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電池報道
A. 3.15特別報道|新能源車跑的更遠了,安全保證別跑遠!
如今,新能源車的最高續航里程已經突破600km,「里程焦慮」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是,如何能讓消費者渡過「安全焦慮」這一關,提升動力電池質量,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還需要企業、電池供應商以及相關標准制定者多方的共同努力。
文/李麗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新能源車主換過的電池,換下來的電池流向哪
據報道,揚州最早的一批新能源汽車在使用5年-6年後,電池的蓄電量會下降,不足以支撐汽車的動力,面臨著更換電池的需求,揚州首批新能源汽車或迎來換電池高峰。
報道稱,新能源汽車上的電池使用5年-6年後,其內部的化學活性發生了改變,導致蓄電量下降,不足以支撐起汽車的動力,一般使用5年後的電池,它的蓄電量在80%左右。蓄電量的下降,會直接導致續航里程的縮短。
據悉一般新能源汽車售出後,廠商會對電池有質保期,質保期各家不太相同,某汽車廠商電池的質保為6年或15萬公里(以先到為准)。質保期內,電池發生質量問題,可免費更換。出了質保期後,廠商只對電芯質保,電池的更換則需用戶買單。
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國家正在擬出台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廠家對電池回收承擔主體責任,也就是說,更換下來的舊電池廠家回收是唯一途徑。
希望相關辦法可以早日開始實施!
C.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為趨勢下,作為產業鏈中重要一環,有哪些動力電池企業被央視報道過呢
比亞迪呀,應該是目前國內最好的電池製造商了,而且在國際上也很有市場的!
D. 電池廠商接連發布黑科技,新能源汽車或將迎來飛速發展
對於電動車市場而言,消費者看重的不僅僅是品牌和口碑,整車續航能力也格外重要。雖然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都能達到400公里以上,但是駕駛者心中的里程焦慮依然存在,只要這種情緒存在一天,消費者心中芥蒂自然也難以放下。
或許是廠商知道消費者心中的顧慮,在近期這段時間內密集發聲,紛紛展現了自身最強黑科技。5月18日,蜂巢能源發布了旗下無鈷電池,官方宣稱能夠達到880公里的續航;5月13日,廣汽新能源宣布「超級快充電池」進入量產測試階段,電池充電至85%僅需8分鍾;5月11日,寧德時代業績說明會上,曾毓群透露了自身雄厚的技術儲備;3月份,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將搭載磷酸鐵鋰車型的續航里程大幅度提高。
彷彿在一瞬間,腦海中看到了電動車市場的百家爭鳴。或許,未來引領電動車市場的變革者,就出現在其中。
行業新兵——蜂巢能源
對於這家企業而言,相信有不少人都會感到比較陌生,它的前身為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2018年2月獨立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說它的背後代表著長城汽車。
5月18日,蜂巢能源發布了旗下無鈷電池產品,成為全球首家成功研發出無鈷電池的企業。之所以這項技術能夠被大家所重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目前市面上較為常見的三元鋰電池中,正極材料為鎳鈷錳酸鋰,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
但鈷是一種較為稀有的元素,全球陸地鈷的儲量約為710萬噸。隨著如今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鈷的需求量也在持續上升。持續增加的需求和較為有限的儲量造成了鈷價格的不斷上漲,從最初的每噸8萬元,達到最高每噸60萬元。正因如此,動力電池的去鈷化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蜂巢能源發布的第一款產品是基於590模組的無鈷電芯,容量為115Ah,電芯能量密度為245wh/kg。這款電芯為當前通用化電芯尺寸設計,能夠搭載應用到目前大部分純電平台,整車端能夠實現15年120萬公里的質保,預計在2021年6月份推向市場。
第二款是L6薄片無鈷長電芯,容量226Ah,官方宣稱在整車端能夠實現880公里的續航里程,目前全球第一,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實現量產。
除此之外,無鈷電池在安全性上也能夠有相應保障。以熱穩定性為例,無鈷電池能夠通過150℃的熱箱實驗,而相同環境條件下,三元鋰電池的穩定性就比較一般。此外,蜂巢能源官方說明,其無鈷電池還經過了針刺試驗、海水浸泡、擠壓試驗等。
因此從目前的行業情況下來看,使用無鈷電池既能夠節約一定生產成本,為後期產品價格調控留出空間;又能夠提高自身電芯密度,為車輛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何樂而不為呢。其實不止是蜂巢能源,目前造車新勢力的「行業一哥」特斯拉也同樣看重這項技術,在今年6月份特斯拉「電池日」活動中,無鈷電池或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另闢蹊徑——廣汽新能源
