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煤發電污染
Ⅰ 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換了個地方污染嗎
一、什麼能源、何謂新能源?
古人是吃生東西的,與其他動物是一樣。人進化的第一個特徵是,學會用火、特別是用火來制備食物。什麼東西能生「火」呢?通常是要有木(柴),木的特性是能燃燒,木燒起來,就有熱能。可以產生熱能的木,就是能的來源。
1)能源概念:是指煤炭、原油、自然氣、電力、焦炭、煤氣、熱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氣、生物質能、水力、風力、潮汐、太陽輻射能和其他直接或通過加工、轉換得到的有用能的各種資源。
2)新能源概念: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等。
(註:新能源是站在人類能不能利用的角度來理解的,已經被人們普遍利起來的能源,叫常規能源;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叫新能源。如果站在自然角度來說,能源沒有新舊一說。)
二、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關系
按照上面新能源的定義,傳統汽車使用是常規能源,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是新能源。傳統汽車使用常規能源是汽油、柴油;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新能源是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等。
站在汽車工程角度上,目前還沒有技術能夠讓汽車直接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我們目前說的,新能源汽車實際是電動汽車。為什麼電動汽車可以叫新能源汽車呢?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目前還沒有車載技術供汽車直接用,但是通過可以發電,通過車載電池,電能可以驅動車載電機,電機可以驅動汽車。所以電動汽車就被人們視同為新能源汽車。
傳統汽車驅動形式是,通過發動機(見圖1)燃燒汽油(柴油)發熱做功,轉換成機械能做功,驅動汽車運動。
圖1 汽車發動機結構
電動汽車驅動形式是,電機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做功,驅動汽車運動。
(註:汽車是機械,驅動運動只能是機械能,無論汽油(柴油)化學能、還是電能必須轉換成機械能。)
發動機與電機相同點,都屬於能量轉換裝置,不同是:
1)發動機輸入端的是汽油(柴油),輸出端的是機械能。發動機的缺點有:燃燒不徹底、有污染、轉換效率低。發動機的優點有:能直接燒汽油(柴油),汽油(柴油)是液體,加註簡便。
2)電機輸入端的是電,輸出端的是機械能。電機的優點有:轉換效率高、沒有污染。電機的缺點:要有車載電源,事先車載電池把電網的電儲蓄到位。但是充電過程比汽油(柴油)加註時間要長得多。
三、發動機汽車與電機汽車相比,都有不足,為什麼要發展電動汽車呢?
1)發動機汽車發展已經130多年,發展到頂了,再向前發展基本沒有空間了。主要是指,其轉換效率基本定在40%左右的水平,即無法徹底燃燒汽油(柴油),60%是廢氣。汽車越多,其尾氣排放量已經超過自然消化的能力了,嚴重影響了人類的健康。
2)電動汽車本身沒有尾氣排放,也基本上沒有雜訊。目前光伏電、風力電浪費十分嚴重,發展電動汽車,能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3)電動汽車越多,發動機汽車就會越少,新能源被利用空間也越大。新能源用得越多,傳統能源就被節約了。
四、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是有保障的
許多專家擔心,發展新能源汽車,如果還用煤發的電,電動汽車要用煤越多,就是把污染源搬一個家而已,沒有意義。國家《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有關內容介紹如下:
1)在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各規劃建設1個以外送清潔能源為主的大型光伏發電基地,單個基地規劃外送規模達到200萬千瓦以上。
2)重點建設山西太同(300萬千瓦)、山西陽泉(220萬千瓦)、山東濟寧(100萬千瓦)、內蒙包頭(200萬千瓦)採煤沉陷區光伏發電綜合治理工程。
3)積極推進安徽兩淮、遼寧、山西、內蒙古等采空區和備采區光伏發電綜合治理工程開發建設,規劃總規模1540萬千瓦,2020年建成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
4)到2020年,太陽能年利用總規模達到1.5億噸標煤,其中太陽能發電年節約5000萬噸標煤。
一句話,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供應端是有保障。中國電動汽車用電,源於新能源是有保障的。
Ⅱ 新能源汽車真的環保現在生產電不都靠燒煤
新能源汽車是環保的,雖然說火力發電並不算多麼清潔,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現在的火力發電跟之前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區別,各種過濾清潔設施都非常全面,真正能夠造成的污染比起之前可謂是小了不少。另外電能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能源,這也讓我們沒有了後顧之憂。隨著時代的發展,火力發電勢必也會一步一步的被淘汰,真正使用綠色的形式來進行發電。
