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最新發展趨勢
⑴ 電動汽車會是未來發展趨勢嗎現在買電動汽車怎麼樣
電動汽車是未來的,發展的趨勢,其實根據現在電動汽車的發展來看的話,電動汽車將傳統的汽車行業可以講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甚至包括現在原有的傳統燃油車的整體的技術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國內的車企來說,長城奇瑞,吉利,北汽,長安,比亞迪等,這些都有自己的電動汽車,甚至是一些新勢力的加入。
電動汽車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靠電力相對於普通的人為車來講,用車的成本要遠遠低於傳統燃油車的,雖然對於現階段而言,電動汽車處在起步的階段,但是隨著政府的補貼再加上新能源汽車在很多方面具有的優勢,對於日常有剛需,並且作為城市通勤的人來說,這些都是一個非常便利的福利。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再去懷念功能機了,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智能手機的功能太過強大,現在人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智能手機了,第二個原因就是現在的手機電池和充電技術快速發展,目前手機電池動輒就超過4000毫安,中度使用兩天都沒有問題,而且目前很多智能手機廠商都推出了快充技術,目前最大的充電功率已經達到了65w,也就是說沖個十幾分鍾就足夠你用一整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再也不會有人顧慮手機電量問題了。
⑵ 汽車新能源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未來將取代燃料汽車,據預估,2020年是汽油的高峰期,但是石油不是取之不盡的,在在2050年全世界的石油都會被開采完,所以以後新能源是主要的發現方向
⑶ 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如何
目前來說,無論是是國外還是國內,對於電動汽車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歐盟地區已經宣布於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汽車的銷售,而國內,政府對於電動汽車出台補貼政策以及減免購置稅和專用車牌、大量建設充電樁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電動汽車的銷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說明了電動汽車的前景光明。
雖然說純電汽車的大范圍普及還有待於技術的進步,但混合動力的火爆,無疑也是在純電技術突破之前,一個合理過渡的最佳選擇。一旦純電技術出現革命性的突破,那麼毫無疑問,屆時純電動車必然將全面替換和取代燃油車乃至混合動力。
⑷ 純電動車到底好不好純電動汽車是不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我自己就是純電動車主,但從日常用車的種種體驗上,我並不覺得它是什麼未來大趨勢。相反,淘汰它才應該是大趨勢。感謝邀請,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很多汽車廠商也正在大力研發改進,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那麼純電動汽車到底能不能買呢?下面說說個人的一些觀點純電動汽車自燃的消息不絕於耳,於是很多人都在質疑純電動汽車可以選嗎?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別克微藍7。
⑸ 電動車發展前景和趨勢
環境和能源危機是全球面臨的問題。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
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保守地暢想一下,未來50年所有的汽車將全部都是電力驅動的,或者准確點說絕大多數都是電力驅動的,少量採用生物燃料,氫化燃料,甚至核燃料等其他形式。
目前電動汽車存在著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純電等多種形式。受限於電池技術和充電技術的水平,存在著能量密度,續航里程,充電速度,充電站的建設等制約因素,目前混合動力Hybrid到了市場水平,幾乎每個汽車廠商都有相應的車型或者在研發階段,價位也在市場能接受的水平,當然比傳統內燃機的汽車價格還稍高一點。但它僅是一個過渡的技術。純電動汽車是終極的方向。
純電動汽車,將給傳統汽車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現有的汽車技術,發動機,變速箱,懸掛系統,四驅機構,乃至電控系統都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目前市場上的最受關注的是美國的特斯拉純電動車,採用鋰電池驅動,國內的比亞迪也在純電動車的研發中處於比較領先的位置。如果您有興趣去了解一下特斯拉,你對純電動車就會充滿信心了。
⑹ 為什麼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
2008年7月,國際油價曾一度攀升到147美元每桶,再加之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對各大汽車廠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通用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然而,如何走出汽車發展史上的冬天,各大汽車廠商紛紛瞄向新能源汽車,這其中又以電動汽車為主。下面我們先看看各個汽車廠商採取的措施。
本田Insight混合動力車2009年2月上市;豐田新一代普銳斯混合動力車2009年5月份上市, 2012年推出電動車;通用汽車將研發下一代雪佛蘭Volt電動車, 2010年量產上市;三菱第一款大批量生產和銷售的電動車i MiEV,預計2010年在日本上市,2009年始,現代伊蘭特、雅紳特混動車,有望裝配鋰聚合物電池;統計顯示,2008年4月,美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與200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6%,銷量達到3.99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佔有率首次突破3%,達到3.2%。由此可見:以電動汽車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正成為各大汽車巨頭集中火力全力爭奪的主戰場。
當國際巨頭紛紛出手電筒動汽車時,中國的車企第一次有機會和這些國際巨頭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2008年12月,比亞迪推出首批雙模電動車F3DM,比亞迪成為世界首款量產雙模電動車的生產商;中國其它的汽車企業也不甘落後,2008年底,首批30輛長安奔奔電動汽車,投放加拿大市場,2009年2月,奇瑞首款電動汽車s18下線;北汽福田純電汽車迷迪,將於2009年底投產。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六大汽車集團以及奇瑞、吉利、比亞迪等在內的,至少40家中國汽車企業目前已涉足新能源汽車的研發。
記得比亞迪的總裁王傳福曾經說過「我們做新能源汽車是輕裝上陣,我們沒有任何包袱,我們把它去革命,計劃在2015年將成為中國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第一的生產企業。」聽著這番豪言壯志,讓多少愛國人士熱血沸騰,特別是我們這些愛國的「汽車人」。然而,比亞迪的電動車發展到底如何呢?