作為目前國內電動車領域發展較好的車企之一,廣汽新能源在電池技術的研發上走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早在2014年,廣汽集團就開啟了對石墨烯技術的研發。經過了6年的探索,目前已經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結構石墨烯材料的制備和應用技術。2019年11月,基於三維結構石墨烯材料自主研發的「超級快充電池」正式對外公布。
就在蜂巢能源發布無鈷電池的前兩天,5月13日,廣汽新能源官方發布消息,今年底,石墨烯電池量產研發工作終於從實驗室走向實車,將進入量產測試階段。
其自主研發的「超級快充電池」已經完成電芯、模組、電池包樣件的測試工作,並進行了實車大功率充電測試,安全性能和電池壽命均已達到相關標准。
在測試中,裝配「超級快充電池」的車輛僅需8分鍾,就可以將電池充電至85%,充電時間與傳統燃油車的加油時間基本相當。不過在這里官方並未說明此次測試車輛初始電量以及實驗用的充電樁功率有多大,不過即便是按照30%——85% 這個區間,如果能夠在國家電網等標准快充介面充電的情況下,實現8分鍾補充續航里程,那對於電動車的日常實用性而言,將得到大幅度提高。
行業大哥——寧德時代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叫「悶聲發大財」,說的是少說話多做事,低調不張揚地賺錢發財。這句話應用在寧德時代身上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作為動力電池行業的大哥,寧德時代是一家懂得悶聲發大財的企業,從公司成立以來,罕有外界采訪。不過在5月11日寧德時代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曾毓群出場解答大家關於寧德時代的疑問。
首先是特斯拉等車企自建電池廠帶來的威脅,曾毓群表示特斯拉的技術路線對寧德時代不會有沖擊,雙方在共同探討如何把電池做得更好。同時公司今年下半年開始向特斯拉供貨,供貨不限於磷酸鐵鋰或者三元。
對於固態電池和無鈷電池等大家目前公認的下一代電池技術,曾毓群也進行了解答。他認為,目前應用在車輛上的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表現不盡如人意,真正的固態電池需要用金屬鋰作負極,這樣才能提高能量密度。而關於「無鈷電池」,曾毓群透露道,寧德時代有著自己的無鈷電池技術儲備,目前研發進展順利,重點在於想辦法搞好供應鏈,並且宣稱這是一個全新的、顛覆性的產品。
關於自家競爭對手比亞迪前不久推出的「刀片電池」,曾毓群表示:「目前據報道的刀片電池是我們2016年量產的CTP結構創新概念中的一種,我們已經選擇並量產CTP結構創新里最優的幾種,比如CTP-0、CTP-1、CTP-2。」同時他也透露道,寧德時代在CTP技術上有多種解決方案,在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均有應用。車型上包含乘用車、商用車均有配套方案。
安全至上——比亞迪
比亞迪作為最早布局新能源領域的主機廠之一,其引以為傲的就是電池技術,雖然早期大規模發展磷酸鐵鋰的它,在續航里程上被後來的三元鋰電池超越。不過比亞迪一直繼續堅持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雙線並進的戰略,如今也得到了技術果實。
今年三月份,比亞迪正式推出了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當然了,這個「刀片電池」與我們日常使用的刀並沒有太大關系,主要是由於此電芯形狀長且薄。以比亞迪漢EV車型為例,其配備的電芯長度為1米,寬約10厘米,厚度僅為2厘米,這樣的電芯形式在之前車型上從未出現過。
該電池通過結構設計改進,拋棄了原有模具局限,使得體積利用率相較於模組電池包提升了50%以上,最終達成在同樣的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的設計目標。得益於此,搭載「刀片電池」車型的續航里程能力已經達到了搭載高密度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
而磷酸鐵鋰電池真正的優勢在於安全,三元鋰電池在超過200攝氏度時就有可能發生熱失控,引發起火爆炸。磷酸鐵鋰電池則在500攝氏度以內都有著極高的穩定性,即便萬一發生熱失控,磷酸鐵鋰電池放熱也較為緩慢,且分解時不會釋放氧氣,能夠有效避免起火風險。
對於比亞迪而言,他們的黑科技在於提升了原有磷酸鐵鋰電池的競爭力度,把二者在續航里程上的差距又拉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並且磷酸鐵鋰本身在安全性以及穩定性方面均優於三元鋰電池,壽命方面,比亞迪「刀片電池」可以做到充放電3000次以上,行駛120萬公里。
百家爭鳴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上是最為輝煌燦爛的時期。這其中出現了諸子百家,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不少思想一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眾人。
回過頭來看,目前的動力電池市場似乎也是如此,各大廠商都有著自己的研究方向,努力鑽研,不斷克服著一道道技術難關。因為,他們也都知道,在百家爭鳴之後,就會迎來秦漢一統,誰越早克服當下難關,未來市場前景就越廣闊。
