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億元新能源汽車
『壹』 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真的有發展前景嗎
新能源汽車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1、新能源汽車專業就業前景光明。
當前,我國正在貫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戰略,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實施重點扶持政策。目前國家財政扶持節能減排,促進了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並且已成為新一輪汽車促銷的亮點。隨著油價不斷攀升,能源與環保問題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車無疑會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所培養的人才定然是未來的稀缺人才。
2、新能源汽車專業畢業生就業途徑比較廣。
新能源汽車專業畢業生可以通過競聘,做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到4S店做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技師;還可以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
3、新能源汽車專業簡介: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是國家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緊缺人才專業。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專業核心能力:具備新能源轎車的裝配、檢測、維護能力和汽車與配件營銷服務能力。
『貳』 新能源汽車迎來哪三大拐點
新能源汽車迎來哪三大拐點?按照汽車行業的40%、80%市場滲透率測算,新能源車的未來市場規模將達5.4萬億、10萬億。用蘋果產業鏈的產業節奏來比照當前特斯拉產業鏈所處階段,目前新能車行業類似於傳統手機切向智能手機的情況。
近期,新能源汽車板塊走出一輪獨立行情。不少個股股價創歷史新高。在產業、政策雙維共振下,新能源車行業將迎來三大拐點,而行業拐點,正是投資超額收益的來源。新能源車是一個高確定的賽道,而這個萬億級別的巨大賽道才剛剛開始。
第三大拐點,即"歐洲"拐點,也可以說是"政策拐點"。歐洲的新冠疫情,並沒有阻止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長,主要因為歐盟2020年執行了最嚴汽車碳排放標准,設定2021、2025、2030年達到碳排放量目標。歐洲7月新能源車銷量11.4萬輛,同環比分別215.7%/22.6%,延續強勁增長趨勢,今年來僅4月受疫情沖擊有所同比下滑。
在此政策推動下,德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了11.4%,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8.6%,環比上升2.8%。緊隨其後的法國、英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為
9.48%、8.93%;同比增長7%、6.4%。反觀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到5%。在強刺激政策和新車型上市的刺激下,3季度有望繼續增長,持續超預期。
『叄』 讀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好不好
非常好啊!新能源汽車技術目前是國家大力扶持的技術和企業發展。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污染的問題,汽車尾氣污染嚴重污染空氣質量,所以這個專業還是非常有前途的。
『肆』 國能93量產下線,為何說「恆大牌」電動汽車贏在起跑線上
6月29日,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國能93車型量產下線儀式在天津舉行。
據了解,國能 93是一款基於瑞典薩博(SAAB)鳳凰E平台及薩博技術打造的純電動車型,早在恆大入主前,NEVS就已完成該車型的研發。
作為一款定位普通型、實用型、經濟型的車型,國能93(參數|圖片)在高效電能、卓越駕控、極致安全、智能出行等多個方面均有著出色的表現。這一高性價比的車型量產推向市場,將惠及普通消費者。
超能力三:「全產業鏈」系統性競爭優勢
恆大通過正確前瞻的布局,在短短一年內成功搭建了國內首個新能源車全產業鏈,使得「恆大牌」新能源汽車具備了絕對的系統性競爭優勢,以及「全環節」的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技術,真正實現了「用世界技術造恆大車」。未來覆蓋全產業鏈的尖端科技將成為恆大後續研發新車型的堅實基礎。
1月15日,恆大入主承襲「薩博」基因的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為其新能源汽車藍圖注入了純正的北歐工業基因;
1月24日,恆大入主卡耐新能源,掌握日本頂尖動力電池核心技術;
1月29日,與頂級超跑科尼賽克組建合資公司,致力於研發和生產製造世界最頂級新能源汽車;
