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能源汽車起火案例
Ⅰ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時左右,山東省日照市一輛特斯拉撞擊護欄後發生火災。
2、2019年4月21日晚8時許,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冒出白煙。
3、2019年4月24日,武漢一輛比亞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來ES8分別在上海、武漢市再次出現自燃事件。
(1)2018新能源汽車起火案例擴展閱讀: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在發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已查明著火時的車輛狀態)中,41%的車輛處在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在靜置狀態、19%的車輛處在充電狀態。
《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發現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79起,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車輛為乘用車、28%的事故車輛為專用車、7%的事故車輛為客車。從動力電池類型看,86%的事故車輛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7%的事故車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7%的事故車輛電池類型不確定。
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19%的車輛起火源於碰撞問題,還有部分車輛的起火原因源於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問題等原因。
Ⅱ 2019新能源車市銷量下滑,特斯拉、蔚來、比亞迪先後出現自燃事件
[億歐導讀]?2019年是公認的汽車產業變革之年,在變革中,純電動汽車成了車企破局和轉型的第一步。就純電動而言,電池安全、補貼退坡、里程焦慮和銷量下滑是今年繞不開的關鍵詞。
(車市寒冬/Pixabay)
2020年,伴隨著補貼的完全退出,一個純粹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向所有玩家敞開。
新的一年,國產特斯拉將實現大規模交付,合資品牌旗下新能源車型也將陸續推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行業將面臨重新洗牌。
在這樣的環境中,新能源車企要做的便是提高產品力,並完善配套服務,消除消費端的顧慮,讓新能源汽車的優勢真正體現出來。否則,在未來競爭中將難以存活下來。
編輯:張宇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自燃事件多發,新能源汽車為什麼這么容易自燃
起火多集中在電池部位。6月28日,在經歷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後的兩個月,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發布事故聲明,表示沒有發現系統缺陷,初步判斷該個別事故由位於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並稱電池包安全系統按照預期設計發生作用,車上人員有時間安全離開車輛。對這一調查結果,部分特斯拉車主表示「一些基本的信息並未獲得」。而有專家也表示,「這個說法無法使人信服。」
對於召回的原因,蔚來表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使用的動力電池包搭載了規格型號為NEV-P50的模組,模組內的電壓采樣線束存在走向不當的情況,可能被模組上蓋板擠壓,存在安全隱患。而從蔚來ES8連續發生的四起事件看,除了發生在西安的自燃事件與碰撞有關,發生在上海、河北的自燃車輛則屬於召回范圍。與特斯拉「避重就輕、不予理睬」相比,蔚來「有則改之」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挽回了自主品牌的形象。不過,其他新能源發生的自燃鮮有召回。
Ⅳ 又雙叒叕一輛純電車起火了 廣汽新能源Aion S起火後被燒毀
(文/張鈺翊)夏季高溫,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愈加頻繁。作為汽車媒體,車友頭條做好了見證「頻繁」起火的心理准備,但沒想到,竟然能這樣頻繁?就在三天前,車友頭條剛剛報道一輛北汽新能源EX360和一輛領克01PHEV起火事件後,8月23日,一輛廣汽AionS電動車起火並燒毀了。
這是今年夏天以來的第三起AionS起火事故了。5月18日,一輛廣汽AionS在公園停車場內起火,燃燒期間出現大量濃煙並伴隨著小幅爆炸,廣汽方面表示可能與後備箱放有大量酒精消毒液有關。8月13日,一輛正在等紅綠燈的AionS突然起火,滾滾濃煙將車輛完全覆蓋,截止目前這起事故的調查結果還未公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關於此次廣汽新能源AionS起火的原因及事故調查結果,車友頭條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上海一新能源車起火,現場觸目驚心。
[汽車之家新能源]?近日,上海松江消防官方發布消息稱,2020年07月27日10時13分,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淀浦河路399弄136號1樓停車庫內有一輛新能源車發生火災,市應急聯動中心接報後立即派出指戰員赴現場處置,及時撲滅火災。目前,上海松江消防初步判斷系車輛故障引發火災,但具體原因及損失還在調查中。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頻道
『事故現場;來源於視頻截圖』
從視頻來看,該車疑似發生了「爆燃」,因為車庫卷簾門、車庫外的木頭柱子、房屋玻璃均有不同程度受損。據物業工作人員介紹稱,「當我們發現車庫里冒煙後撥打了119火警電話,但打完119不到7分鍾的時間,(車庫門)就爆開了。」目前上海松江消防方面尚未給出事故起因,截至發稿,奇瑞新能源官方也尚未給出回復。(文/汽車之家尤冬青)
Ⅵ 有沒有汽車出現自燃的案例
什麼是汽車自燃?汽車又為什麼會自燃呢?
