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占汽車行業的市場份額
❶ 為什麼中國市場佔全球新能源汽車56%份額,但銷量榜首卻不是中國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中,中國占據了56%的市場份額,但是作為全球最大市場,在中國也並且可以買到幾乎所有新能源車型,不過,其中也有很多車型只有在中國才能買到。
北汽的EU系列是小編近來在廣州打網約車遇到最多的車型,首先它的價格是正的實在,配置雖然不高,但勉強夠用。就乘坐體驗而言,EU系列確實一般,相比起後期推出的EU5,差距還挺大的。所以其實家用的話,我會強烈推薦EU5,它的設計、空間、配置等等都要好很多,當然價格也去到十多萬了。
❷ 中汽協:2019年汽車銷量下降8.2% 新能源市場迎十年首降
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先後經歷了寒潮蔓延、國五國六切換觀望期、新能源補貼退坡、傳統淡季等的侵襲。如今,在業內一片哀鴻中,2019年車市成績單終於出爐。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8.3萬輛和265.8萬輛,環比增長3.5%和8.2%。產量同比增長8.1%,銷量同比下降0.1%;2019年我國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雖然同比仍下降7.5%和8.2%,但產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
從車企來看,上汽集團以累計銷量197.6萬輛銷量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冠軍,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汽車則分別以136.7萬輛、91.1萬輛緊隨其後。值得關注的是,在排名前15的中國品牌車企中,僅有2家車企保持銷量同比正增長。
「目前的市場確實整體低迷,尤其是對於一些品牌力較弱、且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自主品牌來講,確實是不小的挑戰。」在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看來,車市大環境不好,頭部自主車企能夠通過戰略調整保住一定的市場份額,但一些缺乏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會面臨很大的市場風險。
對於中國品牌的前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師建華認為:「前些年中國品牌發展的好,主要由於三四線城市的硬性需求高、消費層級多,加上SUV市場紅利,很多企業抓住了機會。對於中國品牌來說,轉型升級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頭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提升,與合資企業間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對未來而言,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還是能夠穩定在一定程度,甚至是上升。」
總的來說,在車市持續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汽車市場大幅下跌已成事實。對於2020年市場預期,中汽協分析認為:「2020年宏觀經濟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中國汽車產業仍將延續恢復向好、持續調整、總體穩定的發展態勢。預計總體呈現2%的負增長,而新能源市場將保持和目前持平或者微增長的態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最高的地方在哪裡
2019年整體乘用車市場並不景氣,雖然全年累計銷量突破了兩千萬,達到了2097.7萬輛,但同比還是出現了-3%的負增長。幾乎舉國上下都在推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小編其實一直有一個疑問,目前全國不同省直轄市的乘用車銷量當中,新能源車型和燃油車的銷量佔比情況都怎麼樣的呢?銷量排名前十的省直轄市當中,又是哪個地方新能源車型銷量佔比最高呢?下面,小編就基於終端交強險數據,給大家做一個分析。
小結
廣東省不僅僅是乘用車銷量大省,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以及佔比也是全國最高的,足以見得廣東人民相對全國其他地方而言,整體收入水平以及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普遍都是高於全國其他省直轄市的。同時,浙江和湖北人民對於新能源車型相對也是比較青睞的。同時,從這個三個省份最暢銷的車型可以看出,大家對於油電混動車型還是比較認可的,雷凌和卡羅拉的兩款油電混動車型均入圍當地銷量TOP3,同時,地產車在當地也是油市場的,如廣東的比亞迪,湖北的東風風神等,吉利新能源旗下的車型居然沒有入圍浙江新能源銷量TOP3是有點讓人意外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行業資訊,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2019中國車市成績單:產銷量紛紛下滑,自主品牌市場份額跌破紅線
經歷了一年的跌宕起伏,汽車市場終於迎來了2019年的成績單。
值得注意的是,動力電池裝機量呈現大幅增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62.2GWh,同比累計增長9.2%。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累計40.5GWh,占總裝車量65.2%,同比累計增長22.5%;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20.2GWh,占總裝車量32.5%,同比累計下降9%。