蜂巢能源發布的無鈷電池,最早計劃於2021年中下旬面世,低成本高續航的特性讓消費者可以預見,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將會占據中高端長續航車型市場;廣汽新能源的石墨烯「超級快充電池」,如果在真正投入量產之後能夠做到8分鍾充滿85%的電量,那能夠解決大部分消費者的續航里程焦慮;寧德時代不同於主機廠,它就如同是一位隱居的武林高手,你永遠也不知道它的真正技術儲備有多少,如果有朝一日電池技術得到突破,筆者認為很有可能他是第一個做到的;比亞迪推出的「刀片電池」更多的為當下車型服務,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自身車型續航里程,短期內獲益的可能性更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因為自己開的是新能源的電動汽車,昨天無意間看到關於特斯拉的報道,說到現在鋰電池裡含有金屬鈷,有劇毒
鈷是有毒,但和你幾乎沒關系,因為你不可能接觸到,萬一你接觸到了也應該是電池爆炸以後的事了,所以你用鋰電池該擔心的是電池的安全問題!
特斯拉用的是三洋的鈷酸鋰電芯,也是全球最好的鈷酸鋰電芯,但電芯串並聯多的話就容易出問題,而且一爆炸起火就是大問題,所以特斯拉也燒了好幾輛車了!
其它電動汽車絕大部分用的是磷酸鐵鋰的電芯,安全性好多了,但是能量密度也低了(特斯拉不用的原因)
F. 新華社: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亂象頻頻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新華通訊社獲悉,據報道,雖有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但是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高達136萬輛,今年1季度銷量則為51.5萬輛,同比增長2.8倍,然而,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一環,退役電池回收暗藏風險。業內人士指出,到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約20萬噸,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規渠道,帶來安全和環境隱患。
大家都在關注台前,除了傳統車企以及造車新勢力之外,不少跨界巨頭也紛紛官宣進軍造車,但在幕後,廢舊電池的末端處理再利用則亂象頻頻。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約20萬噸,2025年累計退役量約為78萬噸。為保障電池回收,工信部2018年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應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2018年至今,共27家企業進入工信部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名單,俗稱「白名單」。
據目前現狀來看,不少主機廠已經建立了電池回收業務。但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動力電池大量沒有流入正規渠道,反而是被一些無資質、高污染的小廠高價所收購,造成環境二次污染的隱患。而因為成本問題,很多正規車企和電池處理企業都在回收報廢動力電池方面存在困難,這也給小作坊們提供了可乘之機。
動力電池回收亂象,帶來很多潛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在動力電池拆解破碎、有價金屬提取過程中,一些「小作坊」不對產生的廢氣、廢液、廢渣進行處理,甚至任意排放。因為技術不到位,廢舊電池資源化利用效率低,存在資源浪費,在拆解過程中還存在爆炸風險。
我國在2015年後迎來新能源汽車熱潮,一般動力電池會在5至6年後退役,在未來幾年將進入「高峰期」,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帶來的安全和污染威脅需要引起重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但目前動力電池的回收網路還不健全,只有建立完整、高效的電池回收體系,提高電池回收率,才有可能真正解決電池回收難問題,更多消息持續關注。(部分信息編譯自新華通訊社)
G. 新能源汽車20萬噸退役電池大量流入黑市,你覺得該不該執行誰製造誰回收
新能源汽車20萬噸退役電池大量流入黑市,你覺得該不該執行誰製造誰回收?我覺得就應該執行,誰執著誰會上,為什麼說應該執行這個政策的,因為只有執行這個政策才能夠避免這些電池流落在外,導致環境的污染,啰嗦,連生產這個電池的廠家都不願意回收,對電池的話,那麼我相信沒有人肯去回收這些電池的,那麼這樣的話對於我們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有很多的時候對電池流落在外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總的來說,所以說啊,我們就要實行這個政策,誰製造的東西誰就應該把它回收回去,這些麻煩是你們製造出來的,那麼就應該要把它給解決掉,而且這些電池對於我們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而是我們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