2008年12月15日,比亞迪第一款電動汽車F3DM風光上市;在上市之前,股神巴菲特購買了比亞迪的股票。當比亞迪總裁王傳福送給巴菲特一輛電動汽車模型時,巴菲特幽默地回贈了一個錢包。這一舉動給人以無限的想像,但想像歸想像,我們還是看一下比亞迪F3DM的銷售情況再說。
比亞迪F3隻賣六萬多不到七萬,而F3DM卻要賣到十四萬多,可想而知,其銷售情況如何了。在F3DM上市後的四個月內,竟沒賣出去一輛,八個月時才賣出一百輛,與其自定目標3000-4000輛相差甚遠,而且這一百輛中大多數是賣給了政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尷尬的局面呢?王傳福錯了?巴菲特下錯了注?
在我看來這一切都不是,大家都知道,電動汽車雖然節能環保,但它有一個先天的缺陷,就是續駛里程很短,比亞迪F3DM在每行駛100公里後就必須得充電。當然這就涉及到在哪充電,充電的價格怎麼算?如果這些問題不得到解決的話,我想普通消費者是不會認賬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一個人住在10樓或是20樓,他買了一輛電動汽車,在哪充電呢?當然不可能到10樓或20樓,只能在一樓,這樣就得找物業,社區等,一系列的環節需要打通,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況且沒充電一次需要耗費8-9小時,就目前的公共設施,還沒有這樣的充電裝置。
假如在每個超市,每個停車場都有充電裝置的話,那麼在你上班、購物的時候都可以充電,一輛電動汽車完全能夠滿足日常生活所用了。然而,目前這種充電裝置幾乎沒有,只有比亞迪在深圳市某些公共場所建充電樁,但比亞迪的力量是有限的,為了廣泛發展電動汽車,還得政府出面。但是,國家電網對於整個
公共設施的改變,如果說是電動汽車已經形成了一定得市場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它認為是水到渠成的。另外一方面,各個汽車廠商都等著國家電網先建設公共設施,電動汽車才有可能成規模的發展。這樣就陷入了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中去了。
國內的電動汽車的發展在這樣一個簡單卻油復雜的問題中爭論不休,我們暫且讓它爭論吧,把目光轉移到國外,看看外國的政府是如何對待電動汽車的發展的。這個不可能不提到日本,就以日本的神奈川縣為例吧,他們採取的措施是:一、購車時的優惠政策——購車補貼、稅費減免。發展初期,電動汽車成本相對較高、價格較貴,因此神奈川縣設立了專項的電動車購置補貼,在國家補貼基礎上,再追加50%,同時免除90%的汽車購置稅、以及汽車每年的使用稅。二、使用期間的優惠政策——停車、高速路費用減半。對於電動汽車,在縣官轄的停車場停車可享受半價優惠,同時向其他民營停車場普及,另外,縣境之內的高速路通行費用也會給予半價優惠。三、修建充電基礎設施——設置快速充電站;100V-200V插座。目前,神奈川縣的快速充電設備主要分布在四大區域內,包括:縣政府周邊、汽車經銷網點、電力公司營業所,以及傳統的石油加油站內。除了較為專業的快速充電設備外,神奈川縣還考慮在一些商業設施及大型停車場內,設置傳統的100-200伏插座充電裝備。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日本發展電動汽車之路,我們看到了什麼呢?電動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推廣不僅需要技術,更涉及到復雜的社會工程,而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只有政府。然而我們的某些國有企業,仗著自己還能吃飽飯,並且還能吃得很好,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完全置之不理。相反,我們的一些民營企業,雖然能力有限,卻也為中國汽車的未來奉獻一份力。
如果說,傳統汽車我們輸給了其他國家,是因為我們比別人起步晚,沒有核心技術,將幾百億、幾千億的市場拱手讓人,但是換來的卻少得可憐,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都還靠合資吃飯;但電動汽車我們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先對來說我們的起跑還要快一點。比亞迪、奇瑞等民族品牌第一次依靠自己的技術和國際巨頭一同起跑,如何能讓我們跑到前面?如何能讓我們的技術成為標准?如何讓中國的汽車企業去改變世界汽車的版圖?這一切都少不了三樣東西——政策支持、市政設施、充電網路。所以,政府必須得出面,必須拿出一整套的措施來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
最後,說說我個人對電動汽車發展的看法,在前不久公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表示,中國力爭在3年時間內形成5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到乘用車總銷量5%。如果能夠實現,這個比例已經相當大了,能否達到這個目標,會不會出現和比亞迪一樣的情況,我很是懷疑。在我看來,我們應該先把城市裡的公交車和計程車電動化,我們很多城市裡的公交車和計程車早已是CNG汽車,我們有這方面改建的經驗,只需要在現有的加油站的基礎上加上「電池站」,把同類型的車的電池標准化,就像手機電池一樣,快沒電了只需要到「電池站」換一下電池就好了。另外,我看了一下我國的電力結構,其中火電佔到了78%,水電21%,其他1%;從這個數據看來,我國還不太適合大規模發展電動汽車,對於減少污染起不了多大作用,當然這個比例會變,電動汽車的大規模發展史必須的,不過我認為不是現在。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把傳統汽車做好,把電動汽車的技術做到世界領先。這一段只是我個人對電動汽車的發展的一點看法,估計我能想到的別人早已經想到了,是在別人綜合考慮後才會有現在的發展狀況。