Ⅲ 新能源汽車的環保意義
電動汽車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同時也是一種能源載體、信息載體。我國能源將向低碳化、智能化、電氣化轉型。電動汽車在這個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乃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電動汽車可以有效緩解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之間的矛盾。因為電動汽車使用的能源是電力,屬於二次能源。而產生電力的一次能源則是多樣化的,太陽能、風能、核能、水能以及煤炭等傳統能源都可以生產電力。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之間的矛盾首先源於二者物理特性不同。傳統能源的慣量很大,如發電廠、鍋爐,大部分使用煤或油;而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有所不同,其間歇性很強、慣量也很小。
例如,為接納新能源,燃煤電廠的調節力度不得不放寬。新能源發電多的時候,傳統能源就得少發電,但目前燃煤電廠調節的力度是不能無限放寬的,這就導致了棄風棄光。因為電力保持供求平衡非常重要。否則,電網就會受到沖擊甚至崩潰。如今,我們可以通過智慧能源系統、能源計算機系統,把能源領域的物質流、信息流釐清,電動汽車在這一過程中能發揮重要作用。
例如,我們可以選擇不棄風棄光,而是將多餘的電用來電解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如此一來,能源就轉變為物質。氫氣可以存儲起來,將其異化,需要時再把氫氣和氧氣結合,再次產生電。
電動汽車在這一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其使用的電池可對電網反沖,使能量來回運行,這與此前汽車廣泛使用的柴油、汽油明顯不同。
好的能源系統應該是可靠的、低碳的、高效的。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必定是多種能源的結構優化配置,單一的能源形式肯定做不到。而要實現多種能源的優化配置,就必須充分利用能源計算機、智慧能源系統,作為能源與信息的雙重載體,電動汽車無疑將發揮重大作用。2017年燃煤發電仍佔全部電力的71.8%。但不能就此認為電動汽車對於環保、尤其是二氧化碳減排沒有實質作用。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
對此,我認為應有多維度認識。一方面,電動汽車在使用時是零排放,即便是使用燃煤發電所產生的電力,因為燃煤電廠一般距離城市較遠,所以,使用電動汽車對於人口聚集的城市來說,是環保的。
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加大對燃煤電廠污染物排放控制,加快燃煤電廠改造。目前,我國燃煤電廠已經可以實現超低排放甚至近零排放。
最後,我們將促進電動汽車主要利用晚上充電,且利用太陽能和風能充電。根據相關規劃,到2050年,我國化石能源發電和非化石能源發電將各佔一半。所以,這將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的環保性。
Ⅳ 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什麼能起到環保作用
因為中國現在的汽車總量非常的多,汽車尾氣已經成為城市污染的主要來源,如果都能實現新能源汽車的話,城市環境將有很大改變。
Ⅳ 電動汽車也會污染環境嗎是怎麼污染的
電動汽車不會污染環境,因為是使用的電,不會排放尾氣。
Ⅵ 燒煤發的電污染環境,為什麼電動汽車還叫新能源
火電廠將煤炭轉化成電力的效率遠高於汽車燃燒驅動齒輪的效率,所以即使發電來源都為火電,理論上僅考慮能源轉化流程,火力發電比驅動車輛的成本和排放都更低。
2. 火電廠產生煙氣可集中治理,污染可控,而普通小汽車由於個體差異和數量眾多,其煙氣排氣沒有辦法得到有效控制。
3. 電力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不光有火電,也可再生能源如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相比火電污染小,成本低,不存資源耗光的危險。
4. 電動汽車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如可在用電負荷低的夜間使用,以避免機組容量的浪費。
Ⅶ 因為電廠燒煤發電,所以電動車真的是不環保嗎
雖然對純電動汽車沒啥好感但是並不贊同“因為電廠還是燒煤發電所以電動車本質並不環保”的觀點。電廠也需要“尾氣檢測”,環保局的設備就裝在發電廠里,實時監測的。
而汽車跑起來熱效率根本達不到這么高。有些人可能會說白痴不懂,人家發動機熱效率都突破40%啦,這個是事實,但那是裸機放台架上在特定工況下才能達到的,裝上汽車後發動機運行工況取決於路況,而且再加上傳動系統各種損耗綜合效率真的不高。這就像舉重運動員賽場上可能舉得起幾百公斤,但不代表他隨便一抬手就能舉那麼重。
說這么多並不是要貶低燃油車,因為我個人還是喜歡燃油車,畢竟燃油車發展到今天其技術有很大的進步了,不論是油耗還是排放。真正讓人反感的是某些理念,比如對燃油車限號,而新能源車隨便跑。個人認為考慮問題要公平,要考慮到車輛的能源種類特性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
Ⅷ 燃煤發電佔6成以上,為什麼還有人說純電動車更環保
所謂的純電動車更環保,是從現階段能源消耗說的。電動車耗電驅動車輛前行,是電能轉化為動能。而一般的燃油車,需要化學能(燃料燃燒)轉化為熱能再轉化為動能,同時,有一些有害氣體排放。所以說,純電動汽車更環保。
