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中國是否應該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什麼

中國是否應該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7-21 19:20:19

『壹』 為什麼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戰略

發展新能源車,除了因為新能源車本身更環保、動力等性能更優越以及更適合未來的智能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倒逼國內的能源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即發展新能源車會逼著電力擴容和發展,電力有了更大的市場,又會逼著電力的清潔化(否則環保那關通不過),電力的清潔化又會逼著相關產業開發成本更低、質量更高、性能更優的太陽能設備、風能設備、核能設備、水能設備以及儲能設備和高性能電池等的發展,這些可再生能源向電網供電又會逼著提升電網的智能化升級。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在全球未來新能源產業競爭中率先發展,提前布局(特別是相關的專利布局),才能取得未來不可避免的新能源產業的領先優勢。因為石化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遲早會枯竭,人類走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一條必由之路。與其最後因石油資源枯竭而被動發展新能源(到時其它國家可能已經領先),不如趁石油還是其它國家主要能源的時候,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倒逼產業資本提前轉型到新能源方向上來。也許這才是國家如此大力度和緊迫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最重要的原因。發展新能源汽車只是國家推動整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抓手,而非其戰略目標的全部。OFweek新能源汽車網為您解答

『貳』 中國為何要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車

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迅速,產銷量不斷實現新的突破。2014年,全年生產汽車2372.29萬輛,同比增長7.3%,銷售汽車2349.19萬輛,同比增長6.9%,產銷量連續5年保持世界第一。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國能源需求供給的缺口越來越大。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估計:202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4億輛,機動車的燃油需求分別為1.38億噸和2.56億噸,為當年全國石油總需求的43%和57%。我國的石油資源短缺,石油進口量以每年兩位數字的百分比增長,未來10~15年內能源缺口將達到60%。

與此同時,燃油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的污染愈來愈嚴重,大、中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的污染以及20%~30%的含鉛顆粒污染物均來自於機動車的尾氣排放。發展低碳經濟是國家大力倡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能源和低碳技術,不僅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確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氣體排放、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本途徑,更是著眼全球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和現代化發展目標的重大戰略任務。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電代油,減少排放,既符合我國的國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加速推進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不僅能夠促進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和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而且能夠提升汽車生產製造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汽車工業技術進步,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是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振興我國汽車工業的重大戰略舉措。

『叄』 如何看待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 核心技術提升推動發展

傳統燃油車受限,新能源汽車崛起

傳統燃油車時代,跨國汽車廠商在核心的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領域擁有上百年的技術積累,讓國內廠商短時間內難以逾越。而新能源汽車就沒有這樣的包袱,動力來自電池,電機可以依靠電量不同改變轉速,輕松實現無級變速。由於電池幾乎全部分布在底盤上,底盤的設計與調教也與燃油車有所差別。

正因為如此,在產業風向轉向新能源和智能化時,自主品牌繞過了傳統燃油車的技術限制,與汽車工業強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有了換道超車的可能。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萬輛和10.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6%和125.6%;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3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9%和141.6%。

其中,2018年5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7萬輛和8.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9%和112.8%;1-5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25.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5.1%和124.7%。

2018年5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萬輛和2.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8.8%和196.8%;1-5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萬輛和7.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7.3%和218.4%。

與此同時,我國對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三大核心技術也給予了高度重視,並成為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競爭的重點。

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分析

目前包括北汽、江淮、比亞迪、吉利等諸多國產品牌都表示,已掌握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不僅如此,寧德時代、國能高科、國軒高科等一批大型新能源汽零部件企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企業在整車、核心技術等方面的差距並沒有傳統燃油車那麼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1995至2015年期間,全球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總計近20萬件。其中,汽車強國日本的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佔全球總申請量的46%,具有絕對優勢;我國緊隨其後佔18%,但我國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汽車和整車控制及附件方面,這說明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的研發方面投入較大,但對整車的專利布局卻較少。

