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理事長
1. 新能源主力城市被疫情「封印」,雙積分或成2020維穩「特效葯」
董揚預測,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仍然會增長。董揚認為,雙積分政策會起到積極作用。
董揚表示,今後兩三年內,中國汽車產業會按照雙積分的要求,以低門檻限生產新能源汽車,兩三年後有毛利了,就會加大數量。
雙積分和新能源補貼政策一直是推動中國新能源市場發展的兩大關鍵政策。雖然目前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但雙積分政策依然沒有放鬆要求。
根據2019年7月初工信部發布《關於<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修正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4%、16%、18%。積分比例要求的逐年提高,讓雙積分政策在未來幾年之中將持續影響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此外,此次修正案提出的新能源積分的獲取條件更為嚴苛,或將抑制當前新能源積分市場供大於求的場面,引導車企繼續加碼新能源市場。
2020年開年的疫情過後,新能源市場將快速回歸正軌,迎接其真正面臨的主要矛盾。緊緊拽住補貼的錢袋子顯然不是萬全之計,要在雙積分政策的高壓和外資品牌「掠奪」市場份額的雙重壓力下求生,掌握關鍵技術、敬畏安全、直面消費者或是解題密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大大降低電池自燃概率,比亞迪「刀片電池」技術顛覆行業
3月29日,比亞迪宣布正式推出「刀片電池」,雖說並非新型電池,但是,依靠在設計上的改進,體積利用率提升50%以上,續航里程已經達到高能量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另外,據王傳福先生透露,目前「刀片電池」只會在比亞迪漢純電車型上應用,其它車型暫無規劃。那麼終於揭開神秘面紗的「刀片電池」究竟有何優勢?和傳統的三元鋰電池相比有多少差距?對消費者來說又有何好處呢?今天,大咖針對這一系列問題,來和大家探討一下比亞迪最新的「刀片電池」。
三種鋰電池優劣勢對比
按照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鋰電池可以分為三大類,一種是以寧德時代為首的NCM三元鋰電池;另一種是以松下為主的NCA三元鋰電池;最後則是比亞迪為主導的磷酸鐵鋰電池。
最後一點好處則是動力電池成本的降低。據了解,目前松下21700圓柱型鋰離子電池的成本為111美元/kWh,LG化學的成本為148美元/kWh,三星SDI和寧德時代的成本均超過150美元/kWh。在單體容量增加帶來成本降低的優勢下,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的研究數據來看,比亞迪刀片電池的成本可以做到86美元/kWh。而據比亞迪相關人士表示,新型電池成本預估能下降20%-30%,那麼折算到車價,消費者的購車成本也能下降10%左右,性價比會更高。
大咖點評
不可否認的是,刀片電池的推出,直擊痛點的解決消費者目前對新能源車安全、續航以及價格三大方面的疑慮,依靠比亞迪漢的強悍實力,對特斯拉、對新能源領域都會是一個不小的沖擊。當然了,大咖還是希望刀片電池能夠盡快得到普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2019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全年或現負增長
沒有想像中的金九銀十,可能也不會迎來往年顯著的翹尾效應,數年來漲勢迅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19年甚至有負增長之虞。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9.3萬輛和104.3萬輛,同比增幅僅有3.6%和1.3%。而11月的銷量還有沒超過10萬輛,同比跌幅超過四成,已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如果12月仍然不能止住頹勢,全年銷量負增長幾成定局。7月份成為一道分水嶺。2019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依舊保持快速增長,6月份銷量漲幅甚至一度超過80%。7月開始形勢急轉直下,同比降幅逐步擴大,從3.8%、21.7%、34.8%到10月份已呈腰斬之勢,達到46.0%,11月份才略微收窄(見圖表1、2)。從2010年新能源汽車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銷量幾乎一路走高,即便是近幾年國內汽車行業進入微增長時代,到2018年甚至迎來了當時28年來的首度新車銷量下滑,新能源汽車也一直是相對低迷的整體車市中的一抹亮色。它為何會在2019年出現前所未有的「五連降」?當前的市場形勢是在哪些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市場格局正發生怎樣的變化?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按照之前國家規劃好的排放標准升級時間表,從2019年7月1日起,國內開始正式實施國家第六階段排放新規,即從7月1日開始,國五排放標準的新車停止上牌登記。有些城市甚至採取了提前實施的措施。
但一份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2019年4月下旬公布的《2018年汽車經銷商生存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經銷商新車銷售幾乎無利潤可言,而庫存預警又連續17個月居高不下,其中「國五」車型壓庫嚴重。對於經銷商而言,大幅降價促銷成為快速清理庫存車的必然選擇,市場上在5、6月份甚至出現「買一輛送一輛」的打折法。
這種降價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不少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即從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轉向購買超低價格的國五傳統燃油車。而有的消費者面對這種情形更加迷茫,繼續觀望。
