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德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

德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

發布時間: 2021-07-29 14:15:36

⑴ 德國車企紛紛聯手國內新能源企業,加快整合產業鏈!

上個月,德國大眾集團宣布入股國軒高科,成為第一大股東,占股26.47%。這也成為首家海外集團控股電池廠。這也意味著未來大眾將會加快國內新能源業務發展。近日同為德系汽車車企寶馬也宣布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主要發展充電技術研究和創新、充電服務產品合作和推廣、推動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力三大方面。
寶馬此番合作最大的開拓充電網路的建設,方便寶馬新能源車主的使用,提升用戶體驗。與特斯拉的充電網路相比,寶馬的數量還是規模均落後於前者,要想發展新能源汽車,首先要有較為完善的充電網路和基礎設施。據消息稱,除了鋪設充電樁,寶馬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還將一起制定大功率充電技術標准、即插即充技術和車-樁-網互動技術研究。官方稱未來電動車能做到10-20分鍾內完成一次充電。
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受到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家政策因素影響下,發展緩和了一段時間。隨著疫情的緩和以及國家補貼政策的出台、特斯拉國產的刺激,近期新能源領域似乎又要火熱起來。外資車企,特別是在國內的合資品牌,紛紛與國內新能源企業聯手布局發展。這也說大多數企業和投資機構都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想在國內新能源市場分一杯羹,除了產品外,本地化的產業鏈整合也是十分重要。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產業鏈企業、電池廠與車企合作。國內新能源汽車又會成為市場的風口?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1、第一階段:19世紀中期,1881年,第一輛使用鉛酸電池的電動汽車出現:

燃油汽車出現之前,純電動汽車早就開始應用。1900年,歐美出售的4200輛汽車中,40%是蒸汽機車,38%是電動汽車,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車。當時燃油車還在用外燃機技術,開起來噪音大,而且冒著黑煙,對於歐洲上層消費者來講並不是首選。原來燃油車也有黑歷史!

2、第二階段:20世紀初期,內燃機的發展,讓純電動汽車退出市場:

隨著發動機技術發展,啟動機的發明以及生產技術的提高,燃油車在這一階段形成了絕對的優勢。再對比電動汽車的充電的不便性,這一階段純電汽車退出了汽車市場。

3、第三階段:20世紀60年代,石油危機使人們又重新重視純電動汽車:

此時歐洲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由於石油危機的出現,人們開始反思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使人們重新審視純電動汽車。受到資本的推動,在那十幾年裡,電動汽車的驅動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純電動汽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小型電動汽車開始占據固定的市場,如高爾夫球場代步車。

(2)德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擴展閱讀:

關於新能源汽車,歐美各國在十九世紀中期就已經開始關注,並進行了相關探索,在氫燃料、生物燃料等技術方面也已經有產品推出。金融危機肆虐之下,節能環保新能源成為各個國家的戰略選擇。市場推廣方面,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政策規劃上,近年來,美、日、德等汽車工業強國先後發布了關於推動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國家計劃。

美國奧巴馬政府實施綠色新政,計劃到2015年普及1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日本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低碳革命」的核心內容,並計劃到 2020年普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下一代汽車」達到1350萬。

德國政府在2008年11月提出未來10年普及1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並宣稱該計劃的實施,標志德國將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顯然,作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最早、最先進的美日歐國家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因此通過美日歐來了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是必然選擇。

