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
『壹』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基地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是新能源格局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政策的支持加大,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將越來越壯大,新能源格局也會越來越大,參與者也將會越來越多。請採納,謝謝!
『貳』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主要布局在哪些區域
『叄』 曾慶洪: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汽車作為社會民生發展的重要環節,一直是「兩會」涉及交通發展的又一重要話題。今年又逢疫情,導致原本處於復甦期的國內汽車市場,再次面對新的挑戰。如何在當前情勢下,汽車產業實現更具有引領性的發展方向,成為兩會期間,汽車產業專家的共同關注的話題。
而我國作為新能源市場最活躍的地區,不僅具有全球最快的發展速度,同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產銷國。隨著新能源的發展,純電出行領域已經構成了完善的產業配套鏈。而在新能源完成首次規模化發展之後,如何更好的推動新能源產業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需求發展,成為新形勢下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思考的話題。隨著政策的不斷成熟,合資品牌進一步加速了新能源產業的布局。讓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永葆青春,保持在此領域的優勢地位,成為中國品牌未來的共同戰略目標。
對於身處新能源產業頭部梯隊的廣汽新能源,可以說是近些年發展最快,且具有特色化發展的中國品牌新能源車企。以深圳為核心的廣東省,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速最快的地區。在今年「兩會」期間,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針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就提出了《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提案。
從相關數據看,2014-2017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量161692輛,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10左右。但是,在全國各地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背景下,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投資規模卻並沒有將產業能力最大化。
2017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投資規模5282.83億元,其中浙江和江西省,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二位,投資規模均均在800億元以上,位居第三位的江蘇省,投資規模也超過600億元,而作為全國經濟實力排名第一的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累計投資規模僅574.77億元,與四川省旗鼓相當。我們相信,隨著《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提案的提出,將為進一步引導優化地處大灣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投資規模,為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參考。
對中國汽車消費中遠期復甦充滿信心
曾慶洪表示,疫情的影響更倒逼企業發展,更體現出國內汽車行業整體呈現較好的韌性,再加上政策的刺激,使得疊加原有需求的基礎上,購車需求較快恢復,與此同時,得益於政策支持,國產新能源汽車將迎來發展契機,加速朝著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的方向發展。
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提振車市,曾慶洪表示,這短期有利於汽車市場快速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從中長期來看,這些政策有利於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鼓勵消費者更快傾向於新能源汽車,使得消費者需求不斷升級,對於功能、安全、體驗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反向促進新能源車企對自身技術、系統、製造實力的提升。
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
對於如何保持中國品牌在新能源產業的規模與技術領先,曾慶洪建議,政府的資金補助應該向核心技術領域及優秀的零部件企業轉移。從最初的補貼整車向補貼技術轉移,尤其是面向電池企業、電機控制領域、充電設施等領域,對於提升研發掌握核心競爭力將起到推動作用;?同時應大力開展車聯網、無人駕駛技術創新,抓好純電汽車、氫燃料汽車等同步發展。實現中遠期純電,長期實現氫能源發展的技術轉換,同步推動出行領域商業模式創新。
進一步提升產學研的結合,在產業協同上,曾慶洪認為新能源汽車所需要的技術、平台、人才是全方面的。而我國在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則具有先天優勢,應該利用好這些技術,讓新能源產業發展從一開始就朝著智能化的方向推動。包括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將成為在5G時代中國汽車品牌綠色發展的強勁動力與優勢;同時,應該提倡走出去,多進行跨行業跨產業合作,搭建高校、企業、金融、市場多種要素集聚融合的創新平台,加快引導科技成果對接市場;引入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力度。
加快新能源配套設施的發展
對於新能源產業的周邊配套服務設施與政策的發展,曾慶紅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車「綠色通行」的車輛審核和道路通行機制,降低私人用車成本及提高用車便利性;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充電站布局、配電設施建設等,發展大功率快速充電技術,新建、配建大功率快充站,主動引導並鼓勵資本市場向充電基礎設施領域傾斜等;完善現行電池安全准入法規,並將電池製造商納入回收利用體系;提高社會公眾認可度,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示範運營,有序地制定和開展推廣計劃、取締地方准入政策及相關法規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廣深「雙城聯動」,努力打造國際化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10月22日,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在深圳召開。當天,廣州、深圳相關部門簽署了科技創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智能裝備產業、生物醫葯產業、基礎設施、營商環境、自貿區等七個領域的合作協議。