關於明年展望,中汽協表示,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全年銷量約下滑2%。同樣預測的還有乘聯會。不過乘聯會相對樂觀,預測明年汽車市場將微增1%。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各大汽車主機廠新能源車型銷量佔比如何
現階段,各大汽車主機廠都在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發展了這么多年,這些汽車主機廠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又怎麼樣了?新能源車型在各自乘用車銷量的佔比又如何呢?下面,小編就基於終端交強險數據,給大家做一個簡單分析。
小結
2019年,從累計銷量排名前三十的各大汽車主機廠交出的銷量成績單可以看出,不同主機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布局。從不同新能源車型銷量佔比可以看出,油電混動領域,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和雷克薩斯的布局還是比較給力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則是比亞迪,奇瑞和上汽通用五菱;插電混動市場則是比亞迪,寶馬和榮威。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行業資訊,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未來燃油車市場份額仍佔70%奧迪:我們還是多研發內燃機吧
[汽車之家行業]??雖然各大車企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車布局力度,但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只佔一小部分,車企們的根基仍在燃油車市場。日前,奧迪CEO馬庫斯·杜茲曼(MarkusDuesmann)表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內燃機仍將保持活躍,所以這家企業將在內燃機研發領域繼續投入大規模資金。
『大眾e-up!』
雖然奧迪堅持發展燃油車,但該品牌也並非在電動車領域無作為。在歐洲市場,純電動車奧迪e-tron的市場表現炙手可熱,在挪威甚至占據了69%的電動車市場份額。前一段時間,馬庫斯·杜茲曼還牽頭成立了一個名叫「Artemis」高科技項目部門,該部門的首要任務就是研發一款高能效純電動汽車,該車型最早將於2024年發布。(文/汽車之家陳燦)
❼ 市場份額一夜回到三年前,為何新能源車走了一大圈又回到起點
更何況,苗圩說的是不會大幅退坡,並沒有說會加大補貼。而且,新政對消費的刺激,體現到銷量,往往還有一個周期——除非是像幾年前新能源剛剛起步時候那種動輒十多萬元補貼的「猛葯」。只是,如今的新能源產業,已經進入到2.0時代,需要優先考量的是整個行業如何健康成長,如何做強,而非短期銷量的拉升,所以,期待新政有「彩蛋」的,基本可以洗洗睡了。
在筆者看來,新能源車的購車補貼,在現有基礎上不減少,已是現階段能期待的極限。至於年底即將到期的新能源車免徵購置稅政策,屆時能夠延期五年,就是對行業最大的支持。
最後說說
近日,工信部發布了降低新能源汽車行業准入標準的徵求意見稿,行業准入的必備條件從具有「設計開發能力」改為具有「技術保障能力」。對此,業內不少人士認為,這是擴大開放力度的信號,更多資本會湧入,也意味著競爭將升級。
一直以來,行業都將新能源作為中國汽車「彎道超車」的契機,事實也已經證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2019年全球一半新能源車都是中國消化掉的。在產業層面,中國的企業已經在新能源產業鏈條上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傳統汽車大腕正在加強與中國新能源玩家的合作。
但是,轉型新能源並不是中國一家重視,歐洲、日本、美國,任何一個汽車發達經濟體,都在盯著這塊未來的大蛋糕。比如,此前世界主要國家對禁售燃油車的時間節點,普遍的說法是最早2040年,但不久前曾傳言德國會提前這一日程,只是後來又被否認了,不過,日前英國運輸部長的調門卻是言之鑿鑿,稱英國計劃提前5年,甚至有可能提早到2032年就開始實施。
如此看來,新能源這一仗,大家都不會任由中國悄悄做大。有鑒於此,如何抓住這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如何引導老百姓向新能源車轉移視線,新一輪的政策,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這不僅關乎今年新能源車會不會繼續「打醬油」,更關乎整個行業未來的長遠走向。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中汽協:2019年全國汽車銷量下降8.2%,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官方網站周一(1月1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汽車產銷量在2019年的降幅進一步擴大。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產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但從同比情況來看,去年的產銷量分別下降7.5%和8.2%。相較2018年,上述降幅分別擴大4.2和5.4個百分點。
中汽協認為,汽車行業轉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環保標准切換及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令行業承受了較大壓力,是造成產銷量降幅擴大的主因。在上述考察期間,中國汽車產銷量與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均呈現負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車同期產銷量降幅大於汽車總體情況。2019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36萬輛和2144.4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9.2%和9.6%。占汽車產銷比重分別達到83%和83.2%,分別低於上年產銷量比重的3.4和1.2個百分點。