汽車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融合正在加速,開始進入科技革命和創新發展的新時代。這是我們實現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戰略機遇期。因此,需要努力提升自身技術積累,加大對整車研發和專利布局的力度。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勁帶動下,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電控配套數量超過70萬套,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25億元,預計到2023年有望突破1200億元。同時,到2020年,國內七家主要動力電池廠商的生產能力也將達到100GWh(電功計量單位,1GWh等於100萬度),能夠滿足200萬至30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需求。

核心技術提升推動新能源車發展

近年來,受電池需求量不斷擴大影響,鋰、鈷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以鈷為例,2016年鈷的價格是20萬/噸,目前的價格已超過60萬元/噸,不到三年漲了三倍。

電池、電控、電機的進步和成熟,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的商業發展起著關鍵作用,純電動汽車要想在與傳統燃油車的較量中勝出,就必須要在技術和成本方面取得優勢。

經過努力,目前我國在動力電池方面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到2020年,我國電池的能量密度將提升至220Wh/公斤,電池系統成本預計會下降到每度電1000元左右,這使純電動A級整車的價格從目前的20萬元下降到15萬元左右,接近傳統燃油車的價格水平,如果綜合考慮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購置和使用成本已基本一致。

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行業的競爭並不僅僅是電池企業間的競爭,也非局限於整車間的競爭,整車與零部件之間是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關系。所以,我們必須要站在產業發展的高度,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對新能源汽車的基礎理論、高端裝備、關鍵材料、關鍵技術、零部件總成等進行全方位攻關,走出一條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的新路子。

『肆』 中國目前是否具備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條件

我認為還是已經具備的,而且是天時地利人和,不過挑戰也很多,中國的氣候環境已經很糟糕了,發展新能源汽車勢在必行,而各大國內汽車企業在技術上也有了一定的儲備,尤其是比亞迪、北汽這些企業。經過這些年的試點和推廣,新能源汽車也一定程度上被消費者接受,我自己要換下一個就會考慮新能源汽車。

『伍』 中國新能源汽車有何重要意義

在中國,新能源車的官方定義=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實際上,最受政策鼓勵的,就是純電動車。

為了鼓勵這個創新產業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可謂不遺餘力。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呢?同樣能實現節能環保、而且解決方案更容易被接受的普通混合動力,為何不在鼓勵范圍之列?

這就要再往深分析一個層次,為什麼要有汽車新能源產業政策?

真的像紅頭文件里說的,是為了節能、環保、消除霧霾?!

錯!

產業政策其實就是和平時代的軍備競賽,是為了讓我國汽車產業崛起,在全球化經濟分工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除了經濟考慮,我認為還有國家安全的考慮。

汽車每年會消耗大量的石油能源,而我國一直是一個少油多煤的國家。

燒油多了,不光是個費錢的問題,而是能源上受制於外人的問題。一方面,別人操控國際油價,我們容易吃虧。另一方面,真的打起來,物資運輸被封鎖了,就容易被人掐住咽喉。

把燒油的車,轉化為用電的車,我們就相對降低了對石油的依賴,轉而應用其它形式的能源。

環保,並起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是相對次要的。

但是這些話,政治不正確,無論對於自己的民眾還是海外的媒體,都不適合公開去說。

於是全球各大政府,在推行電動車鼓勵政策時,不管各自的真實目的是什麼,都號稱自己是為了地球的環境保護。

大家要理解,政府發言人,本來就像企業里的PR部門。你覺得你們企業的PR部門,說的都是大實話嗎?

說到這里,我們知道了,為什麼中國希望把汽車能源從油,變成電。

那麼,順便說一下,為什麼不支持混合動力技術?

