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新能源汽車2017銷量
Ⅰ 長安汽車1月銷量下滑/特斯拉去年在華營收208億/雷克薩斯印度投產
①大相徑庭:長安汽車1月銷量繼續下滑福特品牌逆勢增長
2月14日,長安汽車公布2020年1月產銷數據。今年首月,長安汽車生產汽車12.39萬輛,同比下降13.70%;銷售汽車13.46萬輛,同比下降4.56%。
雖然雷克薩斯在印度完成了本土化生產,不過由於印度的關稅較高,這台印度版ES300h的售價可是一點也沒讓人覺得本土化生產有多好。印度純進口車關稅為100%,而組裝車為30-40%,ES300h本土化生產後售價略微降低,但該車在印度的起售價依舊高達519萬盧比(約人民幣50.3萬元),這個價格都趕上國內進口版的車型了。
評:雷克薩斯在印度建廠,很可能是基於印度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但顯然,印度短時間內並不會成為雷克薩斯的主要市場,雷克薩斯這個錯誤的決定看起來更像是對中國市場的歧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特斯拉月銷過萬 新蔚來ES8小鵬P7阻擊得了嗎
何小鵬介紹,研發投入幾十億元的P7,從底盤到智能化都做了很大改變,智能化比特斯拉做得好,特斯拉的缺點都是小鵬的優點。特斯拉給人的感覺沒有智能化,開車很舒服,電動轉向加速很舒服,但這並不是智能化。
李斌說,雖然別人都說蔚來特斯拉、特斯拉蔚來,但有的地方還是有差距。比如,蔚來的服務是優勢,在服務口碑上好,走雷克薩斯的道路。
被李斌稱為最大的技術方面的體系化優勢,包括了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這也是特斯拉CEO當年說說但最終放棄的變革。我國工信部對換電的模式是積極支持的。
阻擊戰即將打響
有汽車設計師認為,Model3和ModelS、ModelX相比,做了取捨,是按照成本去設計。比如連儀表盤都減掉了。有人說,這是一種極客精神。
李斌認為,一分錢一分貨。汽車行業就不是獨一家是贏家。豐田、大眾那麼牛,那麼多車型,一家最多也就是10%左右的市場。任何事物都有個度,物極必反。
何小鵬說,一個企業的商業路徑是組合拳。特斯拉已成立17年,中國的吉利、長城、比亞迪都有17年到20年,特斯拉的歷史和他們接近,也是熬了很多年。
從發展過程來看,每一家企業都有方法論。何小鵬認為,一年前你會覺得小鵬還可以,今天有了P7,你會覺得小鵬更好,會超過Model3。
「馬斯克是做得不錯,也有很多未來的挑戰。我從來不會是因為現在,就斷言未來結果怎麼樣。」何小鵬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電動車是新潮流,日產聆風累計銷售45萬輛,特斯拉Model3緊追其後
Nissan Leaf累計銷售45萬輛 – TESLA Model 3緊追在後
電動車是新世代車輛新潮流,其中NISSAN於2010年底推出的Leaf,累計總銷量已達到45萬輛,成為現階段最受歡迎的電動車。TESLA的Model 3則緊跟在後,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NISSAN在電動車領域,以Leaf率先打開知名度,發表至今已經接近10年,現階段則是第二世代的車型。日前原廠宣布,Leaf的累計總銷量已經達到45萬輛,成為現階段最受歡迎的電動車。
NISSAN在2010年12月發表之後,在2014年達到10萬輛;2015年銷售大爆發,年度銷量達10萬輛,2018年累積總數30萬輛達陣,2019年累計來到40萬輛,2020年累計達到45萬輛。