「新能源汽車其實也受國六標準的制約,很多企業受到國六標準的沖擊,導致傳統產品跟不上,老產品又必須清庫,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崔東樹認為,國六標準的實施推動了行業的快速清退的過程,一些合資企業特別是不少自主品牌車企受到嚴重影響。插電式混動車型在10月份出現同比下降44%的情況,也是受到這一政策的後續影響。
3.第三個政策因素則與正在實施的「雙積分」政策相關。一些業內專家指出,當前正在實施的「雙積分」政策沒有發揮預期的巨大「威力」。
發布於2017年9月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雙積分」政策),被業內視為補貼退出後鼓勵車企繼續生產新能源車的接檔政策,意在通過積分交易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推廣。該政策對年產量或進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企業提出了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徐長明曾表示,新能源汽車未來如何波動式發展,取決於雙積分政策所發揮的作用。如果不嚴格執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發展將充滿疑問。
從目前來看,雖然「雙積分」政策的促進作用已經開始顯現,但無論是當前表現出來的積分交易價格,還是在倒逼車企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投入、推動擴張市場份額的力度上,業內一些專家都認為略顯不足。2018年,新能源汽車雙積分交易金額超7億元人民幣,每分僅850元,預計2019年年末將上升到2000元以上。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明確指出:「現在的『雙積分』政策效率是不高的,應該研究調整『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方案,通過『雙積分』政策來保障實現電動車佔比逐年上升的目標。」
2019年是「雙積分」政策實施的元年,工信部已經兩度調整,並拿出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前「雙積分」政策還在調整完善之中。據了解,本次修改意在引導節能汽車的多元化發展,給車企的新能源積分考核和來源要求提供更為寬松的環境,以求對行業發展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第二,從消費市場來看,2019年主要有三重因素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和信心。
1.近年來宏觀經濟的持續下行已經影響了整個國內汽車市場。
國內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對汽車等行業而言,當前面臨的一個嚴峻形勢就是國內消費受到了嚴重擠壓,居民的家庭資產負債出現嚴重問題,打擊了居民的消費信心和能力。在購車補貼大幅退坡的疊加影響下,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難以像往年一樣獨善其身。北汽集團營銷業務委員會產品與商業模式創新中心市場研究部部長趙新智也分析認為,因為很多家庭是第二輛車用戶,隨著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下降,導致購買力不足。
2.從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頻發的新能源汽車起火等安全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普通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顯示,從5月到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在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車輛中,41%的車輛處於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於靜止狀態、19%的車輛處於充電狀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事故車輛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佔比達86%。
近三年的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持續提升對續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的要求,一年一個台階快速升級。為了達到補貼的標准,車企多採取高能量密度電池,但驗證工作嚴重不足。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品續航里程已有大幅提高,但隨之帶來的安全隱患也逐漸顯現。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已要求召回33281輛新能源汽車。另據了解,因動力電池問題而召回的車輛佔比近兩成。
3.目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型的保值率狀況堪憂,而保值率恰恰是消費者購車時重點考量的因素之一。
中國汽車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多數目前在市場上熱賣的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1年的保值率就已經低於50%,續航能力在300公里以下的更是僅有兩、三成。即便是表現最好的特斯拉MODELX,1年保值率僅為67.46%,其次分別為特斯拉MODELS與蔚來ES8,它們的保值率分別是65.32%與51.28%。
「新能源汽車銷售量下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殘值率低,而且還需要專業人士對其動力電池的使用情況進行評估才能定價。即便是電池使用狀況還可以,但是二手車買家不認賬,新能源二手車的價格也提不起來。」崔東樹表示,這種情況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經銷商不好出手,回收的時候會把價格壓得很低,車主不接受便會私下交易,對二手車市場和新能源二手車的流通都十分不利。
