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為什麼比汽車快
Ⅰ 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汽車
1、傳統汽車能源需求缺口大。
新能源汽車能源率高,能夠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措施。我國的石油資源短缺,石油進口量以每年兩位數字的百分比增長,未來10~15年內能源缺口將達到60%。
2、傳統汽車污染嚴重。
相比燃油車分散式的尾氣排放,其實發電廠集中處理後的排放的廢氣要清潔得多。就拿中國人最關心的PM2.5來說,汽車尾氣排放1噸有害顆粒(PM2.5)的危害是發電廠所排放1噸有害顆粒的11倍。汽車作為一個低成本分散式的交通工具,在尾氣處理上十分受限制,而大型發電廠採用高成本、最先進的廢氣處理技術,在效率上要比汽車尾氣處理高很多。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降低汽車排放污染的有效途徑。
3、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培育後金融危機時代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型產業的最佳選擇。
汽車工業必須走節能環保發展之路,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電代油,減少排放,既符合我國的國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加速推進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不僅能夠促進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和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而且能夠提升汽車生產製造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汽車工業技術進步,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是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振興我國汽車工業的重大戰略舉措。
Ⅱ 新能源汽車加速度非常快,為什麼它的速度比燃油車還高呢
很多網友在平時出行的過程中也會想著給自己買一輛車,但是在挑選車輛的時候也會根據不同的品牌或者是不同的型號做出不一樣的選擇。而且要根據個人的經濟狀況,也要做一個相應的產品定位才能購買一輛比較適合自己的車輛。因為有些車子他們可能外表看上去非常好看,但是他們耗油太大,在後期使用的過程中也會感覺到自己有些養不起這輛車。
並且一輛車的它的加速性的表現,最直接的因素也就是它的扭矩汽車的內燃機它是由於自身的設計。所以從起步的時候就開始輸出峰值扭距,而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加大這個扭矩,而新能源汽車它的加速度是呈現一個不斷上漲的趨勢。所以能夠看出來它的電機起步階段也是具備恆轉距的特性,並且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起步就達到最大的峰值。像這樣的數據也能夠明顯的證明,新能源汽車的加速度要比燃油機要快很多。
Ⅲ 混合動力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前景好為什麼
現在新能源汽車有很多種,比如燃料電池汽車,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現在燃料電池汽車還比較少,我們簡單講以下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
混合動力在燒電的情況下和純電動汽車一樣排放無污染。
特斯拉
從短期來看,混合動力發展要比純電動要好一些,短期出現用電,長期出行用油。長期來看,未來快充實現,充電樁布局普及像加油站一樣,純電動車更好些。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長,三電技術不斷的完善和基礎設施如充電樁的布局力度加大,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新能源汽車電動化勢在必行。對於混動汽車來說還能挺多久?
從當下的情況來看,對於不限購或者是限購的城市,純電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車都可以選。混動在結構上面有著兩套動力系統,一旦車子沒電了會用油。而對比純電動汽車來說,純電動汽車依靠電能來行駛,對於車輛而言行駛安靜,無噪音,從車輛的保養的費用也會相對劃算。單一從能量來源上面來說,純電動車比插電混動來的更加純粹,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動還是需要燃油的。
再者從目前國家對純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來看,純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最大,補貼標准最嚴,而插電混動車型補貼力度不大。再者來說以插電混動來說也是有明顯的短板,以家庭為例,在不具備充電的條件下,或者沒有充電樁充電,那麼它就只有以燃油混動模式來運行,油耗表現就差強人意了,甚至不比燃油車的油耗低,畢竟車輛電池的重量讓插電混動汽車的自重比同系列燃油車要重。但是對於電動汽車來說,就不要擔心這種情況,至少純電動汽車用到電能,最終也不需要消耗化學燃料,從節能上面來說,純電動相對於混動來說更加的節能。
再者從車輛的網聯化,智能化來說,電動汽車沒有復雜的機械機構,相對於插混來說更容易進行控制,混合動力汽車是燃油汽車到純電動汽車的過度產品,它的主打是省油,所以車價和油價成了主因,純電動汽車做到了零尾氣排放,也不需要擔心能源的問題,畢竟對於電能來說,轉化的方式多,所以縱觀大局,純電動技術還有很多細節點值得去發掘,在純電時代還未普及之時,混動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前景所在的。可以看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只是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過渡產品。