雖然NISSAN Leaf以45萬輛的累計銷售量成為現階段最受歡迎的純電動車,但後生之輩的TESLA的Model 3,則在去年爆量,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TESLA的Model 3是在2017年才正式推出的平價純電動車,僅花了2年的時間,到2019年底就已經累計達到448,634的銷量,估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超過NISSAN Leaf進而登頂,有望在接下來幾周內成為全球最暢銷電動車。
TESLA的Model 3 銷售量,2017年為1,764輛、2018年就跳躍式成長到146,055 輛,2019 年更是達到300,815輛,尤其是2019年第四季一舉繳出 92,550 輛,累計已達 448,634 輛,距離NISSAN Leaf相當接近。
TESLA的上海廠去年底加入量產行列,TESLA在德國Grunheide的新工廠也將在明年7月量產,兩者主要生產車型也是Model 3,可望使Model 3的銷售量快速成長。
整個品牌方面,TESLA最快在今年第一季就會成為累計銷售破 100 萬輛的車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市場份額一夜回到三年前,為何新能源車走了一大圈又回到起點
更何況,苗圩說的是不會大幅退坡,並沒有說會加大補貼。而且,新政對消費的刺激,體現到銷量,往往還有一個周期——除非是像幾年前新能源剛剛起步時候那種動輒十多萬元補貼的「猛葯」。只是,如今的新能源產業,已經進入到2.0時代,需要優先考量的是整個行業如何健康成長,如何做強,而非短期銷量的拉升,所以,期待新政有「彩蛋」的,基本可以洗洗睡了。
在筆者看來,新能源車的購車補貼,在現有基礎上不減少,已是現階段能期待的極限。至於年底即將到期的新能源車免徵購置稅政策,屆時能夠延期五年,就是對行業最大的支持。
最後說說
近日,工信部發布了降低新能源汽車行業准入標準的徵求意見稿,行業准入的必備條件從具有「設計開發能力」改為具有「技術保障能力」。對此,業內不少人士認為,這是擴大開放力度的信號,更多資本會湧入,也意味著競爭將升級。
一直以來,行業都將新能源作為中國汽車「彎道超車」的契機,事實也已經證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2019年全球一半新能源車都是中國消化掉的。在產業層面,中國的企業已經在新能源產業鏈條上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傳統汽車大腕正在加強與中國新能源玩家的合作。
但是,轉型新能源並不是中國一家重視,歐洲、日本、美國,任何一個汽車發達經濟體,都在盯著這塊未來的大蛋糕。比如,此前世界主要國家對禁售燃油車的時間節點,普遍的說法是最早2040年,但不久前曾傳言德國會提前這一日程,只是後來又被否認了,不過,日前英國運輸部長的調門卻是言之鑿鑿,稱英國計劃提前5年,甚至有可能提早到2032年就開始實施。
如此看來,新能源這一仗,大家都不會任由中國悄悄做大。有鑒於此,如何抓住這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如何引導老百姓向新能源車轉移視線,新一輪的政策,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這不僅關乎今年新能源車會不會繼續「打醬油」,更關乎整個行業未來的長遠走向。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特斯拉到底能賣多少車
我曾經多次開著Model3去接來上海找我的朋友,短暫的體驗之後,他們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還要去買那些普通的燃油車?
