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
㈠ 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路在何方
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近些年新能源汽車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不過在過去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120.6萬台,同比下降約4%,也成為自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來首次年度下滑。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那麼2020年新能源的路在哪裡呢?
加強合作,融入國際市場
對於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雖然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尚未以高水平和高質量融入國際市場。所以在2020年,會加大與國際市場的結合,越來越多的國外新能源品牌會入駐中國,而之前的特斯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樣的話也會促進國內品牌加大技術研發,推動行業良性的發展。
寫在最後
2020年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算是一個轉折點,雖然補貼退坡,但是技術上應當逐步創新。特別是在三電系統方面,掌握先進的技術,才能把未來的路越走越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2020年將會是新能源汽車上市數量的巔峰嗎
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規劃:未再設具體產銷量目標
歷時10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見稿》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階段的首條基本原則為「市場主導」。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產品產能布局等方面的主體地位。
整體目標方面,《徵求意見稿》提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目標為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運行,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
具體目標方面,《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萬輛和7.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5.4%和45.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8萬輛和5.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3.3%和47.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1.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4.3%和38.7%。
累計方面,2019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3萬輛和94.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7%和10.1%。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5萬輛和75.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8.4%和1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6萬輛和1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0.6%和5.7%;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91輛和132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2倍和8.0倍。
2018-2019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9年6月銷量增速為80%)
我國現階段應用實施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是由工信部於2012年6月印發,主要目標指出,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根據2020年到期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對比全新2020年到期的規劃,《徵求意見稿》不再具體要求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而是轉成追求市場規模。此外,《徵求意見稿》更加註重核心技術攻關,對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也提出更高要求。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㈢ 2020年即將上市的新能源車,每一款都值得期待
辭舊迎新之際,除了盤點過去一年發生的大事件,當然少不了「展望未來」的工作,在汽車圈也是如此。而聚焦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去年7月份補貼退坡之後,整體銷量已經開始出現連續下滑,到了2020年,國家補貼將全面取消,車企們的壓力。但好在廠家們對新車的投放並沒有絲毫停下的跡象。我們今天便選取了幾款將在2020年上市的新能源車推薦給大家。
大眾ID.3
在廣州車展上,相信不少車迷朋友們都見到了大眾的ID.3,而日前,我們從有關渠道獲悉電動汽車大眾ID.3將會在2020年夏季,由上汽大眾汽車引入中國市場生產和銷售。
作為大眾ID.家族中的首款量產車型,外觀方面保留了部分ID.概念車的設計元素,笑臉般的前臉設計,採用封閉式格柵,有著很高的辨識度。車標則使用了大眾最新設計的扁平化設計LOGO。車輪採用四角布局,為電池布局騰出更多空間,這也是出自大眾MBE純電動平台的專屬設計,該平台未來還將衍生多款車型,值得期待。
內飾方面,雷克薩斯UX300e配備了7英寸液晶顯示屏、懸浮式中控屏、最新樣式的真皮多功能方向盤、RemoteTouch觸控板等,整體與燃油版車型相差無幾。
動力方面,雷克薩斯UX300e或將搭載前置電機,最大功率204PS,峰值扭矩300N·m。電池方面匹配54.3kWh鋰電池組,並支持快充和慢充,而NEDC綜合續航里程則可達400km。
看完上面介紹的這些2020年即將上市的新能源車型,相信能激起不少人的購車慾望。那麼你最期待哪一款車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The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2020年哪些新能源汽車值得買看看這四款
說到新能源汽車,不少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鋪天蓋地的新造車勢力。但事實是,造車新勢力的車似乎更適合情懷黨和玩車一族,真正想買新能源汽車的人,大概率不會選擇它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哪些新能源汽車值得買呢?
