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企業研發投入比

新能源汽車企業研發投入比

發布時間: 2021-08-08 18:55:44

『壹』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十年來首次負增長

在過去的十年間,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而這一態勢隨著2019年政府補貼的大幅退坡,一腳重剎讓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長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補貼退坡影響巨大

受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發布會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下半年呈現大幅下降態勢。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下一步可從稅收、使用環節便利性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做政策支持。

從去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政策補貼仍舊是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轉化到市場驅動。工信部的表態,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場的決心,但國家也需要在今年補貼完全退出後,推出接續補貼後的政策措施,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向前發展,並完成從政策市到市場市的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新能源汽車投入期預虧超60億元,恆大造車還有多少勝算

恆大要做新能源車,相信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特別是許老闆那句「3-5年內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豪言壯語,也一直在我們耳畔回響。最近幾天,關於恆大汽車的新聞再次上了熱搜。

3月30日,恆大健康發布的2019年全年業績報顯示,公司2019年營業額為56.4億元,同比增長80.2%;毛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64.3%;凈利潤虧損49.5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業務凈虧損33.1億元。相較於2018年14.28億元的凈虧損額,2019年的恆大健康虧損進一步擴大。

從造房到造車,恆大能成功么?現在沒人能給出答案,但最起碼恆大汽車有恆大集團這個「大靠山」,有著充足的資金支持,這或許會是許家印實現「汽車夢」的一大關鍵要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新能源汽車前景及趨勢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表示發展越來越現代化,也體現著技術越來越先進,新能源汽車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緩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時,也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肆』 如何評價比亞迪在新能源車研發費用上的投入

比亞迪新能源車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么高的市場佔有率,與比亞迪公司領先的技術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看過比亞迪2018年比亞迪年報的話,應該可以看到,2018年比亞迪公司研發投入高達85.36億元,同比上升36.22%,佔全年營收比例為6.56%。這樣大手筆的研發費用支出在A股上市公司鳳毛麟角,正因為如此,比亞迪新能源車才能在國家新能源補貼退坡的不利形勢下卻逆勢上揚。

『伍』 我國新能源汽車「全球第一」的含金量究竟如何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超過了142萬輛,累計銷售突破了340萬輛。截至2017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180萬輛,在全球累計銷量中超過50%。

所以,無論是銷量、增速還是全球市場份額,中國均為世界第一,而且與第二名的差距正在越來越大。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也顯著提升。乘用車主流車型續駛里程已經達到300公里以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說,2017年,領先企業的動力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達到了每公斤2瓦時,價格達到了每瓦時1.2元人民幣。這兩個指標比2012年分別提高了2倍、下降了70%。此外,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動力電池的骨幹企業研發投入佔比達到了8%以上,高於全球行業平均水平。內容來源於:人民日報

『陸』 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

汽車行業發展不錯,未來行業發展前景也很好。一、未來五到十年,將是中國汽車產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關鍵時期。單純從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導出對行業發展前景和利潤水平的預期則顯著低估了發展潛力; 二、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加入WTO和國內經濟增速高位運行,汽車需求一直維持相當的熱度。隨著經濟增長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商用車穩健成長且市場競爭結構趨向合理;乘用車價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綜合作用,導致需求快速增長。 三、由於勞動力、資金、技術之間的比例關系明顯改善,中國具備競爭力的產業和價值鏈環節不斷擴大。對於汽車製造這樣的技術密集、資本密集並且兼具勞動密集的高端製造業,中國已經初步具備承接產業轉移並有可能實現競爭力的快速提升。

『柒』 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景如何現在還值得投入發展嗎

富油國之間的戰爭和某些政治因素等均會導致油價的巨大起伏。另外石油的人工合成或新型能源均無法替代石油本身的價值。而新能源汽車剛好可以規避因為石油供需關系的不穩定帶來的影響。電動汽車百人會是2014年由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產業界等官員、學者、企業家組成的機構。登陸一下它們的官網,查詢裡面的組織架構,能夠了解其強大的背景。反觀國外市場也是如此,日系、美系以及德系都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並且歐洲以及美國都推出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說明對於新能源汽車,各國抱有的態度還都是蠻積極的。

非化石能源作為驅動力的都算得上新能源,譬如現在非常熱門的氫燃料汽車,還有之前也反復爭議過的甲醇汽車等。油汽車、電動汽車都對地球環境有極大的破壞。支持水氫燃料電池汽車量產上市,無污染、無二氧化碳排放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是對地球上空的臭氧層和地球的溫室效應最好的保護。新能源即使發展起來了,對石油、天然氣的進口還是必要的,只是份額會降低,與國外供應商談判的時候,籌碼也會更多一些,更加有利的掌握話語權。


『捌』 中國車企研發投入排行榜!哪家花費最多吉利哈弗並非第一

自主品牌的進步是看得到的,而這幾年逐漸形成了四足鼎立的情況,最有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是長城、長安、吉利、比亞迪這四家,其他的那些品牌,短期內也很難撼動這四家的市場地位。不過有的人說,自主品牌沒什麼技術含量,只靠低價擴大市場佔有率,並不如外國車企。不得不說,這種說法有點坐井觀天了,我們不妨去看一看他們的研發投入,就能知道這些車企在技術上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比亞迪:56億