Ⅳ 中國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汽車
我國一直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都提供了各種政策支持,而今年九月底落地的雙積分政策,更是給燃油車敲響了警鍾,迫使各車企開始發展新能源汽車,到底為什麼國家會如此重視這個行業的發展,小E從以下六個方面的解讀。

Ⅳ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汽車行業需要考慮新的能源。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包括有: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結合中國的能源資源狀況和國際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Ⅵ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的起步速度會很快
新能源車隔音太好,且沒有絲毫燃油車那種震顫,一個人安靜舒適的聽音樂,提不起飆車的興致。慢的都是快沒電的,指望用僅有的電量回家「續命」充電呢,他們才不會顧及開的慢會造成道路擁堵。最主要的是開車的沒有駕照,該快不快,該慢不慢,還佔用快車道,開汽車(包括新能源車)的最詬病這類車。
知道電動機的特性嗎?電動機啟動的時候電流最大,運行穩定後電流最小,所以嘛使用電動機,最好不要平凡啟停。放眼過去,目光所及,都是綠牌車。如果你留意一下,搶道加塞超速飆車的,也大多是新能源車。但是沒有的就要去外面充電。充電還的等著。我買的特斯拉三代充電樁,都一個月了,物業也沒批准我能不能安裝。
Ⅶ 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汽車
1、新能源汽車不要石油。
我國的石油主要是依靠進口中東國家的,我國開採的石油產量只有三分之一,明顯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而石油主要都被用在汽車動力方面,為了減少石油進口量,緩解我國的經濟壓力,國家才注重電動車產業的發展。
2、技術
我國汽車產業的很多技術都遠遠落後於日本、韓國等國家,發動機、變速器等都要依靠國外的技術專家。我國的電池產業發展非常好,能夠在世界佔有領先地位。所以發展新能源汽車,能夠讓我國不用再到國外購買大量的專利和零配件。
3、環境問題。
因為汽車尾氣排放量超標,給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我國近幾年著重強調要可持續發展,燃油汽車明顯是與國情相違背,為了保護環境,不再過度開發不可再生資源,更為了人民的健康,要少用燃油汽車,多用電動車或者電動汽車。
(7)新能源汽車發展為什麼比汽車快擴展閱讀:
電動汽車發展雖然不會對電網帶來能量沖擊,但是卻會造成功率沖擊。隨著大量電動汽車接入電網進行充電,會增加電力負荷。
如果原來的用電負荷高峰期和電動汽車充電的電力負荷高峰期疊加,勢必會導致電網用電負荷的峰谷差增加,電網調峰的難度加大,加重電網壓力,進而大大降低電網安全性及可靠性。
此外,大量電動汽車接入電網,將產生諧波污染、電壓偏移、三相不平衡等電能質量問題,同時還會使變壓器加快老化程度,降低使用壽命。
因此未來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必須加大對電動汽車充放電策略、充電設施規劃、電力系統智能控制等內容的研究投入,優化充放電策略,減少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影響;同時需建立分時充電電價,合理引導用戶在低谷復合時充電,躲避電網高峰復合,減少電動汽車充電對系統的沖擊影響。
Ⅷ 為什麼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
2008年7月,國際油價曾一度攀升到147美元每桶,再加之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對各大汽車廠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通用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然而,如何走出汽車發展史上的冬天,各大汽車廠商紛紛瞄向新能源汽車,這其中又以電動汽車為主。下面我們先看看各個汽車廠商採取的措施。
本田Insight混合動力車2009年2月上市;豐田新一代普銳斯混合動力車2009年5月份上市, 2012年推出電動車;通用汽車將研發下一代雪佛蘭Volt電動車, 2010年量產上市;三菱第一款大批量生產和銷售的電動車i MiEV,預計2010年在日本上市,2009年始,現代伊蘭特、雅紳特混動車,有望裝配鋰聚合物電池;統計顯示,2008年4月,美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與200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6%,銷量達到3.99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佔有率首次突破3%,達到3.2%。由此可見:以電動汽車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正成為各大汽車巨頭集中火力全力爭奪的主戰場。
當國際巨頭紛紛出手電筒動汽車時,中國的車企第一次有機會和這些國際巨頭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2008年12月,比亞迪推出首批雙模電動車F3DM,比亞迪成為世界首款量產雙模電動車的生產商;中國其它的汽車企業也不甘落後,2008年底,首批30輛長安奔奔電動汽車,投放加拿大市場,2009年2月,奇瑞首款電動汽車s18下線;北汽福田純電汽車迷迪,將於2009年底投產。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六大汽車集團以及奇瑞、吉利、比亞迪等在內的,至少40家中國汽車企業目前已涉足新能源汽車的研發。
記得比亞迪的總裁王傳福曾經說過「我們做新能源汽車是輕裝上陣,我們沒有任何包袱,我們把它去革命,計劃在2015年將成為中國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在2025年將成為全球第一的生產企業。」聽著這番豪言壯志,讓多少愛國人士熱血沸騰,特別是我們這些愛國的「汽車人」。然而,比亞迪的電動車發展到底如何呢?