奧迪e-tron
補貼後售價:69.28-82.86萬元
奧迪去年就推出了純電SUVe-tron,還請來了2019年最火的超級英雄驚奇隊長代言。作為旗下首款純電車型,自然是吸引了無數的眼球。不過目前奧迪e-tron並未國產,採用進口的方式在國內銷售,售價69.28-82.86萬元。
奧迪e-tron的外觀採用了最新的設計理念,標志性的六邊形中網辨識度非常高。相比其它奧迪車型,e-tron的中網變得扁平、條幅更密集,視覺效果更佳。奧迪e-tron的車燈造型銳利,靠近翼子板的部分還有一塊延伸出來,形成類似淚眼的造型。
豐田C-HR作為一款SUV,卻有著轎車般優秀的操控,加上時尚靚麗的外觀,上市以來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喜愛。如今純電版車型即將上市,限購城市的消費者也能買到這樣優秀的SUV了。
結語:在全球變暖、大氣污染的大環境下,純電汽車取代燃油車只是時間問題。你覺得什麼樣的新能源汽車才值得買?
關注車業雜談車家號,互動將有機會贏取精美小禮品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2020年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
1、宏光MINIEV
官方指導價:2.88-3.88萬
級別:微型轎車
自特斯拉Model3國產以來,月銷過萬基本是基本常態,但7月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EV打破了常局,8月銷量突破1.5萬輛、9月銷量突破2萬輛,成績遠超特斯拉,成為新能源銷售榜龍頭;說實話,價格低、定位準、續航夠的五菱宏光MINIEV確實香,盡管存在沒有快充系統等缺陷,但綜合其它又是來看,五菱宏光MINIEV依舊是一輛極具誘惑力的車!
2、Model3
官方指導價:26.57-41.98萬
級別:中型轎車
特斯拉Model3差不多已經是公認的電動車里的豪華品牌了,所以帶有一定的吸睛能力。它的優點很明顯,就是擁有一大堆黑科技,同時舒適性和操控性都很不賴,超長的續航里程以及廣布的充電樁也不用太過擔心沒電的問題。不過價格方面的問題確實值得商榷,但如果你不介意它價格隨意波動,那麼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體驗選擇。
3、AionS
官方指導價:13.98-20.58萬
級別:緊湊型轎車
縱觀目前電動車市場上的車型,缺的不再是新的車型,而是精品的電動車型,AionS則是廣汽新能源主打精品電動車型,無論是外在設計還是內在用料、配置或者動力性能、續航里程等等,AionS都處在中上游水平,購車對空間、配置、適合全家人出行等需求的消費者來說,廣汽新能源AionS或將是個不錯的選擇。
4、歐拉黑貓
官方指導價:6.98-13.78萬
級別:小型轎車
歐拉黑貓外觀獨特的氣質,讓我想起張國榮的歌「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而搭載的專屬ME純電動平台與優質三電成就歐拉黑貓匠心品質,405km的超能續航,說走就走的旅行,歐拉黑貓不就詮釋了當代年輕的青春活力嗎?現下想要讓年輕人「種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能說「歐拉你可真牛」。
5、小螞蟻
官方指導價:5.98-7.88萬
級別:微型轎車
如果你買車講究那種說走就走、見縫就停、小巧可愛的話,一輛優秀的城市代步工具奇瑞eQ1值得你好好了解一下,經過升級改款的它有很多討喜的地方,但更為實用的配置和貼心舒適的設計使其能夠在同級對手中再次拉開差距。
6、蔚來ES6
官方指導價:35.80-54.80萬
級別:中型SUV
蔚來ES6是一款中型純電SUV,相比ES8來說它的價格更加容易讓人接受。感官方面,ES6的外觀內飾都很有檔次感,空間的表現也很不錯。駕駛方面,蔚來ES6的感受會比較模糊,介於運動和舒適之間,這一方面仍需改善。續航方面比不上ES8,但也已經不差,430公里的NEDC續航里程足夠在城市中行駛,5點多秒的百公里加速動力性能也很強悍。
7、秦新能源
官方指導價:12.99-26.07萬
級別:緊湊型轎車
比亞迪秦EV是比亞迪旗下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型之一,經常名列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前三名,從中也能看出這款車確實受到消費者普遍的認可。此外,單是工信部給出這款車421km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的成績就已經在同級別車型當中算得上是拔尖了,加上比亞迪在新能源車領域這么多年,秦EV的可靠性也沒有太大問題。
8、漢
官方指導價:23.00-28.00萬
級別:中大型轎車
比亞迪漢定位為品牌旗艦轎車,分別有純電動ev和混合動力DM版本,兩者在外觀造型上有一定的差異,EV版本採用全封閉格柵,更符合純電動汽車設計,線條凌厲,而DM版本則採用家族龍臉面譜。動力必定也是比亞迪漢的最大亮點,混合動力DM版本由2.0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4L,官方百公里加速僅需2.9秒,性能十分強勁。
9、AionV
官方指導價:15.96-23.96萬
級別:緊湊型SUV