汽車的屬性正在從一個交通工具變為一個電子產品。
在這個產品變革的時代,需要更多人來教育這個市場,越來越龐大的車主群體對於特斯拉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現在特斯拉有超過60萬車主。
寫在最後
最後讓我們再回到這張圖,按照特斯拉的交付指引計算,今年的目標交付量增長率只有36.17%,是特斯拉自2015年以來最低的一次。
而當下這一年,是ModelY以及國產Model3的投產交付的一年,是市場環境對電動汽車更加有利的一年,是特斯拉用戶群體最龐大的一年。
我們很難相信,今年的目標只是50萬輛。
再看看財報中對50萬輛的描述:
Forfullyear2020,vehicledeliveriesshould?comfortably?exceed500,000unit。
2020年車輛交付量可以輕松達到50萬輛。
逐漸成熟也更加有底氣的特斯拉顯然正在拉低大家的預期,做一個簡單的預測,在2019年36萬輛的基礎上,ModelY2020年的產能為15萬輛,特斯拉中國工廠今年的目標產銷量是10萬輛,綜合來看2020年,特斯拉的銷量至少會在60萬輛左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上海一年能支撐多少新能源汽車銷量
圖5?上海數據中心接入的數據分類
我個人判斷上海地區新能源車市場有以下幾個走勢:
1)上海的新能源牌照發放也會在一個范圍內,可能在15萬左右,以後新能源車牌也是一個稀缺資源,慢慢過渡到拍賣,應該會和燃油車牌照拍賣的投放數量持平。
2)PHEV目前在上海佔比會逐步下降到40%,在總額限制的條件下,PHEV車牌未來單獨拍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今明兩年如果不想買BEV,建議可以入手PHEV了。
3)由於上海有地方性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標准,因此不是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符合其標准,未來這塊的管理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今年看到情況的就是整體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往下走到地方實質性推進,也客觀存在一定的篩選。
小結:從當前的狀態來看,想要在上海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還是早入手一台新能源汽車為妙,我們家的配置也是要變為一台PHEV和一台BEV的組合。
圖|網路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特斯拉進軍國產的一年,小鵬蔚來等自主品牌的競爭機會在哪
作者: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和汽車電子工程師,目前從事新能源汽車電子化工作,10年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從業經驗。
特斯拉進軍國產,於去年1月7日在上海正式動工,建設超級工廠,到現在已時隔一年的時間。
對於廣大消費者期待的國產Model3,在價格上也著實吊了一把消費者的胃口。從去年5月底預售價為32.8萬、到11月的正式起售價35.58萬元,再到馬上要正式交付前把價格再度拉底,又計入2020年的補貼後,價格降低到29.905萬元,對於眾多電動汽車愛好者,尤其是特斯拉的粉絲們可謂是利好消息。
表1特斯拉和2019年前11月銷售前五車型對比
(時間截止到2019年11月)
如果我們把特斯拉和2019年銷量前五位的新能源乘用車,特別是在私人使用領域去對比,會發現前五位品牌集中在15萬以內價格的車型中,其實在私人消費者領域尚且沒有建立起特別好的忠誠度。所以當特斯拉的主力車型價格下降之後,會使得國產自主品牌的潛在私人客戶有一定的流失。
當特斯拉國產Model3的價格下降(含補貼進入30萬區間時),國產品牌在12-15萬的車型其實在B端影響並不大,但如果定價在20-25萬的車型就會有突破的壓力,這也會影響到之前的PHEV(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的定價。
可以說,對於國內本土品牌來說,更多的機會可能在於能夠使用不同定義的車型來填補消費者對於除了三電部分的需求,來提升智能化的路徑,以及跟隨L2以上的智能化功能的付費嘗試。
總而言之,Model3的國產化是對本土車企的短期傷害大一些,但是打開一定的市場空間以後,也會有正向的促進作用。目前的中國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輪升級和淘汰的過程中,特斯拉在國內的擴張和刺激,開啟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往市場化走向第二階段的發展和升級。
文??|朱玉龍
編輯|陸??嶼
圖?|朱玉龍網路及相關截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市值超豐田 月銷量破萬 國內新能源遭特斯拉「碾壓」