其中,轎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0.9%和10.7%;SUV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6%和6.3%;MPV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3%和11.7%。
與此同時,商用車產銷表現則優於乘用車。2019年,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36萬輛和432.4萬輛,產量同比增長1.9%,銷量下降1.1%。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銷也繼2018年之後持續下降。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3輛和2737輛,同比分別增長85.5%和79.2%。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稱,2019補貼大幅退坡,對生產企業影響很大,整個行業處於虧損狀況,很難通過新能源汽車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呈現大幅下降態勢。
陳士華表示,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車發展,但不可能繼續大幅財政補貼,而是通過稅收、使用環節等政策予以引導。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認可度沒得到確認,對2020年新能源汽車謹慎樂觀。
去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在市場所佔份額同樣經歷了同比下滑,SUV車型依然是自主品牌用以與國際競爭對手抗衡的主要產品類型。
中期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840.7萬輛,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9.2%,比上年同期下降2.9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品牌轎車銷售204.6萬輛,同比下降15.2%,占轎車銷售總量的19.9%,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中國品牌SUV銷售492萬輛,同比下降15%,佔SUV銷售總量的52.6%,比上年同期下降5.4個百分點;中國品牌MPV銷售104.1萬輛,同比下降21.6%,佔MPV銷售總量的75.3%,比上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
然而,中國重點企業集團在銷量方面的集中度得到了提高。2019年1-12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2329.4萬輛,同比下降6.7%,高於行業增速1.5個百分點。占汽車銷售總量的90.4%,高於上年同期1.5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汽車出口量較2018年同比1.6%,至102.4萬輛。其中乘用車出口72.5萬輛,同比下降4.3%;商用車出口29.9萬輛,同比增長5.7%。
中汽協總結認為,中國汽車工業在過去一年間所經歷的調整產生了積極效應,下半年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恢復能力,行業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汽車行業的發展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從2019年月度產銷情況變動趨勢看,中國汽車產銷狀況正逐步趨於好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20% 新能源將朝著哪些方向發展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將達到汽車總銷量的20%,同時,財政將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建設給予支持。除了這些,這份《規劃》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還做了哪些新的部署和規劃,一起來看看。
根據專業媒體的分析,未來5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40%的復合增速,與之相關的鋰電池行業也將迎來大幅的增長,2019-2022年的復合增速將達到12.47%,最大市場容量達到402.6億元。
寫在最後:《規劃》的出台,既是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路徑的規劃,也是對新能源行業的有力支持,必將推動行業更快速的發展;對於消費者來說,在不遠的將來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方便和快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❿ 為什麼說五年內新能源汽車能占據市場的半壁江山
去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50萬輛,全球銷量接近100萬輛,中國佔了全球市場的50%以上,美國位列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從充電樁數量來看,去年中國公共類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5萬個,全球是35萬個左右,從推廣的角度來講,我們走在了前面。
另外,從新能源汽車核心的「三電」資源來看,即電池、電機、電控,在國家的扶持下,總體上進步很快。更為關鍵的是,我國動力電池技術跟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第四,建議地方政府放開市場准入,這對於快速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