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發布時間: 2021-05-01 00:11:27

㈠ 代康偉擔任北汽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兼北汽藍谷公司總經理

4月29日,北汽藍谷表示,任命原北汽新能源工程院副院長代康偉為北汽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兼任北汽藍谷公司總經理。這是繼劉宇出任北汽新能源和北汽藍谷黨委書記、董事長之後,北汽新能源和北汽藍谷的又一重大人事任命,「劉宇+代康偉」的北汽藍谷新一屆領導框架由此確立。

資料顯示,代康偉2008年加入北汽集團,其研發領域是高能量密度、高熱管理性能和高安全性能電池,主持北汽藍谷與寧德時代的合作項目,並主導了CTP無模組電池的開發。

北汽藍谷的高端化轉型對北汽集團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標桿意義,此次任命83年技術帶頭人為總經理,再次驗證了其轉型的力度與決心。

劉宇曾表示,在轉型過程中北汽藍谷的思維方式是去中心化,只要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就開始找合作夥伴同時引入人才,而這也是北汽藍谷與麥格納、華為等合作夥伴深度合作的根本所在。

幾乎可以肯定,代康偉上任後,北汽藍谷除了保持「三電」領域的傳統優勢外,還將依託華為,在智能網聯和整車數字化轉型方面有更多動作。技術出身的代康偉,無疑也是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對話的絕佳人選。

㈡ 傳北汽新能源整合加快,高管再次調整

近日,相關人士透露,李玉軍將不再擔任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出任A事業部(即ARCFOX部門)高管,負責北汽新能源部分業務。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李江柳將不再擔任行政職務,只是保留待遇。同時,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助理兼采購部部長張凱也將擔任A事業部高管。
據了解,李玉軍除了擔任過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還曾擔任過北汽新能源技術總監;李江柳為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負責北汽新能源車身內外飾和車型研發工作,在2020年10月調整中,車身內外飾工作則劃分給加入不久的新任副院長齊向陽;此前,張凱為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助理兼采購部部長。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北汽集團整合新能源業務整合比較緩慢。原因是高管相對較多,背景各異,有從北汽新能源成長提拔,有北汽其他單位輸入,還有外界招聘進入。
「除了高管調整為外所知,還涉及部門與人員優化等問題。」上述人士透露,「北汽希望能打破人事機制困惱,在機制上更靈活,祛除沉珂。」

㈢ 北汽藍谷董事、經理馬仿列因個人原因辭職

買車網(Buycar.cn)獲悉,6月8日,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由於個人身體及年齡等原因,馬仿列已向北汽藍谷董事會提出辭去董事、經理的申請,且不再擔任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職務,並獲得批准。繼任者相關信息尚未公布。
據北汽藍谷董事會披露,馬仿列今年已60歲,臨近退休,加上長期高負荷運轉和工作強度,近期身體健康狀態不佳。出於對幹部的關心和愛護,北汽藍谷董事會同意了馬仿列的辭職申請,並將以專家顧問身份留任。
資料顯示,馬仿列擁有多年汽車行業從業經歷,並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豐富經驗。其於2014年初開始擔任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分管經營工作;2017年開始馬仿列擔任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管理部副部長,主導編制了北汽集團「引領2025」全面新能源化發展戰略,打造了集團新能源業務戰略體系;2019年2月,馬仿列擔任北汽藍谷黨委副書記、經理,通過一系列產品的推出以及戰略的制定,2019年北汽新能源連續第七年成為國內純電動乘用車市場銷量第一。
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北汽新能源銷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數據顯示,4月北汽新能源僅出售新車586輛,同比下降88.3%。1-4月,其累計銷量為9586輛,同比下降64.1%。
根據北汽新能源「2029計劃」,未來品牌將打造3個以上電動汽車專屬平台,並開發10餘款新能源汽車產品系列、40餘款全新產品,實現L4-L5級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售超過50%,滿足人們生活出行各種場景需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請問誰有北汽負責生產的副總經理陳磊的相關簡介(陳磊去年從奇瑞調回北汽)

原是一汽大眾(長春)的高級經理,2002年10月加入北京現代任轎車總廠廠長,曾主管北現轎車生產的四大工藝車間,參與北京現代第二工廠的生產線建設,並於2006年加入奇瑞汽車任奇瑞副總經理。09年6月回北汽任副總。