曾經,我也認為混合動力技術是個不錯的技術。支持一下挺好的。

但是,國家要考慮的整體利益,不是個人的感受。支持混動,最大的問題就是,豐田等車企在這方面的產品應用領先你20年。你去支持這樣的技術,自己的車企天賦樹,就永遠開不出花了,就像【三體】裡面地球人的科技被智子鎖住一樣——愛打電子游戲的朋友,應該理解我的意思。

相反,堅決避開混動,讓豐田、本田的優勢沒有發揮的空間。這就是表面的全球化市場經濟公平競爭下面,各國通過產業政策、設置市場隱性門檻的暗流一直在劇烈涌動。

現在這種產業政策已經看到了一定的效果,混合動力在國內的發展進度,受到了極大的延緩,目測已經永遠沒有機會成為主流技術了。

『陸』 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汽車

1、新能源汽車不要石油。

我國的石油主要是依靠進口中東國家的,我國開採的石油產量只有三分之一,明顯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而石油主要都被用在汽車動力方面,為了減少石油進口量,緩解我國的經濟壓力,國家才注重電動車產業的發展。

2、技術

我國汽車產業的很多技術都遠遠落後於日本、韓國等國家,發動機、變速器等都要依靠國外的技術專家。我國的電池產業發展非常好,能夠在世界佔有領先地位。所以發展新能源汽車,能夠讓我國不用再到國外購買大量的專利和零配件。

3、環境問題。

因為汽車尾氣排放量超標,給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我國近幾年著重強調要可持續發展,燃油汽車明顯是與國情相違背,為了保護環境,不再過度開發不可再生資源,更為了人民的健康,要少用燃油汽車,多用電動車或者電動汽車。

(6)中國是否應該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什麼擴展閱讀:

電動汽車發展雖然不會對電網帶來能量沖擊,但是卻會造成功率沖擊。隨著大量電動汽車接入電網進行充電,會增加電力負荷。

如果原來的用電負荷高峰期和電動汽車充電的電力負荷高峰期疊加,勢必會導致電網用電負荷的峰谷差增加,電網調峰的難度加大,加重電網壓力,進而大大降低電網安全性及可靠性。

此外,大量電動汽車接入電網,將產生諧波污染、電壓偏移、三相不平衡等電能質量問題,同時還會使變壓器加快老化程度,降低使用壽命。

因此未來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必須加大對電動汽車充放電策略、充電設施規劃、電力系統智能控制等內容的研究投入,優化充放電策略,減少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影響;同時需建立分時充電電價,合理引導用戶在低谷復合時充電,躲避電網高峰復合,減少電動汽車充電對系統的沖擊影響。

『柒』 如何看待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 核心技術提升推動發展
傳統燃油車受限,新能源汽車崛起
傳統燃油車時代,跨國汽車廠商在核心的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領域擁有上百年的技術積累,讓國內廠商短時間內難以逾越。而新能源汽車就沒有這樣的包袱,動力來自電池,電機可以依靠電量不同改變轉速,輕松實現無級變速。由於電池幾乎全部分布在底盤上,底盤的設計與調教也與燃油車有所差別。
正因為如此,在產業風向轉向新能源和智能化時,自主品牌繞過了傳統燃油車的技術限制,與汽車工業強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有了換道超車的可能。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萬輛和10.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6%和125.6%;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3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9%和141.6%。
其中,2018年5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7萬輛和8.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9%和112.8%;1-5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25.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5.1%和124.7%。
2018年5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萬輛和2.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8.8%和196.8%;1-5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萬輛和7.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7.3%和218.4%。
與此同時,我國對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三大核心技術也給予了高度重視,並成為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競爭的重點。
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分析
目前包括北汽、江淮、比亞迪、吉利等諸多國產品牌都表示,已掌握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不僅如此,寧德時代、國能高科、國軒高科等一批大型新能源汽零部件企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企業在整車、核心技術等方面的差距並沒有傳統燃油車那麼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1995至2015年期間,全球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總計近20萬件。其中,汽車強國日本的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佔全球總申請量的46%,具有絕對優勢;我國緊隨其後佔18%,但我國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汽車和整車控制及附件方面,這說明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的研發方面投入較大,但對整車的專利布局卻較少。
汽車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融合正在加速,開始進入科技革命和創新發展的新時代。這是我們實現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戰略機遇期。因此,需要努力提升自身技術積累,加大對整車研發和專利布局的力度。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勁帶動下,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電控配套數量超過70萬套,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25億元,預計到2023年有望突破1200億元。同時,到2020年,國內七家主要動力電池廠商的生產能力也將達到100GWh(電功計量單位,1GWh等於100萬度),能夠滿足200萬至30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需求。
核心技術提升推動新能源車發展
近年來,受電池需求量不斷擴大影響,鋰、鈷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以鈷為例,2016年鈷的價格是20萬/噸,目前的價格已超過60萬元/噸,不到三年漲了三倍。
電池、電控、電機的進步和成熟,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的商業發展起著關鍵作用,純電動汽車要想在與傳統燃油車的較量中勝出,就必須要在技術和成本方面取得優勢。
經過努力,目前我國在動力電池方面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到2020年,我國電池的能量密度將提升至220Wh/公斤,電池系統成本預計會下降到每度電1000元左右,這使純電動A級整車的價格從目前的20萬元下降到15萬元左右,接近傳統燃油車的價格水平,如果綜合考慮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購置和使用成本已基本一致。
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行業的競爭並不僅僅是電池企業間的競爭,也非局限於整車間的競爭,整車與零部件之間是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關系。所以,我們必須要站在產業發展的高度,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對新能源汽車的基礎理論、高端裝備、關鍵材料、關鍵技術、零部件總成等進行全方位攻關,走出一條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的新路子。