作為廣汽新能源埃安家族的第三款車型,AionV四維科幻機甲的設計讓它充滿了新意,牢牢抓住了年輕消費者的個性化審美。年輕時尚的內飾搭配5G智能座艙,流露出濃濃的科技感,讓人愛不釋手。同時,它還有ADiGO3.0自動駕駛系統、一鍵遙控泊車等供消費者選擇,在輔助駕駛、自動泊車等方面技能滿滿。
10、威馬EX5
官方指導價:14.68-28.98萬
級別:緊湊型SUV
威馬EX5是一款緊湊型純電SUV,整體的調性偏向於家用。底盤懸架的調教十分舒適,不過高速時的支撐力就弱了一些;空間方面的表現沒有問題,能夠滿足家用的各種需求。威馬EX5的工信部續航里程為400公里,高續航版本有520公里,都算不錯,只是高續航版本相對低續航版本來說貴了一點,但整體20萬以下的售價還是可以接受。
㈥ 202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拐點已至
五、說在最後的話:
2020年新能源市場的開端會是艱難的,但2020年的發展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喜聞樂見的,對於車企來說,會是機會與挑戰並存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2020新能源汽車專業前景怎麼樣
近兩年來,國家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但這必將是後期的發展趨勢;而且現在學習這方面技術的人不多,導致目前新能源技師人才非常緊缺,到時候技術掌握扎實了以後發展前景是非常理想的。
新能源專業在全面學習燃油車系維修技術的基礎上,針對純電動汽車技術深入學習新能源動力系統、新能源驅動系統、新能源整車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故障與排除等課程內容。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下。
㈧ 2020預計增加22.5萬個燃油車指標 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所下降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指出,新能源汽車發展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並不樂觀,為提振汽車消費市場,有效對沖疫情影響,2020年預計將增加約22.5萬個燃油車指標。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0.6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53%,產銷規模連續五年居全球首位,廣東省則居國內首位,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超20%。
從藍皮書中可以看到,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出現產銷同比下滑,全年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自去年下半年市場出現加速下滑態勢,綜合原因分析,其下滑是由於受宏觀經濟下行、競爭優勢不足、政策退坡幅度加大、燃油車促消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而今年更是特殊的一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惡化,1至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5萬輛和28.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9.7%和38.7%,相對的是為提振汽車消費市場,今年以來,廣州、深圳、天津等地紛紛增加燃油車增量指標數量,據初步統計,2020年預計將增加約22.5萬個燃油車指標。
㈨ 2020年推出的重磅新能源新車,哪款更讓你期待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蔓延全國的疫情讓各行各業都按下了「暫停鍵」,讓本身已經下行的汽車市場更是變得雪上加霜。其中,新能源汽車更是一大重災區,如今新能源汽車在整體市場下滑超過五成,多家原本暢銷的新能源產品銷量大幅度下降。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2020年將亮相或交付的重磅新能源車盤點
車市下行的陰霾延續至2020年,車企們卻並沒有半點的猶豫,他們寄希望在新能源領域能夠找到新的突破口,走出這場誰也不知道何時才能結束的寒冬。看,已經有一大波新能源車正在趕來的路上。
(比亞迪漢DM預告圖)
總結:我猜測,以上盤點的車型肯定會有所疏漏,各大車企在2020年新能源車市的動作遠不止以上這些。因為在這一年,不出格便很有可能會出局。以往謹慎的豪華品牌如今都開始快速的布局新能源產品的序列,合資品牌破釜沉舟尋找多元化的元素注入其中,自主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們也在不斷的尋找新的突破口。相比粗放的2019年,2020年的新能源車市將會逐漸走向良性和成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