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純電動汽車
⑴ 從技術上說,格力電器董明珠造電動汽車靠譜嗎
電動汽車的瓶頸在於電池(蓄電裝置) 其它除了電控算是有點技術含量外也就沒什麼了
格力本就擅長精細化產品 個人倒不覺得有什麼不靠譜
回到根本上 如果這個蓄電問題沒法根本上的發展解決 任何電動汽車也就不存在實用價值
如果蓄電問題解決了(例如:小型同位素電池 鋁陽極電池 超級電容等) 能做到使用成本比燃油機成本低(使用成本=燃油成本+設備攤銷)那麼電動汽車還真就算是個小家電而已了
⑵ 格力大股東為何偏偏選新能源汽車
近日,長園集團發布公告稱,格力集團擬向公司全體股東發起部分要約,本次要約收購不以終止公司上市地位為目的。此次格力集團看上的長園集團,旗下有電動汽車相關材料、智能工廠裝備及智能電網設備三大業務板塊。2017年,長園集團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6億元,其中,這三大業務板塊分別佔比27.67%、33.02%和39.31%。
有數據顯示,格力集團去年營收約為1500億元,格力電器的營收為1482億元。也就是說,格力電器為格力集團貢獻了大部分營收。
「除去格力電器之外,目前格力集團基本就是一個控股公司,沒有實質性業務,而其也需要迅速開展新業務,降低對格力電器的依賴。」一位接近格力集團人士透露。
同時,長園集團方面給出的信息,也透露出格力集團對新能源業務的興趣。長園集團董秘倪昭華對外表示,格力集團要約收購長園集團,是因為看好公司三大業務板塊。對於雙方是否會共同聯手涉足汽車產業鏈,其並未正面回應。
來源:中國經濟網
⑶ 格力馬電動車怎麼樣
電動二輪車增程器
符合新能源電動車新國標的都是可以上牌照的,記得帶上購車發票合格證身份證去到車管所領表申請牌照就可以了。
由於低速電動二輪車的續航里程還是比較有限的,不能完全滿足大眾的日常出行需求,如果想要增加其續航里程,可以裝上一台增程器,以此來增加其續航里程,增加其活動范圍,滿足大眾日常出行需求,實現出行往返自如,不再因半途沒電而舉步維艱。
增程器可以直接找廠家購買,廠家直接發貨,這樣會便宜一些。需選擇大廠家大品牌出品的增程器才會有質量、性能、工藝、售後等全方位的保障,不然如果是小作坊式的廠家就容易壞也沒有各方面的保障了。
增程器使用建議:
增程器在電量是滿格的時候不推薦啟動,一般建議在電量只有30%-40%的時候啟動是最佳的。滿電量的時候啟動是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效果的,為了環境友好,建議在需要的時候啟動增程器,電池污染比廢氣污染更嚴重,保護電池就是保護環境。不建議在電池沒有一點電的情況下使用,增程器啟動的時候是電啟動,在電池一點電都沒有的時候啟動可能會打不著火。
⑷ 格力推出的新能源汽車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其優勢在哪裡
你好!格力新能源汽車其實就是珠海銀隆的電動汽車,目前比較有競爭力的是電動大巴,珠海市幾乎所有公交車都已更換為銀隆電動大巴了,總體來說乘坐還是比較舒適的,據說是使用自己特有的鋰電池,造型也還不錯,我們每天上下班都乘坐。
⑸ 格力董明珠造出新車「艾菲」,遭到群嘲的車標有什麼玄機
在董明珠入主銀隆可謂是歷經風波,頂著眾多股東們的反對意見,還在王健林的幫助下最終成功的入主了銀隆,但是風波並沒有這樣的結束,銀隆公司自己的內部又出現了做假賬貪污的情況。
這輛艾菲在外觀上確實與埃爾法比較相似,艾菲的車標則是由五個圓圈組成,看起來像一朵小花,很多網友調侃,車標比奧迪還多一個一個圈,不過小編認為這樣的車標並不難看。在動力方面這輛銀隆公司的車採用了先進的永磁同步電機,電池方面則使用了102KWH的三元電池,最大的功率也能夠達到136KW。
充電時間則是快充只要兩個小時就可以了,慢充則需要8個小時,整體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當然在質量上官方表示30年都開不壞,不知道這輛車的質量能否像格力的空調一樣經久耐用。不過我認為這輛艾菲雖然其它表現都相當的不錯,但是在定價方面略高,雖然新能源有國家的補貼,但是這樣的售價可能會勸退很多消費者的,不知道各位對這輛車感覺怎麼樣?
⑹ 珠海格力產品有電動車嗎
切,人家怎麼會出那麼垃圾低端的玩意呢
⑺ 常州市大金格力電動車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常州市大金格力電動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06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自行車裝配,自行車配件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王建海
成立時間:2006-06-28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48300012643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江蘇武進經濟開發區河頭村
⑻ 樂視網和格力參與製造電動車,他們現在怎麼樣了成功了嗎
一個死了,一個半死不活
⑼ 格力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否正確
新能源汽車是今後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當下熱門的風口行業之一,因此有不少企業跨界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在格力之前,就有樂視、網路等互聯網企業,以不同方式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一直以來,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扶持力度相當之大,在許多城市都可以見到電動公交車的身影。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速,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國際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氣候變暖日益明顯。
在此背景下,以節能減排為重要目標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並逐步形成以能源、機電新技術為支撐,多種新能源為動力,涵蓋新能源汽車整車、配套部件、專用儲能材料及相關服務等領域,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呈現快速突破、競相發展的態勢。
因此,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產業化進展迅速。尤其受益於政府大規模補貼,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進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