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萬鋼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思路

萬鋼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思路

發布時間: 2021-08-10 11:27:58

① 新能源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 79.4 萬輛和 77.7 萬輛,同比增長 53.8%和 53.3%,創歷史新高。

在政策支持方面,萬鋼表示,未來還將完善政策創新,保持政策連續性。繼續擴大電動汽車市場銷售的配額,加快公交、計程車的普及和推廣,同時還將及時出台自動科技部部長 萬鋼:在財稅方面,堅定2020年電動汽車財政補貼退出的同時,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科技部明確延長車購稅優惠措施,同時汽車節能積分制和相應的獎勵制度也快完成,加快碳交易制度、支持商業創新模式以及擴大新能源汽車的份額這個方面都還需要政策下力。

②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特性

要充分認識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特性,至少應該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戰略性,節能環保和安全是100多年來汽車工業發展的永恆主題,也是在不同發展時期汽車工業面臨的最嚴峻挑戰。國家既然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就表明絕對不是權宜之計。也就是說,我們發展新能源汽車,不是因為缺乏石油,或者現在買不到石油,或者世界上沒有石油;也不是因為電力供應過剩,沒有地方用了。無論是石油資源,還是電力資源,對我們仍然是短缺的資源,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汽車業必須考慮戰略性發展,產業界一定要認真准備,要尋求最廣闊的能源持續提供的可能性。汽車技術100年發展到今天,現在的技術對所有已知的一次或二次能源,都可以採用,至於什麼時候採用,使用哪種形式的能源,取決於汽車技術的發展,最終取決於市場需求。
二是先進性,也就是它的創新性。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新能源汽車是傳統汽車的升級換代,絕對不能降低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需求,或者回到過去所謂的電瓶車的水平。它在很多方面都有待原始創新,不只是現有汽車的簡單升級。對這種先進性和替代效應,甚至是顛覆性要有正確認識。因為新能源汽車發展不是簡單的替代過去,而是技術創新和跨越,所以必須保證先進性。簡單來講,我們不能犧牲用戶的使用習慣,更不能犧牲用戶的感受。
有人擔心就像數碼相機顛覆膠卷相機、手機顛覆有線電話,在汽車領域也會出現由其他新技術代替的現象。但是汽車這種產品形態,其本質是在道路上具有載人移動功能的交通工具,雖然看起來簡單,就四個輪子拉著人在路上跑,如果在天上跑是飛機,在海里跑是輪船,在軌道上跑是火車,在看得見的未來,這種汽車形態不會被顛覆,它會形成多種能源形式,來維持產業發展。
三是系統性。這意味著產業界不能單槍匹馬,按照過去傳統汽車行業的思路,一枝獨秀地完成新能源汽車整體產業的發展,還要帶動相關產品和產業形成新的產業鏈。比如,過去汽車上的電池就是蓄電池,只需完成簡單的功能比如啟動、照明等,現在搭載的電池屬於動力電池,還有電子控制系統。這絕不是單一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系統考慮、協同發展,在這方面行業協會、技術創新聯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大家齊頭並進,協同創新才能推動產業發展。
四是市場性。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初始階段,需要政策推動,但是最終還要接受市場的檢驗和用戶選擇。所以我們制定的產學研創新模式的原則包括: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和產學研相結合。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新能源汽車也必須遵循國家的技術創新基本方針或者基本框架,要堅持這種市場性。政策會推動、引導、指導新能源汽車,但是最終產業必須實現市場化和國際化。
五是多元性。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將呈現多元化格局發展。最近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公開表示,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對於替代燃料汽車,無論是混合動力汽車、純電池驅動汽車,還是燃料電池汽車,每一個企業都可以根據自己在市場中的定位,結合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推出不同產品,因為這是一個多樣性的市場、多元技術並存的市場。
產品多元化之外,還有能源來源的多元化。對現代社會而言,電能都是一種必須的能源,現代社會已經完全離不開電,每一個家庭離不開電,每一個企業離不開電,正如現代人已經離不開手機,離不開計算機,甚至可以說,沒有電,世界將會毀滅。因為電這種能源是地球上最終的能源形式,不管是風能也好,太陽能也好,還是其他的能源形式,都會轉化成為電能。從電池技術來看,既有鋰離子電池,也有其他技術路線的電池。因此,不同的企業根據具體服務對象,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採取適宜的技術路線,將會成為一種常態。

