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鋰電池的研究企業
『壹』 國內研發動力鋰離子電池的企業有哪些呀
山東勁勝新能源科技
『貳』 國內比較知名的鋰電池企業有哪些
您可以通過以下發布的數據看到國內鋰電池的主要廠家情況:
『叄』 求研究我國電動汽車電池核心技術的上市公司。以及與這有關的上市公司
(1)002091江蘇國泰: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產生產鋰電池電解液和硅烷偶聯劑,鋰電池電解液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占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的30%,公司有望憑借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00839中信國安: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和錳酸鋰的生產廠家,同時也是國內唯一大規模生產動力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廠家。奧運期間以盟固利公司錳酸鋰產品作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裝配於50輛純電動大客車。 另外,中信國安還是碳酸鋰資源公司。
(3)000973佛塑股份:鋰電池隔膜。生產鋰電池隔膜產品。
(4)600884杉杉股份: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5)600478科力遠:鎳氫電池,正謀求從豐田HEV鎳氫電池材料供應商向鎳氫動力電池組的成品供應商的轉變。目前科力遠與它們的合作僅處於談判階段。與科力遠有初步合作的僅是日本豐田和南車集團,其中南車集團的純電動客車項目已對科力遠鎳氫電池組方案較為認可。
(6)000049德賽電池: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目前無汽車鋰電池項目。
(7)600390金瑞科技 公司是國內鎳氫電池電極材料氫氧化鎳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產品主要銷售給比亞迪和日本的湯淺,發展前景廣闊。公司還具有定向增發概念,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8)600854春蘭股份:鎳氫電池。春蘭集團研發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動力型高能鎳氫電池
(9)600846同濟科技:燃料電池。參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該公司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包括具有創新化學結構的質子交換樹脂和質子交換膜的研製
(10)600196復星醫葯:燃料電池。參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權。該公司是專門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的高科技民營企業,目前開發了5個系列的燃料電池產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與大功率(30kW-150kW)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其動力系統、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製造技術及批量生產的能力與設施
(11)600104上海汽車:燃料電池。大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國家認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先生帶領下主要研究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新源動力的第一大股東,長城電工參股11%,新大洲A參股3.42%
(12)600192長城電工: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同上。
(13)000571新大洲A: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2%,同上。
(14)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涉及動力電池行業,其與國家高技術綠色材料發展中心共同設立的中炬森萊高技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從事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鋰電電池、動力電池、手機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在十五期間一直承擔國家863項目——動力電池產業化開發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公司已向多家汽車生產廠家提供動力電池樣品,未來在國家政策及汽車企業動力電車實現量產的推動下,該業務有望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電池金屬資源上市公司
(15)000762西藏礦業:鋰資源。西藏礦業擁有鋰儲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鹽湖20年開采權;除湖岸以及湖底自然沉積的碳酸鋰外,湖水中碳酸鋰的含量保守估計高達200萬噸;公司每年碳酸鋰銷量在2000噸左右;以磷酸鐵鋰、碳酸鋰中鋰的含量並考慮生產過程中的損耗,計算可知每噸磷酸鐵鋰大約需要0.3噸碳酸鋰,預計每輛新型動力汽車需要0.08噸左右的碳酸鋰;因此一旦動力鋰電池實現大規模應用,西藏礦業將成為受益者
(16)600459貴研鉑業:鉑資源。燃料電池若能成功產業化,鉑的深加工業務或將因此受益
(17)600432吉恩鎳業:鎳資源。鎳氫動力電池大規模發展將直接擴大鎳的需求量,公司有望從中受益
(18)600111包鋼稀土:稀土資源。國內最主要的稀土生產企業。利用1997年首次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開發鎳氫電池項目。(19)600549廈門鎢業:稀土資源。廈鎢擁有3000噸/年的儲氫合金粉產能、2000噸/年的稀土冶煉分離產能以及13萬噸稀土儲量。目前,公司的儲氫合金粉除供應比亞迪等國內公司外,還取得了松下、本田公司的認證,儲氫合金粉產銷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肆』 目前鋰電池電動汽車的研究進展
目前並無實質性進展,主要是鋰電池成本過高,尚無市場化價值。鋰電池還有其它燃料動力用於汽車仍有待時日。
『伍』 全球生產汽車電池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盡量全面些,謝謝
全球生產汽車電池的上市公司有:
1、002091江蘇國泰:鋰電池電解液。
主要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產生產鋰電池電解液和硅烷偶聯劑,鋰電池電解液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占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的30%,公司有望憑借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陸』 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廠家有哪些
1、惠州比亞迪
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於2007年06月12日在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傳福,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鋰電池材料(磷酸鐵鋰、電解液、苯基環已烷(CHB)、碳酸亞乙烯酯(VC)、六氟磷酸鋰、隔膜紙、前驅體、塑膠殼、蓋板)等。
