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新能源汽車行情
❶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您好 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汽車新能源技術在我國也是日益發展成熟的一門技術,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量也是能漲趨勢。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市場好,就業前景也非常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望採納
❷ 重慶早上4點新能源汽車 充電便宜嗎
重慶早上4點新能源汽車充電便宜。因為一天24小時之間,只有下半夜的電費最便宜!
❸ 新能源汽車行情還能走多遠
多年努力,中國電動車市場終於迎來井噴。
2014年1月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7萬輛,銷售近5.3萬輛。其中,前三季度,產量3.85萬輛,銷售量3.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9倍和2.8倍。
從數字上看,中國的電動汽車正在迎來大發展,但是其在汽車市場的佔有量依然很小,加之造價高、基礎設施不完備、續航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問題,新能源汽車前途也並非康莊大道。
賣 政策撬動 銷售走高
無需點火,改成啟動按鍵後,輕點油門,感覺不到一絲抖動,聽不見熟悉的發動機轟鳴,汽車靜靜地飛馳出去。
這是記者在西安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秦」的試駕現場感受到的。
「秦」具有「雙擎」動力,能爆發出479N·m的扭矩,最高時速可達185公里/小時,是前驅最快車型。
在西安比亞迪4S店,新能源汽車正賣得火熱,來來往往都是來看自主品牌國產新能源電動車的銷售之王——「秦」的,短短十幾分鍾內,已經有3位客戶對此款車進行了咨詢。據銷售人員小董透露,「秦」這個月已經賣了150輛了。
「秦」的熱銷是有原因的。
省錢,是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特點。小董告訴記者,一公里普通燃油車耗油摺合人民幣五毛多,而新能源汽車在純電模式下一公里耗電度數為個位數,摺合人民幣才二毛錢左右。
優惠多,是新能源汽車銷量飆升另一大主因。在西安,除國家直接減免3萬多的購車費外,市政府還補貼3萬多元購車費,免除1萬多的購置稅,原價21萬的「秦」如此算下來14萬就可以買到手。同時,新能源汽車還能在西安兩小時內免費停車,高峰時期可走公交車道,未來或將有1萬多元的充電補貼政策出台。
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走高,私人消費需求成為2014年新能源車市場的最大亮點。陝西比亞迪的「秦」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1.4萬輛,佔全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30%以上,占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90%以上,這樣的增長速度在傳統汽車行業是罕見的。
而國產新能源車品牌,諸如比亞迪、康迪、眾泰等的風頭也蓋過了上汽、廣汽等傳統的大車企,占據了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的前幾名。
在倡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崛起已被看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買 配套不健全 質疑聲大
雖然銷售成績在逐步走高,但新能源車所佔市場份額仍是冰山一角,不被選擇的原因也很多。
新能源汽車多數為電動或油電混合式,其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充電難。購買了混合動力車的李先生表示,開上新能源車後就像擔心手機一樣,經常怕沒電,如果晚上電沒有充滿,白天還沒有地方能隨時充。盡管廠家聲稱理論續航能力為200公里,但因為空調等都要耗電,自己沒有把握,都不敢怎麼跑。
西安市雖然已經表示即將在城市熱點地區打造便捷式充電樁,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市面上還沒有動靜,即使有也應該是「狼多肉少」,無法廣泛遍及城市各個角落,難以滿足普羅大眾。而且由於遠郊區縣和周邊縣市缺乏充電設施,電動汽車僅靠公共充電樁也不能用於城際交通。
所以現階段,在自家固定車位安裝充電樁,晚上慢充,白天使用是個人使用電動汽車的主要模式。比亞迪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提供免費上門安裝充電樁:「無論物業同不同意,只要有固定車位,我們就可以給你安裝,這是優惠政策強制規定的。」但事實上,安裝充電樁並非易事。記者了解到,一些小區物業並不「屈服」於優惠政策,因為固定停車位重新拉電線、埋線和協調,工程量十分復雜,會影響到小區正常用電,增加消防隱患;而一些老舊小區和舊城區居民因無固定車位,也無物業公司管理,因而難以申請安裝。而對於沒有固定車位的車主,就要每晚將電池帶回家充滿以供第二天使用,這樣一來,開車就變成了一種負擔,新能源汽車的優點就被「不便捷」統統蓋過。
除此以外,新能源汽車本身還面臨著重重地質疑。「電池是有損耗的,雖然官方說會終身保修,但花十幾萬買車,我不想開幾年就沒用了,」看車的答先生表示,「在電池技術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時候,買新能源車需要承擔的風險太多,還是要慎重考慮。」
另一方面,電動汽車續航短是眾所周知的缺點,在足電的情況下,電動汽車滿打滿算也只能跑70多公里左右,這和汽油車還有一段差距。可見,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的道路依舊相當曲折漫長。
求變 減少政策依賴 革新技術 降低成本
早在2012年出台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就提出:2015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目標位50萬輛;2020年達到200萬,佔全球銷量的三成多。就目前數據顯示,我國各城市新能源車指標完成疲軟,距離2015年累計50萬輛的目標相去甚遠。