③ 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怎麼樣

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 79.4 萬輛和 77.7 萬輛,同比增長 53.8%和 53.3%,創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對 2017 年汽車總產量的貢獻率提高至2.74%,中汽協預計,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將超過 100 萬輛。
在政策支持方面,萬鋼表示,未來還將完善政策創新,保持政策連續性。繼續擴大電動汽車市場銷售的配額,加快公交、計程車的普及和推廣,同時還將及時出台自動科技部部長 萬鋼:在財稅方面,堅定2020年電動汽車財政補貼退出的同時,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科技部明確延長車購稅優惠措施,同時汽車節能積分制和相應的獎勵制度也快完成,加快碳交易制度、支持商業創新模式以及擴大新能源汽車的份額這個方面都還需要政策下力。

④ 萬鋼:建議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

易車訊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萬鋼表示,建議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加快以碳中和為主體的法規進程,並在加大研發力度的同時,加快產業化進程。

萬鋼表示,要保持政策的連貫性和穩定性,建議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後補貼時代的工作重點,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減免。在油轉電的過渡階段,如果有關部門能制定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無疑將會進一步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除此之外,萬鋼還提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智能網聯技術,其中還融合了自動駕駛、共享出行、智慧城市管理、大數據應用等多方面的技術發展,未來還需要積極探索公眾移動出行服務的新模式。

同時,氫電協同策略也是積極關注的地方,同樣擁有零排放的優勢,應該積極的發展適用於遠程公交中重型商用車和物流車的燃料電池汽車,把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制定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標准法規的支持政策,有序的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區域應用市場工程,以高水平市場帶動新能產業的持續健康的發展。

⑤ 萬鋼建議2020年新能源車補貼不退坡,政策未確定

1月11日,在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皆主張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不再退坡。不過,今年補貼政策尚未確定。

萬鋼在論壇上表示,新能源汽車購置環節財政補貼政策有效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2019年中央財政補貼總退坡幅度已超70%的情況下,建議到2020年底,穩定現有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不再對補貼產品的技術指標作作出新的調整,讓企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補貼退出後的產品規劃與研發工作。

第一汽車頻道記者了解到,雖然2020年的汽車補貼政策並沒有確定,不過業內關於放緩退坡速度及技術指標要求的建議時有出現。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接受第一汽車頻道等媒體采訪時談到,進一步退坡沒問題,但不應再提高技術指標要求。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也曾表示,不宜過快追求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補貼不取消/堅持純電動:2020年新能源車發展方向曝光

未來中國自主新能源之路到底怎麼走?

在前不久舉辦的2020中國汽車百人高層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工信部部長苗圩、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等相關部門領導;另有王傳福、李斌、何小鵬等車企領導人共同發聲,建言新能源市場發展、政策走向,這次大會參會規格極高,釋放出的信息量很大,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新能源車未來發展方向。

綜合眾多獻策發言,可見用力過猛的取消補貼、延續高額補貼都將存在不小的風險。我們能夠明確:無問質量的高額補貼時代已經正式宣告結束,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向著補好補優、多種新能源技術共同進步、提升充電環境體驗等方向迭代,相信在更市場化的策略調整之下,新能源汽車行業能夠獲得更為健康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萬鋼建言新能源汽車發展:氫電協同並推出後補貼時代支持政策

6月18日,以「新起點、新戰略、新格局」為主題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開幕。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就「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推進高端產業新突破」分享了自己的三個觀點。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態勢良好。

萬鋼透露,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今年五月的保有量達到580萬台,佔全球總保有量的50%,並進入到「市場+政策」雙輪驅動的新階段。

二、電力驅動、智能網聯、低碳出行成為汽車產業轉型變革的主攻方向。

萬鋼表示,低碳出行是汽車消費者使用方式的變革,要努力探索公共移動出行服務新模式,加快從汽車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的轉型。

三、進一步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

萬鋼建議,應持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盡快制定出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政策。