㈤ 接任者不是劉宇,何章翔暫代經理,北汽藍穀人事風波平息

6月18日,繼馬仿列離職10天後,北汽藍谷終於宣布新任總經理,由副經理何章翔代行經理職責。之前,消息稱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宇將接替馬仿列一職,並未如期而至。

人事變動風波只是暫時平息,北汽新能源能都抓住機遇,迎難而上?眾所周知,北汽新能源今年繼續在品牌高端化上進行實踐,北京汽車合並為BEIJING品牌後的落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ARCFOX的首秀以及「換電模式」的擴張及轉型,三張牌能否打成「王牌」尚未可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北汽營銷公司升為北汽集團二級公司 劉詩津擔任董事長

9月25日,北汽集團召開黨委會宣布,北汽營銷公司由三級公司升格為二級公司,這標志著由北汽股份與北汽新能源合資成立的北汽營銷公司正式與北汽股份、北汽新能源平級。同時,原北汽集團經營管理部部長劉詩津調任北汽營銷公司擔任董事長一職。

2016年6月23日,劉詩津被調任到北汽昌河副總經理,主抓銷售工作。任職期間,北汽昌河是北汽所有自主板塊當中銷量下滑最小的。2018年初,劉詩津升任北汽集團經營管理部部長,統籌集團旗下各個子公司的重大經營計劃、進行市場發展跟蹤和策略調整。

㈦ 原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加盟華為

1月11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現場,原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以華為物聯網解決方案副總裁、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戰略官的身份出席參會。

公開資料顯示,鄭剛於2001年4月進入北汽福田,歷任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品牌與公關總監等職務。2009年,鄭剛前往北汽集團,歷任集團辦公室(黨辦)主任、行政事務與品牌總監等職務。2014年1月,鄭剛成為北汽新能源第三任總經理。直到2019年1月,鄭剛一直擔任北汽新能源總經理。

鄭剛執掌北汽新能源的5年,也是中國新能源市場以及北汽新能源快速增長的5年。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達到15.8萬輛,連續6年成為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在2018年9月27日,完成借殼的北汽新能源登陸A股市場,成為國內新能源整車第一股,證券簡稱「北汽藍谷」。

但是在2019年2月,鄭剛主動提出因個人原因從北汽集團離職。

從北汽離職後的鄭剛曾對媒體解釋道,「在高速變化的今天,要想真正理清未來10年的職業發展方向,還是很有挑戰,並且是需要時間的。對我來說,在北汽一個地方已經工作了近20年,多花一點時間看清楚下一個10年的方向,還是很有必要的。」

離職後,鄭剛曾短暫加入鐵牛集團(眾泰汽車控股股東),但是只擔任董事長的特別顧問,並不參加公司具體的管理工作。

2019年11月,有媒體曝出鄭剛已經正式加入華為,並擔任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部副總裁,但是鄭剛本人以及華為方面並沒有公開回應。

此次電動百人會上,鄭剛首次以華為物聯網解決方案副總裁、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戰略官的身份出席參會,參與了「互聯網+」時代下零部件企業的轉型與升級對話。

鄭剛決定加入華為,說明其認可華為符合其心中汽車產業下一個10年的方向。

華為雖然一再強調不造車,但是華為正不斷在智能汽車領域投資加碼,並將汽車業務重要性升級。2019年5月,華為公司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部(BU),成為集團下五大事業部之一。目前,華為正以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身份不斷擴大對外合作。

鄭剛在車企有豐富的工作履歷,並曾長期作為一把手執掌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鄭剛加盟華為,能夠給華為帶來汽車產業資深的行業經驗和戰略視角,其在華為擔任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戰略官,將為華為的汽車業務制定戰略方向。在對外和車企的合作方面,鄭剛的資歷和經驗,也有助於華為推進和車企的合作。

華為正通過吸收傳統車企中的高端人才,加強其對汽車產業的理解和布局。華為雖然目前聲稱不造車,但並不代表華為放棄打造自研自製汽車的能力,也不代表未來一定不會造車。

在汽車智能化變革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信息科技公司「跨界」加入汽車產業,作為代錶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科技公司,其技術和待遇優勢,將會吸引更多的傳統汽車人才加入其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姜德義「動刀」,北汽集團大規模人事調整拉開帷幕