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新能源車市場,去年年末又刮來一陣涼風——新能源車的國家補貼金額將縮減。有關部委的通知規定,2016年至2020年期間,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准適當退坡,2017年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10%,2019年補助標准在2017年基礎上再下降10%。
新能源汽車目前處於市場培育階段,撬動行業發展的支點是政策扶持。在市場尚在起步階段,補貼的縮水讓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更需自食其力。
目前我國的新能源車仍未達到大規模化的生產,核心技術沒有突破,電池等零部件仍依靠國外技術,成本價格居高不下,車企距離盈利仍有距離。「我們的車是同類型里最高配置,就目前來說,虧本賣車是這個行業的常態。」在某新能源汽車廣州銷售總部的馬先生告訴記者,「一旦補貼力度減弱,車企將面臨更多挑戰。」
根據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狀況來看,有不少專家指出如果想要銷量有所突破的話,需要國家出台更進一步的扶持計劃。而此次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補貼的調整,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不是利好。面對如此情況,一些新能源車企積極求變,在市場策略上改變方向,開始搶奪新能源車在公共交通領域的市場份額。還有不少企業發聲將革新核心技術,重點著力降低成本。
新政策的涼風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新能源汽車離「春天」還有一段路要走,要確保市場可持續發展,就不能過度依賴政策。政府和車企只有將資金集中投入到技術創新,讓消費者購買到高品質、高性能、完美售後服務的新能源汽車,才能實現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良性循環。
❹ 新能源車的前景怎麼樣
新能源汽車在最近幾年時間內取得了一個舉世矚目的進步,從最初的概念到現在的遍地開花,短短幾年就有如此的發展規模,讓很多人對這個新興市場十分看好。在這個市場逐步擴大的時候,很多理性的人都在思考,新能源車的市場前景,究竟有那麼大嗎?
目前來看,新能源車處於發展初期階段,政策的存在是為了加速並引導新能源車的發展,現階段的技術與市場不夠成熟,用政策來引導,待到新能源技術發展成熟,新能源車的優勢充分顯現出來,那個時候,就算沒有政策支持,新能源車的市場也將十分可觀。
現階段是新能源車發展的初級階段,雖然整個市場看上去並沒有那麼理想,但是發展前景是無比巨大的,我們要對新能源車市場保持信心。
❺ 新能源汽車未來前景怎麼樣
汽修行業是個非常有前景的行行,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更是不錯的,畢竟國家在推廣這個新能源汽車,汽車新能源技術。雖然現在技術不是很成熟,但是現在確實是學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最好時機,等到技術成熟了,新能源汽車普遍了,就需要大量的新能源汽修人才,會比較吃香。待遇什麼的都會比較好
❻ 大家覺得新能源汽車在重慶用怎麼樣哪裡有賣的主要拉點小東西
新能源汽車是時代的需要,慢慢會走向成熟的。現在由於電池的持續問題,局限於消費者的選擇。新能源汽車在哪裡使用都是一樣的只要充電方便都行。至於要購買新能源汽車,到當地的車城了解都有賣的。新能源汽車跟普通燃油汽車一樣,也是可以拉東西的,只是要充電的不方便行還存在。
看你的資金預算,還有對車型、續航的要求了。 最貴的也是賣的比較好的,比亞迪的唐、E6、騰勢、秦。 便宜的也有,知豆啊QQEV、IEV4、5,推薦IEV4、5,三廂車。不超過十萬。
❼ 未來幾年重慶的汽車行業情況怎麼樣
在中國,隨著汽車保有量的猛增,市場急需數量多、分布廣,零配件質量有保障,技術水平高,診斷准確,設備先進,維修快速的具有專業服務水平的新型養護美容企業,來適應日益發展的汽車後市場。所以汽車養護美容業在中國應運而生,前景非常廣闊,必將成為中國汽車後市場的重頭戲。
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1996年開始汽車總銷量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其中轎車的年需求量將跨越100—200萬輛台階。隨著工業經濟的強勁發展,未來生活工作的節奏將大大加快,汽車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大眾的代步工具,汽車養護美容服務必將成為大眾日常的消費內容。
2005年,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國。
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居世界第一。
2010年,汽車用品的市場規模達到1900億元。
權威媒體預測: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
《中國汽車人才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汽車產業技術人員需求2010年將達到356.87萬人,2015年將突破500萬人大關,到2020年將達到776.23萬人,平均年增長率為10﹪。
❽ 很多新能源汽車大幅度降價,未來新能源汽車趨勢如何
首先,從新能源汽車的製造成本角度分析。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早已不是當初起步時的新年能源汽車了,發展速度非常快,幾乎每個月都有更新,而隨著對相關核心技術的突破,例如:電池、電機等,這些相關的製造成本也正在不斷降低,並且從市場上一些製造材料的價格看,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這一點說明新能源汽車的造車成本已經在逐步降低,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年內很有希望會降價。
對於國內的供應商的價格壓制,也會讓這些車企可能進一步的降低成本,而且需求上增加的話,那麼供應商價格就算是降低,也未必會出現減少收入的情況。所以,從長遠來看,這就是為何要引進特斯拉的原因。可以最快速度把新能源車上下游的產業鏈打通,然後提升國內整體車企的一個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