2008年12月15日,比亞迪第一款電動汽車F3DM風光上市;在上市之前,股神巴菲特購買了比亞迪的股票。當比亞迪總裁王傳福送給巴菲特一輛電動汽車模型時,巴菲特幽默地回贈了一個錢包。這一舉動給人以無限的想像,但想像歸想像,我們還是看一下比亞迪F3DM的銷售情況再說。
比亞迪F3隻賣六萬多不到七萬,而F3DM卻要賣到十四萬多,可想而知,其銷售情況如何了。在F3DM上市後的四個月內,竟沒賣出去一輛,八個月時才賣出一百輛,與其自定目標3000-4000輛相差甚遠,而且這一百輛中大多數是賣給了政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尷尬的局面呢?王傳福錯了?巴菲特下錯了注?
在我看來這一切都不是,大家都知道,電動汽車雖然節能環保,但它有一個先天的缺陷,就是續駛里程很短,比亞迪F3DM在每行駛100公里後就必須得充電。當然這就涉及到在哪充電,充電的價格怎麼算?如果這些問題不得到解決的話,我想普通消費者是不會認賬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一個人住在10樓或是20樓,他買了一輛電動汽車,在哪充電呢?當然不可能到10樓或20樓,只能在一樓,這樣就得找物業,社區等,一系列的環節需要打通,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況且沒充電一次需要耗費8-9小時,就目前的公共設施,還沒有這樣的充電裝置。
假如在每個超市,每個停車場都有充電裝置的話,那麼在你上班、購物的時候都可以充電,一輛電動汽車完全能夠滿足日常生活所用了。然而,目前這種充電裝置幾乎沒有,只有比亞迪在深圳市某些公共場所建充電樁,但比亞迪的力量是有限的,為了廣泛發展電動汽車,還得政府出面。但是,國家電網對於整個
公共設施的改變,如果說是電動汽車已經形成了一定得市場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它認為是水到渠成的。另外一方面,各個汽車廠商都等著國家電網先建設公共設施,電動汽車才有可能成規模的發展。這樣就陷入了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中去了。
國內的電動汽車的發展在這樣一個簡單卻油復雜的問題中爭論不休,我們暫且讓它爭論吧,把目光轉移到國外,看看外國的政府是如何對待電動汽車的發展的。這個不可能不提到日本,就以日本的神奈川縣為例吧,他們採取的措施是:一、購車時的優惠政策——購車補貼、稅費減免。發展初期,電動汽車成本相對較高、價格較貴,因此神奈川縣設立了專項的電動車購置補貼,在國家補貼基礎上,再追加50%,同時免除90%的汽車購置稅、以及汽車每年的使用稅。二、使用期間的優惠政策——停車、高速路費用減半。對於電動汽車,在縣官轄的停車場停車可享受半價優惠,同時向其他民營停車場普及,另外,縣境之內的高速路通行費用也會給予半價優惠。三、修建充電基礎設施——設置快速充電站;100V-200V插座。目前,神奈川縣的快速充電設備主要分布在四大區域內,包括:縣政府周邊、汽車經銷網點、電力公司營業所,以及傳統的石油加油站內。除了較為專業的快速充電設備外,神奈川縣還考慮在一些商業設施及大型停車場內,設置傳統的100-200伏插座充電裝備。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日本發展電動汽車之路,我們看到了什麼呢?電動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推廣不僅需要技術,更涉及到復雜的社會工程,而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只有政府。然而我們的某些國有企業,仗著自己還能吃飽飯,並且還能吃得很好,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完全置之不理。相反,我們的一些民營企業,雖然能力有限,卻也為中國汽車的未來奉獻一份力。
如果說,傳統汽車我們輸給了其他國家,是因為我們比別人起步晚,沒有核心技術,將幾百億、幾千億的市場拱手讓人,但是換來的卻少得可憐,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都還靠合資吃飯;但電動汽車我們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先對來說我們的起跑還要快一點。比亞迪、奇瑞等民族品牌第一次依靠自己的技術和國際巨頭一同起跑,如何能讓我們跑到前面?如何能讓我們的技術成為標准?如何讓中國的汽車企業去改變世界汽車的版圖?這一切都少不了三樣東西——政策支持、市政設施、充電網路。所以,政府必須得出面,必須拿出一整套的措施來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
最後,說說我個人對電動汽車發展的看法,在前不久公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表示,中國力爭在3年時間內形成5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到乘用車總銷量5%。如果能夠實現,這個比例已經相當大了,能否達到這個目標,會不會出現和比亞迪一樣的情況,我很是懷疑。在我看來,我們應該先把城市裡的公交車和計程車電動化,我們很多城市裡的公交車和計程車早已是CNG汽車,我們有這方面改建的經驗,只需要在現有的加油站的基礎上加上「電池站」,把同類型的車的電池標准化,就像手機電池一樣,快沒電了只需要到「電池站」換一下電池就好了。另外,我看了一下我國的電力結構,其中火電佔到了78%,水電21%,其他1%;從這個數據看來,我國還不太適合大規模發展電動汽車,對於減少污染起不了多大作用,當然這個比例會變,電動汽車的大規模發展史必須的,不過我認為不是現在。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把傳統汽車做好,把電動汽車的技術做到世界領先。這一段只是我個人對電動汽車的發展的一點看法,估計我能想到的別人早已經想到了,是在別人綜合考慮後才會有現在的發展狀況。
當然,中國汽車的路該走什麼方向,該怎麼走?都得看我們這一代的「汽車人」的。所以,我們應該感受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只要喜愛這一行業,還是要認真對待,爭取在這一行業中干出一片屬於我們的天空!
