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
1. 排放升級成江淮汽車的「一道坎」,押寶新能源該如何應對目前困境
對於多數車企來說,2019年是個「難過」的一年,而對於江淮汽車來說,似乎面臨更多的難題待解。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近70%,四月份與大眾合資公司面臨股比調整壓力,五月份因2018年經營數據出現大幅下滑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在六月份正式回復上交所問詢之後,七月伊始又收到來自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江淮汽車被處罰的原因是三輛被抽查的載貨汽車,經檢測發現車載診斷系統功能性檢測不符合標准要求,不應作為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因此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認定江淮汽車存在「以次充好」行為,按照相關規定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二倍罰款,共計1.7億元。江淮汽車也在7月6日正式發布公告:1.7億罰款將相應的減少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對公司2019年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近幾年車型銷量下滑以及新能源投資加大,江淮汽車在財務上已「捉襟見肘」,只能寄望在燃油乘用車取得突破。按照規劃,江淮汽車今年年底計劃推出一款溜背設計的A級轎車,明年上半年將推出一款6-7座的SUV車型,2021年計劃推出基於全新平台打造的緊湊型SUV。
目前中國車市競爭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品牌力對車型銷量影響越來越大,而這顯然是江淮汽車短板,排放造假事件更是讓其「雪上加霜」。去年年底江淮汽車推出重點車型瑞風S4目前月銷量僅5-6百輛,兩款轎車每月銷量也只有100多輛,因此繼續推出轎車和SUV新車型,能否會改變目前江淮汽車的困境,還是讓人打上大大問號。
2. 中方股比降為25%,江淮新能源路在何方
屆時,思浩品牌的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將共享模塊化平台,而整合後的產品矩陣不但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同時也符合江淮、大眾雙方的預期。
對於當下的江淮汽車而言,大眾所佔股比的上升弊大於利,顯然是可以接受的。
寫在最後:
不管大眾股比如何變化,江淮汽車更多的是應該在賺錢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產品競爭力。只有自己真正站起來了,才能夠走出往日的頹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否則,不管是江淮還是華晨,都將是同樣的結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江淮新能源電動汽車國家補貼後最便宜的需要多少錢
江淮的車大概是在8萬左右
4. 江淮汽車有沒有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
江淮汽車除了可以享受國家和上海市的補貼外,上海嘉定區可以享受1.5萬區補、浦東區可以享受1萬區補,15年12月31日截止,速度來找我,嘉定區曹安公路2715號 找小翟 享受優惠。
5. 19年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細則
這幾年,新能源汽車既是行業風口,也是企業的「傷口」,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這幾年不斷的在企業的「傷口」上撒鹽。一方面補貼政策催逼新能源車特別是電動車型的電池性能、續航里程等指標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補貼退坡造成製造成本增加,消費者購車費用也越來越大。
早在2016年,國家補貼退坡的政策就開始起效。2017年末,多地就曾出現大規模搶購新能源車得現象。進入2018年,退坡的後效應已更加明顯,傳統車市場28年來首現5.8%負增長的同時,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卻超過70%。
已經到來的2019年補貼退坡幅度還將更大。據悉,1月8日國家有關部門就召集多家車企討論2019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隨後徵求意見稿流出。從網傳版本來看,今年純電動汽車補貼的續航門檻將從之前的150km提升至250km,對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要求也更高。同時,地方政府補貼將完全取消。
新政預計春節前後頒布。按照以往經驗,新政正式實施之前會有一段短暫的過渡期。據可靠消息,過渡期間,符合2018年補貼標准,但不符合2019年新政指標的車型,補貼僅為2018年的0.1倍;而同時符合2018年和2019年補貼標準的車型,補貼的金額也僅為2018年的0.6倍;而在新政實施後,低於250公里續航或電池系統能量密度低於120Wh/kg的車型將完全取消補貼。我們以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幾款純電動汽車為例來算一筆賬。