當然,中國汽車的路該走什麼方向,該怎麼走?都得看我們這一代的「汽車人」的。所以,我們應該感受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只要喜愛這一行業,還是要認真對待,爭取在這一行業中干出一片屬於我們的天空!
⑺ 電動汽車發展前景
長遠是看好的,近期不樂觀,需要一個過程,目前新能源汽車現狀:1.續航里程太短,不敢出城,更不敢上高速,續航150公里的車只能到60公里以內的距離,因為還有返程。2.充電不方便,大部分小區沒有充電樁,難道要從樓上吊一條電線下來?3,充電時間長,動輒7-8個小時,快充也要1小時,但快充次數多了電池容易壞。4,更換電池成本高,多長時間更換一次電池呢?大家都有騎電動車的經歷吧,你家的電動車多長時間就換了?不要說汽車的電池比電動自行車的好太多,這個基本沒人相信,因為鋰電新突破的技術幾乎沒有。告訴你一個事實,電池成本佔新能源汽車價格的三分之一,知道換電池要花多少錢了吧。5.有以上這么多的限制和不便,但新能源汽車動輒十幾、二十幾萬的價格,讓消費者望而卻步!甚至更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新進入該行業的廠家,模仿個國外車型,加塊電池就要價70萬!!!這是什麼樣的決策者做出的決策?只能說是拍腦門!用屁股想問題。別說70萬的新能源汽車,就是政府補貼後價格在15-20萬就很難打開市場,不信走著瞧!這個價格可以買兩輛傳統燒油汽車,完全可以解決限號問題,至於環境污染,這個你懂的,大家不會為了這個過多損害自身利益,話說的不好聽,但這是現實。有錢人另當別論!總之,新能源汽車發現是大勢所趨,前途也很光明,但道路是曲折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要盲目樂觀。
⑻ 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大嗎
" 摘要:本文對電動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和前景作了概略介紹,並從技術—經濟的角度出發,對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以及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技術,作了綜合評述,展望了電動汽車技術的未來發展前景。
1引言
上世紀70年代全球三次石油危機爆發後,各跨國汽車公司先後開始研發各種類型的電動汽車。我國經過「八五」、「九五」、「十五」三個五年計劃,在研發電動汽車的專項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但是,迄今為止,這些科研成果真正能轉化為產品,並實現產業化生產的項目並不多。國外大汽車公司投入遠比我國更多的資金和人力,已投入批量生產的電動汽車產品也寥寥無幾。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不斷加深,石油資源的日趨枯竭以及大氣污染、全球氣溫上升的危害加劇,各國政府及汽車企業普遍認識到節能和減排是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主攻方向,發展電動汽車將是解決這二個技術難點的最佳途徑。
現代電動汽車一般可分為三類:純電動汽車(PEV)、混合動力汽車(H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但是近幾年在傳統混合動力汽車的基礎上,又派生出一種外接充電式(Plug-In)混合動力汽車,簡稱PHEV。本文將電動汽車技術研發的若干問題和趨勢,作簡要的介紹和評述。
2純電動汽車(PEV)
純電動汽車是指完全由動力蓄電池提供電力驅動的電動汽車,雖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歷史,但一直僅限於某些特定范圍內應用,市場較小。主要原因是由於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目前採用的鉛酸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它們已達到的實際性能指標和市場平均價格,如表1所示。根據實際裝車時的循環壽命和市場價格,可估算出電動汽車從各種動力電池上每取出1kWh電能所必須付出的費用。計算時,假設電池最高可充電荷電狀態(SOC)為0.9,放電SOC為0.2,即實際可用的電池容量僅占總容量的70%;由電網供電價為0.5元/kWh,電池的平均充放電效率為0.75。
從表1的粗略計算中可知,雖然從電網取電僅需0.5元/kWh,但充入電池,再從電池取出,鉛酸電池每提供1kWh電能,價格為3.05元左右,其中2.38元為電池折舊費,0.67元為電網供電費,而從鎳氫電池中每提供1kWh電能,費用為9.6元,鋰離子電池為10.2元,即後二種先進電池供電成本是鉛酸電池的三倍多。
目前國內市場上用柴油機發電,價格大致為3元/kWh,若用汽油機發電,供電價格估計為4元/kWh,即從鉛酸電機提供電能的價格大致和柴油機發電價格相等,僅僅從取得能量的成本來考慮,採用鉛酸電池比汽油機驅動有一定價格優勢,但是由於它太過笨重,充電時間又長,因此只被廣泛用於車速小於50km/h的各種場地車、高爾夫球車、垃圾車、叉車以及電動自行車上。實踐證實鉛酸電池在這一低端產品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實用性。