比亞迪這兩年的銷量並不算好,2019年有一定的下滑,只有46萬台的市場銷量,下滑幅度還是很大的。即便如此,比亞迪依舊沒有放鬆研發,在研發投入上也是最多的,達到了56億以上。比亞迪的研發也給自己帶來了較低的造車成本,比如他們的三大件基本上可以自己生產了,新能源方面也全部都是自己的產品和技術,電池根本不用買別人的,還有刀片電池技術等,電動領域的地位很高。按照市場趨勢發展下去,比亞迪可以說前途無量。
吉利:54億

吉利在2019年的總銷量達到了136萬台,在自主品牌中是賣得最好的。而在去年的研發投入中,他們也投入了54億,比過去提高了很多,占整個營收5.5%的比例。吉利主要的研發投入在平台上,比如AMA\BMA\CMA這些新平台,需要很多的研發資金,同時也有一些新的車型推出,也需要研發資金的投入,如星越、嘉際、icon等等。在市面上,吉利的新車型是最多的,當然也得益於沃爾沃的技術支持,他們的投入產出比很高。
哈弗:42億

長城汽車在去年賣出去106台,銷量也是頂呱呱的,連續多年突破百萬銷量,穩定了自己的市場地位。在研發方面,長城去年投入了42億。他們主要的研發投入在於智能化和核心配件方面,目前他們的自主發動機已經有不錯的地位了,以後有可能會脫離進口發動機的限制。
長安:38億

長安汽車這幾年的新車型很多,但市場反響一般,他們在去年的研發投入為38億,在市面上也算很高的投入了。他們已經在發動機領域有所突破了,自己生產的藍鯨發動機,已經大批量的進入市場應用,並且基於藍鯨這個動力系統系列,1.4T和1.5T發動機已經進入市場,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產品推出。

由此可見,自主品牌也是有一定實力的,每年都在大力搞研發。雖然現在與合資品牌還有一定的技術差距,但差距正在逐年縮小,或許在我們這一代能夠看到中國汽車屹立全球車壇的一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中國新能源車近三年產銷情況如何

中 國新能源車產 銷, 連 續三年居世界首 位。

不盡如此,當前我國互聯網造車的新 業 態十 分活 躍。中國電 動汽車百人會 理 事 長陳 清 泰表示,這是我國有別於歐 美汽車大 國的特點和優勢,給汽車業注 入新的基 因,帶來新的理念、技術和商業模式,把握了電動化汽車互聯網智能化和未來出行的方向。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 國的必 由之路。科 技 部 部 長萬 鋼在會上表示,將繼續完善 政 策創新,保持政 策的連續性。在財稅方面,明確延長車購稅優惠措施,2020年電動汽車財政補 貼政 策將堅定退出。

『拾』 車企春光不易,不減的研發投入仍能看見一片光亮

2019年已是車市寒冬,2020年更是雪上加霜。

2020年的3月剛剛過去,眾多車企密集發布完2019年財報。一組組數據,正在竭力還原真實而又殘酷的車市圖景:近八成車企年銷量、營收都出現同比下滑,而在凈利潤方面,除了一汽集團,幾乎所有車企都沒有止住下跌態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車企的銷量和利潤也在發生顯著改變。

中國需要進一步增加研發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這是公認的中國汽車彎道超車的機會。目前的現實情況是,新能源汽車領域是當今世界各國的必爭之地,又是國內各大汽車企業的爭鋒之所在,因而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極具典型性。

以特斯拉為比較,雖然成立十幾年的它備受爭議,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特斯拉對於技術研發十分重視。而中國很多新能源企業,在2019年經營慘淡,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核心技術,一旦市場政策變化,就陷入困境。

這是血和淚的教訓,穩得住心做產品的定力,穩得住科技研發的能力,穩得住的資金投入都非常關鍵,也很難做到。

中國自2012年已經進入了一個創新發展新階段,從可以自由跟蹤學習的後發追趕國家轉變為一個限制學習而開始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後發趕超國家。目前,中國已然站在全球創新跟隨者的高峰之上,作為中國研發創新的中堅力量,中國汽車企業更需要付出更艱苦的努力,拿出更大的信心和勇氣。

畢竟,核心技術要取得突破,就要有決心、信心、恆心。(采寫|汽車有智慧王得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gmc最新越野車 發布:2025-08-15 00:45:28 瀏覽:589
鄭州出發春節海南自駕游路線 發布:2025-08-15 00:40:34 瀏覽:462
小孩玩的越野電動車 發布:2025-08-15 00:38:05 瀏覽:521
麗江賓士商務車租賃 發布:2025-08-15 00:27:04 瀏覽:719
10萬以下二手硬派越野 發布:2025-08-15 00:27:01 瀏覽:861
陽江到銀川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8-15 00:21:15 瀏覽:787
奇瑞瑞虎7自動擋內飾 發布:2025-08-15 00:09:25 瀏覽:976
自駕游從陽朔出發到貴陽攻略 發布:2025-08-15 00:00:43 瀏覽:128
3d越野摩托闖關游戲 發布:2025-08-14 23:57:43 瀏覽:516
越野摩托哪種好看 發布:2025-08-14 23:51:08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