「與此同時要發展氫電協同,支撐推進汽車電力驅動變革。加快形成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標准體系,加快建設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產業體系。」

以下為發言內容參考: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產業鏈上下游有效貫通,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產業總體發展水平處於國際前列。

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佔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95萬輛,同比增長2.2倍,市場滲透率由去年的5.4%提升到8.7%。動力電池技術水平處於全球前列,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五家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排名全球前十。多家整車企業的產品實現批量出口,新能源汽車成功進入歐美日發達國家汽車市場。

與此同時,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正在加速發展,歐美日均把智能新能源汽車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先導產業和主要載體,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強化稅收減免政策。歐洲將新能源汽車稅收減免政策延長至2025年。美國不久前推出稅收減免政策,專項支持新能源汽車使用和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快以碳足跡為主體的法規進程。歐盟將《關於電池和廢電池的法規提案》由「指令」上升為「法規」,計劃於2022年1月起實施。三是加大研發支持力度,加快產業化進程,近兩年歐洲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和市場滲透率也均大幅提升。

電力驅動是汽車能源和驅動系統的技術變革,引領全球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成為汽車產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標志。電力驅動同時將引發汽車電力電子架構和智能控制系統的系統性變革。

新能源汽車在作為交通工具的同時,也可以成為儲能和供能裝置,在其停置時為城市電網補峰填谷,車能協同將提高電網調峰效率、安全應急等響應能力。

當前,我國和主要發達國家相繼提出實現「碳中和」的發展願景,國際汽車企業先後提出自身的「碳足跡」計劃。國際社會「碳中和」的一致行動將進一步倒逼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轉型。

智能網聯是汽車控制技術和運行方式的變革,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支撐,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實現融合的抓手。當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呈現車路協同、融合發展的趨勢,車路融合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超越感知視野的認知智能,在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的同時,有效降低附加感測器和晶元的成本。

與此同時,智能網聯可以打通客流、物流、信息流,實現信息與城市、交通、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為5G、智能化道路、能源互聯網、智慧城市管理、大數據應用、信息安全等諸多行業提供產業融合的平台,最終將形成新型的市場生態體系。

低碳出行是汽車消費使用方式的變革,當前,新一代移動出行體系正在構建,呈現出多模式交通、共享出行、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相結合的特徵,提供全方位優質汽車產品和出行服務的多交通模式整體解決方案。我們要努力探索公共移動出行服務新模式,加快從汽車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的轉型。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亟需進一步提升戰略定位,加大支持力度,乘勢而上,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鏈關鍵環節自立自強,為建設汽車強國、製造強國、科技強國提供重要支撐。在此,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與各位交流分享。

一是應持續支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建議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訂後補貼時代的支持政策,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保持對公交、物流、出租、公務等公共服務使用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的財稅支持;盡快制定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系統政策。

二是氫電協同,共同支撐推進汽車電力驅動變革。氫能源具有來源多樣化、驅動高效率、車輛運行零排放等特徵,應積極發展適用於遠程公交、中重型商用車和物流車的燃料電池汽車。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制訂國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標准法規和支持政策。有序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區域應用示範工程,以高水平示範帶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標准體系。構建面向車路協同、車網協同和車能協同的新能源汽車的電子電氣和信息架構系統,形成具有中國特色融合發展的技術體系;要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加快產品管理、道路交通、網路安全等領域法律法規的制訂和修訂;加快路網環境建設,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的規模化量產應用,協同推動基於北斗導航、5G通信的高精動態地圖、充放雙向互動電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聚焦關鍵,加快核心技術突破。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應進一步提升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安全性和環境適應性,前瞻布局全固態電池等新體系電池的研發;突破大功率長壽命燃料電池電堆及發動機關鍵瓶頸問題;開展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新型永磁材料等關鍵技術開發,建立下一代驅動電機技術體系。研發新型電子電氣架構、車規級晶元、線控底盤平台等技術,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鏈自主可控。加快建設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

五是開放合作,充分利用國際資源。要充分發揮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行業組織的平台作用,在科技交流、標准制定、示範推廣、政策經驗分享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的產業體系。

今年9月,我們將在海南舉辦第三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目的是搭建高水平國際智能新能源汽車交流合作平台,支撐和引領全球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方向。本屆大會將以「全面推進市場化、加速跨產業融合、攜手實現碳中和」為主題,推動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汽車科技治理和國際標准制訂,構建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和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 

各位來賓,朋友們,中國汽車論壇致力於打造中國汽車界的重要交流溝通平台,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本屆論壇以「新起點、新戰略、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希望各位與會嘉賓深入交流,貢獻智慧,凝心聚力,為汽車產業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加快推動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⑧ 新能源行業路在何方電動車百人會論壇(2020)給出了方向!