汽車自燃是指在無外界火源,沒有發生碰撞、傾覆的情況下,因汽車的系統故障或所載物自身的原因起火燃燒。
在我們的汽車上可燃物很多,另外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汽油濾清器的連接油管因為受熱變形,使原來溫度低時連接很緊的軟管受熱變松,導致汽油泄漏,出來的混合氣在達到一定濃度時,遇到明火就會燃燒。
所以,我們的汽車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基本常識
定期對汽車進行的專業檢修和保養; 保持車內整潔,不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不隨意改裝汽車,若要改動汽車結構,需要找專業人士進行操作。
若在開車過程中發現有焦糊味或者冒煙等現象,要盡快將車停靠在路邊,關閉發動機後等待檢修;不要驚慌,在報警前後用車載的滅火器對車體進行初期撲救。
如果發現發動機處有煙或火光等異常現象而准備滅火時,切記此時不要打開發動機上蓋。因為其中的火勢仍然控制在發動機蓋下燃燒,沒有形成對流,可燃物也相對不多,火勢燃燒較為緩慢。這時可用隨車滅火器,由發動機蓋(罩)縫隙處,對准起火部位噴射滅火。
其實,只要明白了汽車自燃的誘因,平時注意養護,汽車自燃現象就完全可以被杜絕。
Ⅶ 電動汽車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覺不安全,這種新能源汽車怎樣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車自燃事故發生。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共發生29起約40輛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其中,純電動汽車是起火事故高發的車輛類型,佔比高達79%;其次是油電混合動力佔比10%,插電式混合動力7%,最後未披露動力類型的佔4%。那麼,新能源汽車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車區別於燃油車的地方在於以電作為驅動動力來源。因此用電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發生電路短路或高壓擊穿,就會導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輕則導致汽車拋錨、整車漏電,重則可能會引起汽車自燃。新能源汽車在材料的選擇上除了絕緣耐壓、防腐蝕,還需要考慮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國沒有統一的車用電壓標准,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採用的電壓各有不同。類似比亞迪這樣的車企採用低、中、高多個電壓平台的新能源車,高壓電壓可達690V,而瞬間脈沖可達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採用阻燃材料,一旦電壓擊穿或遇高溫,可導致整車漏電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為了電池模組的包殼首選。塑料殼體具有較好的成本優勢以及綜合性能,是目前發展動力電池殼體的主要發展材料。在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明確的阻燃要求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如中航鋰電、博世、雷天等,開始採用阻燃塑料做電池殼體。
充電設施的標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於不同電動汽車的電壓平台不同,再加上介面、通訊協議等技術因素的不同,這直接導致了樁與樁之間不能互聯互通,而且車樁不匹配的問題非常突出。充電設施包括充電樁、高壓線、高壓接插件和充電槍等高壓部件。其重要性與車內的動力電池一樣,都需要考慮充電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據目前國內發布的充電設施的標准和要求,我們對充電樁和充電槍外殼、插座插頭以及內部的高壓線束的阻燃材料進行了整理,並列舉了目前充電設施的產品,對相應的材料性能特點進行分析。
電器連接件如繼電器、高壓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屬端子需要插拔次數多,還要求壽命要長,以免老化斷裂耐熱。目前常見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國在高聚物(各種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適應性廣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劑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燒時會產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並烷(PBDD)和多溴代苯並呋喃(PBDF),而且鹵素阻燃劑在燃燒時生成大量的煙和有毒且具腐蝕性的氣體,可導致單純由火所不能引起的電路系統開關和其它金屬物件的腐蝕及對人體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嚴重缺點。