以上三點因素,加上政策的變動及不確定性,讓更多消費者暫停購買計劃,處於觀察和觀望狀態。
第三,從供給端看,一些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產動力轉弱,減少了對市場的產品供應。
國內一家整車廠銷售負責人甚至表示,「從單車成本而言,目前是賣一輛虧一輛,有的已經暫時停賣了。」在2019年3月25日之前,有的純電動乘用車單車補貼可拿到7.5萬元,到6月26日前已經降到4.5萬元,之後繼續降到2.5萬元。崔東樹分析指出,這個調整期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壓力是難以承受的,也導致了現在艱難的困局。
據趙新智透露,相對於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退坡幅度達60%-80%。這加大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因此必須對低價車限產、提價。
市場格局演變:傳統自主車企份額跌破9成
歷經數年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打破原來的局面,各參與方、各種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力量對比也正在變化之中。
在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外資品牌的較量中,傳統自主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絕對優勢正受到沖擊。
「2019年可能是近年來傳統自主品牌車型佔比首次低於90%的一年。」近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19年會長、中海同創集團董事長李金勇在2019中國車商高峰論壇上表示,目前國內合資品牌純電動車型已經逐漸進入市場,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佔比達到9%,也逐步成為市場重要參與力量。
從2010年到2015年之間,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幾乎是傳統自主車企的天下。但從2016年開始,跨國車企巨頭明顯加快了向電動化轉型的步伐,向中國市場投放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規劃力度也明顯加大。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情報所主任、總工程師黃永和觀察到,從2013年到2015年,雖然很多合資企業包括跨國公司都發布了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但車型上市還比較少。但從2018年開始,在市場上的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明顯增多。2019年1-10月,合資品牌產品佔比已經超過了10%。他擔憂的是,根據市場調查,在不少「80後」、「90後」年輕人的意識中,已經把特斯拉和BBA並列為豪車品牌了,這可能會影響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特別針對年輕一代的細分市場。「應該對我們的市場沖擊比較大。」
從各類細分市場看,插電式混動車型銷量到2019年11月已經同比下滑超過40%。而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中,A0和A00級車型的下滑尤其明顯。
這兩款車型一直是近年來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的主力。在2017年,A0和A00級車型總銷量一度占據純電動乘用車7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然而到了2018年開始收縮,特別是A00級產品的市場份額少了接近20個百分點。2019年,A00級車型的市場佔有率降幅擴大,目前僅占不到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A級純電動乘用車的佔比明顯提升,已佔據當前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的半壁江山。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這種市場格局的演變正是近三年國家補貼政策不斷調整的結果。崔東樹指出,另一個因素是一批分時租賃企業倒下,其產品被大量退租並流向市場,大量低價處理。A00級電動車一直是分時租賃場景的主要運營車輛,「因此A00級車增長壓力巨大,市場表現低迷。」
進口車、出行市場承包年度亮點
盡管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下滑,但在一些細分領域仍然不乏亮點。
第一是新能源車型進口量增長迅猛,成為進口車市場的亮點。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總進口量約4.9萬輛,同比增長191.7%。其中,特斯拉總進口量約3.33萬輛,同比增長了184.1%,成為進口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力品牌。
第二是出行市場特別是計程車、網約車市場,但這種市場表現是否可以稱之為亮點,業內爭議不小。
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清曾在2019年廣州車展上透露,2019年1-9月,全國賣給私人用戶的電動車僅十餘萬輛,其餘的70多萬輛全部投放給B端的出行市場。不少行業人士在看到這一信息後紛紛表達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質疑與擔憂,他們認為,這沒有反映出私人用戶的真實需求,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更加悲觀。而1-10月的新能源汽車上牌數據則顯示,過半數純電動乘用車是營運車輛及由單位購買的非營運車輛。