當特斯拉國產的時候,所有人都預料到特斯拉會對國內新能源車企產生沖擊,多位國內新能源掌門人也表示:新能源市場還非常龐大,和特斯拉並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可以實現共同進步。當時能夠心平氣和的說出這句話,是因為沒人能夠預料到特斯拉帶來的沖擊這么大,甚至是達到了「碾壓」的地步。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為6.8萬輛,雖然同比下降25.4%,但環比增長22.2%,新能源市場5月呈良好態勢。而在累計銷量方面,今年1-5月累計銷量23.0萬輛,同比下降達到45.6%。而特斯拉在5月份銷量中一馬當先,其Model 3在5月新能源銷量中排名第一,達到11095輛,並且和第二名銷量差距極大。
銷量第二名的是廣汽新能源埃安(Aion S),銷量為3892輛,事實上,埃安(Aion S)的銷量也是贏來了大漲,同比增長276%,只是在特斯拉Model 3高達11095萬輛面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而銷量第三名為北汽EU系列,達到3500輛,此外,蔚來ES6和理想ONE車型的銷量均超過了2千台。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後的Model 3在3月份時銷量也曾突破萬輛,而隨著國產Model 3後驅長續航版的發布和價格調整,4月國產Model 3跌至只有3635輛,業內人士分析這並不是特斯拉的常態,4月份銷量相對來說是異常的,也有特斯拉調整的元素在內,月銷萬輛才是目前特斯拉的正常表現。對比之下,比亞迪1-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6512輛,同比下滑高達61%,其中比亞迪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36354輛,同比下滑61.4%。
在銷量方面,國內一眾新能源車企,幾乎都被特斯拉或者說Model 3給「碾壓」了。況且,這還並不是特斯拉的極限,目前國產版Model 3還沒有完全100%國產化,據特斯拉預計,7月將本地化率提升至70%-80%,年底則是100%國產,並且將採用本土供應商提供的動力電池。也就是說,特斯拉Model 3未來價格可能還會繼續下探,特斯拉CFO扎克·科克霍恩也表示:「特斯拉會不斷地降低價格,不斷降低生產成本,甚至在降價的情況下,還可以提高利潤率。」而當Model 3國產化程度達到100%的時候,對國內新能源而言,不亞於一場「大地震」。
事實上,特斯拉Model 3在國內市場的強勢表現,不僅對國內新能源造成了很大對壓力,甚至對賓士、寶馬、奧迪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因為國產Model 3的價格剛好打到了A4L、C級、3系的價格區間,而Model 3也引走了部分原本屬於BBA的客戶,雖然目前來看影響較小,但隨著特斯拉在國內影響力的擴大,以及未來不斷下探的售價,BBA的傳統燃油車型也將遭受特斯拉的沖擊。
除了在國內銷量出色,在國際上特斯拉也是大放異彩,截止6月10日,特斯拉股價大漲8.97%至1025.05美元,總市值達1901.22億美元,超越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場價值最高的汽車公司。事實上,特斯拉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2017年4月市值超福特,成為美國市值第二的車企,2017年8月,特斯拉市值超通用,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車企,2020年2月,特斯拉市值超寶馬和大眾總和,成為全球市值第二的汽車公司,而這次又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車公司。不少人預測,未來特斯拉市值還將持續拉高。
結語
「市值超豐田」「單車月銷量破萬」,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國內將一並新能源車企都壓的喘不過氣。從個人角度來講,也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不過自主新能源相較於特斯拉來說,還是有很多不足。目前來看,也唯有蔚來汽車未來或許能夠與特斯拉一爭高下,不管從產品發布戰略,還是公司特性,國內目前只有蔚來汽車與特斯拉最為接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特斯拉:股價漲了,但銷量呢
作者:程天琦、編輯:王瑞
核心觀點:
1、若要尋求股價進一步增長,銷量必須取得突破;
2、在銷量增長過程中,口碑受損與競對崛起形成了阻力;
3、疫情籠罩的2020,特斯拉銷量仍有望逆勢增長15%-20%。
特斯拉的股價又「起飛」了。
北京時間7月11日,特斯拉股價飆升10.8%至1544.7美元,市值「水漲船高」至2863.3億美元,遠遠甩開豐田(1728.4億美元),穩坐全球市值第一車企的寶座。
穩定的汽車銷量是特斯拉股價飆升的核心動力。
7月2日,特斯拉發布2020年二季度數據:生產8.2萬輛新車,交付9.1萬輛新車。其中Model3和ModelY是主力軍,交付量超8萬輛。結合一季度數據,特斯拉上半年已交付17.9萬輛汽車。
「特斯拉不可能獨吞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即使它是一家非常強勢的車企。」業內人士向億歐汽車表示。
歐洲市場對小型車的青睞,捧起了雷諾Zoe;中國的「SUV大國」屬性,天然不利於Model3的銷量增長;現代Kona的全球普適性也是特斯拉難以借鑒的......特斯拉若要尋求銷量增長,需要將希望寄託於車市大環境。
銷量目標能實現嗎?