論壇上,有相關人士表示,到2025年廣州和深圳兩市將建成較為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標准法規體系、自主研發體系和生產配套體系,打造全球較有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供應體系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共建智聯新能源汽車生態圈,使市場、生態和單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都必須依託於創新協同發展。當前,廣汽集團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前瞻性戰略布局,攜手合作夥伴投入450億元打造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2025年形成40萬輛智能網聯電動車產能,新增產值1700億元。
去年11月,廣汽又與合作夥伴一起,在產業園注冊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汽車創新管理研究平台——廣東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作為廣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研究機構,創新中心將助力廣州深圳「雙城聯動」。
當前汽車產業正面臨變局,新四化變革是大勢所趨,國家高度重視,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廣州深圳兩地相關產業要升級轉型,必須牢牢把握住這一輪的機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廣東有哪些汽車製造行業
有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菲亞特、廣汽吉奧、廣汽長豐、廣汽客車、廣汽日野 、東風日產、廣東雲山汽車廠、北汽福田南海汽車廠、佛山客車廠(福田)、深圳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
中集集團、深圳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威馬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深圳市瑪西爾電動車有限公司等等。
(5)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擴展閱讀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數據,今年1-7月廣東省汽車製造業實現穩中向好發展,其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5%,增幅高於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
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方面,汽車行業實現利潤302.28億元。而在之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各省汽車產量數據顯示,廣東上半年實現汽車產量153.6萬輛,繼續位居全國第一。
同時,在產業政策引導下,廣東汽車製造業正朝著智能化發展,多家車企開始布局新興業務。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相繼與思科中國、滴滴出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無人駕駛、大數據應用、出行服務等領域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廣汽智能網聯項目則加快建設。
並且,廣州還新引進和培育小鵬汽車、睿馳電動汽車、小馬智行、景馳科技等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創新企業。
『陸』 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秋風送爽,疊翠流金,在國慶之際,房山區竇店高端現代製造業基地迎來了長安汽車北京基地奠基儀式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這是北京市政府與大型央企深化戰略合作、共襄發展大計的一項重要成果,項目的開工必將為拓寬雙方深度合作內涵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加快首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新的實踐載體。
長安汽車北京基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作為長安集團自主品牌轎車和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生產基地,是長安汽車繼重慶、河北等生產基地之後,做大做強自主品牌,布局國內的第五大生產基地。項目總佔地5000畝,總投資115億元,整車規劃產能50萬輛,發動機規劃產能50萬輛,年創產值500億元以上,將於2014年逐步建成,可直接帶動2萬人以上就業。其中一期工程20萬輛自主品牌轎車2012年建成,新能源汽車明年7月建成投產。基地將運用最先進、最環保的生產工藝,全面貫徹國家節能、減排的戰略,致力將長安汽車北京基地打造成現代化的節能、環保的自主品牌轎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基地。
長安汽車項目落戶北京意義深遠,將為集聚高端汽車產業要素,構築現代產業集群提供重要科技參照;為激活和釋放首都資源優勢,深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創建新的戰略平台;為推動城南行動計劃落實,加快首都城鄉一體化進程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作為長安汽車的發展平台,竇店高端現代製造業產業基地規劃科學,產業優勢突出。其位於房山區竇店鎮,毗鄰京廣鐵路、京石高速、107國道,交通通達。基地以京西重工並購美國德爾福公司的懸架及制動系統項目為依託,以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配套設施為輔的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並向以低碳產業為核心的綠色高端現代製造業產業新城方向發展。基地分為起步區、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四個部分。起步區規劃用地面積1848畝,核心區4.83平方公里,將重點建設產業區、物流配送區和居住配套服務區。在長安汽車北京基地進駐之前,基地的第一個項目--京西重工減震器項目已建設完成。
長安汽車北京基地的落戶,直接推動竇店高端現代製造業產業基地的產業壯大和建設發展,從而促進了房山現代工業、經濟,以至「三化兩區」的全面發展。作為「兩軸、三帶、五園區」中的重要一環,竇店高端現代製造業產業基地以低碳環保、綠色高端現代製造產業為發展核心,目標是建成生態環境優良、配套設施齊全、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地區,將成為房山區乃至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空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