3月15日,收購荷蘭e-Traction,掌握商用車領域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
5月30日,收購英國Protean,掌握乘用車領域最先進輪轂電機技術;
至此,恆大通過垂直整合,迅速構建起「整車研發+三電系統+銷售渠道」的完整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
不難發現,恆大造車,布局的是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體系,瞄準的是上下遊行業高精尖技術。國內最強銷售渠道+強大量產交付能力+首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加持之下,恆大造車已先人一步占據了絕對優勢,未來「恆大牌」新能源汽車將如何顛覆行業格局?我們拭目以待。
『伍』 恆大再投250億造車,首款新能源車今年上半年亮相
在我們擔憂恆大健康虧損之際,未來兩年人家又安排了250億資金的投資。據悉,為了搶占規模和效率,據悉其計劃3年投資450億人民幣(2019年投資200億,2020年投資150億,2021年投資100億),規劃在中國、瑞典及"一帶一路"的相關國家,建設10大整車生產基地,並建設相應配套的核心技術的零配件生產基地(如電池、動力總成等)。
據了解,恆大新能源已在全球聘請15位設計師同步研發15款車,未來10-15年內將實現年產500萬輛汽車,而為了將許家印的"十五字戰略"貫徹到底,恆大在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投資還將持續進行。
至於虧損,想必進軍新能源造車的恆大也早已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准備。目前特斯拉和蔚來依舊處於虧損中,可見造車確實投資大、周期長,就像人們說的類似"燒錢的無底洞"。
小編語
比起不斷陷入"資金荒"的蔚來、威馬等造車新勢力,背靠恆大集團的恆大新能源確實令人羨慕。雖然由於新能源投資巨大,導致恆大健康在2019年的虧損進一步擴大,但是背後的恆大集團在2019年依舊取得了很好的業績。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對於一年地產業務擁有6010.6億元銷售業績的恆大來說,一點小小的虧損完全能夠扛得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新能源汽車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1、比亞迪
公司連續四年蟬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今年1-10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7.2萬輛,市場份額提升至20%,繼續穩居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車表現突出,銷售16.3萬輛,市佔率達到22.5%;新能源客車銷售0.93萬輛,市佔率達到17%。長江證券指出,作為一家橫跨汽車和電池兩大領域的企業,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位列全球第二。
公司為新能源汽車龍頭,發力變革提升產品力,爆款頻出提振業績。從新能源乘用車業務來看,強勁新車周期+補貼新政帶來盈利提升。傳統乘用車方面,銷量觸底,精品新車帶來量價齊升。動力電池方面,公司出貨量行業第二,技術和成本優勢領先,開啟外供後發展空間巨大。受益新車熱銷和下半年補貼大幅提升,公司業績將迎來明顯改善。
2、宇通客車
公司第三季度單車收入48.9萬,同比環比基本持平,但考慮到新能佔比的環比同比下滑,預計新能源單車收入同比環比提升。雖然單車利潤同比出現下滑,但環比已開始改善。公司第三季度單車利潤3.9萬,同比下滑1.8萬,環比提升1.7萬,過渡期後新能源新車型對盈利的環比改善比較明顯。公司後續成本降幅和新能源放量程度成為公司盈利邊際變化的核心因素。
興業證券指出,短期看,公司的成本下降幅度,新能源客車銷售放量速度在與補貼的退坡幅度賽跑,其相對強弱決定公司的盈利邊際走勢;中長期看,新能客車行業逐步出清不可逆,公司份額提升是大概率事件,且公司新能源業務有望在歐洲突破為公司貢獻新增量,公司市場地位將進一步提升,看好公司的長期發展。
3、寧德時代
公司前三季度業績超預期,據行業數據,公司三季度電池裝機量約5.3GWh,同比增長超60%,市佔率超40%。三季報披露的公司存貨約52.9億元,環比增幅不大,預計中報中的庫存和發出商品很大比例應該已在第三季度確認,綜合行業特點與公司經營情況,估算公司Q3銷量可能在8GWh左右,銷量仍遙遙領先。公司產能持續擴張,估計新增產能在第三季度已有部分貢獻銷量。
招商證券指出,公司多個項目累計投入占總預算的比例超過6成,預計Q3已有部分貢獻銷量,其他幾個項目均已開工,估算公司三季度動力電池月產能已達到2-2.5GWh。公司已獲得國內外主流客戶的認可,未來公司現有+湖西+溧陽項目產能將達50GWh,疊加與整車廠合資產能以及海外擴產,龍頭地位有望強化。
4、新宙邦
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0.87億元,同比增長13.77%,增速有所提升。公司擬在福建邵武金塘工業園投資10億元建設1.5萬噸高性能氟材料。項目共分為兩期,其中一期投資約5億元,一期產品包括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全氟磺酸樹脂、氫氟醚等高性能氟材料,預計2020年四季度達產,投產後預計實現年收入6.97億元,凈利潤1.34億元。