從當前的大環境來看,特斯拉處境困難,但仍然「能打」。
2020年7月12日,全球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確診數已連續四天在22萬人左右,主要國家為美國、巴西、印度,均為汽車消費大國。盡管各地對於居家隔離的措施已基本放開,但疫情仍是汽車消費的最大阻礙。
所幸,特斯拉作為豪華品牌,目標用戶群體所受影響較小。以中國為例,6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65.4萬輛,同比下降6.2%,同期豪華品牌的增長率卻高達27%;其中,國產Model3銷售了近1.5萬輛,在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佔有率達23%。
特斯拉目前無需擔心產能問題。其中美兩大工廠的合計產能達到69萬輛,接近其過去三年的累計年銷量,避免了「供不應求」的尷尬局面。
從此前的銷量漲勢來看,特斯拉2020年的銷量前景並不黯淡,下半年銷量大概率仍會一騎絕塵。
但在疫情、對手、口碑等方面的沖擊的下,億歐汽車預計,特斯拉最終的全球年銷量會較去年的36.8萬輛增長15%-20%,達到42至44萬輛。這一數值略低於特斯拉5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但較大幅下滑的傳統對手們已經是鶴立雞群。
一年說明不了所有問題,特斯拉這匹「黑馬」在接下來數年的成績或將愈加亮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新能源車排行榜前十名是什麼
1、特斯拉
特斯拉可以說是在世界新能源車發展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全球首款量產版電動敞篷跑車,由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矽谷的TeslaMotors生產。
2、DENZA騰勢
DENZA騰勢是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推出首個致力於新能源的汽車品牌。騰勢汽車是由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與世界豪華車製造巨頭德國戴姆勒共同設立的合資企業,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深圳市。
3、蔚來
蔚來不僅僅是一家汽車企業。通過提供高性能的智能電動汽車與極致用戶體驗,蔚來致力於為用戶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成為全球范圍內第一家「用戶企業。
4、比亞迪
比亞迪在2017年先後推出了秦、唐、宋、元及e5等多款新能源車型,面向轎車、SUV兩個市場,覆蓋了混動與純電動兩個領域。
5、拜騰
拜騰(FutureMobilityCorporation,簡稱FMC)在香港注冊,研發總部在深圳,德國慕尼黑和矽谷團隊分別負責傳動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汽車將在中國進行生產。
6、上汽榮威
榮威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品牌,榮威RX5、RX3與i6等車型憑借出色的外形設計以及充滿科技時尚感的配置,迅速的得到了廣大年輕群體的歡迎,並且還被譽為是斜杠青年們的首選座駕。
7、北汽
北汽成立於2000年,是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旗下北汽E系列車型在國內的銷量可圈可點,多次登頂銷量冠軍寶座。
8、廣汽新能源
2017年6月5日,廣汽集團第四屆董事會第47次會議正式召開。
根據投票結果,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項目設立方案,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投資總額6億元,注冊資本6億元,目前廣汽新能源首款純電動汽車GE3即將於消費者見面。
9、眾泰
在今年3月新能源車企排行榜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眾泰,眾泰汽車憑借E200這款微型純電動車,以1537輛的銷量排在了第十位,眾泰E200的續航里程達到了220km,能輕松勝任買菜接娃的功能。
10、威馬
威馬汽車基於全球人才、科技、研發、製造及產業鏈資源,致力於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完善、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威馬汽車的目標是製造一台高品質、高可靠性、有良好用戶體驗的「世界冠軍」級別主流智能汽車,並圍繞產品構建新型智慧出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