『捌』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到底要不要發展

新能源汽車可使中國實現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轉變。雖然當前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和有關汽車公司均在加緊研發此種新型汽車技術並取得長足進展,但總體而言,中國仍基本上與之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差距不過只有3—5 年,並不像傳統內燃機技術一樣存在20年的巨大差距。在商用化和產業化方面更是如此,某些方面我們還有一定優勢。
新能源汽車可繼續開辟中國的汽車市場。中國的汽車產業剛剛發展起來,汽車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車動力系統發展戰略選擇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阻力也會小得多。
想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的知識,推薦你『全球新能源汽車網』,安卓就有,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望採納!

『玖』 也不高為什麼中國要發展新能源汽車

因為中國是這個缺少能源的一個大國,要節省能源。內燃機過於消耗與汽油,但是如果電動機的話可以實行這個國家的汽車產業振興和國家能源發展的戰略實行彎道超車趕超歐美。

『拾』 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迅速,產銷量不斷實現新的突破。2014年,全年生產汽車2372.29萬輛,同比增長7.3%,銷售汽車2349.19萬輛,同比增長6.9%,產銷量連續5年保持世界第一。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國能源需求供給的缺口越來越大。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估計:202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4億輛,機動車的燃油需求分別為1.38億噸和2.56億噸,為當年全國石油總需求的43%和57%。我國的石油資源短缺,石油進口量以每年兩位數字的百分比增長,未來10~15年內能源缺口將達到60%。與此同時,燃油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的污染愈來愈嚴重,大、中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的污染以及20%~30%的含鉛顆粒污染物均來自於機動車的尾氣排放。發展低碳經濟是國家大力倡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能源和低碳技術,不僅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確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氣體排放、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本途徑,更是著眼全球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和現代化發展目標的重大戰略任務。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電代油,減少排放,既符合我國的國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加速推進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不僅能夠促進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和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而且能夠提升汽車生產製造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汽車工業技術進步,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是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振興我國汽車工業的重大戰略舉措。

熱點內容
y61皮卡二手車 發布:2025-05-26 09:04:48 瀏覽:518
五十鈴房車卡車 發布:2025-05-26 08:55:21 瀏覽:57
房車在國內多少錢 發布:2025-05-26 08:49:21 瀏覽:729
風駿3皮卡車前杠 發布:2025-05-26 08:21:09 瀏覽:879
35座車價格 發布:2025-05-26 08:11:50 瀏覽:146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有房車嗎 發布:2025-05-26 07:08:12 瀏覽:97
皮卡丘愛心之劍 發布:2025-05-26 06:52:29 瀏覽:444
tt游戲平台怎麼找去吧皮卡丘 發布:2025-05-26 06:36:54 瀏覽:628
舊金山免費停房車 發布:2025-05-26 06:35:23 瀏覽:571
b型房車哪些品牌 發布:2025-05-26 06:34:30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