出行市場特別是網約車、計程車已經成為消化新能源汽車產品的主要渠道。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不失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個亮點。崔東樹透露,目前納入監控范圍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201萬輛左右,其中計程車、網約車、公務租賃用車佔47%,而私人用車佔了53%。
從運營的里程來看,用於網約車、計程車的車輛的運營里程佔60%、55%左右。「網約車市場的良好發展態勢帶動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車在網約車市場的滲透率達到了10%以上,計程車則達到了6%左右,主要車型包括北汽EU系列、帝豪EV系列、比亞迪e5、e6等,網約車、計程車是新能源汽車真正推廣的活名片。」
因此,崔東樹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主要賣給了出行公司應當是一個亮點而非問題。因為這恰好說明出行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接受,特別是運營用戶對其認可,電耗比油耗更有優勢,如果網約車運營而沒有達到合理的經營情況,用戶是絕對不會願意使用的。這本就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亮點。
當前,新加入的網約車必須是純電動車型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選擇。在司機收入方面,新能源網約車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開始占據優勢。新能源汽車在網約車市場的大量使用應當被視為到目前為止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
專家觀點: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預判
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會有大幅提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
在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可能會因為多重因素出現翹尾跡象,但是即便出現年末的銷量小幅上揚,也無法直接帶動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提升。下半年新能源車市出現的「五連降」會讓政府、車企、消費者等多方重新審視新能源汽車市場。預計政府會推出更利好新能源汽車發展和銷量提升的政策,車企也將根據市場調整生產節奏與產品布局,而消費者也將更為理性。因此,進入到2020年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不會有太大提升,仍將會處於一個調整期。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出現26%的正向增長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
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是200萬輛,中性判斷約為160萬輛。按照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達到25%的目標,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700萬輛以上。按照2019年近130萬輛的銷量計算,2020年到2025年復合增速將超過33%。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這個目標對企業的引領作用很大,會推動企業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
預計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80萬-200萬輛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19年會長李金勇
2020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起步年。未來B端市場將繼續堅挺,計程車、網約車電動化成為必然趨勢。限購城市市場有望出現新能源汽車的增量(北京增加4萬-10萬輛)。未來隨著積分價值提升,電池成本下降,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市場將回暖,非限購城市銷量增加。隨著特斯拉國產、部分造車新勢力車型上市,推動新能源汽車高端用戶擴大,預計增加10萬輛以上。2020年作為新能源汽車補貼最後的盛宴,最後一個年尾效應顯現,有望增加20萬輛銷量。
2020年仍是調整期,實現微增長
北汽集團營銷業務委員會產品與商業模式創新中心市場研究部部長趙新智
2019年和2020年是市場的調整期,預計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110萬輛左右,其中純電動汽車80萬輛。明年有望微增長,純電動汽車約有6%的增幅增加到85萬輛。未來市場會進入一個增長期,2021—2023年增速約為17%-20%。到2023年以後預計可達200萬輛以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刀片電池」已出鞘,世間再無自燃電動車
近日,比亞迪線上發布了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該電池與其他動力電池相比,在安全性、使用壽命及續航里程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作為全球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廠家,比亞迪在電池領域擁有100%的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製造能力,此次「刀片電池」的誕生,不但解決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方面的痛點,還將引領全球動力電池的發展方向。
「刀」從何來?