目前我國也在針對汽車內飾件制定新的防火標准,意見稿已經發出來,在保留GB8410的基礎上,增加了垂直燃燒、氧指數、煙密度等幾個指標。增加煙密度指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火災發生時,人多數是被煙氣窒息而死。但是,國標仍沒有考慮煙氣毒性。
人們日益重視環保、安全、健康問題,各國也把環保型阻燃材料作為重點開發和研究對象。國家標准也會愈加完善和嚴格,隨之而來的是,車用的阻燃材料往環保與多元化方向發展。
Ⅷ 突發!廣汽新能源Aion S在廣州燃起大火!官方:正了解具體情況
車東西5月18日消息,下午,幾段記錄了一輛廣汽新能源Aion S電動汽車突然起火並燃燒的視頻在微博上流傳。這也是廣汽新能源Aion 車系第一次在網上曝出起火案例。
從其中一個視頻中可以看到,這輛停放在某酒家附近、地面停車位的廣汽新能源Aion S的車身上面貼有「ON TIME」標識,也就是說這應該是一輛屬於廣汽新能源共享出行品牌如祺出行公司旗下的網約車。
▲涉事車輛
在起火之前,涉事車輛的車身後半部以及車底已經有濃煙冒出。很快,車身後半部發生小程度爆炸,Aion S的整個車底隨即出現一瞬間的燃燒,之後車身後半部繼續劇烈燃燒,整個火勢看起來較大。
▲事故現場
從另一段8秒鍾的視頻內容推測,有可能在開始起火的一段時間內,火勢和起火還集中在車輛的後半部分。
▲事故現場
同時,在另外一個從微博流傳出的視頻中則可以看到,這輛Aion S的車頭和車身後半部都處於了起火狀態,並由此產生了更多濃煙。火勢甚至波及到停放在一旁的一輛一汽奧迪A6L轎車。
▲事故現場
根據車東西此前了解,作為廣汽新能源旗下的重磅車型,Aion S於2019年3月1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預訂。
這款純電動車型搭載了一台永磁同步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35kW(約合183馬力)。而為Aion S驅動系統提供電力的,則是被整合進密封底盤的新一代「811」三元鋰電池(鎳鎂鈷比例為8:1:1)。這一動力電池是當時廣汽新能源與寧德時代合作研發的最新成果,能量密度可達170Wh/kg,在技術路線上和特斯拉應用在Model 3上的一樣。
目前,火勢已被撲滅。而從一段不是很清晰的視頻上看,火勢確實相當兇猛,起火的Aion S已經從「白車」變成了「黑車」,損毀嚴重。
▲起火的Aion S損毀嚴重
截至發稿,廣汽新能源尚未通過官方渠道對此事進行回應,因而尚不清楚是否涉及到了人員傷亡。而據國內媒體時代財經從廣汽新能源公關部方面獲得的消息,廣汽新能源目前給出的回復是:「現場周邊環境較為復雜,我們正在詳細了解具體情況中。」
入夏以來,電動汽車自燃或存在起火隱患的情況增多。
日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分批召回部分進口和國產奧迪汽車,共計391874輛。召回原因簡單來說是因為部分零部件可能存在問題,由此可能導致啟動發電機內部局部積熱,極端情況下不排除引發車輛起火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也是在今年5月份,一輛理想ONE新能源汽車也在湖南長沙市的馬路街頭發生了引擎艙冒煙著火的情況,最終調查報告有待發布。
不過根據涉事車主日前在理想APP上對事件進展的描述,消防相關專業機構的專家已經對起火的理想ONE進行了分析,消防判斷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和油路的問題,也不是電池和電機問題。
針對電動汽車安全問題,5月13日,工信部組織制定並發布了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GB 18384-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 30381-2020《電動汽車安全要求》和GB 38032-2020《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這也是我國電動汽車領域首批強制性國家標准。
根據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要能夠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從而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新能源汽車車禍撞車起火。動力電池沒事。引擎蓋裡面著火了。
新能源汽車靠動力電池驅動電動機運行。被撞引擎部分造成電源直接短路就會引起電氣火災。電源短路或過載後保護電路才會動作斷開動力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