海通證券指出,福建項目是公司進軍高端氟材料領域的重要一步,公司將充分利用在氟化工、半導體及電子化學品等方面擁有的技術優勢和客戶優勢,延伸與完善氟化工產業鏈,實現三明海斯福主要原材料六氟丙烯的配套,與海斯福形成特殊原材料的供給互補。公司是電解液行業龍頭,電解液業務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半導體業務在未來有望逐漸貢獻業績。
5、杉杉股份
公司現有正極材料產能5萬噸,其中三元產能為2萬多噸。公司在高電壓高壓實鈷酸鋰上具有絕對優勢;同時公司穩步推進高鎳產品,提升產品性能,NCM811三元正極多項指標優於市場同類產品,現有產能8200噸。未來公司將提速高鎳市場的滲透率,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
公司在長沙高新區規劃年產10萬噸正極材料項目,其中一期一階段1萬噸項目已於上半年開工建設,產能擴張持續推進。國海證券指出,公司電池PACK業務和分時租賃業務已經出表,未來公司將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戰略調整,引入外部資本,推進其市場化運作。同時服裝及類金融業務已分拆H股上市,公司戰略定位全球鋰電材料龍頭,調整後更加聚焦主業,欲將鋰電材料做大做強。
『柒』 曹德旺:「做新能源汽車一定不能依賴國家補貼」,話雖重但切實際
最近,著名企業家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在第12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的一席話,愈發讓我覺得中國的新能源市場還很年輕。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需求,更多是在政策的指揮下產生的。面向未來,新能源車要與傳統燃油車去正面競爭,則需要更系統地去了解和把握市場。未來的新能源汽車,要真正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必須在個性化、成本和智能化等幾個關鍵領域都做到平衡,並在體驗上超越傳統汽車,方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到那時新能源汽車一定是賺錢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恆大造車押注的國能新能源,其目前新能源造車實力如何
首款量產下線車的競爭壓力
根據恆大方面介紹,國能93車型是一款基於薩博汽車鳳凰E平台及薩博技術打造的純電動車型。
薩博汽車是一家老牌瑞典汽車製造廠商。2012年6月,瑞典籍華人蔣大龍通過NEVS公司收購了薩博汽車擁有的9-3車型知識產權以及鳳凰平台知識產權。國能新能源及相關公司即是NEVS公司在中國的主要研發、生產平台。
張翔告訴投中網,從披露的公開信息看,國能93車型是從原來的薩博燃油汽車9-3車型改裝成了電動車,「這種技術手段是前兩年自主品牌的技術路線,比如上汽550改成新能源。」他認為:「續航達到300多公里,已經很普遍甚至稍微落後,現在很多達到了400公里或以上。」
續航能力是新能源電動車的關鍵。售價33萬~43萬元的特斯拉Model3(2019年款),其國產版續航里程為460公里,而進口的高性能版為595公里。售價36萬~45萬元的蔚來汽車的續航里程則在420公里~510公里。
「大部分消費者比較謹慎,不會輕易去買蔚來或其他新能源汽車。而且現在新能源補貼越來越少,300公里續航的車拿到市場去賣,估計賣一輛虧一輛。」張翔如此分析。
今年3月,國家對續航里程300-400公里的純電動車補貼從2017年的4.4萬元降至1.8萬元。
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蔚來汽車,按照2018年的補貼政策,每一輛可獲得6.75萬元。但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18年平均售出的每一輛車虧損約80萬元。而作為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型,特斯拉Model3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賣出的每一輛車幾乎都在虧損。去年「瑞銀」報告稱,特斯拉電池單位成本雖然已為最低,但基礎型Model3每賣出一台入門款,特斯拉就要虧損6000美元(約4.2萬人民幣)。
如此來看,今年6月宣布量產下線的國能93,在性能和未知的價格上,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競爭。
事實上,NEVS公司自2014年就開始計劃薩博9-3為基礎生產電動車。2017年12月,國能新能源稱,相關車型將於2018年6月正式量產下線。而直到2018年年底,國能新能源獲得工信部發放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生產資質。這意味著,此時其真正獲得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的資格。
『玖』 恆大將新能源車擺上了上海車展,預計明年開始交付。對此,你怎麼看
隨著國家對環境問題的越來越重視,大力提倡節能減排,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汽車行業也積極響應國家的環保政策,不斷進行創新,力爭打造出環保型汽車,於是,便有了新能源汽車的誕生。那麼,關於新能源汽車,你了解多少呢?它有哪些優缺點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