2、CATL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1年12月16日在福建省寧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
2018年6月11日,深交所公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將在本所創業板上市。
3、力神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專業從事鋰離子蓄電池以及動力電池的技術研發、生產和經營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
4、國軒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5月。公司主要從事鐵鋰動力電池新材料、電池芯、電池組及電動自行車、風光鋰電綠色照明系統、電動汽車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並延伸開發電動高爾夫車、鋰電光伏電源、鋰電備用電源等多領域系列產品。
公司為2008年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安徽省「861」行動計劃重點項目單位和安徽省環境保護創新試點單位,同時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有兩項科研項目分別被列入合肥市2007年和2008年科技攻關計劃,並於2009年承擔了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國家「863」計劃課題。
5、沃特瑪
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位於深圳市坪山新區,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啟動電源、儲能系統解決方案並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磷酸鐵鋰電池企業之一。
2012年,沃特瑪入選國家「201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支持企業。2015年11月,入選工信部首批《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1];2015年12月,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池配套排名中位列第二。
(6)電動汽車鋰電池的研究企業擴展閱讀
功能
隨著電動汽車的種類不同而略有差異。在僅裝備蓄電池的純電動汽車中,蓄電池的作用是汽車驅動系統的惟一動力源。而在裝備傳統發動機(或燃料電池)與蓄電池的混合動力汽車中,蓄電池既可扮演汽車驅動系統主要動力源的角色,也可充當輔助動力源的角色。
可見在低速和啟動時,蓄電池扮演的是汽車驅動系統主要動力源的角色;在全負荷加速時,充當的是輔助動力源的角色;在正常行駛或減速、制動時充當的是儲存能量的角色。
『柒』 各大車企紛紛研究起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豐田跑在最前線
據《日經亞洲》周四報道,豐田汽車希望成為第一家推出帶有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的汽車製造商,目標是在明年推出原型車之前,於明年推出原型車。
該汽車製造商預計,使用固態電池供電的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將是目前使用鋰離子電池化學物質的兩倍,並且能夠在短短10分鍾內充滿電。與固態電池有關的1,000項專利。
某業內人士在分析此類現象時表示,車企對固態電池企業投資熱情大,一是看好這一技術的前景,二是避免重蹈液態電池的覆轍,「避免再有一家獨大的電池企業,削弱車企話語權。」用該人士的話說,這次車企要提前進場。
無論如何,固態電池是被學界與業界同時認定的下一代動力電池的主流路線。鋰電池的發展,困難重重,中間歷經波折,在鋰離子電池階段出現了大繁榮。但鋰電池發展的下一段路程還是要回到金屬鋰電池的路線,來到固態電池的跑道,你看好哪一家車企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的研究
上圖為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圖。其主要通過離子的遷移來實現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換,從而實現儲能和放電。鋰離子電池的單體電壓為鎳氫電池的3倍,並且
具有比能量密度相對較大、無記憶效應、充放電效率高、自放電率低、循環壽命長和無污染性等優點,因此,鋰離子電池成為了目前在純電動汽車上應用最廣泛的動
力電池。其中,以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因其能量密度可達到130Wh/kg-140Wh/kg,且充放電平台穩定、安全性能良好、低溫性
能和循環壽命較好2015年10月11日,在合肥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材料高峰論壇上,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黃雲輝也表示,磷酸鐵鋰電
池通過納米技術和富鋰技術等手段而應用,其實際能量密度將會大幅度提升,並且磷酸鐵鋰電池實現2元/瓦時以下的成本沒有問題。因此,以磷酸鋰鐵為代表的三
元材料電池,現在是目前純電動汽車主要的動力電源。
雖然鋰離子電池經過發展能量密度及其他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按照現在車輛油箱的位置大小,且電池重量符合車輛承載能力和軸荷分配要求,動力電
池比能量應達到
500-700Wh/kg。而目前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遠遠低於該值。因此目前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是制約鋰離子電池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
目前,為了突破能量密度低這個電池的瓶頸問題,國內外學者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在材料方面,而以硅基和錫基合金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通過這種材料的改進的鋰離子電池其理論的容量可分別高達4200Wh/kg和990Wh
/kg,完全能滿足純動力汽車動力電池能量的要求,但是硅基鋰離子電池由於充放電過程產生巨大材料體積膨脹效應,以及鋰在硅膜中擴散系數相對較小、電化學
性能顯著惡化;錫基合金負極材料電池理需解決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充放電循環性能差的問題,目前未能在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得到產業化。
另外一方面,主要是從制備技術和成組技術上進行突破。從電池的制備技術綜合考慮,採用納米技術制備來提高電池的性能,開發新型的納米材料。從成組技術
上考慮,可合理設計動力電池系統模塊化結構,減少由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產生的性能衰減,減小電池組中電池單體一致性的影響;並且通過對實車上電池系統進
行能量管理,實現能量的進一步合理分配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對電池組的能量管理、充放電均衡、以及SOC估算等方面。在電池組能量管理研究方面,針對混合
動力電動汽車能量分配,國內外學者對電池組能量管理分配策略做了大量的研究,總結出了功率跟隨控制策略、開關式控制策略、固定因子功率分配控制策略、模糊
控制策略等一系列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綜合以上分析,目前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主要採用的是鋰離子電池。其提高性能的主要的技術瓶頸在於進一步提高純電動汽車單體電池的性能水平,以及提升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管理等方面。
『玖』 國內電池知名企業(電動汽車)
天津力神,比克,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