⑶ 未來的新能源如何德國與法國為此也是下了血本

歐洲的藍圖: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也是不斷的占據現在汽車市場的份額,新能源汽車也成為了未來汽車市場的大勢所趨。而我國的新能源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國的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也在德國建造了電池工廠。而近日,有外媒報道,德國與法國已經制定了一套關於電池工廠的藍圖。 目前兩國也是計劃在歐洲共同的推動一項總投資高達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3億元)的新能源電池項目,總產能也約為48gwh。
寧德時代鋰電池的領頭羊:不僅如此德國的經濟與能源部也是發布了聲明,很大的程度上展現出了歐盟的各國計劃與亞洲競爭對手一較高下的決心。他們還認為特斯拉目前在電動車的領域已是占據北美地區的主導地位,遠遠的超過其他競爭對手。 不過在鋰電池方面來看的話,我國的鋰電池的「領頭羊」寧德時代已然已經占據了全球電池市場的主導地位。這個也是法國和德國作為汽車生產大國想要和我國在這方面一決高下的一個原因。
歐洲的壯志雄心:而且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的問題,目前歐洲各國政府也都是打算收緊汽車尾氣排放標准,並且一定程度上去限制生產及再回收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對於這一個行動也是十分的有可能對這些來自亞洲的電池產品推廣造成一定的阻礙。 值得一提的是. 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也是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放出豪言:歐洲的電池電芯可不是中國產的便宜貨能夠媲美的。對於這個言論還是有著許多的網友表示不服氣的。
目前的情況:近日也有外媒報道稱,德國也在呼籲歐洲的電池製造商們和汽車製造商們成立一個企業的聯盟,以便於滿足電動汽車電池預期增長的需求,則也算是真正的與目前占據電池主導地位的亞洲電池生產商展開競爭。 . 還有外媒報道,根據目前的情況,到2025年的時候德國的電動車銷量或將達到700萬輛的程度,歐盟的電池電芯市場的市值也將高達25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萬億元)的高度,而對於這個報道,具體情況還得看之後歐洲方面的表現,不過按照現在的趨勢來看,亞洲的優勢還是更大的,畢竟領先的優勢還是十分的巨大。寧德時代不斷發展:而作為中國的最大的電池廠商之一,我們的寧德時代也是不斷的在發展進步中,在接下寶馬的高價電池大單後,也是在歐洲建立起了的第一家的海外電池工廠,地址也是選在了德國的圖林根州。 而寧德時代就目前的形式表示,他們也是正在就向巴斯夫公司提供更多原材料進行談判,而且該公司計劃投資4億歐元(4.57億美元)在歐洲建造電池的生產工廠。
大家認為這次歐洲推50億歐元電池的項目嗎,是否能夠在未來的歐洲占據主導地位呢?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德國在汽車發展史上做出了什麼貢獻

德國是製造汽車的鼻祖,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1871年,德國人卡爾.本茨製造的一輛三輪汽車,裝了一台單缸0.9馬力的汽油發動機。1885年,德國人戴姆勒製造了第一輛四輪汽車。