Ⅸ 新能源汽車為何發展這么慢
【卡車之家原創】不可否認,新能源的春天來了,正以不可抵擋之勢洶洶而來。短短幾年間,中國憑借巨大的市場潛力,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在各大一二線城市,已經隨處可見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究其發展的原因,自然少不了「天」、「地」和「人」的多方面作用。
然而發展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新能源之役」不但有「東風」鼓吹,還有坎坷相伴,以下是相關人士總結的多個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你認為哪點最重要?
有利因素
宏觀經濟穩定增長
2016年以來,我國成功頂住經濟下行壓力,投資增速緩中企穩,消費增長基本穩定,工業運行總體趨於改善,工業品價格由降轉升,消費價格溫和上漲,GDP 全年增長6.7%,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向縱深推進,促進經濟回穩的積極因素將不斷積累,將有利於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
能源緊張和環保要求加速行業發展
汽車工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了較大的破壞。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開始顯現。
其中,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攀升,導致石油消耗日益升高,石油對外依存度也不斷增高,造成我國能源短缺,同時傳統汽車排放的尾氣給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危害。通過技術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發展以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國家政策有利於行業發展
2013年以來,國務院及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等多個中央部門出台了多項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新能源汽車產業提升至「十三五」政府產業支持發展的重點,承載著我國汽車工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使命。在國家政策支持的基礎上,各地方也針對鋰離子電池產業給予不同的優惠政策和補貼措施。目前,我國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已建立了從研發、生產、購買、使用到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較為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有助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針對汽車工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越來越多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等一、二線城市開始對傳統燃油乘用車進行限購、限行,也有助於提升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成本具備市場化競爭力
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國鋰離子電池技術不斷進步,開始批量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產業鏈的日益完善,產品質量、性能快速提升,目前國內主流產品續航里程可達到200公里以上,加速性、車速等性能已接近或達到傳統車水平;產品可靠性、穩定性也基本達到傳統車水平。產業鏈的完善和產業規模的擴大推動鋰離子電池產品的成本和售價下降,相應降低了新能源汽車成本。此外,快充技術的發展,也讓電動汽車使用更為便捷。
智能化成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先行一步
汽車的智能化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之一,電動車在特斯拉的引領下智能化發展更加突出。同時,智能化在電動車領域更具優勢,相比燃油車而言,更多的全新設計的車型也為電動車提供了更好的智能化載體和平台。
儲能市場潛力巨大
雖然儲能電池業務目前仍面臨著建設成本高、剛性需求仍有待挖掘等問題,但隨著鋰電池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應用領域的擴大,我國儲能市場有望在「十三五」期間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不利因素
新能源汽車成本不具優勢可選車型少
對於消費者而言,相比傳統燃油車,新能源乘用車目前售價不具優勢,車型選擇較少;而對於生產企業,短期難以獲得規模效益,生產成本尤其是核心部件電池成本仍然較高,導致汽車售價普遍偏高,購買者初始投入較大,制約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從而影響上游鋰離子電池行業的發展。
配套體系有待完善
新能源汽車使用的配套體系尚未完全成熟,整個新能源汽車生態鏈均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相比於龐大、成熟、便捷的傳統汽車加油網路,目前電動汽車的充電設施仍然不夠完善。
據工信部披露,截至2016年底,全國建成公共充電樁僅15萬個,與新能源汽車數量比例相對較低,未形成全國性規模化充電服務網路。充電設施建設明顯滯後,已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
公眾認知度有待提升
目前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還不夠高。隨著人們對污染危害認識的增長以及公眾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的提升,公眾對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認可度將不斷增加,將拉動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識和接受程度。
小結
在摸索中,國內新能源行業已經初具規模,並且比亞迪、寧德時代等新能源新軍和一汽、二汽等傳統車企紛紛加強對新能源板塊的重視,已經幫助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新能源行業勢必會充分利用有利條件,著重彌補劣勢,才能加快趕超傳統汽車的步伐。那麼,以上諸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你認為哪點最重要?(文/圖管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