自從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以來,國家一直注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與推廣。經過連續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了規模最大、最有活力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電動汽車產業進入結構調整期,市場出現了較大變化。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與此同時,已經來到的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從全局看,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我們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第二個百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從汽車產業看,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收官之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新能源汽車距2020年目標還有多遠

2012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到現在,已經過去了5年。
「在這5年間,我國新能源汽車取得顯著成效,凝聚了多方共識、聚集了各方資源,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在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近日,在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藍皮書》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吳衛如是說。
作為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王曉明更是提議,有必要將2017年作為時間節點,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階段性評估。
篩選出《規劃》的具體目標一一作考。不過,作為指導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規劃》的內容豐富而詳實,難以簡單概括或蓋棺定論,因為,此次梳理內容指向的是《規劃》中提出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保有量

目標: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成效:有序遞增

解讀:對於2015年產銷量50萬輛的目標,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量達到30.7萬輛;2014年和2013年這一數據分別是7.5萬輛和1.76萬輛。2013年~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銷售39.96萬輛。再加上「十城千輛」階段的示範推廣,距離50萬輛的目標不足10萬輛,目標完成度超過80%。

而後兩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序遞增。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2萬輛和2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2%和21.5%。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3萬輛和20.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8%和33.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為4.9萬輛和4.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8.8%和12.8%。中汽協預計,今年完成70萬~80萬輛的目標問題不大。對於2020年200萬輛的目標,多數業內專家都抱有很大信心。500萬輛的累計產銷量似乎也並不困難。

關鍵詞充電設施
目標:充電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相適應,滿足重點區域內或城際間新能源汽車運行需要。
成效:全面開花
解讀:充電基礎設施跟不上一直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大障礙。不過,近幾年,隨著國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花,呈現爆發式增長。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18.1萬個。其中,城際高速快充站已形成「六縱六橫兩環」格局。去年春節期間,高速公路區域完成充電1.45萬車次,充電量達12.3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315%。在私人充電樁領域,居民專用充電樁的建設矛盾有所緩解,整車銷售企業配送專用樁的安裝比例已達87.7%,較去年中期提升約10個百分點。
重點區域方面,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北京市推廣新能源汽車數量為13.54萬輛,與之相配套的充電樁建設數量為9.23萬個。北京已經基本形成六環范圍內半徑5公里的公共充電圈。

18萬公共樁、87%的專用樁安裝比例、重點區域5公里充電半徑,這些數字有力證明「車樁規模基本匹配,重點區域或城際間新能源汽車運行基本滿足需求」的目標基本實現,扣除實際應用中的便利性和經濟性問題,95%的完成度算得上一個客觀評價。不過,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即建樁熱和用樁冷並存,據了解,我國充電樁利用率不高,城市中心區的充電樁幾乎24小時不停充電,但位置偏僻的充電樁卻幾乎閑置,且閑置的充電樁數量佔有相當高的比例。
關鍵詞動力電池
目標:到2015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150Wh/kg以上,成本降至2元/Wh以下,循環使用壽命穩定達到2000次或10年以上;到2020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1.5元/Wh以下。
成效:任重道遠
解讀:關於動力電池,《規劃》中的目標已經相對保守,2016年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公布的一些指標對動力電池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路線圖》提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50Wh/kg,系統比能量達到250Wh/kg,單體能量密度達到650Wh/L,系統能量密度達到320Wh/L,滿足300km以上純電動汽車應用需求,電池系統成本降至1元/Wh;到2020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200Wh/kg,系統比能量達到120Wh/kg,單體能量密度達到400Wh/L,系統能量密度達到240Wh/L,電池系統成本降至1.5元/Wh。