當然了,有人會問,電動車需要充電,電從哪裡來,比如燃煤發電,從這個角度說,純電動車也不環保。但是,如果以後,燃煤發電所佔比重越來越低,而風能、潮汐能、太陽能以及生物質能都能發電且比重較大時,那麼,純電動車才算是真正的環保。
Ⅸ 新能源汽車和普通汽車對比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資源的消耗具體數據
在2008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了接近5100萬輛,根據估計,2009年在6200-6250萬輛之間,我們說這個保有量是真正四輪汽車保有量。而公安部公布的數據包括了農用車,就是四輪農用車。2009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了51.3%,也就是從去年超過了50%。根據測算,2008年國內汽油、柴油表觀消費量為2.225億噸,汽車表觀消費量為1.139億噸,剛才說的汽車是含了低速汽車,包括三輪車和一部分摩托車。汽車消費佔比例是56.3%。可能和剛才張理事長的數據有一定出入,這可能是計算基礎不太一樣造成的。其中有關汽車汽油的表觀消費量是5310萬噸,佔比為83.7%。汽車的柴油表觀消費量為6080萬噸,佔比為43.8%。
1 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是指那些採用傳統燃料的,同時配以電動機/發動機來改善低速動力輸出和燃油消耗的車型。按照燃料種類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為汽油混合動力和柴油混合動力兩種。目前國內市場上,混合動力車輛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動力,而國際市場上柴油混合動力車型發展也很快。
混合動力汽車的優點是:1、採用混合動力後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來確定內燃機的最大功率,此時處於油耗低、污染少的最優工況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內燃機功率不足時,由電池來補充;負荷少時,富餘的功率可發電給電池充電,由於內燃機可持續工作,電池又可以不斷得到充電,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車一樣。2、因為有了電池, 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動時、下坡時、怠速時的能量。3、在繁華市區,可關停內燃機,由電池單獨驅動,實現「零」排放。4、有了內燃機可以十分方便地解決耗能大的空調、取暖、除霜等純電動汽車遇到的難題。5、可以利用現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資。6、可讓電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不發生過充、過放,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缺點:長距離高速行駛基本不能省油。
2純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顧名思義就是主要採用電力驅動的汽車,大部分車輛直接採用電機驅動,有一部分車輛把電動機裝在發動機艙內,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車輪作為四台電動機的轉子,其難點在於電力儲存技術。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氣的有害氣體,即使按所耗電量換算為發電廠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顯著減少,由於電廠大多建於遠離人口密集的城市,對人類傷害較少,而且電廠是固定不動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種有害排放物較容易,也已有了相關技術。由於電力可以從多種一次能源獲得,如煤、核能、水力、風力、光、熱等,解除人們對石油資源日見枯竭的擔心。電動汽車還可以充分利用晚間用電低谷時富餘的電力充電,使發電設備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經濟效益。有關研究表明,同樣的原油經過粗煉,送至電廠發電,經充入電池,再由電池驅動汽車,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經過精煉變為汽油,再經汽油機驅動汽車高,因此有利於節約能源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這些優點,使電動汽車的研究和應用成為汽車工業的一個「熱點」。有專家認為,對於電動車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價格影響了產業化的進程,與混合動力相比,電動車更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套,而這不是一家企業能解決的,需要各企業聯合起來與當地政府部門一起建設,才會有大規模推廣的機會。
優點: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只要有電力供應的地方都能夠充電。
缺點: 目前蓄電池單位重量儲存的能量太少,還因電動車的電池較貴,又沒形成經濟規模,故購買價格較貴,至於使用成本,有些試用結果比汽車貴,有些結果僅為汽車的1/3,這主要取決於電池的壽命及當地的油、電價格。
3燃料電池汽車