鎳氫電池的主要優點是相對壽命較長,但是由於鎳金屬占其成本的60%,導致鎳氫電池價格居高不下。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很快,近10年來,其比能量由100Wh/kg增加到180Wh/kg,比功率可達2000W/kg,循環壽命達1000次以上,工作溫度范圍達-40~55℃。美國USABC在2002年制定的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目標如表2所示。
近年由於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研發有重大突破,又大大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目前已有許多發達國家將鋰離子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的主攻方向。我國擁有鋰資源優勢,鋰電池產量到2004年已佔全球市場的37.1%,預計到2015年以後,鋰離子電池的性/價比有望達到可以和鉛酸電池競爭的水平,而成為未來電動汽車的主要動力電池。
圖1示出了國內外各種純電動車輛數量/性能和價格/性能曲線,以電動自行車為代表的低性能車輛,由於其成本低廉,僅我國在2006年已達到年產2000萬輛,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沖擊1號電動跑車,雖然已達到了很高的動力性,但是由於售價高昂,僅生產了區區50輛,由於沒有市場而不得不停產。性能較低的場地車,在我國年產達7000~8000輛左右;天津清源電動車公司生產的微型電動車,最高車速僅50km/h,年產也可以達千輛以上,這可能是目前市場所能接受的純電動車輛性能的上限。上述所有電動車輛均採用鉛酸電池為動力。隨著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性/價比不斷提升,未來5~10年內,市場上可能會出現最高車速≥100km/h,續駛里程≥250km的高性能純電動汽車。
3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
由於完全由動力蓄電池驅動的純電動汽車,其性能/價格比長期以來都遠遠低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難於與傳統汽車相競爭,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各大汽車公司都著手開發混合動力汽車。日本豐田公司在1997年率先向市場推出「先驅者」(Prius)混合動力汽車,並在日本、美國和歐洲各國市場上均獲得較大成功,累計產銷量已超過60萬輛。隨後日本本田、美國福特、通用和歐洲一些大公司,也紛紛向市場推出各種類型的混合動力汽車。
3.1研製全混合電動汽車的必要性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是指具備兩個以上動力源、而其中有一個可以釋放電能的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按混合方式不同,可分為串聯式、並聯式和混聯式三種;按混合度(電機功率與內燃機功率之比)的不同,又可分為微混合、輕度混合和全混合三種。其中外掛式皮帶驅動起動/發電(BSG)式是微混合動力汽車的典型結構,其電機功率一般僅2~3kW,依賴發動機趵%GD!A3蟊魷
⑼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和前景
能聯網的未來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這樣一個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經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網路化、自動化等概念走進千家萬戶,也滲透到汽車工業的未來。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是為了未來,那麼新能源汽車憑借「起步晚」的優勢,進入尖端技術領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為了搶占市場的高度,紛紛布置先進的輔助駕駛系統,對接智能化網路技術成熟、嵌入式感測器、雷達等新部件,更致力於為產
摩托化標簽越來越清晰
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時至今日,即使在續航能力、電池技術、維護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優於傳統燃料汽車的優勢。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將共存的市場,未來的發展標簽仍將「摩托化」。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生產方面
兩極分化是顯而易見的
在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深度受益,並開始迎來政策補貼。現在,補貼回落、准入門檻上浮、新能源汽車需求增多,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這無疑是對汽車價格相關的質量和技術體系如「硬體」的新一輪考驗。
產業鏈主線
總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肯定不會是一個主幹到終點。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要板塊主要是汽車製造、電池系統和售後運營維護。今天,由需求發展帶來的產業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了許多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