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後懸架圖片欣賞
『壹』 小型電動汽車底盤都有哪些零件越詳細越好
電動汽車除了發動機和傳動系統與傳統汽車不同之外,其它大體相同,按系統分電動車的底盤件如下:
一、傳動系統
1、傳動軸,加速踏板等;
2、速度控制單元;
3、若使用的是輪轂電機,則沒有傳動軸。
沒有傳統汽車使用的變速箱和離合系統零部件。
二、轉向系統
1、轉向盤,助力轉向器,轉向傳動軸等;
2、若採用液壓助力轉向,還有轉向儲液壺,轉向高、低壓油管,轉向油泵等;
3、若採用電動助力轉向,則有轉向電機,方向盤轉角感測器,EPS ECU。
轉向系統所使用的零部件基本與傳統汽車一致。
三、行駛系統
1、車輪總成,前後懸架或車架,減震器,穩定桿各種襯套等;
行駛系統所使用的零部件基本與傳統汽車一致。
四、制動系統
1、前後制動器,制動踏板,駐車操縱機構總成,駐車拉索,制動管路,真空助力器,電動真空泵,真空儲氣罐,制動油壺等;
2、若採用ABS系統,則還有ABS執行機構,輪速感測器等;
3、若採用ESP系統,則還有橫擺率感測器,角加速度感測器,ESP ECU等。
制動系統所使用的零部件也基本與傳統汽車一致
『貳』 什麼是後橋及後懸架總成
後橋,就是指車輛動力傳遞的後驅動軸組成部分。懸架總成就是是汽車的車架(或承載式車身)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
懸架為汽車中的一個重要總成,其把車架與車輪彈性地聯系起來,關繫到汽車的多種使用性能。
後橋其由兩個半橋組成,可實施半橋差速運動。同時,其也是用來支撐車輪和連接後車輪的裝置。而懸架作用為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扭,並且緩沖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力,並減少由此引起的震動,以保證汽車能平順地行駛。
(2)電動汽車後懸架圖片欣賞擴展閱讀
從外表上看,轎車懸架僅是由一些桿、筒以及彈簧組成,但千萬不要以為它很簡單,相反轎車懸架是一個較難達到完美要求的汽車總成,這是因為懸架既要滿足汽車的舒適性要求,又要滿足其操縱穩定性的要求,而這兩方面又是互相對立的。
比如,為了取得良好的舒適性,需要大大緩沖汽車的震動,這樣彈簧就要設計得軟些,但彈簧軟了卻容易使汽車發生剎車「點頭」、加速「抬頭」以及左右側傾嚴重的不良傾向,不利於汽車的轉向,容易導致汽車操縱不穩定等。
『叄』 新能源汽車成功。和什麼車底盤一樣
自行車的零部件在早些時候,通過一定的改進,變成了汽車的底盤,比如滾動軸承、鋼管構架、鏈傳動等,但後來汽車行業不斷發展,汽車的底盤的變化越來越大,當然這些都是差速器、摩擦片式離合器、齒輪變速器研究成功的結果,還採用了如萬向節傳動軸、充氣輪胎、錐齒輪主減速器、後橋半獨立懸架等等,來完善汽車底盤。相對於傳統的汽車底盤,現代的汽車底盤發展已經趨於成熟,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良好提升。可是電子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給汽車底盤又帶了更深層次的發展空間,為汽車在高科技領域的應用打好基礎,創造出更安全更舒適更穩定的底盤技術。
1.1 現代汽車底盤電子化
隨著各種汽車電子輔助功能在底盤上的應用明顯提高了汽車的主動安全性和駕駛舒適性,這些系統包括ABS/ASR/ESP集成控制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ACC)、泊車輔助系統(PLA)、車道偏離和駕駛員警示系統、胎壓監測系統(TPMS)、可調阻尼控制系統(ADC)等。隨著底盤電子控制系統越來越向電子化、智能化、網路化方向發展。
1.2 底盤零件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
汽車底盤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便是汽車輕量化, 對於輕質合金材料和高強度鋼的需求量在未來將會大大增加;底盤上對於鋁合金的運用也會越來越多;鎂合金的需求量也呈增長的態勢。但是,也要不斷研究一些新型設計來滿足汽車零部件重量輕的需求。