北汽新能源EC3
北汽新能源EC3於2018年成都車展期間上市,共兩款車型,市場指導價為12.19-12.79萬元。EC3的工況續航里程為261km,電池系統能量密度143Wh/kg。按2018年補貼標准,補貼後售價為6.58-7.18萬元。
如按網傳的2019年補貼標准計算,EC3隻能拿到最低一級的補貼,補貼系數也由1.1倍下降至0.9倍,總的補貼金額將減少4.08萬元。
寶駿E200
寶駿E200於2018年9月上市,工況續航里程210km,系統能量密度140Wh/kg,目前主要銷售地區為廣西及山東青島,實行統一售價,其兩款車型補貼後售價為4.98萬-5.98萬元。
有消息稱,寶駿E200還將推出續航更高的升級車型。按照補貼新政的標准來判斷,升級後的車型不出意外續航將在250KM以上,價格也會相應提高。
江淮iEV6E運動版
江淮iEV6E主打的運動版車型於2018年6月上市,工況續航里程310km,系統能量密度144.96Wh/kg,2018年可以拿到超過7萬元的補貼,其兩款車型補貼後售價為6.55-6.96萬元。
如按網傳2019年補貼標准算,iEV6E因為續航超過300km,可以拿到2.3萬元國補,但受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的系數影響,最終總的補貼金額將減少5.355萬元。
總結: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必將成為事實。國家的政策是要鼓勵車企研發續航里程更高的產品,以緩解環境破壞以及過分依賴石油的壓力。從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還是電池,也是最大的成本之一,續航里程的提高意味著成本的增加。面對政策補貼退坡、成本增加的事實,各車企必然把這部分費用轉嫁給消費者。專業人士指出,雖然由於政策的支持,我國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要將成本降低至傳統汽車的水平,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續航里程高的產品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其實作為市內代步的工具,尤其是在出行半徑不大的二、三線城市,長續航的新能源汽車真的實用嗎?畢竟花出去的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真金白銀。在二、三線城市,平均每天的出行距離不超過30KM,200KM的續航能力綽綽有餘。按市場價來看,消費者購買一輛續航為300KM以上的新能源汽車需花費7萬元左右,而購買續航200KM左右的產品則在5-6萬之間,意味著消費者要多掏1-2萬元來購買多出來的、並不怎麼實用的100KM續航。這除了充電次數減少,並不能帶來更便利。
但政策導向還是會直接影響廠家的決策。為符合國家的政策標准,許多車企已調整產品結構,積極研發高續航里程產品。據內部人員透露,最近很火的寶駿E200即將上市續航達250KM的產品。因為成本增加、補貼減少,新產品必然漲價。在新產品上市之前,續航210KM的產品將繼續在售,在國家補貼新政正式下發之前,還會保持原來的價格。
6. 新能源車補貼新規對上市車企影響有多大
眾泰汽車內部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相關車型目前的續航里程最低值約在200公里至220公里,峰值則可達到250公里。這在國內應該已算是比較高的水平了。」
比亞迪內部人士表示:「我們大部分動力電池產品的質量能量密度為140Wh/kg,少數型號已達到160Wh/kg。市場上,目前領先企業能做到140Wh/kg左右,達到160Wh/kg的是相當少的。我們主力車型的電池都達到140Wh/kg,下半年開始將用160Wh/kg的電池了。未來,電池能量密度越大,則意味著續航里程越高,能獲得的補貼也相對更多。」
「新規的實施將有效避免行業的低水平盲目擴張,沒有技術含量的新能源車企業將會被加速淘汰。這有利於新能源車產品升級和技術高端化,可促進我國新能源車行業的良性發展。」江淮汽車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了產品技術升級,開發了多款續航超過300公里的車型。電池方面,江淮大范圍應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電池,以iEV6E運動版車型為例,其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44.96Wh/kg。
7. 新能源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將再延長三年嗎
2018年5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新能源車購置稅優惠到2020年。
2017年,國產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5.6萬余輛,同比增長69%,國產乘用車銷量佔比2.3%。新能源車企中,江淮汽車去年完成銷量2.8萬余輛,同比增長53.86%,居國產新能源車企銷量前10之列。
