能源貨車就要用到B類駕照。大型新能源客車例如城市公交車等就需要A類駕照才有駕駛資格。
駕駛機動車需要一定的駕駛技能,缺少這種技能的如果隨意駕駛機動車,就有可能發生交通事故,一般人無證不能上路行駛。但對於已具備安全駕駛技術的人在道路上駕駛車輛,這種允許的證件就是駕駛證。這說明駕駛證是一種許可證明。
(5)中國電動汽車實際行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不要遇見積水就剎車或躲避。
2、控制車速、注意路況,遇見行人和會車時時要注意提前減速、鳴號。
3、選擇安全的路面行駛,在容易打滑的路面行駛時不要緊急制動、急轉方向。
4、遇見特大暴雨,雨刮已經失去作用時應將車停放在安全位置,並打開雙閃燈。
5、充電時禁止選擇手動充滿模式,禁止隨意更改充電電流及充電電壓。
6、充電作業由指定的專業人員進行,上崗前需要經過專業培訓。
Ⅵ 全國電動汽車實際運行情況調研:私人乘用車日均行駛約65公里
要點:
(1)除私人乘用車外,其餘5種用途電動汽車的使用頻率非常高;
(2)私人乘用車的使用頻率呈現「兩極分化」現象;
(3)6類電動汽車的月均總行駛次數為185次,即6次/天;
(4)6類電動汽車的月均行駛里程為公里,即132公里/天;
(5)6類電動汽車的月均行駛時長為180小時,即6小時/天;
(6)6類電動汽車中,公交客車的月均行駛耗電最大,佔比最高;
(7)公交客車的平均百公里耗電遠高於其他類型車輛,達68千瓦時/100km;
(8)百公里能耗、行駛時間和行駛里程是影響車輛總能耗的三大關鍵因素;
樣本介紹:本次調研樣本為隨機抽取2019年3月全國除西藏自治區以外30個地區的電動私人乘用車、電動租賃乘用車各1000輛,包括BEV與PHEV,來源於不同品牌的十款新能源汽車型。所用到的樣本數據欄位包括:本月行駛天數、本月行駛次數、本月總行駛里程、本月總行駛耗電、本月百公里能耗、本月總行駛時長。
研究目的:基於6類不同細分用途的新能源汽車運行數據,揭示不同應用場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日常使用頻率、行駛時長、行駛里程與能耗情況。
除私人乘用車外,其餘5種用途電動汽車的使用頻率非常高。
如圖1所示,6種不同類型電動汽車中,私人乘用車的月均總行駛天數最低,為23天/月;其餘5種類型電動汽車的月均總行駛天數為29天/月左右。
圖8?所有電動車各類因素相關性熱度圖
小結:
通過剖析全國6類電動汽車的日常使用情況可看出:第一,私人乘用車和公務乘用車的使用情況具有相似性,具體為較高的閑置率和較低的使用頻率;第二,租賃乘用車和出租乘用車的使用頻率及分布十分相似,但出租乘用車的行駛里程和時長均遠大於租賃乘用車及其它車輛,這或許表明出租乘用車的效率缺點及租賃乘用車的效率優勢——對於相同的使用頻率,出租乘用車的大部分行駛里程和時間消耗在了空載巡航、出發接客的過程中。
通過分析各類電動車的能耗情況及與各因素的相關性可看出:第一,公交客車占據了過半的能耗,但考慮其載客的數量,消耗於單位乘客的能耗應該會低於其餘載客車輛;第二,租賃乘用車、私人乘用車和公務乘用車能耗問題較為類似,三者的能耗接近且佔比均較小,這與三類車輛的使用特性有關:都是以載人為目的、體積較小、閑置時長較其它車輛高。第三,同為載人為目的、體積較小的出租乘用車百公里能耗及總能耗佔比均高於其餘小型載人車輛,結合之前有出租乘用車效率低的結論,體現了出租乘用車能量利用的低效性。
圖|網路及相關截圖
作者介紹:郭家輝,同濟大學博士研究生在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現在新能源汽車實際最大行駛距離
現在新能源汽車實際最大行駛距離,
都遠低於實際工測距離,很多都在誇大其詞,
這還要取決於行駛環境和行駛習慣,
最有科技含量和最長行駛距離的車子,
首選就是馬斯克的特斯拉電動汽車,
而且現在更是在我國上海新建開廠,
在汽車的售價上會更加優惠。
Ⅷ 純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准確嗎,如何判斷
當然是不準確的,坊間流傳的一句話,那就是「人有多大膽,電動車就能跑多遠」,也可以看出標稱最大續航的水分,多數都是吹出來的,這有點類似於傳統內燃機汽車的油耗,廠家標注的都是最低的,而實際都要高出標注的燃油消耗,純電動汽車也是一樣,我們不能看最大續航,二是要看工況下的續航里程。
傳統內燃機汽車,等速的油耗最低,例如在高速公路巡航時,經濟時速大約都在90km/h上下,這個時速是最省油的,相反,在城市擁堵的道路上行駛,車速較低的情況下,油耗自然就會上市,純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正好相反,可以說開的越慢,它的續航能力越強,如果以20-30km/h行駛,它的續航幾乎能達到標注的最大續航,而要以高速行駛的話,續航則會降低。
原因很簡單,如果在限制時速120km的高速公路上行駛,以最大時速巡航,此時的車輛電機一直高負荷運轉,沒有減速和剎車環節,動能回收完全沒用,電池只有輸出,沒有輸入,所以續航里程比標稱的短。
當然,還有很多種影響續航的因素,例如天氣、車身自重、車型空氣動力學設計、空調、暖氣等電器的使用情況,都會影響其續航能力。
那麼我國目前生產的純電動汽車續航在什麼水平?根據大量車主口碑和反饋,最大續航150km的車型,能跑到100km左右就是非常不錯了,像一些400km最大續航的車型,實際能跑進300km就不錯了,一般都跑不進300公里。
目前國內續航做的最好的,則是一家新勢力造車企業,就是威馬汽車,官方最大續航600km,工況下可達到450km,雖然該車要等到本月的北京國際車展後上市,但是之前看過一篇權威的介紹,威馬汽車的這個450km續航,是在去年12月份發布之前,廠家同時用20台車,經歷了嚴寒、酷暑、高原,超過200萬公里的實測數據,如果該車能有這種表現,可謂是國內目前續航最強的的純電動車型,該車售價在20萬區間(補貼前),不過現在來看,威馬汽車不排除會有高低配之分,這個600的最大續航,應該屬於高配車型。
Ⅸ 純電動汽車最多能跑多少公里
純電動汽車(B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目前純電動汽車最多可以跑大約500公里,大部分電動汽車可以跑200公里以上!
優點: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只要有電力供應的地方都能夠充電。
缺點:目前蓄電池單位重量儲存的能量太少,且因電動車的電池較貴,又沒形成經濟規模,故購買價格較貴。
對於電動車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以及價格昂貴影響了產業化的進程,但由於對環境影響相比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