底盤零件的穩定性就是汽車的安全基礎,要做到強度、柔韌性、抗疲勞、抗損壞等性能,汽車車架和車橋對於管材液壓成形技術的運用也會越來越頻繁,壓力加工技術向著高效、自動減輕汽車重量、降低成本等方向發展。底盤鑄件正在向高性能、薄壁、輕質、精(確)尺寸、優良切削性能方向發展;鑄造生產過程向清潔、廢物再生、高效、節能、節材、環保的綠色鑄造方向發展。底盤零部件的機械切削加工技術已經拋棄了傳統模式,而發展為柔性技術為特點的生產線生產的生存模式。高效、精密、柔性化、自動化是切削加工技術變化的主要趨勢。高速加工技術、敏捷製造技術、智能化加工技術、綠色加工技術等都將得到快速發展。汽車零件的防護性電鍍由原來單一的鍍鋅鈍化工藝,向耐蝕性能更好且具有耐熱、低氫脆性、良好加工性能及環保性能的鋅合金鍍層及無鉻達克羅工藝發展。在鍍層的耐腐蝕性能獲得很大提高的同時,正向鍍層耐熱性能好、低摩擦系數方向發展。在底盤領域,隨著對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目前,世界各大汽車公司正在集中開發環境友好的零件,如低滾動阻力輪胎、綠色輪胎、不含鉛的車輪平衡塊、不含六階鉻的新零件塗層技術、電動轉向系統等,相信不久的將來,底盤技術一定會朝著保護環境的方向越走越廣闊。
2 底盤設計要求
底盤設計考慮的關鍵在於滿足整車性能的各項指標。汽車應當具備的基本性能可概括為動力性、經濟性、制動性、操穩性、平順性、安全性和耐久性。一般所說的底盤工程包括前後懸架、轉向系、制動系和車輪的設計配置。與這些系統直接相關的整車性能有制動性、操穩性和平順性。底盤的懸架部件本身要足夠牢固,而其設計是否到位直接影響車架車身的受力大小,同時底盤設計也和耐久性相關。
3 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的完善
3.1 完善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要對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進行完善,就要從三個方面思考問題。
其一,汽車底盤設計平台的應用,即在底盤設計中,包括底盤設計的構架,以及其子系統都需要保持不變。
其二,傳統發動機存在的弊端不少,可以將其取消,採用最新研發的轉向系統和傳動系統。要根據原有的框架對汽車底盤子系統進行適當的改進。例如,要保留子系統底盤設計的設計方案,要嚴格更換有問題的發動機。所以,對於底盤的設計來說,不僅要安裝真空動力泵,還有適當調整構架,達到改善真空源的目的。當然,也要改變新的動力系統的減速器介面。在零部件設計完的基礎上,還要用CAE分析法對懸置系統進行運用,達到減輕噪音的目的。
其三,車體後艙的布局會隨著子系統採用的新的設計方案而改變,經過一系列對於荷載已經車的質量進行詳細核算,保證懸架系統安全系數。不然,就要對子系統進行重設,這時候就要做好調整懸架系統的任務工作,分析新能源汽車的前軸荷的分布情況以及後軸荷的分布情況,會發現要重新設計懸架系統的參數。確定好懸架四輪定位參數,用Adams分析進行確定,但是最好盡量保證原有的設計方案,和實際相結合,這樣可以有效節省開發周期,減小成本開發。
3.2 新能源汽車保持承載式車身
新能源汽車保持承載式車身,在於很多汽車都會採用這種設計。由於副車架並不能夠承擔車身質量的相關功能,因此,在動力總成部件的設計上,需要將懸置點確定下來。車身的懸置設計中,要對車身進行量化分析,可以採用CAE分析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於懸置設計空間不規范而導致的總體布設困難。
3.3 新能源汽車運用非承載式車身
汽車車身採用非承載式設計,由於底盤可形成比較大的框架而使得底盤的承載力增強,其中可以布設全部的動力系統。所以,在新能源汽車設計的初期,就要規劃好進行部件,不僅可以提高總體布置的簡易程度,而且隨著車身重心的降低而使得車身的整體質量有所減輕。
『肆』 在電動汽車領域,哪個品牌的底盤做得最好的跟燃油車有得一比嗎
電動車底盤和燃油車底盤最大的不同是,傳統汽車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個部分組成,說得簡單點,就是支撐安裝汽車的各個部件組成,同時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保證正常行駛。而電動汽車相對於燃油車而言,主要在於傳動、能源、動力系統的不同。電動汽車採用了電力能源,相對於燃油車來說,對汽車的創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逐步採用電動化執行部件,這樣一來的話,汽車將會往智能化發展。還有一點不同的是,燃油車的動力是通過機油消耗來達成的,是不可逆的;而電動汽車的電機具有可逆性,電機在發電狀態時,會通過電力裝置將產生的電流儲存在裝置中,以此回收一部分的慣性能量,這樣的好處是提高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而這也使得對底盤會有更高的要求。國內電動汽車底盤確實有很多做得不錯的,像小鵬汽車的底盤,和保時捷工程團隊聯合開發,共同經歷了兩年的調校,經過近百種方案的層層測試,均很好地通過了測試,還有它的懸架,採用了前雙叉臂、後五連桿懸架,更高規格、更輕量化、更高科技。從底盤來說,小鵬汽車的底盤完全能和燃油車相比。