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百萬大關,達到100.8萬輛,同比增長88.5%,高於2017年增速。放眼2019年,在加入插電混動車型的情況下,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交鋒」會更加復雜,新能源車市場也將呈現一個全面爆發式的增長態勢。
(7)江淮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擴展閱讀:
政策利好 2018年新能源銷量破百萬輛:
一、根據乘聯會數據,2018年12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為16.0萬輛,環比增長19.0%,同比增長79.1%;其中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116.0%,純電動車型同比增長50.0%。1-1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100.8萬輛,同比增長88.5%,高於2017年增速。
此外,考慮到1月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尚未調整,2019年1月新能源車產銷量有很大概率繼續走強。
二、新能源市場的大放異彩,主要是政策務實和企業努力的結果。為補貼降低設置過渡期,並大幅度降低客車、專用車補貼標准,使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實現了高增長,且客車和專用車增速也相對平穩。
此舉是汽車產業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提升的合理選擇;此外,未來中國和美國、日本、德國的汽車競爭將主要是新能源乘用車的競爭,發展新能源車也是加速實現節能減排和智能網聯,並逐步向自動駕駛邁進的產業突破。
三、與此同時,2018年對新能源乘用車實施促進續航里程提升的補貼標准,使乘用車產品在高續航里程化方面的技術實現了突破。到2018年四季度,乘用車A級電動車續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的產品達到了50%左右,實現了整車低能耗和電池性能的綜合提升。
四、在2018年新能源車標准提升的設計線路上,2月-6月的過渡期的設置讓車企有合理布局和標定新產品的時間周期,加之技術指標提升幅度符合預期、企業對應良好,使新能源車在補貼過渡期和年末新補貼期的銷量均保持良好增長特徵。
五、值得一提的是,在「雙積分」政策的推動下,12月合資企業新能源車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放眼2019年,在加入插電混動車型的情況下,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交鋒」會更加復雜,新能源車市場也將呈現一個全面爆發式的增長態勢。
8. 2020年新能源車補貼退坡不買車會漲價不
上周末舉行了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這次論壇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原因是在車企問起,2020年7月,補貼是否會像2019年7月一樣大跳水,足以引起行業震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今年7月1號前,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進一步退坡。
這一消息讓很多廠商興奮,各大媒體好不容易得了個「大瓜」,爭相轉發報道,但隨後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其部長的「口誤」,並澄清:為穩定市場預期,保障產業健康發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
■補貼退坡歷史回顧
其實「新能源汽車補貼」從2010-2012年就開始試點,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那個年代到底是什麼情況,這里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
首先補貼一定是逐漸退坡的,這是一個大原則,大家記好。
下面是對上表的一些補充,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
1.2013年前,只要你是純電車,不分高低貴賤,統統補6萬元;
2.2013-2015年,拒絕「一刀切」,開始出現按續航里程區分補貼金額,並逐年退坡;
3.2016年,獲得補貼的最低續航里程提升,從80km變為100km;並且對電動車的技術要求做出了規定,不是什麼妖魔鬼怪都能蹭補貼了。2017年的補貼按規劃退坡;
4.2018年,隨著電動車續航里程提升,補貼也隨之變化。首先是細分續航里程,對於低續航產品補貼退坡,但相反會優待高續航產品,並且引入與能量密度有關的調整系數。
5.2019年,補貼不僅提升了新能源汽車補貼准入門檻,退坡力度也超過預期,整體來了個:去繁從簡。續航在250km以下的統統沒補貼,其他續航里程的補貼也大幅度減少。能量密度已經沒有任何「加權」,同時提升了電耗的重要性,以及地補取消。想詳細了解2019年補貼大退坡的,請點擊這里。
同樣,市場也催生出了幾何A、AionS這樣的偏高端定位的自主品牌電動車,這些車型已經很少採取之前的,先放出補貼前售價,再放補貼後售價吸引眼球這些手段,在地補取消後,直接給出全國統一售價。
