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戰略分析報告
1. 2016-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可以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 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5) 百度網盤誰有
可以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5-2020年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一直占據著相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之所以說其重要,在於隨著能源、環境等問題的加劇,新能源汽車發展在很大程度即使不成為未來的主流方向,也將是主流方向之一。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到2015年年銷量要佔據汽車市場總銷量的20%,其中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市場額度要達到80%以上。從這一目標來看,新能源汽車大有脫離左向發展的「陽春白雪」、走向向右大眾化的「下里巴人」的趨勢。
縱使中國算不上世界上最熱衷於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度,抑或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也國際上也並不算的領先,但是中國卻絕對是世界上最關注新能源汽車的國度之一,是世界上最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國度之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近年來,由於中國政策上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以及諸多利好措施的高強度支持,使得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大為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果。所謂事實勝於雄辯,我們且來看近三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75萬輛,同比增長39.7%,銷量為1.76萬輛,同比增長37.9%。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78499輛,銷售74763輛,同比增長分別為3.5倍和3.2倍。今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144284輛,銷售136733輛,同比分別增長2倍和2.3倍。這意味著,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基本各相當於2013年和2014年全產銷總和的2倍。顯然,中國新能源汽車從2013年到2015年,實現了銷量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可以說,我國新能源汽車用近3年的時間在銷量上實現飛躍。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過程中,國家政策一直起著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甚至在某種程度起著關鍵的作用。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政策可以起著引導、推動的作用,但是最終決定前景的將是市場的接受度。在這種情況,就需要中國品牌車別不斷提升自身實力、競爭力,打造出成熟市場接受和認可的產品,還要不斷突破電池和續航里程的限制。畢竟,當前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的低性價比,以及里程限制、充電難等問題,讓新能源汽車在市場大規模推廣方面,還是存在著諸多不利因素。
3.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和前景
能聯網的未來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這樣一個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經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網路化、自動化等概念走進千家萬戶,也滲透到汽車工業的未來。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是為了未來,那麼新能源汽車憑借「起步晚」的優勢,進入尖端技術領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為了搶占市場的高度,紛紛布置先進的輔助駕駛系統,對接智能化網路技術成熟、嵌入式感測器、雷達等新部件,更致力於為產
摩托化標簽越來越清晰
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時至今日,即使在續航能力、電池技術、維護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優於傳統燃料汽車的優勢。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將共存的市場,未來的發展標簽仍將「摩托化」。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生產方面
兩極分化是顯而易見的
在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深度受益,並開始迎來政策補貼。現在,補貼回落、准入門檻上浮、新能源汽車需求增多,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這無疑是對汽車價格相關的質量和技術體系如「硬體」的新一輪考驗。
產業鏈主線
總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肯定不會是一個主幹到終點。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要板塊主要是汽車製造、電池系統和售後運營維護。今天,由需求發展帶來的產業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了許多分支。
4. 21世紀 新能源如何在新興產業中競爭的研究報告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2020年後我國將進入新能源發展的高峰階段。十三五期間,新能源將呈現規模替代能源、生產側和消費側可再生能源全面轉型的特徵。
根據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和經濟結構,中國未來數十年的能源需求將持續快速擴大。到2020年,中國的能源需求將達到45億噸標准煤,由於傳統能源有限,可再生能源將承擔起補充能源供應缺口的重任。
我國能源儲采比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據統計,我國石油儲量僅佔世界儲量的1.5%,天然氣為1.2%,而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大,自給能力較低,對外依存度已達到60%,同時,我國對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力度不夠,造成了我國化石能源仍以煤炭為主
截至2013年底,全球的石油儲采比為53.3年;天然氣的儲采比為55.1年;煤炭的儲采比為113年。
據統計,我國傳統能源形勢十分嚴峻。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的煤炭的儲采比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07年的45年下降至2013年的31年;石油的儲采比有所上升,截至2013年底,我國的石油儲采比為11.9年;天然氣的儲采整體呈下降趨勢,2013年為28年。我國開發新能源已經刻不容緩。
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速,市場規模巨大
2015年3月1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等23個部委召開了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部際聯席會議。新能源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等七大產業已成為我國重點培育的戰略新興產業。
據發布數據來看,2014年在新興產業領域的18個重點行業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5.9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近1.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5%和17.6%。2013年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僅增長3.3%,利潤額增長1.6%。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5-2020年中國需要能源投資18萬億元,到2020年,我國在新能源市場投資額將超過3萬億元,市場規模極大。其中,節能、新能源、環保需要7萬億元,傳統能源勘探開發、新能源和節能技術研發等方面都面臨巨大資金缺口。
5.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9年,由於受到政策補貼下滑與大批量國五燃油車的拋售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首次出現下滑趨勢。但是,北汽EU系列憑借著智能交互、續航里程等突出優勢在市場上備受好評,2019年銷量突破十萬輛。
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出現下滑 純電動乘用車仍是主流
近年來,由於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得到迅速發展。2014-2018年我國能源汽車產銷逐年增長,2015年產銷增速達到300%以上;隨後仍以50%以上的增速發展。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出現了下滑的現象,產銷量分別為124.2萬輛和120.6萬輛,分別同比下降2.20%和3.98%。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