燃料電池汽車是指以氫氣、甲醇等為燃料,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流,依靠電機驅動的汽車。其電池的能量是通過氫氣和氧氣的化學作用,而不是經過燃燒,直接變成電能或的。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過程不會產生有害產物,因此燃料電池車輛是無污染汽車,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比內燃機要高2~3倍,因此從能源的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燃料電池汽車是一種理想的車輛。
單個的燃料電池必須結合成燃料電池組,以便獲得必需的動力,滿足車輛使用的要求。
近幾年來,燃料電池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世界著名汽車製造廠,如戴姆勒-克萊斯勒、福特、豐田和通用汽車公司已經宣布,計劃在2004年以前將燃料電池汽車投向市場。目前,燃料電池轎車的樣車正在進行試驗,以燃料電池為動力的運輸大客車在北美的幾個城市中正在進行示範項目。在開發燃料電池汽車中仍然存在著技術性挑戰,如燃料電池組的一體化,提高商業化電動汽車燃料處理器和輔助部汽車製造廠都在朝著集成部件和減少部件成本的方向努力,並已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與傳統汽車相比,燃料電池汽車具有以下優點:
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減少了機油泄露帶來的水污染。
3、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經濟性。
5、提高了發動機燃燒效率。
6、運行平穩、無雜訊。
4氫動力汽車
氫動力汽車是一種真正實現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純凈水,其具有無污染,零排放,儲量豐富等優勢,因此,氫動力汽車是傳統汽車最理想的替代方案。與傳統動力汽車相比,氫動力汽車成本至少高出20%。中國長安汽車在2007年完成了中國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氫內燃機點火,並在2008年北京車展上展出了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氫動力概念跑車「氫程」。
隨著「汽車社會」的逐漸形成,汽車保有量在不斷地呈現上升趨勢,而石油等資源卻捉襟見肘,另一方面,吞下大量汽油的車輛不斷排放著有害氣體和污染物質。最終的解決之道當然不是限制汽車工業發展,而是開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燃料電池車的四輪快速又安靜地滾過路面,轍印出新能源的名字——氫。
幾乎所有的世界汽車巨頭都在研製新能源汽車。電曾經被認為是汽車的未來動力,但蓄電池漫長的充電時間和重量使得人們漸漸對它興味索然。而目前(指2009年)的電與汽油合用的混合動力車只能暫時性地緩解能源危機,只能減少但無法擺脫對石油的依賴。這個時候,氫動力燃料電池的出現,猶如再造了一艘諾亞方舟,讓人們從危機中看到無限希望。
以氫氣為汽車燃料這種說法剛出來時嚇人一跳,但事實上是有根據的。氫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釋放的能量足以使汽車發動機運轉,而且氫與氧氣在燃料電池中發生化學反應只生成水,沒有污染。因此,許多科學家預言,以氫為能源的燃料電池是21世紀汽車的核心技術,它對汽車工業的革命性意義,相當於微處理器對計算機業那樣重要
優點:排放物是純水,行駛時不產生任何污染物。
缺點:氫燃料電池成本過高,而且氫燃料的存儲和運輸按照目前的技術條件來說非常困難,因為氫分子非常小,極易透過儲藏裝置的外殼逃逸。另外最致命的問題,氫氣的提取需要通過電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氣,如此一來同樣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電來提取,否則無法從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5燃氣汽車
燃氣汽車是指用壓縮天然氣(CNG)、液化石油氣(LPG)和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的汽車。近年來,世界上各國政府都積極尋求解決這一難題,開始紛紛調整汽車燃料結構。燃氣汽車由於其排放性能好,可調正汽車燃料結構,運行成本低、技術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國公認為當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車。
目前,燃氣仍然是世界汽車代用燃料的主流,在我國代用燃料汽車中佔到90%左右。美國的目標是,到2010年,公共汽車領域有7%的汽車使用天然氣,50%的計程車和班車改為專用天然氣的汽車;到2010年,德國天然氣汽車數量將達到10萬至40萬輛,加氣站將由目前的180座增加到至少300座。
業內專家指出,替代燃料的作用是減輕並最終消除由於石油供應緊張帶來的各種壓力以及對經濟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近期,中國仍將主要用壓縮天然氣、液化氣、乙醇汽油作汽車的替代燃料。汽車代用燃料能否擴大應用,取決於中國替代燃料的資源、分布、可利用情況,替代燃料生產與應用技術的成熟程度以及減少對環境污染等;替代燃料的生產規模、投資、生產成本、價格決定著其與石油燃料的競爭力;汽車生產結構與設計改進必須與燃料相適應。