據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透露,「刀片電池」將搭載在今年6月上市的比亞迪漢EV身上,作為比亞迪「王朝家族」的旗艦級轎車,比亞迪漢EV定位C級車,續航里程達到605公里,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3.9秒,堪比跑車的性能。整車設計由國際汽車設計大師艾格操刀,從目前曝光的官圖來看,顏值的確不遜色於任何同級對手。
總結:
想必大家對去年夏天被頻繁曝光的純電動車自燃事故還記憶猶新,純電動車不安全的傳言開始彌漫整個新能源市場,這其實是整個行業錯誤的追求高續航三元鋰電池所付出的慘痛代價,而比亞迪以安全為第一研發原則,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攻克傳統磷酸鐵鋰電池的缺點,開發出更安全、長壽命、足續航的「刀片電池」,並且這個技術全球共享,目前已有多家世界級車企在和比亞迪洽談合作,正如王傳福先生提到的,「刀片電池」將引領全球動力電池重回正道,將「自燃」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里徹底抹掉!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小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什麼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氣(NG)、液化石油氣(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因國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稱為「低公害汽車」,2001年以日本國土交通省、 環境省和經濟產業省制定了「低公害車開發普及行動計劃」。該計劃所指的低公害車包括5 類,即:
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以甲醇為燃料的汽車、排污和燃效限制標准最嚴格的清潔汽油汽車。
在美國通常將新能源汽車稱作「代用燃料汽車」。
2016年4月,為更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更好區分辨識新能源汽車,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政策,公安部將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前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設計了新能源汽車號牌式樣,為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凝聚各界智慧共識,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即日起公眾可為自己喜愛的號牌式樣投票。
6. 2019年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總體情況,上汽大通、中通客車表現出色
近日,氫雲鏈從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了解到,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3712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其中氫燃料電池物流車數量最高,達到2247輛,氫燃料客車數量達到1462輛,氫燃料電池乘用車3輛。
總結:
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處於示範應用推廣階段,示範運營車輛受限於加氫站分別、成本等因素,目前主要集中於商用車領域,具體車型方面又集中於物流車;
從分布地區上來看,目前主要集中在華中、華南以及東南地區,相比純電動車的分布,氫燃料汽車推廣區域更集中;
氫雲鏈認為,隨著氫能政策越來越清晰,氫能產業鏈企業和技術實力將大幅度提升,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同時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也不斷增高,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即將進入更快速發展的黃金階段。(來源: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一周車話】車圈年度最佳營銷:「老許,你要老婆不要」
前陣子寫了一篇關於ETC的車話,文章的留言也說歡迎多談談這檔子事兒。其實吧,收費站貼標語也好,不歡迎未安裝ETC的通過也罷,都是執行力上出現的怪現狀,沒有誰對誰錯,安裝ETC終究是好事兒,只不過一些人忙著分蛋糕,操之過急了,沒有充分考慮到用戶的使用情緒。再看看前幾天天津一個收費站出的洋相,都鬧到交通局了,用戶情緒有多糟不難想像。
?
難怪了,這段時間某短視頻社交平台上一直播放著電影《牧馬人》的橋段,熱度不減:村裡大叔跑進「富二代」許靈均的屋子裡問到:「老許,你要老婆不要?你要老婆,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給你送來......」原來是在暗示討完老婆好買車的社會現狀啊,高,實在是高,頒個車圈年度最佳營銷也不為過了吧。
搜羅一周車聞,回顧大小車事,車聞軼事盡在【一周車話】,下周見!