⑸ 德國的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和MEB的電池訂單分配

德國五月份的汽車銷售數據還沒出來,但是德國已經敲定了2020-2021年的經濟刺激計劃,看來是大眾賭對了,德國政府是想從2020年就把電動汽車抬上去,加上大眾系列的MEB的TR發包情況,我們來仔細理一理。
01 德國的刺激計劃和2020年德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
德國的經濟刺激計劃,總額為1300 億歐元,新能源車行業相關措施包括:
1)從7月1日至今年年底全行業增值稅從19%降低16%,總額將為200億歐元。
2)現有新能源汽車補貼體系(售價4萬歐元以內電動車)下政府獎勵增加1 倍,政府出6000 歐元,車企聯盟出3000 歐補貼,總補貼達到9000 歐元,插電混增加至6750 歐元,這個有效期從7月1日開始到2021年底。
3)電動車稅收減免的上限從4 萬歐元提升到6 萬歐元,電動汽車免稅期從2025 年延長至2030 年。
4)對電動汽車研發、充電基礎設施、電池製造追加25 億歐元投資。
5)公共領域商用車電動化2021年底預算為12億歐元,主要以補貼的形式面向電動大巴和充電基礎設施。
我們要理解,如下所示2020年1-4月份,德國的新能源汽車國內車企銷量佔一大半,VW、BMW、Audi、賓士的份額分別佔到了17%、12%、10%和9%,相關的斯柯達、歐寶和Smart一共佔了10%。這個政策就是繼續推進德國企業在本國的新能源汽車投放不放鬆,以完成2020年的碳排放考核和繼續轉型。
圖1 德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企業市場份額佔比情況
如下圖所示,由於MEB算是Delay了,目前德國市場上暢銷的車型還是E-golf,排在後面的是ZOE,整體這些車型我們心裡有數,推動銷售的過程是堅定電動汽車專有平台的投入,也就是安了大眾投入MEB的決心。所以市場上也出現了大眾MEB的TR5發包的聲音。
圖2 德國新能源汽車4月銷量排行
02大眾MEB的訂單分配
大眾MEB平台之前根據韓國媒體報道,是分四批(TR1~TR4)鎖定了不同的電池供應商。第1批(TR1)的供應商是LG化學;TR2項目的歐洲市場是LG化學和三星SDI,中國是寧德,美國市場則是SK Innovation,前兩批一共是60GWh,整體的分配如下:
表1 大眾MEB發包的情況
備註:有兩家韓國證券公司做了這個需求預測,包括這個TR1對應的車的銷量,從佔比來看,LG化學和寧德各佔29%,共同佔比一半以上。三星SDI為15%,SK Innovation為13%。
圖3 初始規劃的MEBTR1和TR2的發包產量預測(單位千)
目前TR4之前就預測到2025年每年使用150GWh電池,總規模達488億美元。這個TR5的背景是後續還要加量要加到300GWh,所以這一輪新的投標,原來電池企業都參與了,還有原來沒參加的電池供應商也入圍了。從價格來看,大眾的MEB基準價格是在100-120$/kWh,而隨著發包的深入,目前有企業簽訂了100美元以下的供應合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德國和法國在本國不斷撥錢給新能源汽車,在歐盟層面也繼續鼓動,MEB在歐洲部分的需求可能還是真實的,就是在美國和中國的需求要打多少折扣可能就有點問題了。這里涉及到電池模組可能可以海運運輸。
小結:剛剛韓國媒體報道,現代EMP項目在第一批次和SK簽署之後,和LG Chem簽署了。未來的需求可能真的是靠豪爽的德國和法國推動整體往前走,區域上未來歐洲的動力電池的規模一下子會起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新能源汽車前景及趨勢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表示發展越來越現代化,也體現著技術越來越先進,新能源汽車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緩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時,也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⑺ 德國大陸汽車在新能源方面的發展現狀

沒日本好!

⑻ 德國新能源發展有哪些優勢(例如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能)

德國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並不豐富,這主要是由於緯度比較高,日照比較少。北海的風能還是比較充沛的。要說優勢,也就只有技術上的儲備和立法上的完善了。

⑼ 德系三巨頭德國產能下滑9% 汽車產業整體「向東」發展

根據相關預測,2020年亞洲新興經濟體增速有望達到6%,較2019年有所提升。尤其對於中國市場,經濟增長將帶動汽車消費。同時,從中國汽車產業內部來看,中國企業研發投入加大,創新能力增強,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中,汽車智能網聯技術得到迅速更新換代。

另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最大的汽車消費群體是90後,未來這一主體將占市場份額的30%以上。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是車企新的發展方向,而他們對汽車品質、設計、配置等擁有不同需求,也將為汽車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機會。這也將是跨國車企在中國發展的優勢。

從德國到中國的本土化發展,與其說德系車企向東選擇中國市場,不如說中國的優勢引導了汽車企業的發展方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低頂拓展房車 發布:2025-05-26 02:56:27 瀏覽:552
房車旅遊創意文案 發布:2025-05-26 02:55:07 瀏覽:832
房車自駕游營地環評 發布:2025-05-26 02:47:59 瀏覽:887
豪車網紅李二狗 發布:2025-05-26 02:42:57 瀏覽:357
房車結構改進 發布:2025-05-26 02:34:23 瀏覽:714
皇室戰爭克制大皮卡 發布:2025-05-26 02:09:38 瀏覽:609
科迪亞克能越野 發布:2025-05-26 02:08:15 瀏覽:231
二手宇通房車凱倫賓威 發布:2025-05-26 02:07:08 瀏覽:25
速騰漫步者驅越野房車 發布:2025-05-26 01:57:12 瀏覽:44
典典養車洗車價格多少 發布:2025-05-26 01:56:34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