以燃氣替代燃油將是中國乃至世界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應盡快組織力量,制定出國家級燃氣汽車政策。考慮到我國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的狀況,發展包括燃氣汽車在內的各種代用燃料汽車,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根據國情應該做到:
一是要限制燃氣價格,使油、氣價格之間保持合理的差價,如四川省、重慶市的油、氣差價,即可保證燃氣汽車適度發展;
二是鑒於加氣站投資大,回收期長,政府適當給予一定補貼,在加氣站售出的氣價和汽車用戶因用氣節省的燃料費用之間,調節好利益分配;
三是對加氣站的所得稅,應參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策,採取免二減三的稅收政策;
四是將加氣站用電按照特殊工業用電對待,電價從優;另外,對加氣站用地,能按重大項目和環保產業對待,特事特辦,不要互相推諉、扯皮,積極採用國外先進建站標准,科學確定消防安全距離,節省土地資源。
6生物乙醇汽車
乙醇俗稱酒精,通俗些說,使用乙醇為燃料的汽車,也可叫酒精汽車。用乙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活動歷史已經很長,無論是從生產上和應用上的技術都已經很成熟,近來由於石油資源緊張,汽車能源多元化趨向加劇,乙醇汽車又提到議事日程。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個國家,不同程度應用乙醇汽車,有的已達到較大規模的推廣,乙醇汽車的地位日益提升。
在汽車上使用乙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車缸內燃燒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氣的害物的排放。
乙醇汽車的燃料應用方式:一、摻燒,指乙醇和汽油摻合應用。在混合燃料中,乙醇和容積比例以「E」表示,如乙醇佔10%,15%,則用E10,E15來表示,目前,摻燒占乙醇汽車佔主要地位。二、純燒,即單燒乙醇,可用E100%表示,目前應用並不多,屬於試行階段;三、變性燃料乙醇,指乙醇脫水後,再添加變性劑而生成的乙醇,這也是屬於試驗應用階步;四、靈活燃料,指燃料既可用汽油,又可以使用乙醇或甲醇與汽油比例混合的燃料,還可以用氫氣,並隨時可以切換。如福特,豐田汽車均在試驗靈活燃料汽車(FFV)
Ⅹ 20萬噸新能源汽車電池被廢棄,環保真是「假命題」車主苦不堪言
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是一把雙刃劍,例如新能源汽車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了綠色的出行希望,但是也給很多人帶來了一些麻煩。最受車主們吐槽的就是圍繞著電池的問題了,例如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慢、以及電池的使用壽命,在這一系列的壓力之下我們至少還能夠安慰自己起碼新能源汽車是環保的,但是當我們看到他的廢棄電池以後卻也改變了想法。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自是不必表了,可以為我們節省燃油費用,又可以避免道路面臨尾氣污染的困擾,但是對於它來說也有自己的缺陷,例如到了一定的年限就要更換電池,而被更換下來的電池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處理污染程度或許能夠和尾氣旗鼓相當,因為我們都知道電池的毒性會侵害到我們的土壤,而電力能源大多依靠煤炭發電,亦是不可再生能源。
據專家統計,如今我國的新能源廢氣數量已經達到了20萬噸,雖然也有企業在積極地進行回收處理,但是還有一部分被忽略了,這就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被廢棄的電池能否重新利用起來呢?如果不能的話那車企們又將如何對它們進行處理呢?
實際上有一部分電池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例如比亞迪就有自己的電池回收系統,但是剩下的一部分卻直接被堆積在了一起,沒有報廢的途徑,也沒有再利用的價值。20萬噸新能源汽車電池被廢棄,環保真是「假命題」?車主苦不堪言!倘若仍然有企業是在後者的狀態那麼這20萬噸電池將會持續侵害我們的環境。
鑒於這個問題,很多專家也提出了新能源或許還是一個「假命題」,想要依靠它來彎道超車是對的,但是這樣的想法卻並沒有得到中肯的技術支撐。20萬噸電池被廢棄,新能源汽車環保嗎?車主:拆了東牆補西牆?我們期待它會有更好的前景,但我們也不可否認如今的新能源汽車還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所謂的新能源並不僅僅指電池,它還可以是其他的形式,例如氫氣,如果能夠多項發展,真正從環境的角度去出發,或許我們會有更多的選擇。
而老百姓們之所以不再選擇新能源,也並不僅僅是金錢上的計較,而是真正地看透了我們即使購買了一輛這樣的車仍然會污染環境,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遇到更多麻煩,例如走到半路就趴窩,行駛過程中不敢開空調,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尷尬難解問題。希望各大車企們都能夠重視起來,我們更希望被廢棄的電池能夠得到真正妥善的管理和解決,不要拆了東牆補西牆,用純電車的方式來遏制燃油車給大氣帶來的影響代價,反而是讓廢棄的電池資源繼續侵害我們的土地。不知道大家對此是怎樣看待與評價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