文/李思佳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新能源汽車,你會購買嗎
個人建議如果家裡面有一輛或一輛以上的汽車,可以選擇新能源汽車。
9. 周末下午茶 | 豐田全球召回340萬輛車;戴姆勒預計2019年利潤減半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當地時間1月29日稱,盡管股價飛漲,但該公司沒有進一步籌集資本的計劃;特斯拉將專注於增加電池生產能力和降低電池生產成本。
?賈躍亭發微博為武漢加油:無力做貢獻心如刀絞
2月1日,FF創始人、樂視創始人賈躍亭近日在個人微博發聲,稱祖國人民深受疫情之苦,悲痛如潮。
科技
?蘋果申請新專利,通過語音直接控制汽車行駛
日前,蘋果申請了一項新專利,它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通過語音進行控制。這項技術被稱為「利用意向信號在目的地附近引導自動駕駛汽車」,在2020年1月被申請專利。蘋果公司解釋稱,用戶可以在車內對導航說「我想喝杯咖啡」,那麼車輛會基於一些參數標准來篩選出最合適的去處,例如附近咖啡館距離、咖啡館價格等等。此外,該系統還能在通過語音指令明確目的地後,自動搜索附近最合適的停車場。
?自動駕駛公司「AutoX」獲數千萬美元Pre-B輪融資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toX」宣布已於去年12月底完成數千萬美元的Pre-B輪融資,由深圳前海宏兆基金領投,其他深圳基金和潮汕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在中國市場的落地運營。AutoX創始人董事長肖健雄透露,他們即將啟動B輪融資。
?Uber妥協!網約車司機可自行定價、拒單也不受罰
據《華爾街日報》,Uber正在加利福尼亞州試行一項新政策,允許駕駛員在某些情況下自行設定乘車價格,司機可以增加Uber規定價格的10%,最多可以提高至原本打車價格的5倍。加利福尼亞去年9月18日通過的5號法案規定網約車司機應為正式雇員而非獨立承包商,這意味著Uber/Lyft等共享經濟公司需要為司機提供諸如最低工資保證、加班費、失業保險和工人補償金之類的福利。
?消息稱Lyft計劃重組裁員,股價下跌逾2%
知情人士表示,網約車公司Lyft計劃宣布將進行重組並裁員。消息傳出後,Lyft股價下跌逾2%,現報47.12美元。Lyft目前在美國和加拿大的300個城市中運營。據報道,該公司計劃於周三通知員工。
投融資
?通用汽車投資30億美元生產各類全電動車型
1月27日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宣布,公司將投資30億美元生產「各種類型」的全電動卡車和SUV,以及用於旗下最近推出的CruiseOrigin自動駕駛車型。
?比亞迪子公司3.5億元增資騰勢新能源
比亞迪1月21日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對騰勢新能源現金增資認繳3.5億元。完成後,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持有騰勢新能源的股權比例保持為50%。比亞迪在公告中表示,本次現金增資認繳有利於推動騰勢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在當前行業競爭趨勢激烈的狀態下,為騰勢新能源提高研發實力提供資金支持。
?大眾豪擲201億:將收購美國卡車製造商Navistar
大眾汽車在去年共售出1083萬輛汽車,力壓豐田汽車成為全球銷量第一車企。但是,大眾汽車的銷量主要來自於乘用車,在商用車領域,大眾所佔的發言權遠不及其乘用車。
?飛行汽車製造商「JobyAviation」籌集5.9億美元C輪融資
據外媒報道,美國「JobyAviation」籌集5.9億美元C輪融資,由ToyotaMotorCorporation領投。JobyAviation是一家飛行汽車製造商,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由JoeBenBevirt創立。公司正在利用自主研發的VTOL(垂直起降)飛行器,以及豐田汽車的製造經驗,開發飛行汽車。
抗擊疫情車企在行動
(排名不分先後,名單更新中)
1、吉利集團攜手李書福公益基金會設立2億元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專項基金,用於支援湖北、廣東、浙江、河南等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嚴重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吉利控股集團同時表示將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適時進一步擴增專項基金的資金規模。
2、上汽榮威協同上汽乘用車鄭州生產基地,克服假期人手不足、車輛短缺等諸多困難,在6小時內完成首批榮威RX5eMAX防疫車調配並交付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此前,上汽集團攜下屬企業捐贈2200萬現金和醫療物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貢獻力量。
3、廣汽集團將追加捐贈900萬元現金及物資,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廣汽集團總部800萬元,廣汽三菱100萬元。連同1月26日捐贈,廣汽集團迄今已累計捐贈1400萬元現金及物資。
4、沃爾沃(亞太)宣布,將通過上海市醫葯衛生發展基金會成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專項資金,首批100萬捐助將定向支持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新型冠狀病毒發病機理、臨床救治研究、疫苗研發以及關聯葯物的研製。
5、豐田汽車公司與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攜手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和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機構捐助資金1000萬元,用於購買醫療用品,支援武漢等地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6、抗擊疫情盡所能,東風風行推出五大關愛服務,助力東風風行車主,以及東風風行車型將獲得更好的防疫服務。
7、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與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宣布向湖北省紅十字會捐贈1000萬元。
8、江淮汽車宣布通過武漢市紅十字會捐贈1000萬元現金,馳援武漢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並派出9輛格爾發重卡、1輛瑞風M6商務車,與其他物流公司的3輛重卡組成應急車隊,滿載8個品種、300噸新鮮蔬菜,由合肥周谷堆大興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出發駛向武漢。