『伍』 什麼是空氣動力懸架,什麼是電動懸架,哪個好
舒適性和操控性一直是衡量汽車性能的兩大核心標准,但在汽車最初百多年的發展歷程當中,兩者在眾多汽車設計者看來一直是一對水火不容的冤家,很難彼此兼顧。對此,眾多汽車設計大師們研究出各種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其中最具里程碑意義的還數空氣懸掛技術(Airmatic)的問世。
空氣懸掛 空氣懸掛的基本技術方案主要包括內部裝有壓縮空氣的空氣彈簧和阻尼可變的減震器兩部分。 與傳統鋼制汽車懸掛系統相比較,空氣懸掛具有很多優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彈簧的彈性系數也就是彈簧的軟硬能根據需要自動調節。例如,高速行駛時懸掛可以變硬,以提高車身穩定性,長時間低速行駛時,控制單元會認為正在經過顛簸路面,以懸掛變軟來提高減震舒適性。 另外,車輪受到地面沖擊產生的加速度也是空氣彈簧自動調節時考慮的參數之一。例如高速過彎時,外側車輪的空氣彈簧和減震器就會自動變硬,以減小車身的側傾,在緊急制動時電子模塊也會對前輪的彈簧和減震器硬度進行加強以減小車身的慣性前傾。因此,裝有空氣彈簧的車型比其它汽車擁有更高的操控極限和舒適度。 以裝備在 Maybach 上的AIRMATIC.DC空氣懸掛系統為例,彈簧的彈性系數是通過橡膠皮腔中空氣的流量來調節的。在短波路面或高速過彎時,皮腔中的部分氣體會被鎖定,在皮腔受壓時,空氣流量減小,令彈簧變硬,以減小車身起伏和提高車身穩定性。在普通路面上,所有空氣都可以自由流動,皮腔受壓時,空氣流量加大,從而提供柔軟的彈簧和最大程度的行駛舒適性。 Maybach 的空氣懸掛中的空氣始終保持6-10個巴的壓力。。 在採用相似的設計方案的同時各廠家的技術又完全不相同。 BENZ 是空氣懸掛技術的前輩,它首次將橡膠皮腔放置在金屬外殼內,令皮腔受壓時的彈性特性接近鋼簧,另外,皮腔中還加入了一個特殊的纖維,從而使皮腔更堅固,壽命更長。 AUDI 在此基礎上改變了纖維的排布方向,使彈簧的鋼度進一步提高等等。 在一些底盤升降的具體指標上各廠商也存在不同。例如 Maybach 與 Phaeton 在車速超過140Km/h後,車身高度自動下降1.5cm,當車速降回70Km/h以下時,車身又恢復正常高度,而 A8 的這兩個速度指標則分別為120Km/h和100Km/h,在自動減震模式下和Sport減震模式下車身高度分別下降2.5cm和2cm。如果遇到破壞非常嚴重的路面,三輛車的底盤都能在正常高度上升高2.5cm。 除了多種車身高度外, Phaeton、Maybach 和 A8 還能通過車內相應按鍵選擇自動、舒適、抬高和Sport等多種減震模式。它們能分別提供不同硬度的減震器來滿足不同的駕駛需要。 當然,僅僅依靠空氣彈簧和減震器總成並不能實現上述的諸多功能,還需要大量附加部件的配合。其中包括空氣壓縮機、蓄壓器、控制單元、前後橋車身高度感測器、3個不同方向的車身加速度感測器以及4個空氣彈簧伸張加速度感測器等等。 感測器將收集到的信號傳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經過計算再發出指令來調節空氣彈簧硬度和減震器阻尼,從而達到最理想的彈性狀態。這個看來十分復雜的過程在整個系統內的反映時間只有幾十微秒。因此,空氣懸掛系統對車輪的每一個微小動作都能做出及時而且恰當的反應。 回答完畢,望採納。
『陸』 電動汽車上的底盤的零件看圖
跟內燃機差不多隻是少了電機和穩壓器
『柒』 電動汽車的底盤結構電動汽車的底盤結構
自製電動四輪車不必照搬汽車底盤,可以簡單的多。若採用輪轂電機,更可以省略離合器,變速器,差速器等,車重大大減輕。給你一個圖 供參考。
『捌』 電動汽車底盤應該多高
比亞迪E6底盤高度調查:
比亞迪E6前部:
1.高度:照片上可以直觀看到,貼近尺子最近的一個角為27厘米。
2.防護:發動機艙下有一體化護板。
3.電池前端有防撞梁,但高度較低,目測在16厘米左右
比亞迪E6側邊:
1.電池高度:電池最底端離地間隙為18厘米
2.電池防護:前端設有防撞梁,電池底部整體包圍。但可見電池包與車體之間存在縫隙
比亞迪E6尾部:
1.車尾高度:E6的離去角度很大,高度也很大,達到了近40厘米的高度。
2.未見明顯裸露接線,整體做工良好!
『玖』 汽車底盤由哪幾部分組成電動汽車的底盤結構特點是什麼
汽車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
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
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