7月初,中汽協副秘書長許艷華表示,目前電池的能量密度已經可以達到100~350Wh/kg。科技部部長萬鋼也曾公開表示,每隔四年左右我國電動汽車電池的能力密度可以提高一倍左右,成本可以降低50%左右。記者從市場實際運行情況調查得知,目前,我國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00Wh/kg左右,電池包120Wh/kg左右;電池包成本在1.5~1.8元/Wh,電池單體的成本在1元/Wh以下,基本完成了《規劃》中提到的2015年目標。但這一目標並非2015年實現,而是滯後了1~2年的時間。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要達到《路線圖》所提出的2020年目標,似乎還任重道遠。

關鍵詞電驅動系統

目標:2015年目標為電驅動系統功率密度達到2.5kW/kg,成本降至200元/kW。2020年目標為驅動電機平台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成效:從有到優

解讀:近年來,我國驅動電機產業保持了產銷規模的持續增長,新興企業、新產品、新技術不斷出現。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藍皮書》稱,我國驅動電機及電機控制器的集成度進一步提升,產品技術指標逐步接近2020年發展目標。我國乘用車驅動電機產品功率密度已經達到3.3~3.6kW/kg,最高轉速提高至12800rpm以上;商用車驅動電機轉矩密度達到18N·m/kg以上,最高轉速達到3500rpm以上;電機控制器功率密度達到12kW/L以上,控制器效率達到98%以上。總體而言,我國乘用車驅動電機技術指標繼續保持國際先進,商用車驅動電機技術指標保持國際領先,電機控制器指標正在迅速趕超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關鍵詞燃料電池汽車

目標: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成效:黯然失色

解讀:燃料電池技術方面,日本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豐田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已經量產並上市,在美國、日本其售價相當於一輛B級車的價格。在我國,與純電動汽車相比,燃料電池汽車顯然處於邊緣地帶,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還沒有量產產品,個別企業樣車的造價更是高出豐田量產車多倍。氫燃料商用車已經有示範應用,但在產品性能和售價方面仍有差距。2016年,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張存滿曾表示,中國氫燃料汽車技術落後國外發達國家5~10年。

⑩ 萬鋼: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同等重要、互不替代

1月11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主要推動者和技術路線制定者、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對於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關系做出新的闡述——同等重要、長期共存;互相補充、循序發展;各有定位、互不替代。

相比他一年前提出的「應及時把(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所引起的爭議來說,新的觀點更加符合汽車行業當下的普遍認知,即受制於多種因素,氫燃料電池汽車並不是當前的發展重點。

據萬鋼介紹,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中部西部等一些地區的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區,在這些示範應用區當中各類氫燃料電池汽車近4000多輛,目前規劃在建和已建的加氫站130多座,其中有61座已經建成,投入運營的加氫站已經有52座。

如何協調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萬鋼提出了幾條建議:國家要把氫能納入國家的能源戰略體系,明確氫能在能源體系當中的定位,加強利用可再生能源製取氫氣,同時,重點突破關鍵技術,加強產業鏈的協同,形成氫能的制、儲、運、用的全產業鏈系統布局;堅持市場導向,有計劃地合理選擇推廣應用示範區,同時加快相關標準的研究和制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七座商務車品牌排行 發布:2025-08-11 03:39:32 瀏覽:254
19款攬運內飾 發布:2025-08-11 03:24:30 瀏覽:564
菲亞特c型房車c照駕駛 發布:2025-08-11 03:19:24 瀏覽:113
萊州山工932鏟車價錢 發布:2025-08-11 03:17:54 瀏覽:103
保養會幫你洗內飾嗎 發布:2025-08-11 02:19:58 瀏覽:714
禁行皮卡的城市 發布:2025-08-11 02:01:01 瀏覽:114
婚車商務車 發布:2025-08-11 01:59:33 瀏覽:559
5米99左右商務車 發布:2025-08-11 01:54:51 瀏覽:334
95式皮卡汀尼導軌 發布:2025-08-11 01:30:54 瀏覽:33
東風御風b型房車布局圖 發布:2025-08-11 00:57:43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