9、長安汽車集團決定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全力馳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其中長安汽車捐贈500萬元,長安福特捐贈200萬元,長安馬自達捐贈200萬元,長安跨越捐贈100萬元。
10、福特中國聯手福特總部FordFund共同捐助價值100萬的醫療物資。福特汽車在華合資公司江鈴福特定向武漢捐贈10輛福特全順負壓監護型救護車。負壓監護型救護車目前屬於疫區應急保障不可或缺的短缺物資。江鈴汽車在江鈴集團和福特汽車的大力支持下,緊急召回員工,調動各方資源,加班加點生產福特全順負壓救護車,馳援疫區。
11、長城汽車決定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人民幣500萬元,支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
12、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通過上海慈善機構向全國疫情嚴重地區捐贈8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13、梅賽德斯-賓士管理層、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經銷商合作夥伴代表組成的星願基金管委會迅速啟動重大疫情應對機制,在三天時間內已完成了第一批資助項目的800萬元善款的撥付。
14、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決定捐款2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防治工作。
15、日產汽車公司、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日產汽車在華合資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捐贈500萬元人民幣和10萬副口罩,用以支援湖北省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16、蔚來用戶信託理事會決定,籌集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抗擊新型肺炎,具體使用方向包括成立300萬元的抗肺炎用戶關懷專項基金以及200萬元的蔚來用戶抗肺炎公益基金。
17、為了助力早日遏制住疫情,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決定捐贈1000萬元,馳援疫情防控。奇瑞發揮全球渠道優勢,從以色列、巴西、俄羅斯、阿根廷等10餘個國家全力籌措國內緊缺醫療防護物資,現已陸續抵達國內!
18、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決定:通過比亞迪慈善基金會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愛心資金人民幣1000萬元,用於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19、現代汽車集團捐贈1500萬元馳援武漢,(包括500萬元從韓國緊急采購的口罩,護目鏡等急需物品)。
20、哪吒汽車決定緊急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款人民幣100萬元,用於當前疫情防控支援。
21、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捐款800萬元,用於當前疫情防控支援及重大流行疾病中小學校園預防。
22、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將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款人民幣500萬元,馳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並向全體奮戰在防控前線的醫護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3、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協同旗下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向發生疫情的地區捐贈600萬元人民幣,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24、東風小康捐贈500萬元車輛馳援湖北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25、東風本田發布消息,決定向武漢捐贈300萬元現金,並緊急調集可用物資,籌集標准型白色有帽防護服400套、乳膠手套1000雙、醫用口罩1200個,捐贈給疫情應急車隊使用。
26、特斯拉將捐助500萬元人民幣專項資金用於協助中國政府支持疾控中心以及其他機構應對本次疫情。同時,中國區劃撥預算500萬元人民幣,以補貼疫情期間車主免費使用超級充電站的能源費用。
27、小鵬汽車決定向武漢等地醫療機構捐贈人民幣300萬元醫療物資、車輛與服務,支援一線防疫工作。
28、威馬汽車宣布捐助400萬元物資,包括口罩在內的醫護用品,防疫工作用車以及現金款項等,全力馳援當地防疫工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新能源汽車消費者除了續航還應該關注什麼
在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產品中,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它還是個新鮮事物。從生產管理、安全准則和品質檢測方面沒有實現統一化,各車企之間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比如很多廠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和減輕車身重量以求得更長的續航里程,不惜犧牲整車的安全性,甚至將防撞鋼梁改為輕薄的工業塑料材料;更有甚者,為了盲目的追求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比,將能量密度比新高的動力電池裝備到車里,大大增加了自燃等安全隱患。
氫雲鏈總結
總的來說,購買新能源汽車,除了關注車輛的續航里程以外,車輛的充電技術,車輛的生產平台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關注的,當然,新能源汽車的品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與此同時,還需要關注電動車的三電系統質保時間等。