在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上任五個月後,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北汽集團旗下多個板塊正在迎來人事調整。

12月28日,北汽福田發布公告稱,鞏月瓊將接替張夕勇擔任董事長一職,總經理則由常瑞擔任。而這一調整也被外界視為北汽集團此輪人事大調整的開端。

有消息稱,除北汽福田之外,此輪調整還將涉及北汽股份、北汽新能源、北汽越野車等整車板塊,以及海納川、北京汽車研究總院等研發和供應鏈板塊。

具體來說:

現任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劉宇或將被升任北汽集團總經理助理,以及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北京汽車研究總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

北汽股份副總裁黃文炳升任北汽股份黨委書記、總裁。

原北汽股份總裁陳宏良升任北汽集團總經理助理兼經營管理部部長。

原北汽越野車主管研發的副總經理王磊升任北京汽車研究總院院長,同時兼任北汽越野車研究院院長。

原北京汽車研究總院院長謝偉調任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北汽集團副總經理蔡速平不再兼任海納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同時北汽國際黨委書記、總經理李金鋼調任海納川總經理。

據悉,此次調整不僅是繼9月份劉詩津出任北汽營銷公司董事長之後,姜德義治下的又一次組織變革,也將是北汽集團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次人事調整。

今年7月底,姜德義接替在北汽任職近二十年的徐和誼,成為北汽集團新任董事長,北汽集團正式進入姜德義時代。雖然在接任這一職位之後,姜德義一直頗為低調,鮮少出席相關發布會,但對於當下的北汽集團而言,發展自主品牌依然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一點,從此次的大范圍人事調整之中也可見一斑。

2019年,北汽集團以「高、新、特」戰略為指導開始新一輪的品牌調整。2019年10月,北汽集團將旗下的紳寶品牌與北汽新能源整合為BEIJING品牌,並在今年成立了全新的北京汽車藍谷營銷服務有限公司。

雖然從BEIJING汽車今年6月推出的首款燃油車型BEEIJING-X7的銷量來看,其上市至今累計銷量已突破2萬輛,並且在口碑上也擺脫了消費者對北汽自主的固有認知。但是在新能源車型方面,其銷量表現卻並不好。

數據顯示,受內外環境影響,1-11月,北汽新能源的累計銷量為24877輛,同比下降78.18%。下跌幅度遠超行業整體。

按照北汽集團的規劃,明年,BEIJING-X7的純電版本、全新X5、全新EX5、全新EX3等車型將陸續到來。而此次的管理層調整,也正是為未來自主板塊的新發展鋪路。

㈨ 北京現代中方常務副總劉宇或接替馬仿列出任北汽新能源總經理

6月10日,EV視界獲悉,北京現代中方常務副總經理劉宇將調往北汽藍谷(600733),即將接替馬仿列出任北汽藍谷董事、經理,以及北京新能源總經理等職務。
據公開資料顯示,劉宇從2008年至今曾先後在北京現代、北汽自主品牌、北京汽車銷售公司擔任要職,2018年7月,時任北京汽車副總裁、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采購中心主任的劉宇,接任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一職務。
6月8日,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733)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經理馬仿列的書面辭職申請。馬仿列因個人身體及年齡等原因向董事會提出辭去北汽藍谷經理、第九屆董事會董事和第九屆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後,馬仿列將繼續在北汽藍谷其他崗位工作,辭職報告自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q7新款內飾頂配 發布:2025-05-15 05:16:56 瀏覽:211
寶馬X5火山紅內飾 發布:2025-05-15 05:16:14 瀏覽:752
雷鋒號商務車在哪 發布:2025-05-15 05:14:22 瀏覽:696
商務車七座車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5:10:40 瀏覽:604
h5好還是h6好越野 發布:2025-05-15 05:10:06 瀏覽:688
2017款皇冠運動版內飾響 發布:2025-05-15 04:53:06 瀏覽:670
越野車發動機位置大全 發布:2025-05-15 04:37:24 瀏覽:372
武漢到江鈴商務車電話 發布:2025-05-15 04:35:59 瀏覽:298
涪陵大眾車價 發布:2025-05-15 04:31:35 瀏覽:25
哈佛H7圖片內飾 發布:2025-05-15 04:30:47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