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京龍新能源汽車
1. 彩電巨頭創維也要跨界造車了,為何各行各業都開始入局造車業
汽車行業即將更新換代,這對有意拓展汽車業務的公司來說是個絕佳的機會。如果把握得當,他們將會成為汽車領域的“扛把子選手”,從而更多地為公司盈利。
這樣簡單的商業道理大多數人都能想到。因此,越來越多的、有實力的公司宣布進軍新能源造車領域,因為這是大勢所趨。未來這將是一塊巨大的蛋糕,越早進圈且有實力的公司能獲得越高的回報。
2. 黃宏生:造車,我不是門外漢 | 汽車產經
數年前當黃宏生第一次進入汽車圈時,曾有媒體問他,「和家電行業不同,汽車產業的投入都是以數百億為單位,很多老品牌都步履艱辛,您究竟做好了准備么?」
雖然當時的回答已很難尋覓,但是用黃宏生今天的話講,我肯定不會做傻事。
3. 新能源界又出現一個「天美汽車」外觀科技時尚,續航達500KM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興起,受到大家的關注,國外有特斯拉,馬斯克把新能源做的風生水起,國內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紛紛加入新能源的大家庭,近段時間就有一個「天美汽車」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小編也是最近才聽說,調查一番得知,「天美」一詞是由「Skywell」演變而來,品牌口號「Skywell:All is Well」,天美汽車的創始人黃宏生,他曾是知名家電品牌創維創始人、原創維集團兼創維控股董事局主席,天美汽車宣布成立的同時,也公布了其首款產品計劃,據了解,其首款汽車定位為SUV,而且,官方發布了首款車型的圖片,並透露該款SUV將於2020年底上市。我們先一起鑒定一下吧!
外觀方面,天美汽車首款SUV長約4米7左右,軸距為2米8左右,定位入門級中型純電動SUV。中網不算大,並非主流的大嘴式設計,寬度僅僅與兩側大燈組相仿,採用貫穿設計將兩側大燈連接在一起,再配上矩陣式大燈,具有較強的辨識度與視覺沖擊感。大五幅式輪轂充滿動感,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18英寸,尾部採用貫穿式尾燈設計,另一個亮點是尾部標識的「SKYWELL」LOGO可點亮,增加品牌辨識度。
內飾方面,天美汽車整體質感可以說達到了純電車型的一流水準。新車採用了環抱式座艙設計,同時配備三輻式多功能皮質方向盤,約13寸懸浮式大尺寸液晶觸摸顯示屏和貫穿式出風口,讓整個內飾看起來更加簡潔流暢。最讓心動的就是換擋區域,設計簡約,布局合理,旋轉式換擋盡顯高檔感。
動力方面,新車首款車型續航可達500KM。其他消息未知,我們會關注天美的發展,有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一波,有消息我們第一時間通知大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前有創維,後有美的,家電圈頭部企業進軍造車,背後究竟是怎樣的邏輯
當下智能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成為了行業風向標一樣的存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向造車的行列。最早製造電動汽車的國內廠商是比亞迪,它也是我國最先製造新能源汽車的廠商之一。比亞迪公司除了具備造車的基礎能力以外,在電動車電池方面也頗有研究。從目前加入造車的企業來看,大部分企業均沒有造車經驗,因此90%的企業都選擇了與其他代工廠合作,當然也不乏像恆大一樣的跨界後自己造車的企業。我們能夠看出大部分選擇進軍汽車行業的企業均是科技企業,例如小米、華為、創維等,當然也包括了欠債造車失敗的樂視。其中小米在過去已經有了生態鏈公司參與造車,因此小米算是有一定的經驗。華為則聲明不會自己造車,而是會進行軟體方面的輔助。現在美的也聲明要進軍汽車行業,不過其聲稱不會製造整車,而是生產汽車相關零部件,這與華為的思路相類似。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進軍造車行業,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企業想要進入汽車行業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當下智能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於風口當下智能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正處於風口的位置,因此會有非常多的企業關注造車領域。不僅僅是因為市場夠大,而且還有國家的補助,故而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進軍造車行業。
5. 搜創維新能源光伏發電有貸款嗎
有沒有貸款業務,可以查詢下他們工商公示的經營范圍。沒有就是沒有。如果他說有,有兩個情況。1騙子。2第三方貸款合作。
6. 進軍新能源車市場,天美汽車首款SUV車型年內上市
早在2019年底,天美汽車就對外公布了「2+4+N」的產品戰略規劃,未來5年基於BE與CE整車平台,將推出四款新能源車型,其中首款SUV車型會在2020年上市。
講真,像江淮、奇瑞等門類齊全的汽車集團,都未能達到100萬輛的集團年銷量,對黃宏生來說,未來的路還很長。在此,我們也祝願天美汽車造的車,如同創維電視一樣「AllisWell」,畢竟天美是從商用車轉型乘用車的,「先天優勢」比其他造車新勢力要好很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天美純電動大SUV開啟預售 三種續航可選15萬起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