經過半年的市場檢驗,已經證明,這樣的價格的確是市場和消費者選擇的結果,或者說是產品力的結果,補貼在其中起的作用已經比較小了。真的很少有人購買幾何、Aion、比亞迪等品牌車型是因為「有補貼」了。並且隨著市場越來越理性,產品越來越成熟,很多車型到底要賣多少錢,廠商心中已經有數了,不會因為補貼的小退坡就興師動眾地漲價。
對於新能源行業,2020年的重點絕對不是補貼的變化,特斯拉的入華、合資及豪華品牌的大量新車投放、新勢力的產品逐漸成規模,一切都表明這是一個產品稱王的時代。5G、自動駕駛、新的電池技術讓2020年有著令人期待的表現,屆時市面上將會有大量價格合理、外觀漂亮、科技感十足的產品供我們選擇,所以大家不必急於一時,大可慢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有什麼想了解的車型也可以看電動邦的測評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補貼幅度下降,市場銷量卻一直增長
新能源汽車發展景氣度高 中高端市場成為增長主力
行業整體估值已具備安全邊際,優質整車與零部件子板塊已具備配置價值
上周五,申萬一級汽車行業指數逆市收漲0.98%,板塊內奧特佳、松芝股份漲停,多隻個股漲幅超過3%。整體來看,,行業整體估值已具備安全邊際,優質整車與零部件子板塊已具備配置價值。在行業增速回落,車企及品牌分化持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維持高景氣度,尋找不確定中的確定性機會顯得至關重要,汽車板塊中應該積極關注新能源汽車及產業鏈機會。
新能源汽車維持景氣度高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萬輛和1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9%和49.5%。累計方面,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0.7萬輛和6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4%和88%。預計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50萬輛,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200萬輛左右。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體來看8月份新能源汽車總體向好,在傳統燃油車銷售表現不佳時成為拉動汽車市場的核心驅動力。根據乘聯會數據,2018年前8個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已達50.7萬台,同比增加100%,預計今年未來幾個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增長的勢頭仍將持續。
優質整車與零部件已具備配置價值
在新能源汽車維持高景氣度的情況下,蔚來汽車在美股的表現刺激了A股市場汽車板塊,上周五,江淮汽車開盤漲停,收盤上漲4.79%,奧特佳漲停,松芝股份高開高走漲停。截至收盤,除奧特佳、松芝股份、江淮汽車外,板塊內安凱客車、比亞迪、長城汽車、小康股份、西泵股份漲幅超過3%。
對於汽車板塊的投資機會,2018年以來,汽車板塊跑輸大盤13.02個百分點,目前行業TTM市盈率為13倍,乘用車板塊11倍,零部件板塊15倍,整體估值已具備安全邊際,優質整車與零部件已具備配置價值。
未來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將成為增長主力,龍頭公司市場集中度提升
國內汽車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存,目前車型導入及更新換代相對比較集中的企業,如南北大眾、日系品牌以及吉利、上汽乘用車等優質合資與自主品牌仍將是行業的增長亮點,對應整車及配套零部件標的值得關注。未來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將成為增長主力,具備研發技術優勢與客戶渠道優勢的優質產業鏈龍頭公司未來將充分受益於市場集中度提升。
10. 新能源汽車補貼對上市公司利潤結構有什麼影響
一般情況下,如果作為政府補助(營業外收入)處理,新能源汽車產品毛利率將降低,甚至可能出現毛利倒掛,不利於反映江淮汽車正常生產經營的獲利能力,也不利於投資者了解公司真實的經營狀況。因為,
(一)補助對象。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銷售新能源汽車產品時按照扣減補助後的價格與消費者進行結算,中央財政按程序將企業墊付的補助資金再撥付給生產企業。
(二)補助產品。中央財政補助的產品是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以下簡稱「推薦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三)補助標准。補助標准主要依據節能減排效果,並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逐步退坡。2016年各類新能源汽車補助標准見附件1。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准適當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